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塞利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并与阿替洛尔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入选21~60岁血压为(160~200)mmHg/(95~114)mmHg(1mmHg=0.133kPa)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40例进行8周的观察,随机服用塞利洛尔100~400mg/d或阿替洛尔25~100mg/d。结果塞利洛尔组(114例)血压从(163.9±20.3)mmHg/(105±11.3)mmHg降至(139.1±17.2)mmHg/(86.0±7.3)mmHg;阿替洛尔组(112例)血压从(164.5±20.0)mmHg/(104.0±8.1)mmHg降至(138.2±17.4)mmHg/(84.2±8.3)mmHg。控制24h血压,塞利洛尔较阿替洛尔为佳。结论β受体阻滞剂塞利洛尔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降压药,比阿替洛尔有更好的控制24h血压的作用,推荐剂量为100~300mg/d。  相似文献   

2.
比索洛尔 (商品名 :康可 )是新一代高度选择性的 β1受体阻滞剂。我们应用这一新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138例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 1998- 0 8~ 2 0 0 0 - 10住院患者 ,均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 4周。除外肝、肾功能异常、病窦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Ⅲ~Ⅳ级及支气管哮喘。 138例患者中 ,男性 97例 ,女性 41例 ,年龄 5 0± 6 .8岁。血压为SBP2 1 2 8± 1 33kPa(16 0± 10mmHg) ,DBP13 97± 1 2 0kPa(10 5± 9mmHg)。1.2 治疗方法用比索洛尔前停用各种降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塞利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并与阿替洛尔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入选21~60岁血压为(160~200)mmHg/(95~114)mmHg(1mmHg=0.133kPa)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40例进行8周的观察,随机服用塞利洛尔100~400mg/d或阿替洛尔25~100mg/d。结果塞利洛尔组(114例)血压从(163.9±20.3)mmHg/(105±11.3)mmHg降至(139.1±17.2)mmHg/(86.0±7.3)mmHg;阿替洛尔组(112例)血压从(164.5±20.0)mmHg/(104.0±8.1)mmHg降至(138.2±17.4)mmHg/(84.2±8.3)mmHg。控制24h血压,塞利洛尔较阿替洛尔为佳。结论β受体阻滞剂塞利洛尔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降压药,比阿替洛尔有更好的控制24h血压的作用,推荐剂量为100~300mg/d。  相似文献   

4.
吲哒帕胺是一种非噻嗪类吲哚的衍生物,具有扩张血管平滑肌及利尿作用,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物。我科1998年5月至1998年11月用吲哒帕胺〔重庆药友制药生产,批号:川卫药准字(1992)第00623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7~68岁,平均5168±719岁。病程1~25年,平均1234±732年。Ⅰ期44例,Ⅱ期16例。2治疗方法 (1)入选观察期:对已服用降压药者,停用降压药和影响血压的药物,2周后测血压,舒张压(DBP)≥127kPa(1kPa=75mmHg)…  相似文献   

5.
目的强调β受体阻滞剂在原发性高血压尤其是中青年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降压作用.方法比较40例中青年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加用两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尤以舒张压控制不理想,加用美托洛尔12.5mg~25mg,日2次,或比索洛尔2.5mg~5mg日1次,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加用β受体阻滞剂2周后40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尤其舒张压下降显著.结论β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好,尤其适用于中青年患者以舒张压升高显著者.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年龄超过 6 0岁 ,其血压持续或非同日 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血压≥16 0 95mmHg可称为老年高血压(1 ) 。本文观察 1991~ 1998年门诊就诊 32例患者 ,采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个体化治疗 ,从而减少了心脑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32例在上级医院检查确诊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6 0~ 84岁 ,平均 74岁 ,Ⅲ期高血压 1例 ,Ⅱ期高血压 2 5例 ,Ⅰ期高血压 6例。并对上述对象采取每月随访 ,定期测血压 ,每年进行健康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治疗的疗效。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索洛尔治疗,用药8周,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降压疗效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服药患者血压幅度及心率变化明显下降,120例患者中显效96例,占80%,有效17,占14%,总有效率为94%。用药后患者的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与用药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降低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方面,比索洛尔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压宁定治疗重症高血压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46例均系住院病人。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6岁(31~72岁)。原发性高血压44例,其中高血压Ⅱ期29例,高血压Ⅲ期15例。肾性高血压2例。重症高血压指收缩压(SBP)>180mmHg和(或)舒张压(DBP)>105mmHg。主动脉峡部狭窄,动静脉分流者不予入选。12 用药方法 将50mg压宁定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静推,10分钟推完。随后用50mg加入10%葡萄糖液体250ml中静脉维持滴注,15~30mg/h。根据血压调整滴速。46例中,4例曾舌下含服过心痛定,3例曾静脉滴注酚妥拉明,1例曾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所有病例在应…  相似文献   

9.
陈鹏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7):1088-1088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但抗高血压治疗尚不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1] 。单核 内皮细胞粘附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 ] 。本文报道抗高血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核 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经服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血压已恢复正常 (<14 0 / 90mmHg) 6个月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38~ 5 6岁。 (2 )正常血压对照组 2 3例 (男 12例 ,女 11例 ) ,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以上两组的年龄、体…  相似文献   

10.
芦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我们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 ,观察芦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入选标准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舒张压在 12 6 3~15 30kPa(95~ 115mmHg)。年龄 2 4~ 80岁 ,男女不限 ,病人自愿停用非试验所用的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进入试验。继发性高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过敏者 ,妊娠妇女不作为试验对象。共 4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平均年龄6 2 5岁。平均高血压病程 7 5± 10 4年。平均血压为 2 2 8±1 46 / 13 83± 1 33kPa(16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