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时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合和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分别观察围术期血淬这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电刺激-循环反应的变化,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额颞部开颅手术患者15例,ASAⅠ或Ⅱ级,先行靶控输注异丙酚,设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必要时面罩辅助通气,维持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5~45 mm Hg,待达到异丙酚靶浓度后开始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设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2、0.4、0.6、0.8、1.0、1.2、1.4、1.6 ng/ml,分别于舒芬太尼达不同效应室浓度时给予50mA、50Hz、5s强直电刺激,记录电刺激前后的BP、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BP、HR逐渐降低,电刺激-循环反应也逐渐减弱(P<0.05或0.01)。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0.56±0.15)ng/ml时,电刺激后MAP升高幅度<5%,95%可信区间为(0.27~0.85)ng/ml。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1.0 ng/ml时BIS降低(P<0.05或0.01);电刺激前后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电刺激-循环反应逐渐减弱;当出现封顶效应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56±0.15)ng/ml,95%可信区间为0.27~0.85 ng/ml。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疼痛,给患者留下痛苦的记忆。为减轻患者痛苦,既往本院将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此术。舒芬太尼是目前同类制剂中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头皮神经阻滞、切口浸润麻醉和硬脑膜表面麻醉下,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唤醒试验中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的胶质瘤病人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异丙酚组(SF组,n=20)和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F组,n=20)。在头皮神经阻滞、切口浸润麻醉和硬脑膜表面麻醉下,SF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1~0.2 ng·ml~(-1),RF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1~2 ng·ml~(-1),开颅期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6μg·ml~(-1),唤醒期为1μg·ml~(-1)。观察循环、呼吸、颅内压的变化,计算脑灌注压,记录唤醒时间。结果两组循环稳定,术中自主呼吸,SpO_2在98%以上。呼吸暂停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均为45%。与术前比较,两组开颅期分钟通气量下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颅内压升高,SF组脑灌注压降低(P<0.05),唤醒期以上指标均恢复正常。RF组唤醒时间短于SF组(P<0.05)。两组唤醒后镇静程度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神经阻滞、切口浸润麻醉和硬脑膜表面麻醉下,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麻醉可用于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唤醒试验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病人20例,ASA Ⅰ或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 μg/kg、异丙酚2.0~2.5 mg/kg和阿曲库铵0.6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kg-1·h-1、异丙酚2~4 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3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舒芬太尼输注速率减至0.1 μg·kg-1·h-1,异丙酚减至1~2 mg·kg-1·h-1.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30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HR,并于上述时点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和血糖浓度,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与基础值比较,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和血糖浓度升高(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4.5±1.9、6.4±2.7、(12.6±1.5)min.结论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病人舒芬太尼0.1~0.3 μg·kg-1·h-1复合异丙酚1~4mg·kg-1·h-1麻醉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非肌松、深麻醉状态下,双频谱指数(BIS)反映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ASAⅢ级的冠脉搭桥术患者59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1μg/kg、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3-4 mg·kg-1·h-1、舒芬太尼1μg·kg-1·h-1。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开始后1、2、3、4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后即刻和劈胸骨后即刻记录BIS、状态熵(SE)和反映熵(RE)。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麻醉诱导开始后1、2、3、4 min和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后即刻及劈胸骨后即刻BIS、SE和RE均下降(P<0.05)。与SE相比,RE在各观察点均升高(P<0.01)。麻醉诱导期间BIS与SE和RE各时间点观察值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898、0.908(P<0.01)。结论在非肌松、深麻醉状态下,BIS对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深度的监测不受肌电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的强效拟吗啡类镇痛药,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并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本研究拟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患者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靶控输注(TCI)技术由于其可控性好,已在临床麻醉中广泛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腹部手术患者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TCI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对实施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实施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2组麻醉诱导前及拔管后MA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镇痛效果显著、麻醉诱导迅速、呼吸抑制轻、对心血管影响小、苏醒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12.
阿片类药物与镇静催眠药已广泛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大剂量芬太尼代谢缓慢,延长术后呼吸支持和ICU停留时间。舒芬太尼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10倍,具有起效快、药效强、麻醉恢复快、呼吸抑制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异丙酚可提供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麻醉恢复快。异丙酚与舒芬太尼之间具有药效动力学协同作用。其联合应用适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国内外已有广泛研究,但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的麻醉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观察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时病人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Ce)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以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80 kg,随机分为3组(n= 20),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2μg/ml),同时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F组)、舒芬太尼0.3μg/kg(S1组)、舒芬太尼0.45μg/kg(S2组)。待病人意识消失后或BIS降至75以下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BIS降至55以下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 40-60。记录入室时(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5、10、15 min时BP、MAP、HR、BIS及Ce。结果 与F组和S1组比较,S2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5、10、15min时Ce降低(P〈0.05),但F组和S1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与S2组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F组和S1组各时点BP、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人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价是芬太尼的7倍。  相似文献   

14.
