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芳  甘赞  韦克金 《当代医学》2009,15(19):95-96
糖尿病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WHO资料表明,198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48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迅速增加,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为3亿。在我国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接受治疗率低,公众糖尿病防治意识淡薄,依从率低,达标率也低,治疗不规范,或只重视药物治疗不重视综合治疗措施,使90%的病人血糖控制不良,达不到“糖尿病治疗控制目标”。现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血糖对机体组织的损害是通过长期慢性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2种方式来实现的[1]。近年来血糖波动性成为糖尿病研究的热点。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可持续监测受试者血糖水平的变化。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CGMS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DM)患者26例进行血糖监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8~64岁,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1型D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及心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均未行任何糖尿病相关的干预治疗。1.2血糖检测方法26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CGMS(美国MiniMed公司)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CGMS葡萄糖感应探头由专用注射器置入腹部皮下,每5min记录1次检测数据。监测期间,固定饮食和运动习惯,正确记录生活日志。监测结束后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再次应用CGMS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具体方法同前。1.3评价指标①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CGMS24h共测得288个值,计算其平均值。②日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血糖控制不佳需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于3餐前30 min皮下注射人合成胰岛素,睡前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并设置24 h胰岛素基础量。每日于早餐前、3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点采集所有患者血糖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总用量较小,住院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均能有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胰岛素泵疗效更佳,胰岛素总用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李付军 《中原医刊》2007,34(13):90-9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例本地学校在职及退休教师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的血糖(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HDL、LDL4项指标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较差者(BG〉7.22mmol/L)与血糖控制较好者(BG≤7.22mmol/L)比较,TG、TC、LDL3项指标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差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血脂代谢异常,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应注意对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后血糖波动的特点.方法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病程,将抽样对象分为格列美脲(A)组、胰岛素皮下注射(B)组及胰岛素泵(C)组,3组患者血糖控制至目标值即开始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调整治疗及饮食.结果 A组的病程、HbAlc及空腹C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余各项基线资料3组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各组平均血糖值几乎相等;A组的血糖波动系数、血糖时间百分比(TPG)(>7.8 mmol/L或>11.1 mmol/L)及出院血糖日均值较C组明显增加;3组三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B组的波动系数、TPG(>7.8retool/L)、TPG(>11.1 mmol/L)及空腹血糖平均值显著高于C组.A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最低,接近零;B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回归分析显示,B组血糖的波动与晚餐后2h血糖成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根据动态血糖监测及双"C"治疗方案调整降糖药物及饮食规律,可更高效率、更安全地强化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生 《中原医刊》2004,31(15):8-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探讨血糖控制的对策。方法:选择已经确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血糖控制不良原因,然后对每1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结果: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甚少,医生缺乏完整的糖尿病治疗新理念;认真进行糖尿病强化管理和综合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可达到良好控制。结论:对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管理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反应,对30例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22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且发作时多数没有自觉症状。15例患者存在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现状,分析选择药物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入院时2型糖尿病患者群降糖药物使用状况、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情况,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比较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入选2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 8.0%,血糖达标率36.8%。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HbA1c的控制水平相似。胰岛素组的病程明显长于口服药组([11.5±7.0)年vs(8.1±6.0)年],P=0.000)。口服药组的达标率明显优于胰岛素组(43.4%vs 27.0%,P=0.005)。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口服药组(5.2%vs 1.2%,P=0.04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群血糖达标率低,启动胰岛素治疗迟、超重和低血糖是影响血糖达标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慧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0-110,129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控制不良原因。方法选取接受我院6个月以上门诊治疗的274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指标检测,对控制不良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糖控制〉7.0mmol/L的患者为105人,占38.32%。其中31.3%的患者不能合理饮食控制,35.8%的患者不能坚持轻度以上体力活动,24.6%的患者不能合理用药,36.19%的患者3个月内未复查过血糖。结论近4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良,医生和患者应针对导致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坚持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监测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6例空腹血糖〈7.0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I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天血糖监测。结果本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16例(占44.4%)发生低血糖(血糖≤3.0mmol/L),仅4例有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其中53.37%低血糖发生于凌晨0:00-2:29。18例(占50.0%)发现血糖〉11.1mmol/L,75.55%发生于三餐后。结论对于看似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可发现有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存在,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春英 《吉林医学》2013,(35):7520-7521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规范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用药指导观察1年。结果:管理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3.
