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制订提高服药依从性相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在南京市某医院,对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418名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均数为86.27%。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治疗时间、抑郁评分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抑郁量表得分越高[β=-0.151,95%可信区间(CI):-0.364~-0.075]、治疗时间24个月(治疗时间≤24个月:β=-0.144,95%CI:-8.320~-1.757),社会支持越低(β=0.118,95%CI:0.045~0.509)的病人服药依从性较低。结论南京市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较好。应加强对抑郁量表得分较高、治疗时间长、社会支持低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教育,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方案,加强随访频率来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HAART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短期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时,生活质量有无变化.方法 给予安徽省两地4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应用病历报告表的形式收集参加治疗病人的人口学信息、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信息,同时采用MOS-HIV量表,对病人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平均年龄(42.2±8.8)岁(26~62岁),治疗前CD4平均为(197±41)个/μl(94~271),治疗6个月时体重平均增加(5.1±4.5)kg(t=7.24,P<0.01),CD4平均增加(122±109)个/μl(t=7.07,P<0.01).采用MOS-HIV量表评定,病人躯体状况及精神状况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维度分析显示,在健康感知、认知功能、疼痛、精神健康、精力与劳累、健康压力、生活状况、健康的变化方面,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病毒治疗6个月时病人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躯体及精神状况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歧视知觉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抽取278名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艾滋病门诊的HIV/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问卷、Berger HIV歧视知觉问卷(BHSS)、反刍思维量表(R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 HIV/AIDS病人的BHSS、RRS、SCL-90总均分分别为(2.80±0.45)分,(1.95±0.58)分,(1.65±0.46)分。歧视知觉、反刍思维、心理健康三变量两两呈正相关(P0.05)。SCL-90高分组的负性自我形象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SCL-90高分组的反刍思维总分及各因子分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HIV/AIDS病人的反刍思维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HIV/AIDS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较高的歧视知觉,倾向于使用反刍思维方式。医务人员应该关注HIV/AIDS病人的思维变化,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降低其歧视知觉,降低反刍思维水平,进而提高HIV/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对抗病毒治疗(ART)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健康管理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9-12月在北京市佑安医院参加爱心家园活动的HIV/AIDS病人,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服药依从性信息、社会支持信息等。结果共计调查HIV/AIDS病人500例,有277例(55.40%)已经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其中依从性好的215例(77.62%),依从性差的62例(22.38%)。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户籍状况、经济状况、发病与感染状况和社会支持信息等;多因素分析中,服药时间、发病情况、社会支持利用度等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中,影响HIV/AIDS病人的依从性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具体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沟通,增加社会支持力度和措施以增加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验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亲密度、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为有效提高HIV/AIDS病人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6月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部的411名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网络、社会支持与抑郁情况等信息,并对其中有配偶或固定性伴的病人进行分析。建立亲密度、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亲密度对抑郁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果 411名HIV/AIDS病人中,55.00%(226名)有配偶或固定性伴,其中社会支持得分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52.6分(35.5,72.4),抑郁得分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14分(6,23)。单因素分析显示,月平均收入、社会支持以及与配偶或固定性伴间的亲密度和抑郁相关。对社会支持与抑郁构建测量模型显示,测量模型拟合良好(Chi-Square=35.18,RMSEA=0.06,CFI=0.99,TLI=0.98,SRMR=0.05)。在校正月平均收入后,对亲密度、社会支持和抑郁构建结构模型显示,模型亦拟合良好(ChiSquare=61.83,RMSEA=0.06,CFI=0.98,TLI=0.97,SRMR=0.06)。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在亲密度与抑郁之间的间接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7,P=0.03),亲密度与抑郁之间的直接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43,P=0.21)。社会支持在亲密度与抑郁之间呈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今后对感染者心理状况的干预中,应鼓励感染者加强与其配偶/固定性伴的沟通,增进亲密度,有利于提高感染者的社会支持,从而降低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长期生存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MOS-HIV)量表对河南省217例抗病毒治疗10年以上HIV/AIDS病人进行生存质量评价,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生理健康总分(46.00±9.85)分,心理健康总分(45.01±11.79)分,其中机体功能、角色功能、健康担忧得分较高,分别为(73.62±24.14)分、(78.66±32.99)分、(72.60±25.35)分,而总体健康、精力/疲劳、生活质量和健康变化得分较低,分别为(40.30±29.78)分、(57.10±17.66)分、(56.57±18.94)分和(50.92±20.81)分。病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感染方式、收入水平、合并其他疾病均影响长期生存病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尤其是年龄、收入、合并其他疾病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更大。