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梅芳  张玉琴 《医学综述》2016,(4):756-759,766
Fabry病(法布里病)是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其发病机制为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GL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患者血浆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部分或全部消失,从而引起神经酰胺三己糖苷为主的鞘糖脂类物质不能分解而聚集各种细胞内,造成各脏器功能受损。其中神经系统损害包括小纤维神经病及脑血管疾病等,对于不明原因的神经疼痛和早发脑卒中患者应考虑Fabry病的可能,以期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
Fabry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致溶酶体中的水解酶a-半乳糖苷酶(a-galactosidase A,a-Gal A)缺乏或活性减低(正常值32.8-73.5 nmol/h),导致中间产物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lobotriasylceramide,GL3)在体内,主要是在皮肤、眼睛、肾脏、心脑血管中沉积,并继发病理改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脏器损害。其中心脏及肾脏受累较为  相似文献   

3.
Fabry病是一种X连锁溶酶体蓄积病,α-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主要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神经酰胺三己糖苷积聚。主要累及椎-基底动脉循环的脑血管症状是Fabry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本文报道1个Fabry病的匈牙利家族,该病由新α-半乳糖苷酶A基因(GLA)突变所致,并且描述了该病的变异表型。这个家族中有2例男性患者确诊有长基底动脉变异,并死于血栓形成。另1例女性患者存在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在尸检时发现高度扩张的基底动脉,但无血栓形成。另外3例家族成员的M RI显示基底动脉梗死以及扩大伸长的基底动脉。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第47位点的T…  相似文献   

4.
背景:Fabry病的特征是糖鞘脂类全身堆积,尤其是由于α-半乳糖苷酶A活性缺乏使之在多数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溶酶体内堆积。组织中堆积的糖脂主要是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L-3)。至今尚未见免疫电镜检测G L-3的报道。目的:应用抗GL-3单克隆抗体(m A b)和免疫电镜检测GL-3是否仅在皮肤细胞的溶酶体内堆积。方法:取7例Fabry患者的皮肤样本,用抗G L-3m Ab进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血管内皮细胞的浆细胞、小汗腺细胞、神经束膜用鼠抗G L-3抗体染色。电子显微镜下,GL-3阳性标志限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周细胞…  相似文献   

5.
Fabry病为X连锁溶酶体储积异常,是由于α-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N-脂酰鞘氨醇三己糖苷大部分堆积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引起的。椎-基底动脉循环受累所致的脑血管症状,是引起Fabry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1匈牙利家族因α-半乳糖苷酶A基因(G LA)新突变引起的Fabry病及该病不同的表现症状。该家族的2例男性患者因血栓致死,诊断为长基底动脉变异。另1女性患者存在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尸检发现基底动脉重度扩张但无血栓形成。其他3例家庭成员患有基底卒中,M R I显示基底动脉增宽、变长。遗传分析显示α-半乳糖苷酶蛋白氨基酸序列L1…  相似文献   

6.
据《N Eng1 J Med》2001年345卷第1期报道 法布里(Fabry'S)病为溶酶体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症,由于N-脂酰鞘氨醇三己糖苷(globotriaosylceramide)及相关的糖鞘脂(glycosphingolipids)进行性积聚而引起,受累病人有肾脏、心脏和脑微血管病变。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7.
背景:卒中是导致年青人病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大多数卒中病例仍然原因不明。Anderson-Fabry病是一种源于α-半乳糖苷酶缺乏与X连锁隐性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可导致伴发脑缺血的血管内皮病变。为评价Fabry病在年轻卒中患者中的重要性,作者检测了一群卒中患者中未确诊Fabry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会议消息     
困扰患儿6年的疼痛病因查清 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罕见Fabry病 本报讯 日前,北京协和医院通过测定酶 活性诊断了1例性连锁隐性遗传性溶酶体a-半 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Fabry病)。 患儿男性,13岁。双足底、双手掌反复疼 痛6年。天气变化、感冒及长时间步行会诱发 烧灼样痛,疼痛发作时无法站立、行走困难,严 重时每周发作2~3次,疼痛渐延及小腿后侧及 大腿内后侧。皮肤表面无异常。患儿母亲年轻 时也出现过类似症状,程度较轻,20岁后未再 复发。孟岩、庄太凤等医生推测可能是Fabry 病。经查,患儿溶酶体a-半乳糖苷酶活性非常 低,符合Fabry病的诊断。溶酶体a-半乳糖 苷酶能从神经酰胺三己糖苷末端分离半乳糖, 这种酶的缺乏会使神经酰胺三己糖苷聚集在中 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心 脏、肾脏而使患者产生疼痛症状。溶酶体a-半 乳糖苷酶缺乏病是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魏珉教授介绍说, 协和医院儿科与医科院基础所合作多年,共同 致力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为该类 遗传疾病的快速诊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 悉。协和医院已为该母子联系进行基因检查, 并联系国外公司尽力给予其免费的酶替代治 疗,以使患儿早日摆脱疼痛的折磨。 (李正红)  相似文献   

