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均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两者可并存,亦可相继发病。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二者有相同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上也有较多相似之处。笔者自2009年3月-2010年9月,跟随广西名中医唐爱华老师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1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对血糖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明显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健康宣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胰岛素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降糖活血方内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6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艳丽  王秋萍 《当代医学》2012,18(23):44-4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89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方口服.1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结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下降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消渴丸治疗90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昌杰  谭文红  付清平  兰鹏  陆玉雄 《广东医学》2008,29(12):2105-2106
目的观察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治疗及格列喹酮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中医症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观察组血糖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渴丸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2型绪尿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每周3次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共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以35例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结果:运动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腰围和体重指数,较单纯药物和饮食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2年 6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 2型糖尿病患者 5 4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0 8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按WHO (1985年 )规定及我国第 5届糖尿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确诊为 2型糖尿病 ,10 8例随机分为 2组 :其中观察组 5 4例 ,男 2 6例 ,女 2 8例 ,年龄 40~ 74岁 ,并发冠心病 17例 ,高血压病 2 0例 ,脑动脉硬化 17例 ,血糖 7 0~ 8 3mmol/L 14例 ,8 4~ 14 0mmol/L 35例 ,>14 0mmol/L 5例 ;对照组男 2 4例 ,女 30例 ,年龄 42~ 6 9岁 ,主要并发症有冠心病、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运动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文忠  韦春清 《广西医学》2005,27(8):1173-1175
目的了解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饮食控制或加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中等负荷强度的运动治疗,6个月后评估病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及胰岛素分泌变化情况。结果运动治疗后100g馒头餐的空服、30min,60min、120min、180min血糖及HbA1c均较运动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120min及180min血胰岛素值显著低于运动治疗前(P〈0.01或P〈0.05)。且体重指数及血甘油三酯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本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8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降糖1号、2号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②方法将22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观察Ⅰ组(1号联合美迪康),对照Ⅰ组(单用美迪康)和观察Ⅱ组(2号联合达美康),对照Ⅱ组(单用达美康),疗程1个月。③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观察组临床症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④结论降糖1号、2号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其改善临床症状,降糖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降糖合剂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降糖合剂对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拟益气养阴、清热化瘀为主的中药组成降糖合剂治疗 60例 ,其中临床单纯口服降糖合剂组 3 0例 ,降糖合剂加中药外治组 3 0例 ,设单纯口服金芪降糖片 3 0例作中药对照组。观察项目 :3组治疗前后血糖、2 4 h尿糖定量、血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浆 C-肽、胰岛素、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糖、2 4 h尿糖定量明显降低 ,血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血浆C-肽、胰岛素水平提高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与中药对照组疗效相仿 ,并且两中药治疗组还能明显降低血浆比黏度及全血比黏度 ,作用明显优于中药对照组。结论 :提示降糖合剂有一定降低血糖、提高胰岛分泌功能、改善血黏度、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明确,疗效的可预见性好,但难以去除毒副作用的影响.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疗效明显,常用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电针、耳穴等,治疗过程中可以调节并整合机体神经系统,抑制各种导致偏头痛的体液因子,缓解患者的不适.综合疗法在单纯针刺基础上结合药物、手法、艾灸、放血等方法,能够更加迅速缓解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血浆内皮素与微血管病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讨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ET1)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数据采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法。[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结论] 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糖尿病(DM)患者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提早应用ET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分析相关因素。②方法采用Beckman公司Array 360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5例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血清CRP,并分别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计算Ho-ma A胰岛素抵抗指数。③结果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CRP(4.84±1.89)mg/L较无大血管并发症组(3.36±1.54)mg/L明显升高(P=0.036),且二者均较对照组(1.02±1.12)mg/L明显升高(P分别为0.003、0.009)。在糖尿病患者中,CRP与BM I、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UAER、Homa A指数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与FBG、2hPG、HbA1 c、INS、C-P、UA无明显相关。④结论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血压、肥胖、血脂、胰岛素抵抗、UAER等密切相关,说明CRP可能在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RP可作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格列美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将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成2组,即联合治疗组(A组)55例、格列美脲治疗组(B组)60例。A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起始剂量2mg,1次/d,早餐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d,三餐前服用;B组单用格列美脲,起始剂量2mg,1次/d,早餐服用。总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体重指数,同时观察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以FPG和2hPG为诊断依据计算治疗8周后A、B两组的成本-效果比(C/E)为:2.91/2.91和5.91/5.48。结论单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与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相当,而联合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要低于单用格列美脲。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为一种罕见疾病,主要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EG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减少激素剂量,直到停用,同时降低激素造成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风池穴温通针法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风池穴“温通针法”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针灸学》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头维、率谷、角孙、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常规针刺.治疗组腧穴处方同对照组,先予风池穴“温通针法”,再对余穴施术治疗,余穴操作同对照组.均治疗1次/d,留针30 min/次;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头痛强度;采用头痛影响测定-6(HIT-6)问卷评价头痛对患者生活影响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 (P <0.05).2组治疗后,头痛强度VAS评分和HIT-6问卷得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P <0.05,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风池穴“温通针法”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头痛强度,减轻头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真胰岛素、胰岛素原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测定 73例糖尿病患者 (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和胰岛素抵抗综合症B组 )和 3 0例健康者对照组 (hormalcontrol,NC)体内的空腹真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的真胰岛素、胰岛素原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组的真胰岛素、胰岛素原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真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的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 ;胰岛素原 ,它不仅提示胰岛素抵抗 ,还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李玫玫  冯莹 《中原医刊》2006,33(11):11-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5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BG、2HBG、HbA1c和神经传导速度,依据清洁中段尿培养结果分为泌尿系感染组和无感染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泌尿系感染率高,临床表现隐匿。泌尿系感染组较无感染组病程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高血糖的长期作用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二者加剧了老年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