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993年,Rouvier等~([1])首次从激活的啮齿类T细胞杂交瘤中克隆出CTLA-8(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8)的cDNA序列,并发现其与一种T细胞疱疹病毒——松鼠猴疱疹病毒的第13个开放阅读框(ORF)有57%同源性。1995年,Yao等~([2])发现CTLA-8蛋白可以分泌到胞外,能激活成纤维细胞的NK-κB,诱导IL-6的分泌,可以共激活T细胞增殖,并基于其类似细胞因子的性质,提议将其命名改为白细胞介素17(IL-17)。  相似文献   

2.
正白细胞介素38 (interleukin-38,IL-38)是IL-1家族(IL-1 family,IL-1F)中最新发现的细胞因子,隶属于IL-36亚家族。它最早由两个独立科研小组于2001年发现的,分别被命名为IL-1HY2和ILIF10~([1-2])。IL-38的编码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2q13-14.1上,编码IL-1受体拮抗剂(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和IL-36Ra的基因之间~([2])。IL-38与IL-1Ra和IL-36Ra有41%和43%的序列同源性~([2]),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是一种损伤级联反应,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释放,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炎性反应~([1]),其中炎性级联反应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脑缺血可诱导多种促炎介质的表达,如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10和黏附分子(ICAM)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的扩散和持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急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分别发现了一个新的干扰素家族——Ⅲ型干扰素,又被称为干扰素-λ(IFN-λ)[1-2].IFN-λ家族由IFN-λ1、IFN-λ2和IFN-λ3组成,也被分别命名为IL-29、IL-28A和IL-28B.IFN-λ是一个由相关细胞因子组成的称为IL-10-IFN超家族的一部分,这个超家族还包括IL-10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9、IL-20、IL-22、IL-24、IL-26)、Ⅰ型干扰素(13种IFN-α、IFN-3、IFN-ε、IFN-κ、IFN-ω)和Ⅱ型干扰素(IFN-γ)[3].  相似文献   

5.
正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同时,B细胞还可以分泌IFN-γ、IL-6、IL-10、TGF-β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协同B细胞表面的CD86、CD80、CD40L等共刺激信号促进CD4+T细胞的活化。此外,B细胞还具有递呈抗原、调节T淋巴细胞分化及树突状细胞功能等多彩的免疫学活性~([1])。近年来,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小鼠模型中都证实B细胞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GD)患者的IFN-γ、IL-6、IL-17和TGF-β1等4种细胞因子水平,研究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对23例初发Graves病(GD组)的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者(NC组)的血清分别用ELISA法检测IFN-γ、IL-6、IL-17和TGF-β1浓度,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和TSH水平,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Tr Ab水平。结果:GD组与NC组之间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t=0.334 8,P0.05;χ2=0.410 7,P0.05)。GD组IFN-γ、IL-6、IL-17和TGF-β1的浓度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种细胞因子与FT3、FT4均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324 6、0.453 2、0.431 0、0.463 8;0.413 2、0.441 5、0.436 2、0.467 1;P均0.05);与TSH均呈负相关(r=值依次为-0.458 8、-0.482 8、-0.445 1、-0.493 0;P均0.05)。结论:IFN-γ、IL-6、IL-17和TGF-β1等4种细胞因子在初发GD中均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G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GD免疫功能紊乱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1994年,IL-15就被作为刺激T细胞复制的细胞因子被发现~([1]),IL-15属于4-螺旋束细胞因子家族,作为一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在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复制和分化都起着重要作用~([2])。而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离不开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IL-15增强T细胞分化增值和B细胞分泌抗体等特性,对于增强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起着关键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了胃癌组织中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活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它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1~7])及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8]),因而IL-2可能成为衡量体内的免  相似文献   

9.
正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1]),HCV感染后20%~30%患者能自主清除,近7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2])。免疫应答过程中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转归期起重要作用[3],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IL-12在宿主防御、免疫稳态中起重要调节作用。IL-10由Th2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活动期肺结核病人和结核分枝杆菌ElISpot阳性健康体检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ESAT-6,CFP-10)刺激后Th1、Th2、Th17和Treg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10、IL-17、TGF-β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24例初治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25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ESAT-6,CFP-10肽库刺激PBMCs,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10、IL-17、TGF-β的表达。结果 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17反应低下,而IFN-γ、TNF-α、IL-6、IL-10和TGF-β均因刺激而升高,但只有IFN-γ和TNF-α的水平在2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P=0.006)。结论Th1细胞因子可能在结核病免疫病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4~+细胞亚群[Th1、Th2、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及Th17细胞]在1型糖尿病(TIDM)患儿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新诊断TIDM患儿20例,同年龄对照组(Ctrl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r及Th17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h1、Th2、Tr、Th17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IFN-、IL-4、IL-10、IL-17A、CTLA-4、GITR等细胞因子和负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IFN-γ、IL-4、TGF-β、IL-6血浆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IDM患儿Th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1),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Tr和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2)Th1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T-bet、IFN-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h2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GATA-3、IL-4明显降低(P<0.01);Tr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负性调节因子IL-10、CTLA-4及GIT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及细胞因子IL-17A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TIDM患儿外周血IFN-γ浓度明显增高,IL-4明显降低,TGF-β、IL-6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TIDM患儿Th1/Th2失衡,加上Tr细胞抑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TIDM严重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风暴因子体外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方法 培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随机分为PBMC组、对照组(PBS处理)、 CD3单克隆抗体OKT3处理组、 OKT3联合Treg处理组。处理48 h后,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 IL-2、 IL-7和IL-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KT3能明显增加PBMC的TGF-β、 CTLA4、 IL-10、 IL-2、 IL-7、 IFN-γ和IL-6水平。Treg能有效减少OKT3引起的上述细胞因子释放。结论 成功构建了细胞因子风暴细胞模型,Treg能降低PBMC的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定量检测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含量,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TGF-β1、sIL-2R)水平。结果: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TGF-β1、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②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组IFN-γ、TNF-α含量明显低于阴性组,而sIL-2R含量则高于阴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IL-4、IL-6、TGF-β1含量无差异;③随着PBMCs中HBVDNA含量升高,TNF—α含量逐渐降低,IL-4和sIL-2R含量逐渐升高,而IFN-γ,IL-6、TGF-β1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持续存在及含量变化与细胞因子相对异常有关,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IFN-β_2又名BSF-2,是由不同的淋巴组织及非淋巴组织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有抗病毒活性,以后又发现有诱导人B 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小鼠浆细胞瘤和杂交瘤增殖、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肝细胞合成某些“急性期”蛋白、诱导小鼠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T 细胞等活性。由于IFN-β_2/BSF-2具有多种活性,故将其命名为IL-6。本文报道了在PHA 或ConA 存在下,IFN-β_2/IL-6可促进人外周血T 细胞增殖,不需单核辅佐细胞参与直接作用于T 细胞,并提示主要作用于静止T 细胞。它诱导的T 细胞增殖不被IL-2受体的抗体所阻断,  相似文献   

