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荧光硅纳米颗粒做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自带荧光做为一种生物标志物的易于检测性.方法 用微乳液法制备荧光硅纳米颗粒,并用氯化钠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用粒径仪观察其粒径,电位分析仪检测纳米颗粒表面Zeta电位值.用上下法检测其对SD大鼠的急性毒性,并在荧光显微镜检测其在SD大鼠主要脏器的分布情况.结果 制备的硅纳米粒径在32 nm左右、Zeta电位为+53.9 mv、LD50大于2 000 mg/kg、呈红色荧光,在各大脏器均有分布,特别在脑和前列腺中有大量分布.结论 该荧光硅纳米颗粒可用作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稳定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规避药物对体系的影响,本文选用4种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空白而具有良好物理稳定性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方法: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和Zeta电位分析仪(LD)检测平均粒径、颗粒分布范围和Zeta电位,另外还进行了DSC热分析和颗粒形态的TEM观察.结果: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脱氧胆酸钠可以提高纳米粒的Zeta电位从而提高系统物理稳定性,但乳化率低;非离子乳化剂Pluronic F-68可以起到空间稳定的作用从而避免胶体系统中颗粒的聚结.结论:4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两种非离子乳化剂(Pluronic F-68和Tween 80),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脱氧胆酸钠)以及卵磷脂]可以制备稳定6个月而不分层的纳米混悬液.  相似文献   

3.
在制备壳聚糖衍生物N,N,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TMC)的基础上,通过将两种性质相反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的 TMC/CMC(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颗粒体系.用激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空白颗粒和载药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Zeta 电位和形态结构.栽药体系纳米颗粒的粒径在 200~600 nm 范围,表面可带正或负电荷,且 Zeta 电位具有可调性.研究表明:牛血清蛋白(BSA)的包封率与起始的 TMC、BSA 浓度相关;纳米载药颗粒对 BSA 的释放表现为,先爆释而后缓释并可保持 40 h 以上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物的组成对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影响。【方法】将含PEG不同分子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考察带正电荷的PEI与带负电荷的DNA的相互作用,测定了PEG-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及对Hela细胞的毒性和转染率。【结果】PEG侧链并未明显影响PEI与DNA形成复合物的能力;连接PEG5000能够明显降低复合物的粒径;复合物的Zeta电位随着PEG接枝量的增加而降低;细胞毒性不依赖于PEG的分子量的变化,而是取决于PEG的接枝量;共聚物PEG-PEI(2-25-1)被证实为较有效的介导体外基因传递的复合物。【结论】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对DN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转染率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物的组成对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影响。【方法】将含PEG不同分子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考察带正电荷的PEI与带负电荷的DNA的相互作用,测定了PEG-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及对Hela细胞的毒性和转染率。【结果】PEG侧链并未明显影响PEI与DNA形成复合物的能力;连接PEG5000能够明显降低复合物的粒径;复合物的Zeta电位随着PEG接枝量的增加而降低;细胞毒性不依赖于PEG的分子量的变化,而是取决于PEG的接枝量;共聚物PEG-PEI(2-25-1)被证实为较有效的介导体外基因传递的复合物。【结论】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对DN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转染率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抗菌肽LL37修饰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 AuNPs)(AuNPs@LL37),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的表征参数、体外转染效率及其抗菌能力。方法 通过化学还原法和配体交换法制备AuNPs@LL37,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吸收光谱;纳米粒度仪测定其水合粒径、表面电位(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超敏型二喹啉甲酸(micro bicinchoninic acid assay, micro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量其表面固定的多肽量;荧光猝灭排除实验检测AuNPs@LL37与质粒DNA的结合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实验检测AuNPs@LL37的细胞毒性;体外转染实验检测AuNPs@LL37的转染能力;体外抗菌实验检测AuNPs@LL37的抗菌能力。结果 制备得到带正电荷[Zeta电位为(35.40±1.20)mV、直径为(7.10±1.60)nm],表面固定LL37多肽的AuNPs@LL37。当AuNPs@LL37∶pDNA=5∶1时,AuNPs@LL37/pDNA Zeta电位达到正电荷饱和;荧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叶酸(folic acid,FA)分子靶向磁性纳米载体,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与基因的结合能力.方法 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醛基化海藻酸钠(Alg)改性的Fe3O4纳米与酰胺化反应制备的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FA化合物充分混合形成PEG-PEI( -FA)-Alg-Fe3O4纳米,使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检测仪、磁强计、紫外分光光谱等检测该纳米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磁饱和强度、FA成分等;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该纳米结合基因能力.结果 该纳米分散均匀,平均水动力学粒径197.8 nm,Zeta电位+12.6 mV.具有超顺磁性.紫外分光光谱检测显示成功偶联FA分子.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纳米粒能有效结合质粒.结论 该纳米颗粒能够携带基因,可用于磁靶向及分子靶向治疗实验.  相似文献   

8.