结论河南省长期生存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年龄越大、收入越低、合并其他疾病其生活质量越低,建议对长期生存的HIV/AIDS病人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ART)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病人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HIV/AIDS病人参与的‘关爱-支持’管理模式探讨",调查内容为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5±1.33)分,最高得分为16分。对抗病毒药认识得分较高,为(3.96±0.41)分,正确用药认识较为薄弱为(2.06±0.62)分。不同发病情况(F=20.21,P=0.00)、医疗保障形式(F=14.16,P=0.00)、婚姻状态(F=6.40,P=0.00)、感染时间(F=3.78,P=0.00)、服药时间(F=2.28,P=0.02)以及确诊地点(F=29.33,P=0.00),对于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全和完善对于HIV/AIDS病人防治组织,提供更全面、体系的抗病毒治疗知识,增大宣传力度,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ART)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病人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HIV/AIDS病人参与的‘关爱-支持’管理模式探讨",调查内容为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5±1.33)分,最高得分为16分。对抗病毒药认识得分较高,为(3.96±0.41)分,正确用药认识较为薄弱为(2.06±0.62)分。不同发病情况(F=20.21,P=0.00)、医疗保障形式(F=14.16,P=0.00)、婚姻状态(F=6.40,P=0.00)、感染时间(F=3.78,P=0.00)、服药时间(F=2.28,P=0.02)以及确诊地点(F=29.33,P=0.00),对于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全和完善对于HIV/AIDS病人防治组织,提供更全面、体系的抗病毒治疗知识,增大宣传力度,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状况。方法整群抽取安徽农村地区某项目乡AIDS病人/HI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219名AIDS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2.50±7.13,主观支持为17.95±4.15,客观支持为8.90±3.02,支持利用度为5.65±2.42;家庭和政府在AIDS病人/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家庭人口数多及子女孝顺的AIDS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评分较高。结论AIDS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家庭的主导作用,同时进一步调动其他组织和人员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一、艾滋病(AIDS)疫情报告情况截至2014年1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443 748例,死亡137 497例。现存活HIV感染者268 499例,AIDS病人175 249例。本月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8455例,既往HIV感染者本月转化为AIDS病人1126例。本月报告死亡1275例中,本月死亡735例,既往死亡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临泉县艾滋病社区关爱体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当地各阶层健康居民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法对85名HIV感染者和病人及65名HIV感染者和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经分层抽样方法对519名社会各阶层健康居民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HIV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乡镇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HIV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社会支持的不利因素,而好的邻里关系、烦恼诉说是影响HIV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质量的有利因素。KAP调查中,有76.3%的人没有帮助过艾滋病患者,11.3%的人不愿意长期援助艾滋病患者,42.4%的人则看情况。结论诸多因素在不同层面影响皖北农村地区HIV感染者和病人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我国农村现有的艾滋病社区关爱、社会支持工作还亟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为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年龄14岁、有一定文化基础、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并且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48例HIV/AIDS病人。从多因素分析看,HIV/AIDS病人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特异功能(HIV)、生理功能(PHD)、心理功能(PSD)、社会功能(SOD),其得分分别为(85.29±1.17)分、(75.13±1.23)分、(61.02±1.56)分、(60.14±1.42)分(F=198.33,P0.05)。从单因素分析看,社会功能领域得分在性别之间及感染途径上存在差异,女性高于男性(t=-4.431,P0.05),静脉吸毒组、性传播组高于其他组(F=5.866,P0.05);病人的特异功能领域在不同年龄组和婚姻状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45岁组及45~60岁组得分高于60岁以上组(F=3.885,P0.05),已婚组优于未婚组、其他组(包括离异、丧偶等)(F=4.860,P0.05)。HIV/AIDS病人的4个领域得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期与2期优于3~4期,(FPHD=15.864,FPSD=4.677,FSOD=7.284,FHIV=38.905,P0.05);生理功能领域在病毒载量分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毒载量低于1 000拷贝/mL的病人得分高于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的病人(t=-4.42,P0.05);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分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躯体不适和心理压力是影响HIV/AIDS病人生命质量较为重要的因素,老年患者、未婚患者、WHO分期较高及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的病人生命质量较差,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医务人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全面干预,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人口学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AIDS耻辱量表等收集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104名HIV/AIDS病人,在耻辱量表、症状量表、敌意心理趋势、经济费用担忧以及医生信任度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3.83±3.98)分、(18.64±15.16)分、(83.57±19.65)分、(45.51±29.31)分及(73.20±23.78)分;病人在过去的7天内平均服药依从性为90.24%;41.35%的病人在过去1个月内曾发生过漏服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AIDS耻辱得分,以及经济费用担忧得分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结论有近一半HIV/AIDS病人存在漏服药物的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89名HIV/AIDS病人,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并与同期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进行对比,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依次为44.5、58.1、62.6和57.7分。