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细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LMP1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能在酵母中表达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穿梭表达质粒pGBKT7-LMP1。方法 RT-PCR方法扩增EB病毒LMP1全外显子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细菌-酵母穿梭质粒pGBKT7启动子下游。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分析证实RT-PCR获得的LMP1 cDNA片段与GenBank中的数据完全吻合;LMP1准确克隆入pGBKT7的多克隆位点,未改变读码框架。结论 成功构建了穿质粒pGBKT7-LMP1。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并转化能在酵母菌AH10 9中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MIF)的穿梭表达质粒pGBKT7 MIF。【方法】用RT PCR方法从人T淋巴细胞中扩增MIF基因全外显子片段 ,并定向克隆入细菌 酵母穿梭表达质粒 pGBKT7中 ;用PEG/LiAC法将pGBKT7 MIF转化感受态酵母菌AH10 9。提取转化酵母菌的质粒DNA ,转化大肠杆菌并行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扩增出人MIFcDNA片段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 pGBKT7 MIF ;获得可在色氨酸缺陷培养基 (SD/ trp)上生长含 pGBKT7 MIF的酵母菌克隆。酶切鉴定表明pGBKT7 MIF已转化入酵母菌AH10 9。【结论】成功构建穿梭质粒 pGBKT7 MIF ,并转化入酵母菌AH10 9。  相似文献   

3.
细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MIF的构建及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并转化能在酵母菌AH109中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穿梭表达质粒pGBKT7-MIF。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T淋巴细胞中扩增MIF基因全外显子片段,并定向克隆人细菌-酵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用PEG/LiAC法将pGBKT7-MIF转化感受态酵母菌AH109。提取转化酵母菌的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并行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扩增出人MIFc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获得正确有重组质粒pGBKT7-MIF;获得可在色氮酸缺陷培养基(SD/-trp)上生长含pGBKT7-MIF的酵母菌克隆。酶切鉴定表明pGBKT7-MIF已转化入酵母菌AH109。结论: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GBKT7-MIF,并转化入酵母菌AH109。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能在酵母菌AH109中表达的mSOD1cDNA的穿梭表达质粒pGBKT7-mSOD1cDNA,研究突变SOD1编码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通过PCR法以真核表达载pEGFP-mSOD1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了120bp的mSOD1基因的末端及DNA结合域的片段,经过SalⅠ、EcoRⅠ双酶切后,基因重组的方法定向亚克隆于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中,构建形成pGBKT7-mSOD1真核表达载体。结果经转化,提取质粒双酶切,核苷酸测序,BALST比对鉴定表明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GBKT7-mSOD1cDNA,为深入研究突变的SOD1基因编码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Ⅱ(PrxⅡ)诱饵质粒,同时检测其在酵母菌内的表达和对酵母细胞的毒性.方法 提取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1E8细胞的RNA,利用RT-PCR获得其cDNA, PCR方法扩增PrxⅡ基因片段,纯化后以内切酶双酶切PrxⅡ和酵母表达载体pGBKT7,回收产物并连接,重组质粒命名为pGBKT7-PrxⅡ, 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AH109,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结果 构建的诱饵载体pGBKT7-PrxⅡ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完全正确,融合区域的读码框正确.将pGBKT7-PrxⅡ成功转化入酵母感受态AH109,并证明PrxⅡ蛋白对酵母无毒性作用.结论 证实了PrxⅡ蛋白无酵母毒性,诱饵质粒pGBKT7-PrxⅡ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研究前列腺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中表达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的增强荧光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鼻咽癌C15细胞中获取编码LMP1的cDNA片段,经双酶切亚克隆到pEGFP-C1质粒载体,构建pEGFP-C1-LMP1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EGFP-C1-LMP1体外瞬时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MP1的表达及其细胞内定位。结果:重组载体经SalⅠ和BglⅡ双酶切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条与理论预测值一致的目的条带。DNA序列鉴定证实插入片段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一致。将pEGFP-C1-LMP1瞬时转染鼻咽癌细胞株CNE2后,LMP1基因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LMP1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鼻咽癌CNE2细胞株中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各个结构域与G蛋白信号转导负调节因子4(RGS4)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融合质粒。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RGS4片断全长,酶切回收,将其连接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质粒载体pGBKT7,构建重组质粒pGBKT7-RGS4,并经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鉴定后,使用Y187酵母菌检测重组质粒的自激活现象及毒性。然后,提取酵母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Y187内的表达情况,以鉴定其作为诱饵蛋白的可行性。结果RT-PCR扩增的RGS4基因片断电泳后,大小正确,重组质粒,pGBKT7-RGS4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RGS4基因序列比对完全正确。重组质粒pGBKT7-RGS4双酶切鉴定、体外转录翻译实验,Western blot等方法均证实重组质粒中的RGS4基因能够正确合成RGS4蛋白。转化酵母后排除重组质粒的自激活作用。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GBKT7-RGS4,能够在Y187内正确表达,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使用。  相似文献   

8.
