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1 概述 脑静脉血栓形成为少见的缺血性卒中。脑静脉血栓形成可累及皮质静脉、硬脑膜窦或二者均受累,单独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病人患硬脑膜窦血栓形成有或无皮质静脉受累。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一侧或双侧大脑内静脉合并Galen静脉血栓形成。此病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其病因可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种:①炎性静脉窦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如颜面部化脓性病灶(中耳炎、乳突炎等),海绵窦和乙状窦由于解  相似文献   

2.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血管病的10%.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有极大意义.现分析本院1996-2005年诊断为CVT的24例病例资料,结合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翟丰羽 《中外医疗》2011,30(17):87-87
脑静脉血检形成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和发病方式变化多样,相当数量的患者病因不明,诊断也相当困难.但随着MRI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诊断病例也渐增多.我科于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共诊治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发生于颅内静脉或静脉窦的一种少见血栓形成疾病。该文就CVT的病因、机制、诊断、治疗、预后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巨 《医学综述》1999,5(12):551-552
<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病。由于本病没有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术前做出确诊较难。在外科急腹症中,其误诊率较高,有的医院可达80%以上。由于诊治的延误,致使该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经抗凝及小剂量尿激酶后,2例效果欠佳,行脑内血管置管局部溶栓治疗后治愈。结论临床及影像学是诊断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依据,抗凝及小剂量尿激酶是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如疗效不佳,可行脑内血管置管局部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杜斌  刘枫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8-18
目的:总结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2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32例、女50例,男女比例1:1.6,年龄17~78岁。以亚急性起病最多,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左横窦/乙状窦受累最为常见,根据病情采取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法。结果:67例好转,9例效果不佳,死亡4例。结论:认识CVT的临床特点并及时行MRI及MRV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早期采用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2例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因临床表现和体征缺少特异性 ,发病早期很难确诊 ,常易误诊误治。且手术后复发率极高。近 30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我院 1985— 2 0 0 1年共诊治MVT患者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5例。发病年龄 39~ 78岁 ,平均 5 7岁。本组可能病因 :脾切除术后 3例 ,门脉高压 4例 ,腹腔化脓性感染 2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例 ,高血压与脑梗死病史 1例 ,原因不明 1例。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9例 ,其中有咖啡样呕吐物与便血 5例。有腹…  相似文献   

10.
1病例 患者,女25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h,于2003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5d前正常分娩一女婴。于2h前与其夫发生争执时,突然出现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未出现头痛及头晕、恶心呕吐。查体见:T36.50℃,神志清晰,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右额纹变浅,伸舌右偏,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9例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结果 年龄多在 2 0~ 4 0岁 ,多数为急性起病 ,早期表现为头痛(10 0 % )、呕吐 (6 6 .6 % )、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 ,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局限性梗死灶及伴有渗血或血肿 ,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 ,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 ,应用脱水、间断穿刺颈动脉内注入尿激酶 ,并辅以口服华法林抗凝及病因治疗等 ,9例病人中 ,4例基本痊愈 ,4例症状好转 ,1例自动出院。结论 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病人 ,应高度怀疑CVT ,及时行MRI及MRA或DSA联合检查 ,可明确诊断。该病一经确诊 ,应尽早开始治疗。抗凝和溶栓治疗为治疗CVT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静脉闭塞性血管病,临床表现及过程多种多样,症状从轻度头痛到脑疝表现不一,其病死率约为8.8%~44.4%,极易误诊及漏诊。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该病的预后极为重要。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慢性或急性,主要包括头痛、呕吐、视觉障碍、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昏迷、偏瘫或单瘫等症状,头痛是最常出现的症状。我们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因、检查、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2例CV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CVT临床症状可被分成5型:(1)单纯颅内压升高;(2)限局性大脑体征;(3)海绵窦综合征;(4)亚急性脑病;(5)下常见的表现。影像学检查MRV特别是DSA是诊断CVT的最佳手段。病因以妊娠产褥期、感染及口服避孕药最多见。结论 根据CVT的临床特点及彩像学表现?并辅以常见病因分析可对本病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王玉梅  李玉侠 《医学争鸣》2003,24(24):2258-2258
1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 :患者 2 2 (男 2 ,女 2 0 )例 ,年龄2 2~ 35 (平均 2 8± 6 )岁 .于发病后 1~ 5d天入院 .1 4例为产褥期发病 ,2例为腰麻术后发病 ,2例为肾病综合征急性期发病 ,2例为明显出现劳累后发病 ,2例为腹泻后发病 .②临床表现 :2 2例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 ,其中呕吐 1 6例 ,喷射性呕吐 1 0例 ,癫痫发作 1 3例 ,精神症状 1 1例 ,发热 6例 ,视物不清 3例 ,视乳头水肿 1 5例 ,颈部有抵抗 1 8例 ,昏迷 8例 ,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1 2例 .入院后能配合检查者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 ,对于有癫痫、精神症状、昏迷患者 ,立即应用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诊断价值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20例经MR、DSA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人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人无明确病因。发病时间为2d-2年,临床表现主要有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表现。18例经MRI、MRA确诊,未确诊2例经DSA检查确诊。MRI和MRA能直接显示脑静脉窦闭塞及其血栓栓子。本组14例发病〈1个月的病人经静脉窦插管溶栓术及抗凝等治疗,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本组中9例行静脉窦插管溶栓术,5例病人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结论 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MRA及DSA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随访起重要作用。发病旱期(〈1个月)予静脉窦插管溶栓术.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机全很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症状、体征、头颅CT和MR检查、脑电图、脑脊液及血液流变学的特点。结果病因多为产褥期及感染,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征及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头颅CT和MR检查可确诊。结论对于临床有颅内高压和局灶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尤其是产褥期或有感染者,应警惕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需行头颅CT和MR检查确诊,并尽早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爱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8-18,20
目的分析运用CT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2.73%,总阳性率达59.38%。其中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11例,累及横窦-乙状窦4例,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4例;其他部位7例;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7.14%,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结论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可以显示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价值高,在临床上可斟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环湖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共52例,根据症状、体征、腰穿压力以及影像学资料将病情分为轻症及重症,分别接受全身抗凝联合静脉溶栓、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溶栓、钻颅上矢状窦溶栓的治疗,同时均口服华法林并持续6~12个月。结果27例轻症患者接受全身抗凝联合静脉溶栓治疗,14例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2例重症患者接受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溶栓,18例痊愈,3例好转,1例死亡;3例重症患者行钻颅上矢状窦溶栓术,均痊愈。结论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腰穿压力以及影像学资料的特点,可将病情分为轻症及重症,针对分型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隐匿,非常容易漏诊或误诊,重症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手段的进展和普及、诊断意识的提高、治疗方法的多样化,致残率及致死率明显下降。本文对近期有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的相关外文和中文文献,综述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系统抗凝治疗,接触性溶栓治疗,机械取栓,导管抽栓,支架成型术。以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静脉窦再通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