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中成 《中医药学刊》2002,20(2):183-184
从关于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经络学说的形成时代背景,经络的重要性,现代经络研究的局限性,经络研究的科学思路与方法等论述 了经络学说形成背景与科研思路方法,指出;经络研究应发掘文献资料,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结合现代最新科技,结合神经生物,细胞信号传导,体液调节等方法,以期揭示经络本质。  相似文献   

2.
章琪 《陕西中医》2003,24(10):915-917
作者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论述了经络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生理现象 ,并在前人关于经络学说起源的几种假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经络学说起源于远古时期道家修炼的观点 ,指出经络是古代学者通过打坐、观想及禅定等返观内照 (或称内省体验 )的方法认识到的人体无形的能量与信息通道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经络学说思维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络实质的研究中,无论是从组织形态上还是物理化学角度都没有发现经络实质结构。本课题从经络可以用逻辑思维模型阐述的观点出发,运用数学方法,系统地对《内经》等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经络与穴位、脏腑、气血、病症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的合理性和内在规律。经络思维模型的研究采用了与其他经络研究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为正确解释经络学说、正确认识经络现象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对经络的认识与探讨是针灸走向世界的突破口。本文从古典传统经络认识及现代经络研究入手,总结了古人对经络组成、循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论述和分析了现代经络研究的相关内容。最后,就当前经络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经络研究应采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经络实质的揭秘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栋 《中医杂志》2018,(10):811-815
对胚胎发生时期的卵黄囊、肾、心、肺、脑等内脏,口、鼻、眼、舌等器官的生成和衍变进行追踪,并与《黄帝内经》中脾、肾、心、脑的概念和功能、五脏的开窍等藏象学说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分析,认为因发生来源相同而形成同一脏腑体系,因发生时间相同或胚胎时期位置关系紧密而形成五脏与器官的开窍关系,这即是脏腑系统形成的发生学原理,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学依据。据此提出藏象经络发育追踪研究方法这一结合藏象和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即追踪脏腑经络的发生来源和脏腑之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建立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个体出生以后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发现藏象学说的科学依据和内涵以及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与客体发生关系……。”多学科研究经络是经络研究方法之一,它是由于经络学说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目前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不断向生物学渗透的具体表现。现代医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开拓了针灸研究的思路,打开了经络研究的局面。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经络进行研究,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络的特性。多学科研究经络的方法与途径,国内外报道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医学方法 (一)解剖学方法:很多学者用现代解剖学关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对古典医籍描述的人体经络穴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观察。有人在  相似文献   

7.
经络学说是由相对独立和并存的经脉和腧穴这两种医学理论经过实践和改造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思辨认为,经络学说的形成不源于由点到线,或由线到点的问题。而是两者在实践中互为补充结合发展形成的,本文的研究主要为经络的实质研究积累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刍议赵云长(江西省南康县第二人民医院341411)关键词经络学说,理论研究,起源与形成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在西汉以前中国人就发现了经络、脑穴?经络学说是怎样起源和形成的呢?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笔者兹举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9.
1 传统概念只是一种推理工具 经络学说的重点内容是“经络”概念的形成和作用的表达。围绕经络的形成似已达成共识,即经络的形成是古人通过独特的医疗实践、结合部分解剖知识等创建的,但这不等于说经络就是一个实体。经络应当是客观加主观的产物,所谓客观就是古人模糊的解剖学知识,而所谓主观就是古人对人体内在相互关系的认识,二者结合才形成了古人的经络观。具体地说,经络应当是在实体(血管、神经、肌腱等)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仿血管、神经、肌腱等功能的一种功能通道,同中医学的“脏腑”概念一样,既类似现代解剖器官和组织,又不完全等…  相似文献   

