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牧区结核痰涂片镜检情况,加强痰检检查质量管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阳性率。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统计海南州农牧区结核病痰涂片资料。结果:海南州农牧区共镜检14117张结核病痰涂片,阳性涂片1609张;发现血性痰涂阳率最高(46.86%);脓性样痰次之(39.14%);水样痰最低(2.86%)。不同时间段采集的痰标本涂阳率也有显著性差别,即时痰阳性率(10.21%);夜间痰阳性率(10.84%);清晨痰阳性率(12.32%)。结论:为了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应尽量采集血性痰和脓性痰标本,认真收集清晨痰标本。  相似文献   

2.
1999~2008年对宁县和盛卫生院6755例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了涂片、培养检查。结果:痰厚涂片检查6755例不同性质痰标本中,检查结核菌阳性标本1920例,阳性检出率28.42%。痰培养检查在痰厚涂片未检出结核菌的4835例不同性质标本中,有245例痰标本检出结核菌,培养检出率5.06%。痰厚涂片、培养共检出2165例肺结核病人,总阳性检出率32.05%。结论:白银市结核病痰检工作还存在痰检标本取样质量控制等诸多问题,期待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雷丽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X):149-149,16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痰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方法:对178例肺癌患者的痰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8例肺癌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为70.2%。其肺癌细胞学分型与病理组织学分型基本一致。结论:痰细胞病理学如果能控制好标本的留取质量和准确选择痰液的不同部位均匀涂片,对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涂片显微镜检和培养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对67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6.6%,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24.6%,两种检测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1.0%,高于培养法阳性率(P〈0.05)。痰标本的留取时间对培养法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晨痰检出率高于即时痰(P〈0.01)。结论: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是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应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沅陵县结核病痰涂片镜检结果的特点,便于采取科学措施提高结核病痰检阳性率。方法:对所有来就诊的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可疑肺结核患者及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留取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结果:2005-2009年沅陵县痰检阳性率平均为35.3%,不同性质、不同时间的痰标本阳性率不同,初诊痰涂片、血性痰和脓样痰、晨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应注意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性状,采集合格痰标本,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7例肺结核患者的79份晨痰标本同时进行PCR检测及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未经治疗的67份晨痰标本,PCR和直接涂片的阳性率分别为46.3%、11.9%(P<0.01);直接涂片阴性的59份标本PCR阳性率45.8%;接受治疗2月后的12份标本PCR阳性率58.3%。结论:PCR检测快速、灵敏,适宜于菌阴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但不宜仅以PCR结果作为评价化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人的痰涂阳性率直接关系到预防及治疗效果,而送检痰标本的质量是影响痰涂阳性率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痰涂阳性率,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临床各科疑似病人的3417份不同性质痰液涂片检出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痰标本的质量对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采用痰涂片一抗酸染色显微镜(物镜×100)检查和BACTEC12B瓶培养BACTECTB460检测,统计合格和不合格痰标本阳性检出率。结果合格痰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不合格痰的涂片、培养的阳性率。结论痰标本质量是提高痰涂片和培养阳性率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9.
ATM检测在肺内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结核病疫情严重,要控制结核病情,首先要快速,及时,准确地对结核病进行诊断。为此,我们在全省首家引进活动性结果标志物(ATM)检测技术。方法 在引进应用中,ATM检测与痰厚涂片,分枝杆菌培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内结枋标本ATM检测阳性率为94.87%,明显高于痰涂片阳性率(38.46%,P<0.01)。ATM检测肺外结核显著高于痰厚涂片法。结论 ATM检测对肺内外结核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是提高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痰涂片两种染色方法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作用。方法采集初诊活动期肺结核病例痰标本进行抗酸染色、荧光染色,并用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进行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痰涂片阳性率。结果1344份痰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率11.6%、荧光染色阳性率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1);246份痰培养阳性标本中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镜检结果1+时阳性率分别为20.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1)。结论两种痰涂片染色方法对初诊结核病人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对痰标本中低密度结核分枝杆菌发现荧光染色效果更好,应加强基层技术培训,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和用BASO公司L-J培养基进行培养,统计肺结核患者合格和不合格痰标本阳性检出率。结果肺结核患者合格痰标本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不合格痰的涂片、培养的阳性率。结论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是提高痰涂片和培养阳性率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标本有效的留取方法,提高痰涂片检验合格率。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试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均在检验室染色低倍镜下观察痰标本涂片情况,评价两组痰标本合格率。结果:试验组痰标本合格率62%,对照组37%,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护士认识采集新鲜痰标本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有效咳出气管深部的痰液,标本及时送检,可大大提高痰涂片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李娜  邱珊 《甘肃医药》2013,(10):732-734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沅陵县结核病痰涂片镜检结果的特点,便于采取科学措施提高结核病痰检阳性率。方法:对所有来就诊的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可疑肺结核患者及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留取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结果:2005-2009年沅陵县痰检阳性率平均为35.3%,不同性质、不同时间的痰标本阳性率不同,初诊痰涂片、血性痰和脓样痰、晨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应注意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性状,采集合格痰标本,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评价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在痰培养结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0例临床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然后对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与痰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0例l临床痰标本中,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合格193例,不合格227例,合格率46.0%。合格标本中有116例培养出致病菌,不合格标本中仅有5例培养出致病菌。结论 痰标本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合格的标本,病原菌检出率大大高于不合格标本。涂片镜检可克服盲目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培养阳性率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导致病原学诊断的错误和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导,还具有预报性,可指导临床医生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清晨痰与即时痰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对220例管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查痰2次,即清晨痰和即时痰各1次。结果 两次均为阴性者占69.55%,两次或其中1次阳性者占30.45%。清晨痰和即时痰的阳性率分别占涂片阳性总份数的95.52%和56.72%。清晨痰涂片阳性率明显高于即时痰,并且在痰菌量少的标本中表现尤为突出。结论 痰标本的采检以两次清晨痰为佳。  相似文献   

17.
对70例肺结核和20例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行痰及血标本PCR检测、痰培养和涂片镜检结核菌。结果表明肺结核组痰PCR阳性率为64.3%,血PCR阳性率为11.4%,培养阳性率为30.0%,涂片阳性率为24.3%。其它肺部疾病PCR阳性率为10%,血PCR为0,涂片阳性率为0,培养阳性率为0,表明痰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且快速,与临床符合率较高,不失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266份痰标本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标本涂片镜检对痰液培养的影响。方法对266份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前的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痰标本225份合格(84.6%),41份不合格(15.4%).以呈纯培养或优势生长为阳性,两者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8.0%与24.3%,差异有显著性(P〈0.01)。涂片所见细菌与培养结果总符合率为73.3%。结论痰标本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对于培养结果的可靠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洁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X):135-13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痰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09例痰标本进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结果: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6例,可疑瘤细胞2例。传统涂片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22.2%。结论: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方法在痰标本的诊断中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  相似文献   

20.
江晓红 《嘉兴医学》2003,19(4):233-233
目的:提高血性腹水脱落细胞的涂片质量。方法:对90例血性腹水标本用低渗氯化钾 甲醇、冰醋酸混合液处理制作涂片,传统一般离心后沉淀物涂片作对照a结果:90例标本用低渗氯化钾 甲醇、冰醋酸混合液处理的涂片阳性27例,一般离心法涂片阳性19例,差异有显性,阳性率提高了8.89%。结论:经过低渗氯化钾 甲醇、冰醋酸混合液处理的血性腹水脱落细胞涂片质量明显优于传统一般离心涂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