9.
<正>法布雷病(Fabry病)为一种罕见病,是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的GLA基因突变引起的X染色体连锁性溶酶体贮积症,以神经酰胺三己糖苷为主无法正常代谢,渐进性的沉积于人体各组织及器官如皮肤、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渐进性损害。其发病率低且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迟发型法布雷病并对该疾病进行文献复习。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发现蛋白尿6年收住入院。自诉入院6年前体检时发现尿蛋白3+,偶伴少量泡沫尿,余无特殊不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手术切除的人子宫肌瘤及瘤旁正常肌组织纯化分离的神经节苷脂和中性鞘糖脂进行高效薄层层析,扫描结果发现子宫肌瘤较同一病人正常子宫肌的GD_3的%明显减少,GM_1、多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有增高的趋势,而肌瘤的GM_3则有降低的趋向。子宫肌瘤及瘤旁组织的中性鞘糖脂薄层层析图谱相近似,均以红细胞糖苷脂(GbOse_4Cer)及三己糖苷神经酰胺(GbOse_3Cer)为主要成分,乳糖苷及半乳糖苷神经酰胺(Lac-Cer、Gal-Cer)二者的%都少。鉴于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这些鞘糖脂组分的改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以及它们是否与女性激素作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振动对雄性新西兰兔精浆中果糖含量、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强度测定精浆中果糖含量、中性α-糖苷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精浆中果糖含量、α-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肢接振试验可导致精浆中果糖含量、α-糖苷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精子的成熟,影响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正常大鼠与奶油黄诱发肝癌大鼠的肝细胞中β-半乳糖苷凝集素的活性。用~(125)Ⅰ标记去唾液酸α_1-酸性蛋白(~(125)Ⅰ-ASOR)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去唾液酸α_1-酸性蛋白(HRP-ASOR)为示踪剂,证明肝癌细胞表面的β-半乳糖苷凝集素显著低于正常,在肝癌结节中近于消失。此消失与癌细胞转移是否有关,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单芽狗脊蕨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特征鉴定结构。结果 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苯乙烯基-2-吡喃酮-4-O-β-D-葡萄糖苷(Ⅰ)、坡那甾酮A(Ⅱ)、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Ⅲ)、芹菜素-7-O-α-L-鼠李糖基-(1→3)-O-α-L-鼠李糖苷(Ⅳ)、对苯甲酸鼠李糖醇苷(Ⅴ)、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2,3-O-月桂酸甘油二酯(Ⅵ)、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Ⅶ)、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Ⅷ)、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Ⅸ)、十六烷醇(Ⅹ)、β-谷甾醇(Ⅺ)、胡萝卜苷(ⅩⅡ)。结论 除化合物Ⅲ、Ⅺ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单芽狗脊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Aged functional dyspepsia,AFD)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以B型超声检测AF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胃排空能力。结果:AFD患者胃排空较无症状对照者缓慢;AFD患者较之无症状对照者胃窦运动多表现为非节律性、非完全性、非均匀性缩小,个别表现为轻微蠕动,未发现胃动过速者;男性AFD患者较之女性AFD患者液体排空延迟;无症状对照者无差异。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并鉴定少药八角Illicium oligandrum果实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ODS反相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少药八角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Ⅰ)、槲皮素(Ⅱ)、槲皮素-3-O-β-D-半乳吡喃糖苷(Ⅲ)、异=鼠李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Ⅳ)、槲皮素-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Ⅴ)、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Ⅵ)、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Ⅶ)、二氢山柰酚-3-O-α-L-鼠李吡喃糖苷(Ⅷ)、槲皮素-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Ⅸ)、山柰酚-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Ⅹ)、异鼠李素-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Ⅺ)。