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从何种角度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应该完全拥有和非HIV感染/AIDS人群相同的医疗权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各临床科室都有可能参与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诊治工作,外科手术相关科室也不例外。但是由于AIDS传染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心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目前在我国,外科手术相关科室对于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诊疗处理过程存在着相当多的复杂问题,更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诊疗模式。本文着重就建立HIV感染/AIDS外科问题的规范化诊疗行为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全球已约有2500万人死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目前我国AIDS病人也呈快速上升趋势,AIDS的传播正在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因此,预防和治疗AIDS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治疗场所,不可避免要接受HIV/AIDS患者的手术治疗。手术是机体的强刺激源,给HIV感染手术患者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AIDS的流行不单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并以积极的态度帮助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克服所遇到的社会的、心理的、医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杰安  王超 《右江医学》2005,33(6):646-649
自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后,HIV感染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然史及临床演进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条件感染所致的发病和死亡率均明显减少,但其他的并发症如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却明显增多。同时,由于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慢性肝病成为HIV病发作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因传播危险因子相同,HIV/HCV共感染发生率极高,但HIV对HCV感染的影响包括对HCV相关的慢性肝炎、肝硬化作用,以及HIV阳性个体中HCV的治疗等方面了解尚有限。笔者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HIV对HCV的影响及HIV阳性个体中HCV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性病/艾滋病(STD/AIDS)的流行与卖淫嫖娟、吸毒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从其流行情况显示,性乱和吸毒人群是感染STD/AIDS的高危人群,而静脉吸毒又是目前中国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调查这类人群的行为学特征,为制定STD/AIDS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今后开展防治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2005年7月~8月对我市看守所与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了行为学调查及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联大特别会议2010年国家进展报告中估计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人数为74万左右[1],但是近两年我国累计报告的 HIV/AIDS 只有22~32万例[2],尚有4万多的 HIV /AIDS 人群未进行检测和治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存在。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羞辱和歧视使 HIV /AIDS 人群失去了经济和情感支持,不能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被迫失业,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内疚或负罪感,自杀倾向和自杀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3‐6],这不仅使 HIV/AIDS 人群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也成为社会综合防治艾滋病的重大障碍。在我国,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干预措施集中在通过大众传媒、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等提高人们的知识,增加大众对 HIV/AIDS 人群的可接受程度[7]。这些干预措施在短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研究发现,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能完全改善人们对 HIV /AIDS 人群的歧视态度,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很小[8]。国外对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如何降低 HIV/AIDS 人群感知到的羞辱和歧视,于是,强调感染者积极参与的干预项目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本研究以患者为中心,融合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理念,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社区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活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又称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引起的一种重大传染病[1]。北京市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AIDS病例以来,截止2011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10393例,累计报告死亡AIDS患者185例。为了解北京地区HIV/AIDS流行病学数据,我们对北京佑安医院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以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众所周知,由于HIV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当得知自己感染了HIV后,给患者及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护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AIDS)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人体后,逐渐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主要是细胞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各种感染。近年来,我国HIV感染率及AIDS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我院各科室的住院患者中,HIV初次检出率为0.67‰[2]。现对42例艾滋病患者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 )的推广应用,AIDS患者生命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 AIDS 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却相继增加,成为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威胁。近来研究表明,HIV本身可致心脑血管病,其中 HIV包膜糖蛋白gp120(HIV gp120)具有致病性,对 HIV/AIDS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起潜在作用。笔者综述HIV gp120介导心脑血管病分子机制,以期为防治HIV/AIDS性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王世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60-1061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对9例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9例HIV/AIDS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及出院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自律性,对于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血中EB病毒DNA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257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病毒DNA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门诊及住院HIV/AIDS患者的EBV-DNA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EBV-DNA总检出率为32.30%(83/257),住院AIDS患者检出率为43.96%(40/91)明显高于门诊HIV/AIDS患者检出率(25.90%,43/166)。结论 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EBV-DNA检出率较高,EBV-DNA阳性检出率随着HIV/AIDS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逐年增多,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病例也相应增加。HIV/AIDS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染是一个互为因果,促进,恶化,迅速导致死亡的伴发病。为进一步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的认识,使之早发现、早处理,现结合我院16例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极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嗜神经性.神经系统损害成为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HIV/AIDS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达30%~70%,临床上有10%~20%的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据国外尸检资料显示,75%AIDS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临床上,40%~60%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而10%患者的神经症状是AIDS的首发症状。HIV/AIDS患者常常出现的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原发HIV相关综合征、机会感染及机会肿瘤、炎性病变及药物相关神经系统病变等。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的传染性疾病[1]。由于艾滋病的致命性和传播性,对世界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2]。目前尚未研发出对艾滋病患者的有效治愈方案,基于病情严重性及传染性的考虑与压力,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均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且发生概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3]。有研究[4]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延长生存期。因此,护理人员掌握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对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辰溪县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06年发现的31例HW/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HIV/AIDS诊断按GB16000-1995国家标准。结果 31例HIVIMDS感染者(病人),主要为中低文化的已婚外出打工农民,年龄均在20-60岁,HIV/AIDS感染者(病人)最小年龄18岁(女);性传播是本县HW/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64.5%),其中配偶间传播5对。结论 我县艾滋病流行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改变HIV/AIDS感染者(病人)以及具有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高危险行为,是控制MDS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艾滋病(AIDS)感染者的增多,医务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因而HIV/AIDS医源性职业暴露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1例HIV可疑阳性患者急诊手术室处理,介绍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艾滋病)的认识,切实做好职业防护,防制艾滋病的传播。方法组织HIV/AIDS相关资料的学习,总结本科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制订和落实职业防护的相关措施。结果使医务人员、病人和病人家属对HIV/AIDS的认识显著提高,职业防护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职业防护措施得到正确实施。结论加强学习,提高大家对HIV/AIDS的认识,落实具体措施是职业防护、防制HIV传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AIDS)是人类感染了艾滋病原体(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我国HIV感染疫情正处于高峰时期,并由原来的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随着时间推移,AIDS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AIDS的临床治疗观察、护理也是一个新的探讨问题。我科于2006年7月1日收治一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我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中合并结核病的情况及发病趋势,对HIV/结核分支杆菌(MTB)双重感染者进行治疗管理,阻断其对家庭和周围人群的传播,为HIV/MTB双重感染者及时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建立双重感染的防治工作机制,我们于2006年3月对全市登记管理存活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病的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逐渐增多,跟科医生发现AIDS病程中有75%以上的患者发生眼部病变,造成视力损害,重者失明。有相当一部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在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服底早就发生病变。最常见的是HIV性视网膜病(棉絮斑、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及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