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中,接受和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人群的生存质量进行描述和比较,探讨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人口学问卷、WHOQOL-HIV-BRIEF中文简表、Berger耻辱量表收集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55份。HIV/AIDS病人的生存质量除精神支柱/个人信仰维度外,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存质量除总体生存状况和健康状况外,均低于未治疗组,并且在独立性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5,P<0.01);治疗组HIV耻辱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未治疗组(t=2.208,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是否因艾滋病住过院以及HIV耻辱总分,均与生存质量有关(P<0.05),其中HIV耻辱得分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结论加强抗病毒治疗人群的症状管理,倡导减少艾滋病相关歧视,建立理解、宽容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T)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2006年至2015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 HIV/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计算累计生存概率,运用COX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MSM HIV/AIDS病人1 671例,开始治疗时的年龄为14~72(30.6±9.5)岁,未婚占73.3%(1225/1 671)。治疗后病人的随访时间M=16.0(QR:6.0~33.0)个月。在发生死亡的49例中,有63.3%(31/49)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的6个月内死亡;第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8、0.96和0.9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病人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小死亡风险越大;开始治疗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死亡风险越大;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死亡风险更高。结论抗病毒治疗延长了MSM 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建议针对年龄小、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或已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加强临床诊疗和医学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广西A区、河南B县和云南C市3个调查点内符合条件的395例HIV/AIDS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将未治疗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调查对象选择的未治疗的原因主要有8种,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其中主观原因占大多数(62.5%),且均排在前6位;第1位未治疗原因是"自觉健康状况良好"(48.1%),该原因在3个调查点中均排在第1位,选择该原因的调查对象大多数(61.1%)没有出现AIDS临床症状,而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也相对较高,在200~350个/μL之间,经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位未治疗原因是"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路费和检测费"(19.7%),该原因主要出现在广西和云南调查点,河南调查点没有病例选择该原因。结论主观原因成为影响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医务工作者需继续加强对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宣传,帮助病人利用科学指标做出正确的判定,而不是仅仅依靠病人的主观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诸多因素,探讨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对策,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此提高HAART病人服药依从性,提高疗效。方法随机抽取HAART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在治的及已经终止治疗但仍存活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已经死亡的病人逐一分析死亡原因,使用SPSS 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共随机抽取300名HAART病人,其中150人因各种原因已经终止治疗,死亡48人;150名在治的及102名已经终止治疗但仍存活的病人接受了问卷调查,有有效数据的195人进入统计。同伴教育、不良反应的出现、偷吸毒品、迁居、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服药过程中喝酒以及家人的关怀和支持等7个因素,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分析,其回归系数Wald检验结果P≤0.069,按进入水准a=0.05,剔除水准b=0.10,可认为7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反应的出现、偷吸毒品、患者迁居和在服药过程中喝酒等变量,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而同伴教育、对CD4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关注、家人的关怀和支持以及艾滋病病毒(HIV)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等因素,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包括聘请同伴教员,严格按要求采集标本,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组织家属培训班和小组活动,设立美沙酮治疗门诊及消除歧视等,并将此运用于HAART治疗管理中,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了HAART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Jia SD  Wang YG  Li 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56-458
目的了解单纯高尿酸血症(HUA)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左旋精氨酸刺激法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HUA组56例胰岛β细胞第一和第二分泌时相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经左旋精氨酸兴奋后两组均在2 min达分泌峰值,4 min开始下降,HUA组胰岛素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P<0.01);HUA组空腹胰岛素、OGTT120 min血糖、胰岛素、新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6~5.56,P值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男性、平均动脉压及肌酐呈正相关关系(t=2.15~3.60,P<0.05).结论HUA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性增高,且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正在接受国家免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食物摄入频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支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食物的摄入频率法,调查过去1年中病人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计算膳食频率评分(总分32分),达到26分者判定为及格。结果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某地HIV/AIDS病人定点就诊医院,调查18岁以上、接受HAART满1年的HIV/AIDS病人278例。粮谷类和大豆及坚果类人均每天摄入量比较合理,粮谷类人均摄入量达到(343.7±141.4)g/日,大豆及坚果类人均摄入量达到(43.8±45.0)g/日;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和奶制品类的人均每天摄入量则严重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简称"宝塔")的推荐摄入量,蔬菜人均摄入量为(192.9±82.6)g/日,水果人均摄入量为(76.7土59.4)g/日,水产品人均摄入量为(12.6±27.8)g/日,蛋类人均摄入量为(27.4±43.7)g/日,奶制品人均摄入量为(26.9±153.2)g/日,均低于宝塔建议量;而畜禽肉类的人均摄入量为(146.9±85.3)g/日,高于宝塔建议量。