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显著低于HIV阴性的高危人群以及健康人群(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缺少家庭支持和食欲差,是HIV/AIDS病人较低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 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较低,尤以MSM人群明显,高效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对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和缺少家庭支持的MSM人群的医疗和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PLWHA)的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综合关怀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测量广州市番禺区PLWHA生活质量现状,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特征,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番禺区PLWHA生理领域总分为(53.92±6.85)分,心理领域总分为(45.88±7.57)分。HIV感染者在生理、心理领域总分,总体健康、躯体角色、社会功能、肌体疼痛、健康压力和生命质量领域等方面评分均高于AIDS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不同年龄组中,30~39岁年龄组生理领域总分最高;不同职业组中,无/待业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病人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组各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者在生理、心理领域总分,总体健康、躯体健康、躯体角色、社会功能、肌体疼痛和心理健康领域等方面评分,均高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番禺区PLWHA的生存质量水平较低,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倡导提供多方位的综合干预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病人的病耻感状况,为临床开展艾滋病的心理疏导,提高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采取合理的社会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社会影响量表,对来自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唐山市和迁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98名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IDS病人在社会排斥(t=3.232,P0.01)和社会隔离(t=5.501,P0.01)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外常模,而在经济无保障(t=-3.176,P0.01)方面的得分低于国外常模。不同性别、有无并发症和不同年龄的AIDS病人之间在病耻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的AIDS病人之间在内心羞辱(t=2.511,P0.05)和社会隔离(t=2.329,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IDS病人存在较严重的病耻感,并且受婚姻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5·12地震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5·12地震后8个月,采用Scl-90抑郁分量表、躯体化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灾区的70名老年组被试和139名青年对照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 灾区老年人的抑郁得分略高于青年人(t=1.68,P=0.09),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青年人(t=3.198,P<0.01),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青年人(t=6.20,P<0.001),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得分也显著高于青年人(t=3.11,P<0.01),而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青年人(t=-3.29,P<0.01);心理韧性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4,P<0.001),而与抑郁、躯体化无关,社会支持负向预测抑郁情绪(β=-0.33,P<0.001),同时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β=0.19,P<0.001)和韧性(β=0.22,P<0.001).结论 与灾区青年人相比,灾区老年人同时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情绪、躯体化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与老年人拥有较低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心理韧性有关,但心理韧性并不能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和躯体化,甚至还受到社会支持减少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昌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6月,选择南昌市东湖区和青云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并确诊的HIV/AIDS病人230例,调查生存质量现况。应用MOS-HIV量表评价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有效问卷225份,HIV/AIDS病人生理健康总分为(51.88±7.04)分,心理健康总分为(49.29±6.6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情况、就业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表明:CD4+T淋巴细胞计数、收入、就业情况、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南昌市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较低,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对年老、失业、独居HIV/AIDS病人的关怀与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服刑人员与非服刑人员的生存质量进行描述和比较,并探讨与生存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监狱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人口学问卷、WHOQOL-HIV-BRIEF中文简表、Berger耻辱量表收集信息,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计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3份。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除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外,均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社会关系领域外,服刑人员的生存质量高于非服刑人员,并且在生理、独立性、环境、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HIV感染时间、Berger耻辱得分,均与生存质量有关(P0.05)。结论 HIV/AIDS病人中的服刑人员生存质量相对较高,但监狱干警仍需提高警惕,加强狱中的健康教育,并呼吁社会各界营造健康、宽容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1]。而艾滋病病毒(Hua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与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对于艾滋病疫情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的高低代表着他们获得理解与支持的多少,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