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荣昌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后免疫重建效果,探讨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的荣昌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随访数据,对资料进行清理分析。结果 218例HIV/AIDS病人经ART治疗一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从(238.47±141.89)个/mm~3上升至(386.57±215.04)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96,P0.001)。病毒抑制失败17例,占7.8%,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奈韦拉平+其他组[比值比(OR)=4.183,95%可信区间(CI):1.378~12.693]比依非韦仑+其他组更容易出现病毒抑制失败;漏服药物(OR=3.196,95%CI:1.060~9.635)比没有漏服药物更容易出现病毒抑制失败。结论 218例HIV/AIDS病例经ART一年后免疫重建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是病毒抑制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医疗机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和并发症处置工作的能力,优化治疗方案,强化病人治疗依从性指导来提高ART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上升~([1]),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免费抗病毒治疗(ART)的深入开展,老年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国内研究显示~([2]),ART能有效延长老年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ART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治疗满一年以上的老年HIV/AIDS病人进行疗效观察,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ART)早期阶段,艾滋病(AIDS)病人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免疫重建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21例接受ART规律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收集病人服药前及服药第2、4、8、12周时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染色技术检测CD4+T细胞的水平,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免疫活化间的相关性。结果 ART后,CD4中心记忆细胞(CD4CM)和CD4幼稚细胞两种形式的CD4+T细胞增加,且在前4周治疗增长迅速。治疗4周时CD4CM的变化与治疗12周时CD4+T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D8+CD3+8T细胞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ART能有效地重建AIDS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并且CD4CM可能是免疫重建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武汉市第八医院为江岸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ntiretoviral therapy,ART)定点医院,承担辖区内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ART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郑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不同时期生存情况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3 014例符合标准的病例,依据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分成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十五"(2004-2005)、"十一五"(2006-2010年)、"十二五"(2011-2015年)3个治疗时期。这3个时期新增治疗病例分别为71例、954例和1 989例,由此组成3个组,比较分析3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况,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抗病毒治疗时期,入组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HIV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及首治抗病毒治疗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五期间ART病人五年生存率(0.91)高于十一五期间ART病人(0.80),而十一五期间ART病人两年生存率(0.87)高于十五期间ART病人(0.67)。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艾滋病病死率分别是28.89/100人年、5.61/100人年和2.66/100人年,不同治疗时期ART病人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8,P0.01);相对于十五期间,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艾滋病死亡风险分别下降了0.377倍和0.162倍。结论随着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的加大,HIV/AIDS病人生存率显著提高,病死率及死亡风险明显下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凉山州外出务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流入地抗病毒治疗(ART)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异地治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某县187名外出务工的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187名HIV/AIDS病人均为彝族农民,其中青壮年男性174人(占93.0%),文盲小学文化173人(占92.5%)。愿意在外出务工期间接受流入地ART者占7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一年吸毒[P=0.003,比值比(OR)=3.918]、城市流动率较高(P=0.003,OR=3.082)和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P=0.009,OR=2.635)的HIV/AIDS病人,对流入地抗病毒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结论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对流入地提供抗病毒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有必要继续探索针对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的异地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然而,部分晚期AIDS病人的病毒抑制与免疫重建并不同步,发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或免疫重建失败(INR),极大地影响了临床预后。文章针对HAART后免疫重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治疗手段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治疗(ART)可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的病毒载量,从而对AIDS的流行和发展产生影响。文章针对国内外ART对AIDS疫情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传染源的影响来看,ART能抑制HIV/AIDs病人血液、生殖道、直肠壁的病毒复制,但仍存在感染的风险。从传播途径的影响来看,ART是否会增加危险性行为尚存争议。从高危人群的影响来看,ART应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耐药性等诸多负面效应。