夏冬  甘云辉  姚晖  徐亮 《现代医学》2013,(4):221-225
目的:构建携改良rHBVpre-S1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探讨rHBVpre-S1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以我国HBV流行株adr的DNA为模板,PCR法扩增HBVpre-S1基因,再应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HBVpre-S1的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的编码基因作无免疫原性修饰,酶切后与酵母穿梭表达载体pGBKT7连接,测序后命名为pGBKT7-rHBVpre-S1,提取转化质粒的酵母蛋白行免疫蛋白印迹分析。蛋白纯化后,以蛋白颗粒行腹腔内注射免疫昆明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pre-S1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成功地构建了携改良rHBVpre-S1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免疫印迹检测出人rHBVpre-S1蛋白的表达,昆明小鼠经目的抗原免疫5次后其抗体阳性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结论:构建的pGBKT7-rHBVpre-S1基因酵母表达载体兼具嗜肝性及无免疫原性的优势,可为肝病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理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人Foxp3酵母双杂交体系中的诱饵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获得正常人外周血 PBMC,抽提mRNA,通过巢式 RT-PCR 在人外周血PBMC中获得Foxp3基因片断,纯化后连接至 pMD18-T 载体,测序正确,EcoRⅠ、SalⅠ双酶切pMD18-T-Foxp3和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回收产物并连接,重组质粒命名为 pGBKT7-Foxp3,测序正确,用醋酸锂法将重组质粒转化酶母菌 AH109,在缺陷性培养基上观察pGBKT7-Foxp3 在AH109中的表达情况,检测诱饵载体有无毒性作用和自激活功能.结果 RT-PCR 扩增出的DNA 片段约1 203 bp,大小正确,与pMD18-T载体连接,测序正确.构建的诱饵载体pGBKT7-Foxp3,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完全正确,融合区域的读码框正确.pGBKT7-Foxp3转化酵母感受态AH109,在SD/-Trp 板上生长良好,在SD/-Trp/X-α-Gal平板上长出白色菌落,在SD/-His/-Trp/X-α-Gal、SD/-Ade /-Trp/X-α-Gal平板上不能生长,说明AH109[pGBKT7-Foxp3]转化成功,对酵母菌株AH109不具有毒性且不具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功能.结论成功获得了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并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且未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诱饵表达载体pGBKT7-Foxp3,可作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诱饵", 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Foxp3相互作用蛋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酵母细胞中构建LRP16诱饵质粒,以期从人cDNA文库中钓取可与LRP16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pLPC-LRP16质粒经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获得LRP16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载体pGBKT7中,经酶切验证其正确插入方向后,将重组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AH109和Y187,并检测其在酵母中有无自激活作用和毒性。随后提取转化后的酵母总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诱饵质粒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以鉴定其作为诱饵蛋白的可行性。结果:重组诱饵质粒经酶切验证,片段大小和插入方向均正确,将其转化入酵母菌后无自激活作用和毒性,Western blot证实在酵母中重组诱饵质粒可正确表达人LRP16蛋白。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pGBKT7-LRP16能够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质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蛋白的功能,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HCV核心蛋白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在HCV全长质粒pBRTM/HCV为膜板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表达。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CV核心蛋白基因酵母表达载体,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了HCV核心蛋白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分子量22000ku左右。结论:HCV核心蛋白在酵母中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B基因的酵母细胞表达载体,为探索HCVNS4B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在HCV全长质粒pBRTM/HCV-1为模板扩增HCVNS4B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表达。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CVNS4B基因酵母表达载体,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显示了HCVNS4B在酵母细胞中融合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8ku左右。