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大面积烧伤后早期炎性介质、氧自由基产生和肠黏膜通透性改变的保护作用. 方法贵州三系雄性小型猪12只,造成背部35%TBSAⅢ度烧伤模型, 随机分为烧伤对照组(A组,6只)、UTI治疗组(B组,6只).B组动物于伤后1 h给予UTI 5 000 U/kg,缓慢静脉滴入;A组动物给予等量等渗盐水,3次/d,直至动物处死.分别于动物烧伤前(A、B两组各随机选取4只动物抽取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伤后6、24、48、72 h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含量. 结果伤后6 h,各组动物血清TNFα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尤以A组明显,高峰为伤后24 h,随后呈下降趋势.B组各时相点TNFα含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IL-6的改变与TNF-α基本一致.A组动物伤后6~72 h血清MDA较伤前显著升高,SOD消耗明显增多.B组各时相点MDA含量均低于A组,SOD消耗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明显,血清DAO活性及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B组肠道功能明显改善,功能特异性酶含量明显减少. 结论 UTI能显著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减少氧自由基释放,降低SOD消耗,从而减轻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和肠通透性增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中乌司他丁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乌司他丁(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是由14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6646u的酸性蛋白质,其冻干品为白色或淡褐色块状物和粉末;是从健康男性尿中分离纯化的糖蛋白,它有多种特殊的药理性质,为一种广谱酶抑制剂,对多种酶、糖和脂水解酶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机体处于一种非生理状态下,同时伴有缺血、缺氧和各种酶、炎性介质、自由基的大量释放,导致机体心脏、肺、肾等重要器官和血管内皮损伤。乌司他丁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较为有效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由于体外循环非生理作用引发的一系列酶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同时起到保护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胃癌患者术后肝肾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同期行D2式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在术后1—3d每天予以生理盐水100ml加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期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天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治疗组白蛋白仅在术后1d显著下降(P〈0.01),术后3、5d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术后1、3、5d白蛋白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术后血清ALT水平较术前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升高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治疗组TBIL水平术后第一天明显上升(P〈0.01),随后即下降与术前无差异,对照组TBIL水平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术后1—3d血清Cr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UN较术后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清Cr、BU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治疗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异常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腔静脉成形肝移植术患者肾功能的变化与乌司他丁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71例腔静脉成形肝移植术患者,随机给予乌司他丁30万IU或等量生理盐水,持续静脉输注1h,新肝期再重复一次。根据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分成≤62min组,其中用乌司他丁23例(U1组)、生理盐水18例(C1组);>62min组,其中用乌司他丁13例(U2组)、生理盐水17例(C2组)。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体温、尿量及出血量等。结果下腔静脉阻断(IVC)时间为(62.3±11.2)min。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24h血尿素氮(BUN)明显升高(P<0.01),血肌酐(Cr)在新肝期1h、术毕、术后24h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24hBUN、CrU1组明显低于C1组(P<0.01),U2组亦明显低于C2组(P<0.01)。而U1与U2组、C1与C2组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静脉成形术肝移植术对肾功能有明显损伤,术中使用乌司他丁对肾脏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肺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乌司他丁组,10000IU/kg)和对照组(30例,生理盐水组).在麻醉诱导后(T1)、开放升主动脉后不同时点(T2~T9)分别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和肾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开放升主动脉后,对照组的血氧分压(PaO2)均低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呼吸指数上升(P<0.01),且于3个时点明显高于实验组(0.560±0.079比0.485±0.094,0.592±0.078比0.475±0.085,0.537±0.078比0.430±0.083,P<0.05).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FiO2)均低于术前水平(P<0.01,最低达173.1±23.7),而且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173.1±23.7比278.9±22.4).实验组血浆乳酸(La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尿素氮(BUN)、肌酐(Cr)呈上升趋势(P<0.05),而实验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肺、肾功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血乳酸浓度、改善乳酸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科高龄患者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同期32例骨科高龄手术患者,年龄70~8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A组)在对照组(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分别于手术当日、手术后5天内,每8小时静注乌司他丁1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测定麻醉前、术毕、术后1、3、5、7天血清肌肝(Scr)、尿素氮(BuN)及尿液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苷酶(NAG)、r-谷氨酸转肽酶(r—GTP)、al微球蛋白(al—MG)和尿液量水平。结果手术前组间血清Cr、BUN、NAG、r—GTP、al—MG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A组)比较,对照组(B组)术后NAG,r—GTP、al—MG在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血清、Cr、BUN、在第1-3天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排尿量无明显差异,但从每分钟输液量和分钟尿量的比值(排尿量/输液量)来看,在治疗组(A组)中该比值较高(P〈0.05)。结论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乌司他丁 (UTI)是一种存在于人尿中的蛋白酶抑制剂。临床应用过程中 ,UTI显示了对胰腺炎、急性循环障碍等疾病良好的治疗效果[1 ,2 ] 。本研究旨在观察UTI用于大中型手术对机体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2 0 0 1年 9月行大中型手术的患者 30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 32~ 65岁 ,平均年龄 45岁。手术术式包括食道贲门血管离断术、胰十二指肠吻合术、肝脏部分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食道癌根治术等。1 .方法 :将 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实验组 1 8例 ,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法洛四联症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8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乌司他丁组患者于术前1h、术后1h和24h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剂量为每次10000U/kg;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乌司他丁。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h、10h、24h、48h和72h分别留取10ml新鲜尿液和2ml血液,检测肝肾功能的各项指标。记录每小时进液量、尿量、纵隔、胸腔引流量、呋塞米用量、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无围术期死亡。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比较呋塞米用量少、尿量多、机械通气时间短;乌司他丁组尿蛋白和尿酶检测的异常高峰值低于对照组(术后10h,尿微量白蛋白:65.2±58.3mg/Lvs.71.8±58.9mg/L;尿转铁蛋白:5.8±3.6mg/Lvs.7.4±5.4mg/L;尿免疫球蛋白G:26.9±20.3mg/Lvs.31.3±23.3mg/L;术后1h尿NAG:61.4±81.6U/Lvs.76.1±48.5U/L;P〈0.05),异常持续时间短(P〈0.05),术后48h和72h基本接近术前水平。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术后各时间点均升高(P〈0.01),而乌司他丁组无明显改变(P〉0.05)。乌司他丁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术后10h 144.4±20.8U/Lvs.202.7±74.1U/L,P〈0.01),术后48h和72h基本接近术前水平。