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豚鼠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轮匝肌有氧代谢能力、神经递质传递及运动终板变化。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面神经损伤后口轮匝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肌SDH和AchE酶活性减弱,其 损伤程度:断组>压榨30秒组>压榨15秒组。结论:面神经损伤后口肌SDH和AchE酶活性减弱,面神经损伤越重口肌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面神经挫伤后面肌运动终板酶组化及光电镜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背景四肢骨骼肌运动终板的变性再生研究报道较多,有关面肌运动终板的研究未见报道。方法用60只SD品系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手术挫伤实验组左侧面神经,取面肌分做酶组化定量及电镜研究。结果面神经挫伤后,面肌运动终板面积、胆碱酯酶量经历下降、恢复、第8周基本接近正常。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早期显示变性,第5-8周变性终板获得再生。结论面神经挫伤后第8周,面肌可重新建立种经肌接头。面肌运动终板面积、胆碱酯酶量与超微结构变化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在眼轮匝肌内的分布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例头部标本上观察面神经颞、颧支在眼轮匝肌内的分布。颞支平均3.5支,颧支平均3.6支。颞、颧支入肌点的数目分别为5.2支和4.4支。面神经颞、颧支入肌点至外眦点的距离,多在20.0~31.5mm之间。颞、颧支至肌外缘的最短距离为2.5~8.0mm之间。眶部缺损修补术可在外眦点外20.0~31.5mm以内的范围分离眼轮匝肌,不致损伤面神经颞、颧支的肌外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上的神经电信号(ENG)的分析,监控眼轮匝肌的功能状态.方法 通过植入狗面神经颧支周围的cuff电极,在体记录神经电信号.分析眼轮匝肌处于舒张状态与收缩状态时ENG的差异性,以找出监控眼轮匝肌功能状态的方法.结果 研究中我们提取到了能反映眨眼动作发生的ENG,经时、频域分析显示,眼轮匝肌处于舒张状态时,无论这种舒张状态是处于自然睁眼期间,还是处于眨眼动作的间期,其支配神经上的神经信号是一致的;而当眼轮匝肌处于收缩状态时,其神经信号幅值和频率都明显不同于舒张状态.结论 可以通过对ENG的分析来监测眼轮匝肌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豚鼠面神经失神经支配眼轮匝肌(眼肌)和口轮匝肌(口肌)有氧代谢能力、神经递质传递及运动终板变化的差异,为判定面瘫程度的“局部评价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造颞骨内面瘫模型分为压榨面神经15s组、30s组,再分为观察1周组、1月组。应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各组间眼肌和口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的差异。结果:正常组眼肌SDH、AchE酶活性比口肌高(P<0.01);15s1周组、30s1周组、30s1月组眼肌SDH、AchE酶活性损失程度均比口肌大(P<0.01)。结论:眼肌和口肌具有SDH、AchE酶活性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又具有面神经失神经支配眼肌SDH、AchE酶活性损失程度比口肌大的特点,这些特点支持了面瘫程度判定的“局部评价系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比较观察了成年大鼠和幼鼠附睾中SDH、LDH和NSE的活性。镜检把附睾区分为起始段、中段和末段三部分。三种酶的组化反应大体相似,在成鼠附睾末段酶的反应最强,起始段和中段中部反应中等,中段近侧部反应较强。在幼鼠酶的反应与成鼠相比末段活性较弱,中段酶反应无分区差别。实验结果提示附睾酶反应的变化与性成熟和附睾管内精积集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应用Medelec MS—92肌电图仪,计测正常人支配眼轮匝肌神经(简称:眼支)和支配口轮匝肌神经(简称:口支)的传导速度。结果表明:眼支的传导速度比口支的传导速度快。并计测出豚鼠眼支和口支传导速度,与正常人的观察结果相同。面瘫模型组的眼支传导速度比口支传导速度减慢的幅度大。进一步阐明了眼支和口支受伤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面部皱纹是最常见的美容问题,表情丰富的人更容易出现额部及眼角皱纹.眼轮匝肌外侧部收缩及其与皮肤的紧密联系是产生眼角皱纹(鱼尾纹)的结构和动力基础.随着美容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和解剖学者针对眼轮匝肌的基本结构、神经支配和微观结构进行了众多应用解剖学研究,并设计了诸多的美容除皱策略,对这些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吻合血管的原位移植肌用神经缝合、神经植入和双神经支配的形态改变的实验室研究。植入组的神经纤维以原髓鞘外生长方式支配肌纤维为主,可见异常形态和新生的运动终板。双神经支配组的肌肉可在植入及缝合神经部位见到终板的分布区,证实吻合血管的移植肌可重获神经的支配。在获得双神经支配时,因有互补作用而使肌肉神经再支配更加完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及神经挫伤后面肌酶组化及超微结构变化规律。方法成熟雄性SD大鼠如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面神经挫伤组。定位定量挫伤试验组动物左侧面神经,并于7、21、35及56d取面肌切片,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电镜观察及多功能显微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大鼠面神经挫伤d7,三型肌纤维直径最小,其中白肌纤维仅为对照组的60%,电镜显示变性改变;3wk时光电镜证实同型化肌纤维存在;d35中间型及红肌纤维直径大于对照组;d56三型肌纤维直径、SDH染色反应及超微结构同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面肌中白肌纤维对神经挫伤反应最剧烈,挫伤d21发现肌纤维同型化现象,d56神经再生后面肌酶组化、肌纤维直径、超微结构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面肌运动终板形态学特征,以及神经损伤后再生终板的结构特点。