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流行性出血热的特殊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EHF)除典型病例外,还可表现为败血症型、肝炎型、感冒型、消化道出血型、急腹症型、类白血病型、胃肠炎型、脑膜脑炎型等特殊类型。典型病例临床诊断不难,但以特殊类型均首发或主要表现者误诊率达11.4~69.8%。我院自1985年9月~1994年10月共收治EHF97例,特殊类型者34例(34.6%),现分8个类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一些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特点,从而与其它有类似表现的疾病相鉴别。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筛选特殊表现子宫肌瘤39例,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二维超声检查23例,诊断符合率为73.9%(17/23),彩超检查16例,诊断符合率为93.8%(15/16)。结论:特殊的子宫肌瘤由于表现较复杂,容易误诊,但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毒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悬殊,目前尚无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的早期特异性血清学及病原学诊断方法。因而非高峰季节的散发病例、轻型病例及不典型病例,即所 相似文献
5.
6.
概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主要由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的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国内流行十分广泛。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现象和肾脏损害。起病后有三红(面、颈、前胸皮肤发红)、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和实验室检查三异常(尿常规异常、血小板减少、血中有异常淋巴细胞),典型者病程为5期演变经过。本病即使在不能作特异性诊断检测的情况下,参考流行病学资料,依据典型的临 相似文献
7.
武小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8,9(4):281-281
例1,男性,24岁,因发烧、腹痛、腰痛2天,右下腹痛6小时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化验室检查白血球:12.1×10~9/L,中性71%,以阑尾炎急症手术,术中见阑尾呈单纯性炎症改变.术后患者发热39°~39.5°,2天后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出现大片出血斑,范围在脐下至右侧大腿中上1/3处.并出现尿量减少,神志改变.急诊B超检查见双肾形态饱满,皮质回声增强,厚度1.7~1.9cm,肾锥体实质性暗区增大.肝脏增大,右叶斜径14.7cm,脾脏厚度5.2cm,胸腔,腹腔,心包腔均有少量液体回声,B超诊断:1.肝脾肿大,2.双肾中度损害,3.胸、腹、心包腔少量积液,考虑出血热.进一步化验室检查:尿蛋白 ,血小板7×10~9/L,BUN23mmol/L,后经内科治疗痊愈出院.例2,男26岁,因发烧5天,少尿浮肿,血尿3天入院,化验室检查白血球13.0×10~9/L,尿蛋白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流行性出血热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诊断流行性出血热之探讨河南潢川县人民医院B超室毕君河南罗山县人民医院B超室陈秀伦我们自1990年10月至1994年5月通过B超观察肾脏声像图改变而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67例,后均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而确诊。现分析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对象67例均...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称EHF)依据三次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害),五期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流行病学资料,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的。由于EHF临床经过复杂多变,特别是病程早期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加上缺少对本病足够的认识,报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据文献载误诊率达40.6%~51.1%,有的高达64%。EHF病程中,低血压、休克常在4~6病日出现,最早可出现在第2病日。休克的出现,加重本病损伤,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休克出现之前(病程3~4日内)确定诊断和进行早期积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血清185例,正常人血清30例,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EHF—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对该试验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有效率分析。结果(1)185例样本共检出36例EHF—IgM抗体阳性,其中35例最后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确诊为登革热;检出149例EHF-IgM抗体阴性,其中8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余141例经临床观察,排除流行性出血热。30例正常人血清EHF—IgM抗体均为阴性。(2)EHF—IgM抗体灵敏度为81.40%、特异性为99.30%、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94.63%诊断有效率为95.14%。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血清185例,正常人血清30例,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EHF-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对该试验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有效率分析.结果 (1)185例样本共检出36例EHF-IgM抗体阳性,其中35例最后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确诊为登革热;检出149例EHF-IgM抗体阴性,其中8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余141例经临床观察,排除流行性出血热.30例正常人血清EHF-IgM抗体均为阴性.(2)EHF-IgM抗体灵敏度为81.40%、特异性为99.30%、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94.63%诊断有效率为95.14%.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流 行 血 热 肾 脏 超 声 诊 断 价 值