仅19.8%的调查对象食物摄入频率得分达到及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从HIV确诊阳性至启动HAART时间长度(≥1年),与食物摄入频率得分及格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HIV/AIDS病人的膳食结构仍不合理,应加强针对该人群的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此外,应对部分HIV/AIDS病人,尤其是出现体重下降或免疫状况较差的病人提供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60岁HIV/AIDS病人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和生存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57例≥60岁的研究对象中,接受抗病毒初始治疗的年龄中位数为65[四分数位间距(IQR):62.0~69.5]岁,以男性、本地、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200个/μL、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Ⅰ期为主。第1、2、5、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79%、72%和72%。≥60岁组的病死率高于60岁组,不同年龄组的KLM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60岁组,基线WHO临床分期Ⅳ期的死亡危险,是Ⅰ期病人的4.308倍[风险比(HR)=4.308,95%可信区间(CI):1.661~11.173];60岁组、WHO临床分期Ⅰ期是研究对象死亡的保护因素。在60岁研究对象中,基线CD4细胞为200~35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低于CD4细胞200个/μL组(HR=0.225,95%CI:0.110~0.460);但不同的基线CD4细胞水平对≥60岁组死亡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60岁及以上病人中,异性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低于经同性性行为感染的病例(HR=0.018,95%CI:0.002~0.189),但60岁组死亡率在不同传播途径间无差异。结论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以上HIV/AIDS病人的生存率不高,应根据老年人群的流行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策略,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老年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地坛医院2005-2018年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死亡病人的特征,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坛医院2005-2018年所有门诊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的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死亡率,分析死亡病例特征。结果共有7 171名HIV感染者在此期间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死亡88人,男80人,女8人,总死亡率0.33/100人年,死亡病人的平均年龄48.8岁。死于艾滋病(AIDS)相关疾病和非AIDS相关疾病病人的死亡率分别为0.21/100人年和0.07/100人年。63.6%(56/88)的病人死于AIDS相关疾病,死因前5位分别为:感染中毒性休克10例,结核病7例,淋巴瘤5例,除肺孢子菌肺炎外的肺部感染5例,隐球菌脑膜炎4例。21.6%(19/88)的病人死于非AIDS相关疾病,死因主要为非AIDS相关肿瘤11例,包括肺癌、直肠癌、肝癌及白血病等,其次为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5例。死亡病人基线平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为(107±90)个/μL,其中,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占78.4%。死亡时平均CD4细胞计数为(171±124)个/μL。结论本院抗病毒治疗病人总死亡率较低,超过一半的死亡病人死因仍为AIDS相关疾病,免疫重建较好的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为非AIDS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都安县艾滋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全血CD4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对近两年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个月后,观察其体重、机会性感染控制情况、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全血CD4水平的变化。结果 109例病人中,78例病人治疗前体重下降,治疗后所有病人体重上升,治疗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1例合并机会性感染的病人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治疗前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治疗后有69例恢复了劳动能力;58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经更换方案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104例病人全血CD4水平上升,治疗前后CD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AART治疗HIV/AIDS病人临床疗效良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能提高病人全血CD4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在佑安医院展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开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500例HIV/AIDS病人在本院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其中超过300例治疗周期已经超过24个月。为提高  相似文献   

11.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目前已被证实是针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符合治疗标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治疗的比例并不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病人认知程度低、服务提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歧视、服药本身不良反应和需终身服药等。为扩大治疗和提高覆盖率,建议:一要提高病人治疗积极性;二要减轻病人治疗负担;三要加强基层建设;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和消除歧视。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3)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进行ART 1年的HIV/AIDS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抑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89例HIV/AIDS病人基线CD4细胞计数为(233.9±151.5)个/μL;治疗3、6、9、12个月后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39.6±167.5)个/μL、(373.4±177.3)个/μL、(380.7±186.8)个/μL、(397.6±208.2)个/μL。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细胞计数均高于基线CD4细胞计数(P均0.01);患者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F=13.517,P0.01)。ART 6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20拷贝/m L)比例为50.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61.90%、60.71%、66.76%。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12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为75.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84.21%、80.76%、81.00%。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中HIV/AIDS病人ART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水平;对MSM人群HIV/AIDS病人开展ART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3.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提出和应用,使艾滋病(AIDS)由不可治愈的疾病变成了可治疗的慢性疾病,保证HAART效果要求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中途退出HAART是依从性差的主要表现。文章主要从社会人口学特征、个体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综合阐述退出HAART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少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特点,为艾滋病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2年1月-2015年1月(AIDS)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青少年抗病毒治疗的特点。