制备PEG可脱除材料修饰miRNA纳米粒,考察其细胞摄取以及体内分布情况。采用酰胺键缩合的方法合成可被β-环糊精包合的金刚烷修饰的PEG材料,通过静电作用与miR-34a复合制得纳米粒,加入与β-环糊精亲和力更高的布洛芬后可置换脱除纳米粒的PEG壳,测定该PEG可脱除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考察其在4T1细胞上的摄取能力以及在荷有4T1细胞的BALB/c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可被β-环糊精包合的金刚烷修饰的PEG材料合成成功;通过静电作用与miR-34a复合后制得的PEG可脱除纳米粒,粒径为107.7 nm,Zeta电位为15.8 mV;相比于PEG未脱除的纳米粒,被4T1细胞摄取的能力与在小鼠体内肿瘤部位的浓度都有显著提高,该体系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在载银离子纳米TiO2颗粒表面的等温吸附曲线,在SDS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时,研究了pH=2.0(等电点以下)和pH=7.0(等电点以上)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TiO2粒子表面的乳液聚合.采用改性前后TiO2的Zeta 电位的变化、红外光谱(FT-IR)及差热分析(DTA)等表征方法评价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PMMA成功包覆到TiO2表面,包覆率达17.8%,载银TiO2的表面由亲水变为亲油;在pH=2.0,cSDS=5.0 mmol/L时,Ag+的脱附量只有8%.  相似文献   

10.
在水相条件下,多巴胺(DA)在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模板上自聚-复合,并进一步接枝聚乙二醇(PEG),制备了以ZIF-8纳米颗粒为核,聚多巴胺/聚乙二醇(PDA/PEG)为壳的PDA/PEG@ZIF-8复合纳米粒子。进一步将ZIF-8模板蚀刻去除,得到PDA/PEG复合纳米胶囊。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等手段对复合纳米粒子和纳米胶囊的化学结构、晶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制备粒径为80 nm左右的PDA/PEG@ZIF-8复合纳米粒子,将ZIF-8蚀刻后得到的PDA/PEG复合纳米胶囊平均粒径缩小到34 nm,PEG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纳米粒子和纳米胶囊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对引入聚乙二醇(PEG)后的磷酸钙骨水泥(CPC)浆体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在固化液中引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可改善CPC的流变特性。采用稳态流变实验得到粘度曲线;采用滞后环面积评价法考察CPC浆体的触变性。结果表明:CPC是一种剪切变稀的浓悬浮体,添加PEG后体系粘度增大、触变性增强、结构可恢复性变好。随着PEG浓度的增加(0.005≤W≤0.30),体系粘度增大,体系的触变性增强。综合评价后得出0.01≤WPEG≤0.10范围内对磷酸钙骨水泥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土壤干旱胁迫下,不同家系马尾松部分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暗呼吸速率随叶水势的下降而下降,但家系不同,其下降的幅度不同。同时,光合利用效率随叶水势、土壤水势的下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马尾松具有较高的耐旱生产潜力。此外,各家系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质膜相对透性加大,膜受伤害的程度也加大,其质膜相对透性与叶水势呈线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持续加温式湿化器在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脱机后仍需保留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持续加温式湿化器湿化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法)和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无菌注射用水湿化法)各60例,观察2组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加温式湿化器湿化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微量泵持续泵入无菌注射用水湿化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法,具有有效减少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明显改善患者舒适度,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率,研究采出水稳定性机理,考察表面活性剂对污水中OMA结构及油水分离的影响。方法通过zeta电位的测定及油水分离情况,研究了石油磺酸盐对胜利油田原油与蒙脱土之间形成的OMA结构的影响。结果在-定程度范围内,OMAzeta电位随石油磺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当log[(w)(TRS)/%]自-3到-1.75之间变化时,OMA的zeta电位高于油滴及蒙脱土zeta电位,但当log[(w)(TRs)/%]处在-1.75~-0.25之间时,0MA的zeta电位低于油滴的zeta电位。另-方面,由于蒙脱土和油滴吸附了石油磺酸盐,增强了其水化作用,使得0MA含水量增加,导致了OMA携带了大量的水上浮,从而使得油水分离难度增加。然而当石油磺酸盐浓度处于0.3%~0.5%时,石油磺酸盐浓度足够高时,由于石油磺酸盐的分散能力较强,导致了油滴变小,OMA中结合的固体颗粒减少,使得固体颗粒与油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导致上层液油滴析出。