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急危重症护理职业防护中的危险因素与对策。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或感染性危险因素、心理社会压力的危害、物理性危险因素以及化学性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坚持标准预防;建立健全全医院设备和规章制度,加强职业暴露前后的安全支持;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缓解护士身心压力;合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将物理危害降低到最后水平。认为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健康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这也要求医院管理者应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开设"护理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翠 《护理研究》2008,22(27):2530-2531
医疗护理岗位是职业性损伤的高风险岗位,职业性损伤是职业人群由于工作关系接触作业环境中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职业危害因素,引起接触者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及精神、心理方面诸多不良因素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而导致一些非特异性的、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及损伤.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归纳了5类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及工作环境、心理和组织危害.从业人员只有了解职业风险的存在,并熟知防护的策略方可有效地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因此,护理职业教育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甚为重要.现就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开设“护理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护理岗位是职业性损伤的高风险岗位,职业性损伤是职业人群由于工作关系接触作业环境中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职业危害因素,引起接触者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及精神、心理方面诸多不良因素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而导致一些非特异性的、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及损伤。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归纳了5类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及工作环境、心理和组织危害。从业人员只有了解职业风险的存在,并熟知防护的策略方可有效地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因此,护理职业教育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甚为重要。现就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多方面。综述国内外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率的调查结果,发生针刺伤与生物性感染结局情况,以及与生物感染密切相关的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种类,发生HBV感染、HIV感染相关联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职业暴露于抗癌药对护理人员造成的毒性反应和遗传损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物理性损伤与职业环境中噪声、接触X线等对护理人员造成的物理损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与其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的关系。对发达国家在重视护理人员职业健康和护理职业健康促进上建立职业健康标准、个人防护指导和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的做法,今后的改进方向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多方面。综述国内外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率的调查结果,发生针刺伤与生物性感染结局情况,以及与生物感染密切相关的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种类,发生HBV感染、HIV感染相关联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职业暴露于抗癌药对护理人员造成的毒性反应和遗传损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物理性损伤与职业环境中噪声、接触X线等对护理人员造成的物理损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与其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的关系。对发达国家在重视护理人员职业健康和护理职业健康促进上建立职业健康标准、个人防护指导和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的做法,今后的改进方向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段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106-107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我们对90名临床一线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4-1835
医院护理人员处在高危人群中,无时无刻不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危害因素,尤其是妇产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血液、羊水、分泌物等,同时产房工作压力大,因而面临发生职业危害的因素较多,而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够,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增加对职业危害的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确保身心健康。现将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肿瘤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问题依然严峻,防护措施尚不到位,使其成为了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自我防护不仅可以使护理人员免遭疾病的侵袭或其它危险因素的伤害,同时也与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患者治愈率密切相关.如何有效避免肿瘤专业护士的职业危害,提高临床护士的主动防护意识,是预防肿瘤专业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重点,笔者从事肿瘤专业护理工作16 a,现就护理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的体会初析于下,以引起同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王秀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104-105
由于服务对象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产科医护人员所受到的职业性危害具有专业特殊性.产科护理人员每天都暴露于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各种有害的生物性、化学性因素之中.现将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医院内由于病人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的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心理经常处于高强度应激状态,所以积极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并总结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损伤性、吸入性、感染性、精神性四大危险因素中.结果 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其工作环境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起到了显著降低意外损伤危险性的效果.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教育,提高其人员防范意识,可使其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寻求最佳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本地区11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危害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的相关因素调查,采用职业危害认知量表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量表对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进行评定.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包括损伤性危险因素、吸人性危险因素、感染性危险因素、职业压力性精神因素.不同教育程度、护理年资、护理级别的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有效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结果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因素;精神科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防护教育滞后、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护用具和评估不到位。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报告制度、提高护士职业保护意识和提高护患关系对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和意外锐器损伤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90份,进行分析、查找危害因素。结果护理人员有过意外锐器损伤事件48例,占47.8%。其中护士损伤占43.8%,护生80%,主要因素为操作不当,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才能降低护理职业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24-2726
目的通过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防护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方法统计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内28例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事件,并结合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预防知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共发生职业暴露危害285次,其中利器损伤132次,化学试剂损害98次,物理损害55次;发生于无职称护理人员209次,护士42次,护师25次,主管护师9次。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程度调查中,无职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与防护行为的认知掌握程度最低,主管护师掌握程度最高。结论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其职业危险程度相对较高,护理人员频繁接触锐器、物理化学、生活、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导致其职业暴露发生风险较高,应积极加强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而保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环境与职业行为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本市急诊科护士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及实地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因素,而绝大多数护士防护意识薄弱,易造成心身损害。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多,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全面性防护措施是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注射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注射室是病人集中的场所,护士的工作环境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针对不同的危害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将工作中每一位护理人员受到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水平,以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笔者在门诊注射室工作多年,通过临床  相似文献   

19.
夏雪梅 《全科护理》2012,10(27):2555-2555
[目的]分析内镜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结合内镜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并总结出内镜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损伤性、吸入性、感染性三大危险因素中。[结果]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高内镜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从而降低危险。[结论]加强对内镜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教育,可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使职业危险降低。  相似文献   

20.
医院清洁工职业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贤君 《护理研究》2004,18(9):786-786
医院清洁工工作时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中。为了了解医院清洁工的职业防护意识及存在问题,对我院10 6名清洁工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本院10 6名在岗清洁工,男43人,女63人。年龄2 1岁~5 2岁,平均41.5岁。文化程度:高中3人,初中41人,小学5 9人,半文盲3人(为洗衣房女工)。从事医院清洁工作最长12a ,最短3个月。1.2 方法 运用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理论[1]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每项列出3条防护措施。见表1。表1 医院清洁工职业防护知识调查内容危害因素职业防护措施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