15.
探讨PD-1信号通路在旋毛虫感染影响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免疫小鼠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首先,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6遗传背景野生(WT)小鼠和PD-1基因缺失(PD-1~(-/-))小鼠,于感染后42 d处死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以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刺激培养48 h,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h1型IFN-γ、IL-2、TNF-α,Th2型IL-4,和调节性TGF-β、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在上述相同感染条件下,于感染后28 d接种BCG,分别于免疫后7和28 d分离WT小鼠和PD-1~(-/-)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体外刺激培养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显示,在单纯旋毛虫感染及感染后BCG免疫条件下,各细胞因子变化趋势趋于一致。WT小鼠感染组Th1型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Th2型IL-4及调节性TGF-β、IL-10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而PD-1~(-/-)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Th1型IFN-γ、IL-2和TNF-α的下降水平,以及Th2型IL-4和调节性TGF-β、IL-10的上升水平较WT小鼠明显减小。上述结果表明,旋毛虫感染可经PD-1信号通路抑制BCG免疫诱导的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及调节性细胞因子的IL-10和TGF-β的生成。本研究为蠕虫感染抑制抗结核疫苗保护性效果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12项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α、IFN-γ、TNF-α)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IE患者10例为IE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手术的非感染性、非风湿性瓣膜病的心内膜炎患者1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时采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血常规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降钙素原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I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IE患者IL-8水平、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E组患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10、TNF-α、IFN-α、IFN-γ、IL-12p70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患者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患者中的IFN-α与IL-2、TNF-α、IL-1β、IL-12p70呈正相关;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IL-4、IFN-γ、TGF-β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状态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42例为研究对象,并以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集其血清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IFN-γ、IL-4、IL-17和TGF-β的水平,计算IL-4/IFN-γ、TGF-β/IL-17的比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FN-γ、IL-17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和TGF-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4/IFN-γ和TGF-β/IL-17的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M组Ⅲ~Ⅳ期患者的IL-4/IFN-γ和TGF-β/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结论 EM组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17细胞相关的IL-17水平均下降,而Th2和Treg细胞因子水平上升,且IL-4/IFN-γ和TGF-β/IL-17随病程的进展而显著升高,提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着Th1/Th2和TH17/Treg细胞的平衡失衡,且与病程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通过增强母-胎界面Th1型偏移导致流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3例早孕期妇女随机分为2组,一组一次服用米非司酮200 mg,另一组为对照组,收集其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评价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TGF-β2、IL-4)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时,在母-胎界面Th2型细胞因子(IL-4)以及TGF-β2的表达较高;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的表达较低,尤其是IL-2.服用米非司酮后,蜕膜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显著升高;而母-胎界面Th2型细胞因子(IL-4)以及TGF-β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米非司酮打破了正常妊娠时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显著升高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形成了Th1型免疫偏离,导致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临床利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因子结果的准确性,收集临床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比较血清、血浆、不同保存条件以及干扰物质对12种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γ、IFN-α和TNF-α)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浆和血清中IFN-α、TNF-α、IL-1β、IL-2、IL-4、IL-5、IL-10、IL-12p70和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和IL-8在血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 EDTA-K2抗凝全血在4℃保存24 h对部分细胞因子浓度有一定影响,而离心获得的血浆在4℃保存48 h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检测过程中微球丢失或微球荧光信号异常增强的血浆标本经小鼠免疫球蛋白预处理后,检测信号与分析结果均恢复正常。该研究提示,临床检测细胞因子建议采用EDTA-K2抗凝的血浆标本,且细胞因子在4℃保存24 h较稳定;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微球丢失或荧光信号异常增强的标本,...  相似文献   

20.
<正>CXCR1/2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CXCR1主要与IL-8结合,而CXCR2可以与多种配体(IL-1~3,Gro-α,β,γ,IL-8)结合,在机体内CXCR1与CXCR2具有协同的作用~([1])。CXCR1/2在正常机体内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表面,当有外来病原体入侵,在组织局部引起炎症反应,炎症组织释放IL-8等趋化因子,经血液循环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XCR1/2结合,从而趋化中性粒细胞迁移至炎症发生部位吞噬和杀灭病原体~([2])。此外,IL-8-CXCR1/2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