结论石油磺酸盐的存在增加了油水分离难度。但当其浓度足够高时,分散能力增强,可拆散污水中的0MA结构,使油析出。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作为添加剂,讨论了聚醚酰亚胺(PEI)和PEG混合的相行为,对于ωPEI=0.20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测定了多种非溶剂的相混合参数,其值的顺序为:乙醇〉甲醇〉乙二醇〉水。以及为凝固介质,制备了PEI超滤膜,考察了水通量,牛血清蛋白BSA的膜分离性能,此外,结合膜的电镜照片,探讨孙同相对分子质量PEG对膜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Wu XH  Sun H  Xing XW  Huang LH  Huang SP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0):2233-6, 2241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的表面修饰对DNA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nHA;应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对修饰及未修饰纳米粒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及Zeta电位检测;凝胶电泳检测纳米粒修饰前后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下与DNA结合及保护DNA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结果 经PEI表面修饰的nHA透射电镜下呈短棒状,粒径较均匀,分散程度良好;而未修饰的纳米粒较易团聚及分散性差.纳米粒经表面修饰后其Zeta电位为正,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下与DNA具有较强的结合及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而未修饰的nHA表面带负电荷,与DNA结合及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较差.在pH为7.0环境条件下经表面修饰的nHA浓度为250μg/ml时能更有效结合和保护DNA.结论 nHA经PEI表面修饰后可成为一种有效的DNA结合及转运载体.  相似文献   

17.
由于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柔顺性,能够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将其修饰到靶向纳米制剂表面能够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和浓度,因此聚乙二醇修饰靶向纳米制剂已成为目前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靶向纳米制剂的聚乙二醇物理和化学修饰方法,将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物理插入纳米制剂,或将聚乙二醇与纳米制剂化学键合;并探讨了聚乙二醇参数(如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修饰密度、空间构象)对靶向纳米制剂性质的影响,对更好地构建聚乙二醇修饰的靶向纳米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灌胃给予盐酸雷洛昔芬自微乳后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分别按照100 mg/kg灌胃给予盐酸雷洛昔芬自微乳与市售片剂,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盐酸雷洛昔芬的浓度,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比较自微乳和市售片剂的组织分布特点;用靶向效率、相对摄取率和相对靶向效率3个指标评价盐酸雷洛昔芬自微乳的靶向性.结果与市售片剂相比,自微乳在各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在体内药物浓度分布趋势为肝>肾>肺>脾>心,肾的相对摄取率为7.36,相对靶向效率为3.12.结论与市售片剂相比,盐酸雷洛昔芬制成自微乳后,体内组织分布广泛,对肾的靶向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水磨石地面的表面改性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与纳米渗透对制药车间水磨石等地面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形成一个符合GMP认证标准的表面层。该技术对于降低制药企业改造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选用57只家兔,采用各种不同大小的胶体金(CG)微粒示踪,研究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变化,并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同时给予脑损伤兔静脉注射山莨菪碱(654—2).剂量为0.3mg/kg.观察其对脑损伤BBB通透性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脑损伤后30min BBB通透性已升高,有5nmCG微粒进入内皮小凹和微绒毛;伤后3h,10nmCG透过BBB.伤后6h.BBB通透性增高达高峰,较多15nmCG以胞饮转运或经开放的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处透过BBB入脑.脑组织水含量明显升高。与BBB通透性变化直接相关。山莨菪碱具有显著地降低BBB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外伤性脑水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