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年2月至2003年11月,我院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53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358例、女181例,年龄32~74(平均57)岁。食管癌患者434例,其中中上段癌289例,下段癌145例;胃底贲门癌为105例。食管癌均行左侧开胸,颈部吻合者再做一颈部小切口;贲门癌行腹正中切口,其中转为胸腹联合切口5例。常规探查并游离食管。需弓以上吻合者,游离食管于弓后,并在胃被完全游离后,将食管远端于贲门处切断,从弓上拉出;需胸顶以上吻合者,还需切开胸廓入口处胸膜,将食指插入胸顶段食管周围,向上钝性游离;需颈段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实施食管贲门癌手术2 6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1.4%)患者因严重并发症实施了非计划二次手术,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65(48~79)岁,总结该3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二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吻合口瘘11例:1例行空肠造瘘,2例行胸壁切口清创+胸腔置管引流术,3例行颈部切口清创+上纵隔置管引流术,5例行胸腔探查术(其中3例行瘘口修补术),1例胸胃瘘行胸胃部分切除+食管颈部旷置+空肠造瘘术。乳糜胸13例,经胸行胸导管结扎术,其中1例右胸结扎失败后再次经腹腔缝扎胸导管。胸腔出血6例行开胸探查止血,腹腔出血2例,分别经左胸及腹正中探查止血。1例胸胃扭转,行吻合口切除+胃-食管端端再次吻合术。1例因双侧声带麻痹行气管切开;1例因肺大疱破裂气胸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1例因肠梗阻行开腹探查粘连松解+空肠造瘘术。1例胸内瘘患者因二次术后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吻合口瘘、乳糜胸及出血,提高首次手术质量是预防二次手术发生的关键,对需要行二次手术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果断的决定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和提高二次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90年3月~2000年10月期间我们共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颈部吻合术287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8例,发生率6.27%。本文对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技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肾腹主动脉完全闭塞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7月至2006年9月期间诊治的11例近肾腹主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伴肾动脉狭窄。采用腹正中切口,充分游离腹主动脉近肾段,清除病灶,术中结合动脉造影,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7例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2例无跛行距离较术前明显增加,2例下肢静息痛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获6~27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吻合口通畅率为100%。结论近肾腹主动脉完全闭塞的病例采用肾动脉下切口清除病灶,术中结合动脉造影,并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上腹切口和正中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中的差异.方法 2010年10月~ 2013年3月,对36例应用OrVil吻合器进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患者,分别采用左上腹切口(n=23)或正中切口(n=13),对抵钉座放置时间、腔镜下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腹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吻合口漏或狭窄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中切口组相比,左上腹切口组腔镜下吻合时间短[(7.4±2.2) min vs.(16.0 ±4.4)min,t=-7.965,P=0.000],切口短[(6.3±1.5)cm vs.(8.2±2.4)cm,t=-2.625,P=0.018],抵钉座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吻合口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左上腹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术更为简便快捷、安全,但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注意吻合时的对线、对位等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经验。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50例,按手术先后分成A、B两组。A组行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共425例,男287例,女138例;年龄(58.2±11.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7例,食管中段癌346例,食管下段癌52例。B组行全胃代食管手术,共425例,男298例,女127例;年龄(58.5±12.8)岁,其中食管上段癌33例,食管中段癌338例,食管下段癌5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A、B两组手术时间[(175.0±12.8)min vs.(171.0±10.5)min,t=1.702,P>0.05]和术后住院时间[(16.0±8.5)dvs.(16.3±8.8)d,t=1.77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无失访,A组吻合口瘘(χ2=5.550,P<0.05),反流性食管炎(χ2=9.150,P<0.05),胸胃综合征(χ2=10.500,P<0.05)等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结论在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手术中,管状胃代食管更符合生理解剖要求,降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1990年6月至1996年8月对20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行食管胃吻合术,颈段、胸上段、胸中段食管癌经右胸后外侧、腹、左颈部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垂直褥式内翻一层缝合法吻合。