10.
徐斌 《中国针灸》2020,(10):1128-1132
国外经络研究的一些"新观点"是以往经络研究旧模式和旧内涵的再现,经络学说是对活体生命及活体生命体表调节规律的一种早期认识,结合生物异质性研究相关观点,以当前的生物学知识解析经络学说生物学合理性的研究模式,可能是不够的。经络学说的生物学合理性研究,应该采取立足于明确的针灸效应、整合《灵枢·经脉》以来的针灸知识、吸纳前沿的理念与技术的策略,从穴症关系、穴效关系、量效关系开展研究,以期形成新的针灸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查阅相关经络流派学说的研究文献,分析总结现阶段经络研究的主要的流派和学说,综合近年来经络研究的主要成果发现,经历50余年针灸经络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三大经络研究主流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化体液学说、结缔组织学说。三大主流学说各有其立论的基础及科学证据,但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进一步阐释经络现象及物质基础提供了研究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军  申秀云 《中医研究》1991,4(3):43-45
经络学说起源问题是当前学术界颇具争议的焦点;在马王堆医书出土之前,经络学说始于相同功能的针灸穴位之归纳,即联点成线说是一个基本公认的观点;而在马王堆医书出土之后,有些学者根据循经感传现象提出了先经后穴的经络学说。笔者认为经络学说起源于这两个相同独立和并存的经脉与俞穴医疗方法,其后在历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经与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经穴由间隙物质构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谢浩然 《中国针灸》2003,23(8):463-465
目的:阐明经穴由间隙物质构成。方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学说的有关论述,结合现代经络研究的有关成果,进行对照验证研究。结果:在人体皮肤与肌肉和骨骼等器官之间的间隙结构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气、神经、血管和淋巴等多种物质的复合功能。结论:经络穴位是由间隙物质构成的,组织液气是在间隙中运行着的,液气运行循经感传是有规律的,经络实质运行规律是可认识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经络现代研究》是建国以来我国经络研究工作的总汇。概括了3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经络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是一部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的好书,是对建设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贡献。该书由胡翔龙、包景珍和马延芳同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6章,结构严谨,由长期从事经络研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撰写。资料翔实可靠,论述  相似文献   

15.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推拿的理论核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在:经络系统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经络的致病与治病,经络学说中的恒动律,经络学说中共性与个性的认识和经络学说的对立统一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萍  吕虎  原林  唐雷 《中国针灸》2006,26(6):407-413
目的:总结、归纳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方法:查阅文献,回顾经络研究历史。结果:中、外学者几十年针灸经络探秘,逐渐形成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闻隙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说,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份之一。它和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营卫气血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同等的重要地位。数千年来,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经络学说对针灸疗法一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针灸医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我国历代的许多医家,十分重视对经络学说的学习和研究,并作了不少的整理和发挥,使经络学说逐渐的完备起来,成为现代学习和研究针灸医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但现代的针灸医家对待经络学说的态度,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1、对指导针灸疗法的经络学说,不肯去虚心的学习和钻研,只凭主观而毫无根据的加以全部否定,并给  相似文献   

18.
陈倩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4-115
经络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核心学说之一,是中医学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学术积淀与总结。从《黄帝内经》至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都对人体经络的起止、走向、相互连络等等现象与规律作了具体的阐述。根据历代的医药学著作表明:经络学说形成的直接依据,不是建立在如同解剖学、生理学等方法所得的实验资料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长期的医学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近年来医学工程工作者通过对中医学的深入研究证明:经络具有电、热、声、光、磁、同位素的循经移动等生物物理学的特异性。本文以经络和生物电学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医学工程学方法,提出了经络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中医经络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促进对经络实质的统一认识,加速经络学说的现代科学化。方法:根据经络学说的有关论述,用多种科学实验方法对血脉、经气、间隙进行验证研究,以是否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做为判断经络实际的是非标准。结果:古代有经络血脉论,现代有经络神经论,当代有经络气道论。结论:经络血脉论不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实际,经络神经论不符合经气运行的经络实际,经络气道论符合经气运行循经感传的经络实际。  相似文献   

20.
王欢  房玉涛  杨静  付莹坤 《吉林中医药》2023,(12):1371-1374
从空间视角而言,经络学说蕴含着脏腑经络的互联观,人体复杂的经络系统加强了心脏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分经辨治心系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经络辨证的结果分经施治,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从时间视角而言,经络学说蕴含着气血流注的恒动观,经络气血的流注随着时间推移所表现出的恒动性与周期性亦为依时辨治心系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相关症状的时间特点综合辨证可为明确病位提供思路和线索。同时,结合心脏相关经络气血的特点依时施治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