因而亟须更多研究对ART所带来的AIDS疫情趋势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贵州地区进行强化宣传教育,分析强化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随访退出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开展强化宣传教育为研究组,开展普通宣传教育的县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新报告HIV/AIDS病人强化宣传教育前、后确证阳性时间到抗病毒治疗(ART)时间、一年内ART比例等指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强化宣传干预和普通宣传教育后随访6~18个月,比较HIV/AIDS病人随访退出情况的差别。结果强化宣传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确证阳性到ART时间从42天明显缩短至9天;研究组一年内ART比例从47.6%(89/187)提高到93.0%(439/472);同期,对照组一年内ART比例从41.4%(87/210)显著提高到84.1%(290/345);强化宣传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ART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维持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宣传教育,能够缩短HIV/AIDS病人确证阳性到启动ART的时间,扩大ART比例并减少失访的发生,提高病人治疗的及时性和随访依从性,建议在积极动员HIV/AIDS病人启动ART的同时,应加大服药依从性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ART)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病人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HIV/AIDS病人参与的‘关爱-支持’管理模式探讨",调查内容为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5±1.33)分,最高得分为16分。对抗病毒药认识得分较高,为(3.96±0.41)分,正确用药认识较为薄弱为(2.06±0.62)分。不同发病情况(F=20.21,P=0.00)、医疗保障形式(F=14.16,P=0.00)、婚姻状态(F=6.40,P=0.00)、感染时间(F=3.78,P=0.00)、服药时间(F=2.28,P=0.02)以及确诊地点(F=29.33,P=0.00),对于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全和完善对于HIV/AIDS病人防治组织,提供更全面、体系的抗病毒治疗知识,增大宣传力度,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ART)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病人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HIV/AIDS病人参与的‘关爱-支持’管理模式探讨",调查内容为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5±1.33)分,最高得分为16分。对抗病毒药认识得分较高,为(3.96±0.41)分,正确用药认识较为薄弱为(2.06±0.62)分。不同发病情况(F=20.21,P=0.00)、医疗保障形式(F=14.16,P=0.00)、婚姻状态(F=6.40,P=0.00)、感染时间(F=3.78,P=0.00)、服药时间(F=2.28,P=0.02)以及确诊地点(F=29.33,P=0.00),对于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全和完善对于HIV/AIDS病人防治组织,提供更全面、体系的抗病毒治疗知识,增大宣传力度,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广州市新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感知的医生同理心对ART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招募新开始治疗的HIV/AI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第一天时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相关的变量以及感知的医生同理心,3个月后调查研究对象的ART依从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病人感知的医生同理心对ART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共346人,ART服药依从率为78.9%,感知的医生同理心总分为(44.5±6.89)分。校正背景变量后,HIV/AIDS病人感知的医生同理心总分与依从性呈正相关[比值比(OR)=1.04,P=0.03]。10个条目中,"医生仔细听您说话"(OR=3.60,P=0.002)、"医生从各个方面关心您"(OR=2.14,P=0.026)、"医生会清晰地解释您的疑问"(OR=2.85,P=0.018)和"医生与您一起制定治疗计划"(OR=2.17,P=0.047)对ART依从性有影响。结论新治疗策略下,广州市新开始ART的HIV/AIDS病人依从性较好。通过提高医生同理心,可进一步提高ART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中医药干预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并对影响免疫功能重建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已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HIV/AIDS患者109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成中药干预组和非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采用ART+中药治疗,非中药干预组采用ART+安慰剂治疗,疗程12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中药干预组患者50例,非中药干预组59例,两组人口学特征及ART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治疗12个月后,中药干预组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为34.0%(17/50),非中药干预组为16.9%(10/59)。多因素分析结果,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中药干预组是非中药干预组的4.048(1.300~12.606)倍,ART时间大于5年是ART时间小于5年的17.619(3.591~86.457)倍,血液和母婴传播是同性性传播的11.343(1.213~106.04)倍。结论 中药干预治疗、ART时间长短及HIV传播途径是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排除其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中,已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病人退出治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欠发达地区ART依从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HIV/AIDS病人退出治疗较严重的两个县作为研究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88名调查对象中,退出ART的病人占37.91%(185人),维持ART的病人占62.09%(303人)。能够维持ART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接受ART后可以延长生命的占68.98%(209/303);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领药不方便占30.27%(56/185),强制戒毒停药17.84%(33/185),药物不良反应12.43%(23/185)和由于农忙等原因未去领药11.35%(21/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后外出务工[比值比(OR)3.823,95%可信区间(CI):2.384~6.131]、男性(OR=1.839,95%CI:1.133~2.983)、服用过中药(OR=1.836,95%CI:1.097~3.071)、就医不便捷(OR=1.694,95%CI:1.002~2.866)是退出ART的危险因素;而病人在ART过程中得到家人支持(OR=0.250,95%CI:0.093~0.671)、接受过ART服药依从性教育(OR=0.107,95%CI:0.044~0.260)、ART知识(按得分≥5分计)(OR=0.203,95%CI:0.095~0.434)是HIV/AIDS病人退出ART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HIV/AIDS病人退出ART的问题,可通过完善抗病毒治疗的异地转介机制、推进戒毒所内ART的开展、加强ART人群的依从性教育等措施来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波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情况,进一步分析抗病毒治疗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病人依从性的政策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宁波市2004-2015年开始接受ART的HIV/AIDS病人,对一般情况和服药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卡方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RT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依从性评价采用依从性支持评价中心(CASE)指数为判断标准。