结论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Ⅴ、Ⅶ、Ⅷ、Ⅺ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实现对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对玉簪Hosta plantaginea的花进行了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应用常规柱色谱(包括正相、反相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和波谱分析方法对玉簪花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以3种悬浮肿瘤细胞白血病肿瘤细胞株(HL60、Jurkat、K562)和3种贴壁实体瘤细胞株(肝癌HepG2、 乳腺癌MCF7、 胃癌SGC7901)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结果:从玉簪花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别为吉托皂苷元(1)、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3)、吉托皂苷元-3-O-{β-D-木糖(1→4)-β-D-葡萄糖(1→2)-[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10);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吉托皂苷元-3-O-β-半乳糖苷(2)、吉托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4)、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5)、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6)、替告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7)、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O-[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8)、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1→4)-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9)。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5,6,8~10对肝癌Hep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毒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α-1抗胰蛋白酶(A1AT)缺乏病是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表现为致命性肺肝并发症。除了肝肺受累外,该病也常发生脉管炎综合征和自身免疫病,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和H enoch-Sch nlein紫癜(H SP)。HSP是一种系统性小血管炎综合征,以非血小板病性紫癜、关节痛、腹痛和肾炎为特征。A1A T缺乏和HSP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 NCA)和抗内皮细胞抗体(A ECA)有关。作者报道1例40岁男性患严重的A1A T缺乏病,后发展为H SP,与免疫球蛋白A同种型的A ECA、A NCA和抗磷脂抗体有关。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和Henoch-Schnlein紫癜与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罗汉果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等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罗汉果中分离和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Ⅱ)、山柰苷(Ⅲ)、罗汉果皂苷ⅡE(Ⅳ)、罗汉果皂苷Ⅲ(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Ⅵ)、罗汉果皂苷ⅣA(Ⅶ)、光果木鳖皂苷Ⅰ(Ⅷ)、罗汉果皂苷Ⅴ(Ⅸ)和罗汉果皂苷ⅡA1(Ⅹ).结论 化合物Ⅶ和Ⅹ为新的天然产物,Ⅰ为首次从罗汉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正>法布雷病(Fabry)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GLA基因突变导致α-半乳糖酶A(α-galacto-sidase A,α-Gal A)的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造成代谢底物三己糖酰基鞘执醇(GL-3)及其衍生物脱乙酰基GL-3(Lyso-GL-3)在多脏器贮积,引起多脏器病变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其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肢体疼痛和皮肤血管角质瘤,在疾病后期常出现肾脏、心脏等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Fabry病是由于溶酶体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A基因缺陷导致的X连锁隐性脂质贮积病,患者体内酰基鞘鞍醇三己糖进行性贮积,导致周围神经性疼痛,心、脑、肾、眼等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于青壮年死亡。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Fabry病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报道1例男性患儿,4岁起出现双脚脚趾间断性刀割样疼痛,近2年加重伴双手手指胀痛,11岁时来院就医。患儿病程7年,曾接受多种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尚未出现心、脑、肾、皮肤、眼等脏器合并症,常规生化、免疫、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困难。外周血白细胞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显著降低[1.0 nmol/(h.mg protein),正常对照值24.5~86.1 nmol(h.mg protein)],符合Fabry病诊断。基因分析显示,患儿α-半乳糖苷酶A基因IVS6+2 T>C剪切突变,其母亲及妹妹未携带相同突变,证实IVS6+2 T>C为新发突变。我国Fabry病发生情况不详,患者多起病隐匿,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发作性肢体疼痛及多脏器严重损害,引起尿毒症、心肌病、卒中,残障率及死亡率很高,早期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是诊断Fabry病的关键,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确诊并指导家系的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