结论对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是保护肝肾功能的有效措施,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募集因反复心绞痛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DKD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0).从造影前12 h至造影后12h,2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水化,不同之处为治疗组自造影当天开始每日静滴乌司他丁20万单位,而对照组仅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疗程均为7d.分别于造影前及造影后1、3、7d留取2组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利用生化仪检测2组患者血肌酐(SCr)及血胱抑素C(Cys C)水平.结果 ①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其外周血中SCr及Cys C的值均升高;②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SCr及CysC于第3天及第7天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DK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SCr及CysC升高幅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烧伤“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24h内入院、烧伤面积〉50%TBsA的3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烧伤组和UTI治疗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且UTI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UTI10万U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于两组患者伤后2、4、7d采血,检测其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 elastase)、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以公认的各指标正常值作参考,并对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伤后2、4、7d,两组患者血浆PMN elastase及cTn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UTI治疗组与烧伤组比较,两指标偏低。(2)与正常值比较,伤后2、4、7d烧伤组患者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第4天达高峰;UTI治疗组伤后2、4d CK—M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或0.01),但与烧伤组比较升幅较小,第7天降至正常值水平(P〉0.05)。(3)34例烧伤患者PMN elastase、cTnI含量及CK—MB活性三者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前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04,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2,PMN elastase含量与CK-MB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829(均为P〈0.01)。结论UTI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效抑制PMN elastase的过度释放。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对肝癌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洪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7(12):764-765
如何保护肝癌患者在肝癌切除术后的肝、肾功能,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尽早实施 HACE 或 PVC,预防术后复发,将是肝癌外科治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来预防或减轻术后患者发生的肝、肾功能损害,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我科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其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第3天起每天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4次/d),用药前及用药后1d、3d、7d、10d、14d,抽血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前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T时间显著延长;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1d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低,PT时间迅速恢复。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后Ⅰ组静注UTI 5 kU/kg;Ⅱ组静注UTI 10 kU/kg,均加入生理盐水100 ml;Ⅲ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时(T0)、切除肿瘤时(T1)、术毕(T2)、术后24 h(T3)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及D-D二聚体,并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结果 T1~T3时三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纤维蛋白原(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T0时(P<0.05),Ⅲ组Plt明显低于、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Ⅰ、Ⅱ组,Ⅰ组Plt明显低于、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T1~T3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Ⅲ组明显短于Ⅰ、Ⅱ组,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围术期出血量、输血量及24 h引流量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Ⅰ组则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UTI可以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的激活,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保护血小板功能,改善凝血系统功能。5 kU/kg UTI可适当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而10kU/kg则对凝血功能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对无心跳供者(NHBD)供肺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新两兰大白兔作为NHBD供肺离体冉灌注实验的供、受者,随机将兔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对.A组为对照组,先使供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并维持30 min,然后静脉注射氯化钾使心脏停跳,行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循环10 min后,原位冷却供肺,并经肺动脉灌注4℃的低钾右旋糖苷(LPD)液,取出供肺并冷保存5 h,最后将供肺与受者建立NHBD供肺离体再灌汴模型,供肺冉灌注时间为90 min;B组为UTI灌注组,供肺灌注时,LPD液中加入UTI(500 000 U/kg),其余处理同A组;C组为UTI预处理组,供者在休克期间静脉注射UTI(50 000 U/kg)行预处理,其余处理同B组.再灌注后1、30、60和90 min 4个时点,监测供肺的血氧分压(PO2)和气道峰压(PAwP).再灌注结束后,计算供肺组织湿/干重量比(W/D),并制备供肺组织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问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供肺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1、30、60和90 min,B组和C组的PO2、PAwP以及供肺W/D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结束后,B组和C组供肺组织匀浆中MPO和MDA的活性均显著低于A组(P<0.05),IL-8和ICAM-1mRNA的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下降(P<0.05);C组MPO和MDA的活性低于B组(P<0.05),IL-8和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供肺组织均存在不同稗度的损伤,其中A组损伤最重,C组最轻.结论 灌注液中加入大剂量的UTI对NHBD供肺具有保护作用,尤其在NHBD休克期间注射UTI预处理.这可能与UTI能清除氧自山基,抑制炎症细胞冈子的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烧伤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液体复苏、抗生素、营养支持和手术等综合治疗.乌司他丁组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乌司他丁600 kU静滴,3次/d.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3、7、1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入院时对照组及乌司他丁组患者TNF-α、IL-6、血栓调节蛋白及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乌司他丁组血栓调节蛋白、TNF-α、IL-6及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在治疗第3、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14天乌司他丁组上述指标接近正常组,而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血中危重烧伤患者血清TNF-α、IL-6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肝脏及肾脏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肝脏及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应用乌司他丁或抑肽酶治疗前后患者血、尿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B)、肌酐(Cr)、尿素氮(BUN)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经乌司他丁治疗后,患者血AMY、ALT、AST、SB、Cr、BUN及TNF-α、NO均明显下降,且恢复早于抑肽酶治疗组。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肝脏及肾脏功能的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合成,TNF-α、NO有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