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HCC)54例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42例,分别采用超声检查,评价超声造影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HCC的TTP、MTT时间均长于FNH(t=6.457,2.897,P=0.000,0.042),RT短于F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78,P=0.028);超声诊断HCC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9%、88.09%、90.63%、90.91%,对FNH分别为88.09%、92.59%、90.63%、9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HCC和FNH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为FNH的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时间点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观察结节强化方式、强化形式及细节情况。结果 25例共25个FNH结节。CEUS诊断FNH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0%、92.9%、92.3%。结节强化方式呈"快进慢出"强化21个、"快进快出"强化2个,结节强化形式表现为中央型18个、整体型4个、周围型1个。CEUS显示中央疤痕10个,假包膜6个,均无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能动态捕捉特征强化表现及清晰显示部分病理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3.
方明  刘桂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58-3159
常规的超声技术在诊断结节性肝癌(NHCC)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时,两者的灰阶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相似,鉴别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1-2].超声造影(CEUS)的谐波成像技术对病灶造影灌注的全过程能动态观察,易于了解微血管结构及病变增强类型.本研究回顾分析5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造影增强过程,以探讨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结节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7例HCC患者和35例FNH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将患者分为HCC组和FNH组,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患者的血流灌注参数,计算增强时间和增强斜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或手术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的超声造影剂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和增强时间分别为(12.8±2.1)s、(21.4±3.8)s、(9.1±1.9)s,均较FNH组的(10.2±1.2)s、(16.6±2.7)s、(6.2±1.8)s延迟(P<0.05);HCC组增强斜率为(3.4±1.0) dB/s,较FNH组[(5.3±1.6) dB/s]小(P<0.05);而两组患者的峰值强度和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和FNH的超声造影血管灌注参数区别较明显,且超声造影在诊断HCC和FNH中的符合率和灵敏度较高,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董莘 《沈阳部队医药》2007,20(4):277-279
1958年Edmondson提出了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命名。其定义是发生在肝内的良性形态的肝细胞结节,其组织学上是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综述。1分类目前,FNH被分为2型:经典型(classic)和非经典型(nonclassic),分别占80%和20%[1]。非经典型包含3个亚型:毛细血管扩张型(telangiectatic)FNH,占15%;②伴细胞非典型性的(cytologic atypia)FNH,占3%;和③增生和腺瘤样混合的(mixed hyperplastic and adenomatous)FNH,占2%。经典型的FNH的特征是存在①异常的结节样结构、②畸形血管和③胆管增生。非…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17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超声造影表现均在动脉早期增强,13例有中央动脉向四周放射状灌注,15例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表现为高回声或等回声,2例表现为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仅符合13例。结论超声造影可以作为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超声造影表现结节内轮辐征和中央瘢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东港市中医院放射科103例行肝脏CT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03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4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58例,其中病灶≤1 cm有28例,1~3 cm有48例,3~5 cm有16例,≥5 cm有11例。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正确率为91.1%(41/45),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率为94.8%(55/58),其中对≤1 cm的病灶的正确率为89.3%(25/28),对1~3 cm病灶的正确率为95.8%(46/48),对3~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87.5%(14/16),对≥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100.0%(11/11)。结论 CT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且对微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抽取2004年9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以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6±26.13)ml、(116.24±15.81)min、(8.52±1.6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IL、AST分别为(51.24±3.64)、(110.70±10.55)U/L,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能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FNH的CT和MR表现,研究其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13例FNH的CT和MR中7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6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诊断为血管瘤。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血管瘤、肝硬化再生结节等。这些病变在二维超声的诊断中,尤其是在肝硬化背景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相当典型的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有高敏感性和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成像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42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64层螺旋CT成像诊断的结果,并与术中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术中病理诊断显示42例均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术前CT诊断显示为37例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88.1%。