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曹维军  高芸  闫梅  赵立蜂 《当代医学》2009,15(9):99-101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栓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对于血管造影显示供血丰富、并有多支动脉供血,行一次性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检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丰富、多支动脉供血,一次均成功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前栓塞供血动脉治疗骨盆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单发病灶的骨盆肿瘤动脉插管造影,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后24-72h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栓塞前血管造影显示多支动脉供血,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肿瘤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成功切除,无1例发生手术中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栓塞可减少骨盆肿瘤手术中的出血,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骨盆肿瘤多支血供的DSA诊断和治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骨盆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表现 ,探讨骨盆肿瘤多支血供的诊断和治疗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术前栓塞治疗 4 8例骨盆肿瘤患者 ,观察其临床改善情况 ,计算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多支血供特点 ,术中失血量 (2 177 1± 96 9 8)ml,手术时间 (198 9± 97 4 )min。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失血量 ,并能缩短手术时间。肿瘤供血血管共 90支 ,栓塞 81支 ,栓塞率 90 %。组织学证实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 ,部分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结论 :骨盆肿瘤术前栓塞时应考虑到多支血供的可能 ,力争栓塞肿瘤全部供血血管 ,以提高疗效。术前栓塞是骨盆肿瘤手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手术时机应选择在栓塞后 6d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的术前栓塞对骨科手术的价值。方法:本组9例栓塞前先作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将供血动脉用明胶海绵碎粒栓塞,并造影复查证实。结果:本组9例栓塞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栓塞,肿瘤染色较前显著减少或消失,6例疼痛缓解:9例术中失血在730~3000ml,平均1640ml与传统未经术前栓塞失血少2倍以上。结论:骨盆肿瘤的术关栓塞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是骨科手术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经CT和CTA诊断并为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双侧颈内、外动脉血管造影.肿瘤均为颈外系统供血,术前使用300~510 μm多聚乙烯醇颗粒(PVA)及明胶海绵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栓塞后1~3天行手术切除.结果 14例患者,其中颌内动脉分支供血9例,颌内动脉和咽升动脉分支供血5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用Cobra导管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13例肿瘤染色完全消失,1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无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 术前血管内超选择栓塞供血动脉是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血管造影表现和血管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入路,分别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采取超选择插管对肿瘤颈外系统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7d内行手术切除.结果 11例患者,患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7例,双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2例,患侧颌内动脉及咽升动脉分支供血1例,患侧颌内动脉及颈内动脉分支供血1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栓塞后,11例7 d内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平均出血约300 mL.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评估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将导管逐支选择地插入需栓塞的肿瘤动脉,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后24~48h进行手术。结果栓塞前肿瘤供血动脉数字血管减影术(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肿瘤染色与栓塞后再次造影肿瘤染色较之前减少75%以上。共栓塞肿瘤供血动脉32支。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认真分析DSA的结果,尤其注意根髓大动脉,以免误栓出现并发症。把握好栓塞时间、栓塞适应证及栓塞的程度,以保证脊柱肿瘤术前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骨盆肿瘤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介入治疗50例骨盆肿瘤患者,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术中出血大大减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并有假包膜形成。介入术后血管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骨盆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其作用在于:使肿瘤缩小,分变清晰,减少肿瘤血供,有利于完整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是骨盆肿瘤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对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作用。方法14例经CT、MR诊断的直径在6~11cm的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在局麻下行DSA检查证实为富血管脑膜瘤,明确供血动脉后经微导管行供血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栓塞3~7d均行手术切除。结果微导管均达到脑膜瘤供血动脉,注入适量的明胶海绵粉末后,9例完全栓塞,肿瘤和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14例栓塞后均顺利实施肿瘤手术切除,与既往未栓塞病例比较,行术前栓塞的病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容易分块切除,手术时间缩短。14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栓塞巨大脑膜瘤使肿瘤切除更为容易,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大咯血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行供血动脉栓塞,探讨操作技术细节,栓塞剂的选择,对病例长期随访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50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危急生命的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法供血动脉栓塞,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8岁;支气管扩张20例,肺结核18例,慢性肺部感染6例,肺癌2例,不明原因4例。结果所有病例都成功实施了供血动脉栓塞,术后除1例无效外均出血停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年8例支扩合并感染和8例结核患者再发出血。结论清晰的供血动脉显示,规范的导管操作,合理的栓塞剂选择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肺原发疾病的进展,侧枝血管的建立、开放是复发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 HAE) withdextran microsphereshasbeen used asa safeandeffective palli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hepatoma since December 1 986 in this hospital.It has been shown thatitstherapeutic effectwassuperior to gelfoam HAE and lipiodol- gelfoamHAE[1,2 ] . 1 - year,2 - year and 3- year survivalrates were5 7.0 % ,31 .4% and2 4.2 %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make a further study on the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extranHAE,1 1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ATE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MMA栓塞治疗的40例ATEDH患者资料.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局部麻醉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MA栓塞术,介入栓塞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股动脉路径,对8例鼻咽部纤雏血管瘤患者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并采取超选择插管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供血血管进行栓塞,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系统,以其分支颌内动脉多见,部分有颈内动脉系统参与供血。结果8例患者于栓塞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其中5例于栓塞后2.3d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肿瘤易于剥离。结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行动脉内栓塞。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前应用能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分别于1、3、6、12、24个月观察瘤体缩小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栓塞后6个月和2年子宫体积缩小分别为58.4%和70.3%,肌瘤体积缩小分别为54.5%和77.3%.月经周期无改变,经期显著缩短,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44.9%,贫血状况及痛经、压迫症状改善.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贫血,减少月经量,缩小瘤体,保全子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周政  刘俊  杨辉  安宁  刘海鹏  张可成 《重庆医学》2004,33(5):721-722
目的探讨术前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对高血运脑膜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在术前3~9d,对98例高血运脑膜瘤行DSA检查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材料包括PVA颗粒、明胶海绵和真丝线段等.栓塞后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高血运脑膜瘤主要由脑膜中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颌内动脉及副脑膜动脉供血.栓塞后,42例肿瘤染色在影像学上完全消失,56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或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均在栓塞后的3~9d进行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肿瘤64例,术中平均出血950ml;次全切除34例,术中平均出血1 500ml.结论最佳手术时机是栓塞后7~9d.高血运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晚期膀胱癌患者减轻病痛、减少肿瘤出血、减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法12例患者用Seldering法经股动脉插管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对12例患者进行随访有效率达91.7%,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经皮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加注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癌出血,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操作简便为晚期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条快捷、通畅、准确的治疗通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08~2012-12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9例,其中男30例,女49例。对39例不同位置的脑膜瘤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脑膜瘤供血动脉远端,排除颅内危险吻合支存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择期行外科手术;对40例不同位置的脑膜瘤单纯行外科手术。结果:脑膜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98%,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闭塞。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症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介入断流术在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是安全、简单、有效的、其并发症少,可以作为脑膜瘤外科术前诊治的一种辅助方法,达到减少外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过18例骨转移癌43次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采用介入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18例骨转移癌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侵犯不同部位及动脉供血情况。18例骨转移癌患者共行43次介入治疗,12例行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其中8例原发灶与骨转移灶同时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体征改善明显。血管造影肿瘤染色明显减少。总有效率(CR+PR)为27.8%,1年生存率为16.7%,中位生存期7.5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介入化疗或栓塞术是治疗骨转移癌的一种有效姑息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