胸下段及贲门癌经左胸第6肋骨床切口胸腔内弓下食管用吻合器(上海产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器械头部外径28mm)吻合。结果无1例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1例,无手术死亡。本文介绍了手法,吻合器的使用和体会,并对术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38例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胸,直视下或胸腔镜辅助下,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38~78岁,平均(63.3±11.1)岁.结果 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0例行单纯旁路移植1支;10例先行支架植入,后行胸廓内动脉至前降支端侧吻合,其中2例行胸廓内动脉与第一对角支、前降支序贯吻合;8例行旁路移植2支,其中3例为序贯吻合,5例应用桡动脉行"Y"形吻合.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7例患者获得26~82个月随访,平均(53.2±28.5)个月;无晚期死亡,无再发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26例,Ⅱ级12例.3例心绞痛复发,2例经药物控制后症状缓解,1例经造影证实吻合口狭窄于术后2年行支架植入.结论 左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较低的病死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远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转移舌骨下肌群肌瓣在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 6月至 1997年 10月 ,我们在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病人中 ,采用转移舌骨下肌群肌瓣覆盖吻合口 ,来预防颈部吻合口瘘 ,效果良好。临床资料 本组 2 10例中男 16 7例 ,女 43例 ;年龄 37~74岁 ,平均 5 2 7岁。颈段食管癌 3例、胸上段食管癌 17例、胸中段 147例、胸下段 43例。病灶最小 1 0cm× 1 0cm×0 2cm ,最大 15cm× 8cm× 8cm ,按照肿瘤最长径计算 ,平均5 6cm。手术方法 经左胸、颈二切口食管癌切除术 2 0 3例 ;经右胸、颈、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 4例 ;食管剥脱术 3例。常规行食管病灶和所属淋巴结的整块剥离 ,将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胸、经腹和胸腹联合三种手术路径治疗残胃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4年11月手术治疗的36例残胃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径路分为经胸组、经腹组和腹胸联合组,各12例,分别采取经胸、经腹和胸腹联合路径手术。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食管残端阳性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三组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此三项数值均最低。而在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平均数和术后食管残端阳性率比较,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3例(25%),分别为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各1例;B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8.3%);C组术后并发症7例(58.3%),其中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三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经胸、经腹、腹胸联合三种不同手术路径治疗残胃贲门癌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证,手术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10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行胸部及腹部二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性切除102例,姑息性切除4例(2例侵犯气管,2例侵犯胸主动脉).26例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20例、主动脉弓下吻合6例.左后外侧切口+左颈部切口颈部吻合8例.右颈、右胸及上腹部正中三切口手术20例,右胸及上腹部正中两切口手术52例.胸内吻合采用管型吻合器吻合,颈部吻合采用间断全层食管-胃端侧吻合,并浆肌层包埋.结果 合并心、肺疾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并发症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高龄食管癌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多均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可防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69例食管癌行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前壁圆空端侧吻合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及经验总结,方法:颈、胸、腹三切口.首先进行胸部操作然后改平卧位颈腹部手术同时进行,胃代食管经食管床颈部吻合,胸顶、胸腔内、膈肌食管裂孔三处固定胃壁结果与结论:颈、胸、腹三切口,适合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其优点是暴露好,利用淋巴结消除;胃前壁圆孔吻合符合食管口径生理解剖,避免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颈、腹手术同时进行不增加手术时间。食管次全切后,食癌残留、复发减少,胃代食管经食管床符舍生理解剖,减少了胃张力,颈部吻合利于暴露,胸腔内渗出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 il)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OrV il行食管胃近咽吻合技术手术治疗的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病人29例,其中颈段食管癌12例,胸上段食管癌17例。