方法用恒冷箱切片,琥珀酸脱氢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复合染色,观察研究正常组组大鼠面肌运动终板形态类别及特性,以及面神经挫伤后重获神经分布的面肌再生终权形态特征.结果正常面肌运动终板形态上分四类:Ⅰ型为圆密集型,占44%;Ⅱ型为复合分枝型,占28%.Ⅲ型为简单分枝型,占17%;Ⅳ型是圆形带孔型.占11%.而再生运动终板(第8周),均为较复杂的多圆密集型。结论 面肌运动终板形态类型特异,正常与再生运动终板均以多圆密集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侧喉返神经切断后甲杓肌结构、酶组织化学以及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单侧喉返神经麻痹动物模型,应用摄像拍照、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以及透视电镜观察法,分别于术后2、4、6、8、10、16、20周动态研究双侧甲杓肌结构、酶学以及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去神经后,随病程的延长,患侧甲杓肌肌肉外形萎缩,肌纤维呈纤溶性改变,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健侧甲杓肌肌肉外形代偿性肥大,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透视电镜下见随时间延长,患侧甲杓肌肌纤维变性、断裂、溶解;而健侧肌纤维变粗。结论单侧喉返神经切断后患侧甲杓肌功能下降,而健侧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14.
豚鼠面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及面神经核AchE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宏敏  黄维国 《医学争鸣》1996,17(4):248-250
研究面神经挤压损伤后运动张板,面神经核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变化。方法: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和图象分析技术,对MEP和FN的AhcE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正常口轮匝肌AchE染色的MEP在光镜下呈葡萄状或斑块状的椭圆形结构,锯齿状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不同程度失神经支配的面神经和面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石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9,28(6):437-438,44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失神经支配的面神经和面肌的病理变化,为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制作豚鼠面神经不同损伤程度的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应用航向电镜扫描电镜观察面神经和口轮匝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压榨面神经5s组只见髓鞘轻度病变,肌纤无异常改变;30s组髓鞘和轴突及肌纤维都呈重度病理改变;15s组神经纤维和肌纤维处于前两组改变的中间状态。结论:面神经失神经支配程度越重,面神经纤维和面肌肌纤维的  相似文献   

16.
犬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情况。方法:取犬喉双侧甲杓肌,经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及其与乙酰胆碱酯酶联合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对肌纤维直径进行分析。结果:甲杓肌的横断面上可清晰分出红肌,白肌及中间肌3种类型肌纤维,它们的构成比分别为53.3%,17.8%,28.9%。运动终板沿肌纤维走行呈弥漫性分布,中间肌纤维含有多个运动终板。结论:甲杓肌肌纤维型构成比及其运动终板分布特点与其特定的发音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与手术方式、面神经解剖方式、病变性质、肿瘤位置以及手术次数等关系。方法:对本院2001年3月~2007年7月手术治疗的264例腮腺区病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患者中有127例(占48%)术后出现面神经功能损伤。行浅叶及肿瘤切除手术比行全叶及肿瘤切除手术损伤面神经的概率低。良性肿瘤术后面神经损伤的机会较恶性肿瘤低,多次手术较首次手术发生损伤面神经的概率低,耳前、下颌骨后侧较耳后及耳下发生损伤面神经的概率高,良性病损术后多为暂时性面神经损伤;恶性病损,由于采用切除受累神经分支术式,术后面神经损伤多为永久性的。结论:面神经受损的危险性与手术切除范围、面神经解剖方式、病理性质、肿瘤位置及手术的次数等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面神经管显示能力及其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图像重建技术对43例患者面神经管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并对面神经管各段及第一弯曲、第二弯曲进行测量。结果在43例中发现:颈静脉球增大面神经管骨质缺损1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1例;急慢性中耳炎15例17耳,9耳面神经管有破坏,引起面神经麻痹者仅1耳;本组面神经管裂缺发生率为86%(37/43)。面神经管CPR及MPR图像能清楚地显示面神经各段,CPR能够在同一幅图像上显示双侧面神经管全貌,MPR与CPR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但部分不一致;面神经麻痹患者健侧及患侧的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管MPR及CPR图像相结合是研究面神经管解剖的良好影像学方法,能给临床医生在诊断面神经管发育异常、肿瘤、慢性中耳炎等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