结论:HCVNS4B蛋白在酵母中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体系,构建人peroxiredoxinⅡ(PrxⅡ)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检测该载体的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方法:用PCR扩增PrxⅡ基因cDNA中编码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pGBKT7载体定向重组;用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用醋酸锂法(Li-Ac)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pGBKT7-PrxⅡ转化入AH109酵母菌株,在缺陷性培养基上观察pGBKT7-PrxⅡ在AH109中的表达情况,检测诱饵载体有无毒性作用和单倍体及二倍体自激活功能。结果:成功构建pGBKT7-PrxⅡ重组质粒。转化有重组质粒和pGBKT7空载体的酵母菌都能在SD/-Trp/X--αgal平板上长出粉红色菌落,在SD/-His/-Trp/X--αgal,SD/-Ade/-Trp/X--αgal平板上不能生长,两种酵母菌在SD/-Tr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 h后,菌液的OD600均值均为0.9,说明AH109[pGBKT7-PrxⅡ]转化成功,对酵母菌株AH109无毒性且不具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功能。结论:成功获得了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并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且未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诱饵表达载体pGBKT7-PrxⅡ,该载体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该诱饵载体可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3筛选PrxⅡ相互作用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HLH结构域缺失的DNA结合抑制因子(Id2)诱饵质粒,并检测其在AH109酵母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对酵母的有无毒性作用和对报告基因的有无转激活作用。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Id2中的HLH结构域缺失,并插入到pGBKT7载体,构建BD:Id2-DBM-δHLH融合诱饵质粒,将构建成功的诱饵质粒转化AH109感受态酵母菌中,检测其是否具有自激活作用及对酵母的毒性作用,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在酵母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成功构建Id2的HLH缺失体,Id2的HLH缺失体在酵母中能够正确表达,对AH109酵母无毒性作用,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结论:HLH结构域缺失型Id2蛋白适用于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其相互作用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新候选分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与Wee1B相互作用是否能调控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方法:以pcDNA3.1/V5 His TOPO Wee1B WT质粒为模板构建pGBKT7 Wee1B诱饵质粒;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将诱饵质粒pGBKT7 Wee1B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分别接种SD/Trp(SDO)、SD/Trp/X α Gal(SDO/X)和SD/Trp/X α Gal/AbA plates(SDO/X/A)培养板检测其对酵母的毒性和自身激活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GBKT7 Wee1B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将含有pGBKT7 Wee1B的酵母感受态细胞与人卵巢cDNA文库相融合,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鉴定,最终再经酵母重新转化验证。在GenBank中对其进行BLAST分析,根据基因注释推断其在小鼠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pGBKT7 Wee1B诱饵质粒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在SDO/X/A平皿上无克隆。将pGBKT7 Wee1B和pGBKT7空载体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中,菌液接种于SDO平皿,2个SDO平皿上克隆都均匀生长。从工作板SDO和阳性对照板上挑取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裂解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示pGBKT7 Wee1B对应位置出现条带。含诱饵质粒的酵母菌与人卵巢cDNA文库融合,PCR验证融合后的阳性克隆质粒有插入片段。将质粒测序并经BLAST分析筛选出9个与Wee1B蛋白激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能与小鼠卵母细胞发育和受精卵发育密切相关的蛋白。结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卵巢cDNA文库中筛选出9个与Wee1B蛋白激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这些筛选蛋白可能通过与Wee1B相互作用调控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卵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丁德平  冯国和 《中国热带医学》2012,(4):427-430,F0003
目的构建日本脑炎病毒核心蛋白(JEV C蛋白)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检测其蛋白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的毒性及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的自激活效应。方法 PCR扩增JEV C蛋白cDNA全基序并克隆入载体pGBKT7的EcoRI/BamHI酶切位点之间,酶切及测序鉴定;PEG/LiAc法将构建好的诱饵质粒pGBKT7-JC及载体pGBKT7分别转化入酵母菌株Y2H Gold感受态细胞,经酵母氨基酸缺陷培养及表型筛选检测其对酵母细胞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用Western-blotting法分析酵母菌中诱饵蛋白BD-JC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GBKT7-JC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Genebank公布的JEV SA14-14-2株中JEV C蛋白编码基序完全一致;成功转化质粒pGBKT7-JC及空载体pGBKT7的酵母菌株Y2H Gold感受态细胞均只在SD/-Trp、SD/-Trp/X培养基上生长,二者菌落数、菌落大小、分布无明显差异且不变蓝,且SD/-Trp液体培养基30℃过夜培养测OD600值均〉0.8,在SD/-Trp/X/A培养基上均不生长;经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到酵母菌能表达分子量约为35KDa的特异性融合蛋白BD-JC。结论成功构建了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质粒pGBKT7-JC;其诱饵蛋白BD-JC对酵母细胞无细胞毒性及自激活效应,为筛选及验证与pGBKT7-JC相互作用蛋白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伟义  邓璐霞  黄宁  朱涛 《重庆医学》2011,40(33):3335-3339,3433