在对64层螺旋CT扫描分期扫描结果中发现,平扫、门静脉期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期、延迟期扫描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C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成像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进行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旨在探讨CEUS对FLLs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个FLLs(直径≤3cm)常规超声(US)及CEUS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或临床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FLLs增强后的强化方式随时间而呈动态改变,大部分病灶经CEUS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并拥有其特异性表现。CEUS后不同结节强化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消退时间亦有一定的规律性,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始增及廓清时间的比较及恶性肿瘤与肝血管瘤的达峰时间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CEUS可实时动态观察FLLs病灶强化特点,客观科学的反映FLLs血流动力学特性,为FLL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11个病灶)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11个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绝大多数FNH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征象,MRI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简称FNH,过去曾用过不少名称,如局灶性肝硬化,肝结构瘤,肝腺瘤等。为肝脏非常少见的良性病变,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瘤样增生,而非真性肝瘤,无恶性病变无出血并发症等。临床多无症状,20%出现肝痛,腹部包块,门脉高压及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病变(FL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50例肝局灶性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和脉冲反相谐波技术(PIHI),对本组患者52灶FLL(包括良性26灶,恶性26灶)的CEUS动态灌注过程进行详细观察。比较良性与恶性肿瘤在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灌注达峰值强度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超声造影与常规造影诊断率方面的差异。结果(1)超声造影诊断率为92%(46/50),比常规诊断率要高,且二者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O.Ol;(2)良性病灶、恶性病灶以及病灶旁肝组织造影剂到达时间分别平均为(15.77±2.92)S、(12.56±2.03)S及(16.03±3.12)S,恶性病灶组造影剂到达时间显著早于良性病灶组及病灶旁肝组织,且二者统计学差异极显著;良性病灶、恶性病灶及病灶旁肝组织造影剂灌注达峰值强度所用时间分别为(39.34±6.11)S、(22.79±4.55)S及(37.87±4.05)S,恶性病灶组显著早于良性病灶组及病灶旁肝组织,且二者统计学差异极显著。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诊断率较高,应该在临床上诊断肝局灶性病变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4):110-11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及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FNH的CT和MRI影像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24例均为单发,病灶直径2.2~6.9cm,平均4.8cm。CT检查15例,平扫均为低密度,12例病灶中心见星芒状更低密度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中央瘢痕无强化。8例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迂曲增粗血管。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减低,但仍维持较高密度。平衡期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呈延迟强化。MRI检查9例,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4例可见中央瘢痕,呈条状长T1长T2信号。MRI病灶动态强化方式与CT相似。1例中央瘢痕呈延迟强化。结论 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能显示FNH的典型征象,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正>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25%左右,是一种少见的肝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年轻化、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等。我科曾对数十例FNH患者行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目前就1例肝右叶巨大FNH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因间断腹痛4年,发现肝占位性病变20 d余入院,无口服避孕药病史。在当地医院MRI提示肝右叶巨大占位,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经常规超声诊断明确存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变造影增强特征作出定性诊断,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和增强CT/MR I结果对照,用以评价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造影诊断不同性质的肝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肝细胞癌96.00%(24/25)、94.59%(35/37)、92.31%(24/26)、97.22%(35/36)、95.16%(59/62) 肝转移癌:94.44%(17/18)、93.18%(41/44)、85.00%(17/20)、97.62%(41/42)、93.55%(58/62) 肝血管瘤:93.33%(14/15)、97.87%(46/47)、93.33%(14/15)、97.87%(46/47)、96.77%(60/62) 非均匀性脂肪100.00%(7/7)、98.18%(54/55)、87.50%(7/8)、100.00%(54/54)、98.39%(61/62)。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患者应用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进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入院诊疗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增强CT与超声造影诊断。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参考依据,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当病灶直径低于2 cm时,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60.0%,而增强CT为95.5%与16.7%,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当病灶直径高于2 cm时,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为97.9%,特异性为75.0%,而增强CT分别为93.9%与57.9%,差异较小。结论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对于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临床实践中可通过二者合理结合与应用的方式,提高疾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在多排螺旋CT( MDCT)中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共45个病灶,直径平均为4.2 cm。相对于正常肝脏,FNH平扫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影,动脉期实质成分多表现为明显均质性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多表现等密度影。21个病灶边界清晰;36个病灶位于肝脏包膜下;24个病灶有中央疤痕,5个呈典型的“轮辐状”改变。假包膜及钙化在FNH中均少见。结论 MDCT增强扫描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FNH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