结果共调查ART的HIV/AIDS病人207例,依从性良好的182例,占87.9%。停服和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是遗忘,占48.4%。最显著的不良反应是服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占45.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调查者知识1(如果服药出现不良反应,可否自己停药或少吃些药)知晓情况差,是影响ART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调整比值比(aOR)=8.24,95%可信区间(CI):2.0~33.90,P=0.003]。受调查者知识2(如果不能坚持按时遵医嘱服药,是否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知晓情况好,是影响ART依从性的保护因素(aOR=0.26,95%CI:0.07~0.97,P=0.044);服药采用提醒方法,是影响ART依从性的保护因素(aOR=0.26,95%CI:0.07~0.90,P=0.034)。结论宁波市HIV/AIDS病人ART依从性整体良好,针对影响ART依从性的原因,加强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患者使用多种服药提醒方法,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是衡量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经典指标,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用CD4细胞绝对计数难以精确反应艾滋病(AIDS)病人的免疫状态,特别是经过抗病毒治疗后CD4细胞500个/μL以上的患者。CD4/CD8比值在正确评价免疫功能中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HIV感染后导致CD4/CD8比值倒置,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也难以恢复正常。基线状态、治疗方案、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因素均影响CD4/CD8比值的恢复。CD4/CD8比值与HIV感染后异常免疫激活相平行,不仅作为艾滋病预后的预测因子,也与非AIDS相关事件的发生以及HIV储存库有关。CD4/CD8比值恢复正常有望作为评估HIV感染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后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艾滋病提供措施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现况调查等方法,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有关HIV/AIDS病人ART后进行的随访记录以及现场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资料录入数据库后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周岁接受ART的HIV/AIDS病人670例,其中男性574例(85.7%),已婚/同居345例(51.5%),平均年龄(39.90±13.42)岁。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婚姻状况等相关潜在混杂因素之后,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较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组低[风险比(HR)=0.112,95%可信区间(CI):0.028~0.455],最近一个月漏服药物(次数≥2次/月)组的死亡风险较未漏服组高(HR=8.991,95%CI:2.531~31.938),具有轻度以上焦虑组的死亡风险较无焦虑组高(HR=3.673,95%CI:1.244~10.849)。结论湖州市HIV/AIDS病人免费ART后能够提高其生存率,基线CD4细胞计数高、无焦虑症及未漏服抗病毒药物会降低死亡风险,建议针对HIV/AIDS病人早期加入ART、增强其服药后的心理干预和卫生服务、以及加强服药依从性的宣教,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珠海市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ART)前的基本特征,为探讨治疗工作模式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成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92例病人中76.2%(451例)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6.2±10.8)岁,68.7%(407例)经性传播,男男性行为传播病人比例逐年增高(χ2趋势=52.115,P0.001)。55.7%的病人(330例)开始治疗时已进入艾滋病临床Ⅳ期。579例病人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值为177个/μL。2011年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调整后,进入ART的AIDS病人处于早期临床阶段(Ⅰ/Ⅱ期)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调整前(χ2=94.281,P0.0001),基线CD4细胞计数也明显上升(t=14.4,P0.0001)。结论晚发现和晚治疗是当地AIDS病人ART前的突出特点,需探讨更有效的工作机制,扩大监测检测网络,优化从筛检到治疗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最初3个月的免疫重建综合征问题. 方法 对收治的HIV/AIDS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前3个月内的临床症状、CD 4 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进行描述. 结果 2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病人中,治疗的前3个月CD 4 T淋巴细胞均上升,病毒载量下降有的甚至检测不到,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12例;并发肺炎6例(细菌性4例、霉菌性2例),卡氏肺囊虫肺炎(PCP)3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结核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肠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血行播散型结核并脑膜炎1例),带状疱疹1例. 结论 HAART可使免疫重建,包括CD 4 T淋巴细胞功能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和其他的治疗益处,同时也会激活一些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探索抗病毒治疗(ART)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ART效果的措施。方法收集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所提供的成都市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随访资料,对资料进行清理分析。结果共收集1682例HIV/AIDS病人,经标准方案治疗1年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从(184.49±103.82)个/μL上升到(313.11±157.41)个/μL,ART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8,P0.001)。病毒抑制失败86例,失败率为5.1%。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R)=2.073,95%可信区间(CI)=1.012~4.248,P=0.046]、漏服(OR=5.994,95%CI=2.314~15.528,P0.001)及治疗方案(OR=2.059,95%CI=1.223~3.467,P=0.007)与病毒抑制失败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服是影响病毒抑制失败的主要因素,应关注老年患者的病毒抑制情况,通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尽量使用最优治疗方案来降低病毒抑制失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