目的筛选胎肾上腺cDNA文库中与人中性粒细胞多肽(HNP-3)成熟肽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成功获得HNP-3成熟肽基因,并将其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染酵母细胞AH109,而后经缺陷性培养基上培养并观察pGBKT7-HNP-3在AH109中的表达情况,检测诱饵载体有无毒性作用和自激活功能。同时收集胎肾上腺,提取RNA,通过自我检测、分析、报告技术(SMART技术)制备人胎肾上腺cDNA文库。并采用Match-maker LexA酵母双杂交系统从胎肾上腺cDNA文库中筛选与HNP-3成熟肽相互作用的蛋白。最后通过PCR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并测序,通过回转实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降技术(GST pull down)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再次验证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成功构建诱饵质粒pGBK-T7-HNP-3以及胎肾上腺cDNA文库并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筛选获得HNP-3成熟肽相互作用的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2、钙粘着蛋白关联蛋白1(CTNNB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成对样同源域转录因子2(PITX2)等。最终选定ACTH-R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且经GST pull down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获得了证实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的相应的条带。结论从胎肾上腺cDNA文库中成功筛选得到α防御素HNP-3成熟肽相互作用蛋白——ACTH-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EB病毒LPM1反义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EBV-LMP1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片段,使之反向克隆到质粒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中。经限制性酶切、PCR扩增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结果:酶切产物和PCR产物的凝胶电泳显示400bp左右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与已知LMP1基因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LMP1反义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9.
李郝  唐玉萍 《医学综述》2013,(22):4168-4171
目的构建Ku70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为研究Ku70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扩增出Ku70cDNA全长片段,用SalI和EcoRI双酶切Ku70cDNA片段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GBKT7,获得诱饵质粒pGBKT7-Ku70,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酵母菌株AHl09,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中观察pGBKT7-KuT0的自激活作用,同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诱饵蛋白Ku70的表达。结果Ku70cDNA正确克隆到载体pGBKT,转化到酵母菌株AHl09中的诱饵载体pGBKT7-KuT0经表型筛选证实无自激活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显示pGBKT7-KuT0在酵母细胞中稳定表达诱饵蛋白Ku70。结论成功构建了Ku70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且在酵母菌株AHl09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2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人胎脑cDNA文库组织蛋白,阐明其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CMV UL132片段,酶切、纯化扩增的目的片段及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连接HCMV UL132片段到载体pGBKT7上,将连接后的重组体pGBKT7-UL132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再将人胎脑文库DNA也转化到酵母AH109中,筛选与HCMVUL132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人胎脑文库蛋白,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UL132,双酶切鉴定可见800及7500bp2条目的条带;转化文库质粒后计算转化效率为6.6×103 cfu·μg-1,显色反应显示有95个菌落呈蓝色,最终确认10个克隆与HCMV UL132编码蛋白相互作用,Blast结果显示7个克隆与CAML高度同源。结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成功筛选出与HCMVUL132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人胎脑cDNA文库蛋白CAML,推测该目的蛋白可能在HCMV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损伤、病毒的入侵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