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医院 张静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临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高血压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近几年来病例呈散在发生。本文总结了2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变化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1 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12-53岁,平均32.5岁,患者急性发病,包括发烧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实验室检查早期白细胞多正常,3-4天后升高,少尿期达高峰,尿蛋白明显,还可见管型尿,血清IgM抗体增高,恢复期IgG达高峰。
(2) 方法 使用EUB-800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侧卧及俯卧位,暴露两侧肾区,观察双肾形态、大小、实质回声、集合系统、上下极包膜有无异常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
2、超声所见
本组21例患者均显示,发烧期:肾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改变,轮廓清晰,被膜整齐,表面平滑,集合系统光点稀疏,彩色血流尚正常。少尿期:肾脏增大,饱满,被膜回声增强,肾实质增厚,皮隋质界限不清,髓质锥体回声减低,集合系统不均,
光点排列不规则,严重者,肾包膜与肾实质分离,内见液性暗区,本组8例患者见包膜积液。彩色血流信号稀疏,减弱,阻力指数明显增高,可达0.96-1.29。多尿期:肾脏大小、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肾实质回声降低,集合系统回声增强,彩色血流恢复正常。
3、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近年来呈散发出现,发病率5-10%左右,主要表现为全身广泛性的毛细血管病变,肾脏受侵最明显,此病来势凶猛,不及时诊治可导致生命危险,病死原因主要是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出血及尿毒症。
由于彩超的应用,观察肾脏的改变,成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之一。超声主要表现肾脏肿大且形态饱满,各经线均增大,实质回声明显增厚、增强,呈“大白肾”样表现,肾髓质充血和点状出血,严重出血和水肿,导致肾小管狭窄阻塞,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表现为肾髓质锥体回声减低,呈“指压痕”样表现,由于肾包膜与肾实质易分离,所以,严重病人导致被包膜下积液,这也是诊断特征之一。超声检查在诊断出血热病人中具有特异性的表现,尤其应用彩超检查以后,可观察肾血流的情况,更使疾病得到明确的诊断,并在实际工作中可重复随访,是观察病情变化、评价;疗效的简单、无创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齐占豪,魏礼栋:寒区传染病特征的探讨 . 沈阳部队医药,1998,33.
[2] 周国昌,郭万学.超声医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993-1048.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特殊临床表现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损广泛,并发症复杂多变。现将我院1980~1992年收治的78例中特殊临床表现7例分析如下。1、以脑炎症状首发,并发心律失常2例。例1:男,60岁,畏寒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3天伴抽搐2次入院。无心脏病史。查体:体温39.5℃。面色潮红,上腭见出血点,颈强,克氏征(+),巴氏征(+)。WBC16.8× 相似文献
14.
15.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我院自1972年至1985年有3例出血热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收入内科,经临床观察及检查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方确诊。一、临床资料例1 男,34岁。因发热、恶心,呕吐5天,尿少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突感寒冷发热,鼻塞,以为是“感冒”未治疗。翌日病情加重,呕吐为非喷射状胃内容物。入院前3天有尿少,血压下降至9.3/5.3kPa(70/40mmHg),外院以“上感”合并脱水治疗无效,门诊以“急性肾炎”收内科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查体:体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发挥“三早一就”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上的威力,我们再次整理既往经验,总结出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几点规律,概括的说就是:发挥两个积极性,临床牢记“四个三”,鉴别诊断十五点,毛泽东思想是指南。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谈: 发挥两个积极性一、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首先,我们防治人员要提高对农业学大寨的政治责任感,要认识到我们的责任是保护贫下中农的健康。我们要提高对出血热的警惕性,提高诊断技术,做到不误诊。对于大队赤脚医生,教给他们有关本病的临床知识和早期诊断要点,每 相似文献
17.
18.
老年人特殊临床类型心力衰竭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除具有年青人CHF的临床表现外,尚有其特殊表现,刘文欣将非典型CHF临床分为十个类型之多;由于老年人CHF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之多种疾病相互影响,临床症状相互掩盖,若不仔细观察分析,易于误诊或漏诊。现将笔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几种老年人特殊类型CHF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刘亚范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2,(Z1)
临床上对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不难诊断,但对早期不典型病例诊断比较困难,自从应用B超显示法以来,大大提高了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率,我院1991年对19例出血热病人进行B超检查,结果如下:19例病人,年龄在19—56岁之间,男14例,女5例。轻度15例,重度4例。方法: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以肝脾做为肾脏回声的对比。本组病人有12例在发热1—3天来诊,余7例在7天内来诊,临床表现有发冷发热,头痛,酒醉貌者16例,部分患者有腰痛,腋下有出血点者12例,住院后陆续出现软腭出血点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