术前胃镜检查提示肿瘤上缘距门齿距离17~23cm,中位20cm。1例行颈腹两切口食管拔脱,28例行Mckeown术式,所有病人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选择性的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R0切除率100%。术后吻合口漏2例(6. 9%),肺部感染2例(6. 9%),声音嘶哑5例(17. 2%),饮水呛咳8例(27. 6%),经口进食时间7~22天,中位10天。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36个月,声音嘶哑恢复3例,饮水呛咳均改善,吻合口狭窄1例(3. 4%),肿瘤复发率17. 2%(5/29),病死率6. 9%(2/29)。结论采用OrV il行食管胃近咽吻合的手术方法治疗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可在保喉的前提下提高肿瘤的R0切除率,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贲门胃底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腹行贲门胃底癌的根治性切除,由于胸段食管暴露困难,食管切除长度受限及消化道膈下吻合困难,现已很少采用。我们于1988年至1992年9月,为贲门胃底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0例。经腹进入后纵隔,充分暴露胸段食管远端,采用Gambee单层吻合行Lahey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复发癌的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切除病人18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1例。采用经左胸腹联合切口行残胃-食管吻合术3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3例,其中2例行食管-空肠R-Y吻合术,另1例行横结肠-食管、横结肠-残胃吻合术;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先行颈部食管-结肠吻合术、结肠-残胃或空肠吻合术12例。13例病人同期行食管癌切除术加消化道重建术,5例病人先行结肠代食管术,择期行食管癌切除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4例,腹部切口感染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例姑息性切除病人于术后13个月死亡。结论对于复发食管癌肿较局限的病人,如病人体质允许,掌握手术指征,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交感神经离断术在无管化条件下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7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27例,平均年龄(23.60±5.60)岁.36例患者行无管化条件下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腹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收治1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耻骨上方做切口,置入10mm Trocar建立气腹与腹腔镜通道,左右腹直肌外缘置入1个12mm Trocar和1个5mm Trocar,导入操作器械。左肋缘下另置入1个5mm Trocar,导入把持钳。采用"围裙"技术隔离小肠。游离腹主动脉。在肠系膜下动脉下方阻断腹主动脉,行人工血管-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吻合成功后,将人工血管分支经皮下隧道引出至双侧腹股沟切口。开放手术行人工血管-双股动脉端侧吻合。结果手术时间450min,腹腔镜下血管吻合时间70min。术中失血量约650ml。随访14个月,人工血管通畅。结论完全腹腔镜腹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食管不同手术入路中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直线型缝合器纵向缝合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使吻合口后壁延长至3 cm以上,应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吻合口前壁,完成食管胃侧侧吻合12例。术后随访观察进食情况,纤维胃镜、造影评估吻合口内径。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食管胃吻合术,胸内吻合10例(83.3%),颈部吻合2例(16.7%)。经左胸切口行食管胃弓下吻合6例,经左胸切口行食管胃弓上吻合2例,经腹部正中切口、右胸切口行食管胃胸顶吻合2例,经三切口行食管胃颈部吻合2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切缘无癌残留,但发生腹部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1~18个月,进食通畅,行胃镜检查4例,造影检查8例,吻合口直径平均1.5(1.4~1.7)cm,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通过增加吻合口内径、改变吻合口位置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是替代传统管型吻合器吻合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贲门癌的手术径路,是经腹、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名家意见不一。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经腹行贲门癌切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我院自91年以来142例经腹行贲门癌手术的体会,对本术式作初步评价。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全组142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21例,男、女之比为6:1;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51.5岁。病理分型腺癌113例,粘液腺癌或低分化癌29例。按国际TNM分期,Ⅰ期3例(占2.11%),Ⅱ期17例(占11.90%),Ⅲ期91(占64.29%),Ⅳ期31例(占21.70%),以中晚期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双柱髋臼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9月-2019年7月,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双柱髋臼骨折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1~72岁,平均(36.42±4.73)岁.腹直肌外侧切口显露髋臼,以髂外动静脉为分割显露第一、二窗,以髂腰肌外侧为第三窗.术中一窗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