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并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有40例产妇。常规护理组给予其常规护理措施干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的患者依从性状况。结果综合护理组产妇经过护理后,其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盆底肌肉张力的改善情况、尿失禁与盆腔组织脱落的减少情况进行观察,综合护理组产妇各指标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护理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尿失禁、盆腔组织脱落的现象,对盆底肌肉张力也有改善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初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所有初产妇分为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盆底功能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 <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依从性97.73%,对照组产妇的护理依从性72.73%,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盆底功能情况数据可见,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更优(P <0.05)。由生活质量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更高(P <0.05)。由护理满意度数据方面上可见,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57-1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产妇分娩的6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肉张力在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全、便秘、产后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能有效维持心理情绪稳定,提升盆底康复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阴道分娩产妇运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5800例阴道分娩产妇,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2900例.对比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盆底肌力与阴道最大压力.结果 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为(82.25±6.3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产后42 d体检的单胎阴道分娩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150例(常规护理指导),产后3个月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到3级以上的为112例(74.67%),对照组为64例(42.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产妇进行系统的、个性化的盆底功能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提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就诊并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筛选6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者选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在接受治疗同时,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理想,盆底功能及肌肉张力改善效果确切,可降低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蔡娟 《中国医药指南》2023,(16):168-170
目的 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等方面内容展开探究,以明确信息-动机-行为护理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选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自我院产科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随机抽取96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比较两组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产后并发症(产后抑郁、尿失禁),同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分别评估产妇焦虑情绪变化、性生活质量情况,由此全面评价信息-动机-行为护理的价值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EPD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在盆底康复依从性方面,观察组(95.83%)较对照组(81.25%)高(P <0.05);在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4.16%)较对照组(18.75%)低(P <0.05);随访3、6个月性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FSFI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对初产妇的干预效果更高,可维持产妇稳定的情绪,使其主动配合进行盆底康复训练,进而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3月收治的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盆底康复措施(评估、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等,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院外盆底肌肉锻炼,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肌生理变化、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人们不仅对胎儿发育重视,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家庭、医院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主要包括尿失禁、大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其中最常见的为尿失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1月~12月健康分娩的产妇240例,按照随机划分的方式,将产妇具体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80例,A组在产后7周进行康复护理,而B组产妇则在产后9周进行康复护理,C组康复护理时间为产后13周,对三组盆底压力分级和尿失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三组进行分别护理后,均发生不同盆底肌肉损伤,其中A组盆底压力较优于B组和C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尿失禁情况对比时A组为2.5%,B组为17.5%,C组为21.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出现盆底功能损伤时,在产后7周进行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相对比较理想,且盆底肌肉损伤恢复较快,有效降低其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产后42d女性盆底康复作用。方法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300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康复锻炼依从性、对产后盆底康复认知;护理前后患者负性的心理评分、阴道肌电压、生活质量;子宫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对产后盆底康复认知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的心理评分、阴道肌电压、生活质量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的心理评分、阴道肌电压、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子宫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情绪,改善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8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行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泌乳起始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产后盆底肌紧张度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妇乳房胀痛Ⅲ级分别为11.76%、2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数、泌乳起始时间、产后盆底肌紧张度、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SAS评分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妇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缓解盆底肌紧张度,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的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收治的产后6~8周产妇2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生活干预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产妇护理后子宫脱垂分级情况、盆底肌力评定情况、尿粪失禁和性生活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子宫脱垂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粪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性生活满意106例,占88.33%,对照组对性生活满意65例,占54.17%;观察组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PDF患者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盆底功能、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诊治的92例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于产后12~18周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于产后6~12周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62例FPFD者分为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比较康复结果。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有效率为74.07%。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有效率为88.89%。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降低盆内器官下垂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产后运动康复结合盆底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 90例行产后康复干预的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产后运动康复干预,研究组给予产后运动康复结合盆底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肌力指标、盆底肌功能评分、尿失禁评分、盆底肌肌力分级及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产妇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27.15±2.68)μV、60 s慢肌收缩平均值(22.36±2.48)μV、快肌收缩最大值(35.41±3.69)μV、盆底肌功能评分(3.84±1.06)分高于参照组的(22.34±2.57)μV、(19.62±2.45)μV、(30.14±3.48)μV、(3.22±1.09)分,尿失禁评分(1.75±0.24)分低于参照组的(2.65±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分级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内,研究组盆底功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参照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足月单胎妊娠的初产妇4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产后7d组151例和产后42 d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健康教育,产后7d组和产后42 d组除了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外,分别在产后第7天、第42天开始接受为期6周的盆底康复治疗,采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的UI发生情况,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产后7d组、产后42 d组的UI发生率分别为5.3%、2.0%与15.2%、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20.0%,均P< 0.05,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后7d组的UI发生率明显低于产后42 d组(P<0.05),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高于产后42 d组(均P<0.05);产后7d组、产后42 d组产妇产后性焦虑、性交流、性体像、性态度、性反应、性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 0.05),而产后7d组改善程度较产后42 d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Ⅰ类肌、Ⅱ类肌的肌力,降低UI的发生率及改善其产后性生活质量,而在产后7d开始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这种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比两组产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宫缩痛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分别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