胸腹部手术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药效学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目的研究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时,胸腹部手术患者对切皮刺激无体动反应所需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的EC50和EC95。方法择期胸腹部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7岁,随机分为5组(n=10),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设定为0.07、0.10、0.14、0.20、0.28 ng/ml。持续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图。麻醉诱导:起始血浆靶浓度(Cp)为3.0μg/ml,以0.3μg/ml为浓度梯度递增,持续TCI异丙酚致意识消失,并维持该浓度至试验结束,记录此时异丙酚的Cp和效应室靶浓度(Ce)。随后按预设的不同Ce持续TCI舒芬太尼,待效应室和血浆室浓度平衡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5 mg/kg,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切皮刺激时的体动反应和心血管反应,计算抑制切皮体动时舒芬太尼Ce的EC50和EC95。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各组间异丙酚的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及给予琥珀胆碱后插管至切皮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舒芬太尼Ce的增高,每组切皮刺激体动发生率依次降低,对切皮刺激无体动反应的舒芬太尼Ce的EC50为0.12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0.09-0.14 ng/ml,EC95为0.20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0.17-0.31 ng/ml。结论复合TCI异丙酚[Cp(3.1±0.3)μg/ml]致意识消失时,抑制胸腹部手术患者切皮反应的舒芬太尼Ce的EC50为0.12 ng/ml,EC95为0.20 ng/ml。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在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全麻诱导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择期手术的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均为非发绀型的房或室间隔缺损。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应用舒芬太尼者(舒组)20例,年龄6.84±3.67岁,体重17.40±6.91kg;应用芬太尼者(芬组)20例,年龄5.51±1.23岁,体重15.90±3.65kg。 麻醉方法 术前药两组均为哌替啶1mg/kg+东莨菪碱0.01mg/kg。 入室后开放静脉,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及SpO_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拟行门 诊人上流产术患者140例,年龄18~35岁,体重45~ 65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70):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组(Ⅰ组)和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Ⅱ组).Ⅰ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静脉输注1%异丙酚2~3mg· kg -1·min-1,睫毛反射消失后,以3~4 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Ⅱ组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6 L/min,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将氧流量调至3 L/min,七氟醚挥发罐划度调至2%~3%.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发生情况、体动情况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升高,性幻觉发生率降低(P<0.05),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寒战、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体动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更适用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30例):舒芬太尼0.1 μg/kg组(F1组)、0.2μg/kg组(F2组)、0.3 μg/kg组(F3组)、0.4 μg/kg组(F4组)和等容量生理盐水组(N组),所有患者采用Narcotrend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分别于F1组、F2组、F3组、F4组和N组给予0.1、0.2、0.3、0.4 μg/kg的舒芬太尼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即刻(T0)、术毕10 min(T1)、拔管前1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10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于拔管后10、30、60 min和4h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记录苏醒期躁动、嗜睡和呼吸抑制等麻醉并发症.结果 与T0相比,N组、F1组于T1-5时MAP升高,HR增快(P<0.05),分别与N组、F1组相比,F2组、F3组和F4组于T1-5时MAP下降,HR减慢(P<0.05),F3组和F4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N组、F1组和F2组延长(P<0.05),F2组、F3组和F4组术后早期的VAS评分较N组和F1组低(P<0.05),N组和F1组术后出现苏醒期燥烦的发生率较高,而F3组和F4组术后出现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在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束前10 min给予0.2 μg/kg舒芬太尼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条件下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导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20例,根据七氟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用量不同(0.2、0.3、0.4、0.5μg/kg)随机分为四组(S1~S4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10min(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10min(T6)、术毕(T7)和拔管前1min(T8)的MAP和HR,并对各组的插管条件进行评分。结果四组插管评分S4组〉S3组〉S2组〉S1组(P〈0.05)。与T0时比较,T1时四组MAP下降、HR减慢(P〈0.05),T2、T8时S1组MAP升高(P〈0.05)。与S1组比较,T4~T6、T8时S2、S3、S4组MAP下降;与S2组比较,T2~T6时S3、S4组MAP下降(P〈0.05)。S4组麻黄碱及阿托品用量多于S3组(P〈0.05)。结论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0.4μg/kg复合七氟醚用于妇科手术麻醉诱导,能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n=48,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与研究组(n=48,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T_O(麻醉前)时,两组患者心率、动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4(结束手术)时,研究组心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恢复定向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同时可增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及因麻醉镇痛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使患者术后更快苏醒并恢复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记录患者在麻醉前、喉罩置入前、置入后1 min及停药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异丙酚的用量。结果 2组患者在麻醉前差异均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喉罩置入前与置入后1 min的情况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异丙酚用药量差异明显。结论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异丙酚用量少,为喉罩麻醉创造良好的置入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