结果收录的3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性传播占91.89%。基线时HIV-1病毒载量为(4.40±4.83)Log拷贝/mL,抗病毒治疗5年后,病毒载量降至(0.87±0.82)Log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P=0.003)。病毒载量完全抑制者所占的比例由0增加至94.7%(P0.001);抗病毒治疗5年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由基线的(179±102)个/μL升高至(732±136)个/μ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18,P0.001)。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青少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病毒载量,改善其免疫功能,应推广HIV感染青少年的抗病毒治疗,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以控制HIV在青少年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村地区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虽属艾滋病低发省,但近几年确认的HIV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HIV感染者80%以上居住在农村,大多数人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偿供血浆者。2003年9月,对102名HIV感染者做身体检查,80%以上的HIV感染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40%的人开始出现艾滋病症状。为落实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及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方案,探索并建立在农村地区抗艾滋病毒治疗工作、医疗服务管理模式,2003年9月~2004年12月,在吉林市艾滋病人相对集中的两个县区开展了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工作。一年多来,合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协调与本项工作有关的各部门之间关系,保证了抗病毒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3-2010年山东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且目前仍在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的治疗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底前开始接受AIDS抗病毒治疗且目前仍在治的HIV/AIDS病人的随访资料,描述分析其一般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机会性感染发生状况等。结果山东省2003-2010年接受AIDS抗病毒治疗且目前仍在治疗的HIV/AIDS病人608例,其中男性占65.6%(399/608),女性占34.4%(209/608),平均年龄为(40.2±10.2)岁,已婚或同居者占65.5%(398/608);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感染为主,占44.9%(273/608),其次是同性性接触感染,占21.1%(128/608);有182例更换了抗病毒治疗药物,占29.9%,换药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200个/μL的占65.8%,200~350个/μL的占33.0%,≥350个/μL的占1.2%,同基线时相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P〈0.05)。治疗后病毒载量低于检出限的比例增高,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HIV/AIDS病人的免疫力,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艾滋病(AIDS)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时间的积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艾滋病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研究常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相关影响因子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BMI指数、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分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加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力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覆盖率,可以有效保障治疗效果,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省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耐药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至2014年山东省进行了耐药检测且能随访到的15岁以上的HIV感染者/AIDS耐药病人作为耐药组,在同县(市、区)选择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为对照组。对耐药组和对照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耐药检测结果,分析耐药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241份,其中耐药组100份,对照组141份。经比较,耐药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时长(月)、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最近一个月是否漏服、是否有服药监督员与耐药发生有关。耐药组中发生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类药物耐药3例,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类药物耐药27例,NRTIs类和NNRTIs类药物均发生耐药69例,同时发生NRTIs类、NNRTIs类和蛋白酶抑制剂(PI)类药物耐药1例。结论依从性和治疗时机与耐药发生有关。应进一步扩大检测,早发现早治疗,保持高度依从性,以保障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波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情况,进一步分析抗病毒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病人依从性的政策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宁波市2004-2015年开始接受ART的HIV/AIDS病人,对一般情况和服药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卡方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RT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依从性评价采用依从性支持评价中心(CASE)指数为判断标准。结果共调查ART的HIV/AIDS病人207例,依从性良好的182例,占87.9%。停服和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是遗忘,占48.4%。最显著的不良反应是服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占45.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调查者知识1(如果服药出现不良反应,可否自己停药或少吃些药)知晓情况差,是影响ART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调整比值比(aOR)=8.24,95%可信区间(CI):2.0~33.90,P=0.003]。受调查者知识2(如果不能坚持按时遵医嘱服药,是否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知晓情况好,是影响ART依从性的保护因素(aOR=0.26,95%CI:0.07~0.97,P=0.044);服药采用提醒方法,是影响ART依从性的保护因素(aOR=0.26,95%CI:0.07~0.90,P=0.034)。结论宁波市HIV/AIDS病人ART依从性整体良好,针对影响ART依从性的原因,加强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患者使用多种服药提醒方法,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人口学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AIDS耻辱量表等收集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104名HIV/AIDS病人,在耻辱量表、症状量表、敌意心理趋势、经济费用担忧以及医生信任度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3.83±3.98)分、(18.64±15.16)分、(83.57±19.65)分、(45.51±29.31)分及(73.20±23.78)分;病人在过去的7天内平均服药依从性为90.24%;41.35%的病人在过去1个月内曾发生过漏服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AIDS耻辱得分,以及经济费用担忧得分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结论有近一半HIV/AIDS病人存在漏服药物的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