血糖"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临床上认为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7%)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选择糖化血红蛋白<7%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行72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分析其血糖谱.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有明显的餐后血糖过高现象,尤以早餐后明显,血糖峰值在早餐后1.7 h;血糖>7.8 mmol/L、11.1 mmol/L、13.9 mmol/L所占时间百分率分别为28%、13%、6%.3d CGMS中血糖>7.8 mmol/L曲线下面积与HbA1c正相关.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持续高血糖(血糖大于13.9 mmol/L,持续2h以上)等现象.结论:一个看似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有较多高血糖发生,3d CGMS血糖谱可以反映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情况,其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了解血糖波动的细节,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 2例血糖控制不良的 2型糖尿病患者 ,给予胰岛素治疗 2~ 6d ,平均 4 .1d ,血糖达到强化治疗标准后 ,继续应用胰岛素泵 7d ,观察血糖、C肽、血胆固醇指标。结果  1 9例经过胰岛素泵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 ,餐后 1、2、3hC肽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使用胰岛素泵可使血糖平稳达标 ,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胰岛素用量少 ,有效缓解高血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远程随访组及门诊随访组。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糖、HbA1c、血糖达标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及1年时,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PG及HbA1c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5)。随访1年时,远程随访组患者的餐后2h PG及HbA1c水平均较门诊随访组明显降低(P0.05)。随访1年时,远程随访组HbA1c达标率明显高于门诊随访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远程血糖管理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方书  王凌  张彤  吴月美  吕燕  宋成 《甘肃医药》2014,33(3):177-179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1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2,P值<0.01),按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结果调整治疗后,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围的比例由62.7%上升至86.8%,同时低血糖发生率由4.7%降至1.7%.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T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及对胰岛素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饮食控制、运动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口服降糖药组及胰岛素对照组。其中,胰岛素治疗组随机又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及预混胰岛素二次治疗组,治疗前后查OGTT、内生胰岛功能及HbA1c,各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FBG≤6.0mmol/L,PBG≤6.0mmol/L)后巩固治疗2周,然后停药;停药后第7天复诊,若FBG≥7.0mmol/L,PBG≥10.0mmol/L为治疗继发性失效,未失效的按方案1 ̄3个月复查1次,随诊1年。结果:强化治疗组与预混胰岛素二次治疗组血糖分别于治疗后(5.9±1.3)、(9.6±2.1)d达到良好控制,达标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9)d(P〈0.05),其中强化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HbA1c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口服降糖药组及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治疗组及口服降糖药组内生胰岛测定由治疗前的(37.3±27.8)、(38.2±28.2)U/ml,分别提高到(54.4±31.6)、(40.1±28.3)U/ml。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治疗,强化血糖控制均可改变胰岛B细胞功能,并可诱导部分患者长达一年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治疗在降低血糖幅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故可考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强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管理在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将 12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法相同。研究组给予社区随访、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等强化管理措施,对照组不予处理。比较 2 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 管理 1 年后,研究组 FPG、2hPG、 HbA1c 都明显降低,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 1 年后 FPG、2hPG、 HbA1c 明显上升,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年后两组 FPG、2hPG、 HbA1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 2 型糖尿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状况及血糖控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前后分别进行血糖、血脂检测,并与50例健康人的血糖、血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TC、TG、LDL-C及APO-B升高,HDL-C、APO-A1降低(P〈0.01),血糖控制可使部分血脂代谢异常恢复正常。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除高血糖的继发因素外,亦可能存在原发性血脂代谢紊乱遗传性缺陷因素。  相似文献   

20.
血糖监测,特别是自我血糖测定(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一个前提。另外,SMBG还是加强对患者糖尿病教育及增加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由于患者的年龄、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实施中可见不同患者对SMBG的理解及活用程度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很有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的情况。为了明确SMBG的频率、实施年数、患者对于SMBG的认识等因素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我科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