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脑I/R组(模型组),脑I/R+预适应(预适应组),脑I/R+后适应组(后适应组),脑I/R+预适应与后适应联合干预组(联合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I/R损伤模型,预适应在造模24 h和1 h前采用3个循环的大脑中动脉阻闭15 s/再通30 s的方法诱导,后适应于再灌注前采用3个循环的再灌注30 s/缺血15 s的方法诱导。造模后48 h,分别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p-Akt与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间脑梗死灶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大于联合干预组(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脑组织p-Akt和p-ERK1/2表达上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适应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p-Akt表达轻度上调、p-ERK1/2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后适应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且p-Akt表达明显上调和p-ERK1/2表达轻度上调(P<0.01,P<0.05)。联合干预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程度及p-Akt与p-ERK1/2表达上调程度均明显强于预适应组或后适应组(均P<0.01)。结论:预适应与后适应联合干预对脑缺I/R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单独的预适应或后适应,可能与预适应与后适应的抗I/R损伤的机制不同且互补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Westem蛋白印迹检测ICAM-1.结果:I/R组各项指标表达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缺血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IPC±I/R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IPC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CAM-1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内的黏附、浸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腺苷介导家兔心脏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脏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在体家兔心脏I/R模型,测定腺苷含量、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心肌梗死面积,并观察心肌的组织切片和超微结构,用SAS软件包作成组t检验处理,以观察缺血预适应对I/R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CK、LDH漏出率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伴有心肌组织腺苷含量增高(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对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腺苷可能介导这种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 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制备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观察蒺藜皂苷 (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 , GSTT) 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56 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 (I/R)、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IPC)、阳性药腺苷组、GSTT 200、100、50 mg/L 组,缺血 30 min,再灌 40 min,记录给药前、再灌后 5、10、15、20、30 min 心率 (HR)、左室收缩压 (LVSP) 等心功能指标,并同步记录冠脉流量 (CF),同时测定心肌组织 ATP 水平。 结果 I/R 组再灌注后 5、10、15、20、30 min HR、LVSP 明显下降 (P<0.001);IPC 组,GSTT 200、100 mg/L 预适应组和腺苷预适应组再灌注后 5、10、15、20、30 min HR、LVSP 均明显升高 (P<0.05、0.01);I/R 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 (5、10、15、20、30 min) CF 明显减少 (P<0.001);与 I/R 组相比,IPC 组,GSTT 200、100 mg/L 预适应组和腺苷预适应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 (5、10、15、20、30 min) CF 均增加 (P<0.05、0.01、0.001);I/R 组 Na+K+ ATP 酶活力明显降低 (P<0.001)。与I/R 组相比,IPC 组,GSTT 200、100 mg/L 预适应组和腺苷预适应组 Na+K+ ATP 酶活力明显升高 (P<0.05、0.01)。I/R 组的 Ca2+Mg2+ATP 酶活力有增高趋势,与 I/R 组相比,IPC 组,GSTT 200、100 mg/L 预适应组和腺苷预适应组 Ca2+Mg2+ ATP 酶活力明显升高 (P<0.05、0.01)。 结论GSTT 可抑制心功能低下,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GSTT 还可增加心肌组织 ATP 酶活性,通过抑制 Na+/Ca2+交换,使得细胞摄取的 Ca2+ 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茶叶中茶多酚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导致的神经损伤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与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GCG对脑I/R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及IL-1β、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缺血1.5 h后,将尼龙线拔出,行再灌注24.0 h.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EGCG1组(I/R+12.5 mg/kg EGCG)、EGCG2组(I/R+25.0 mg/kg EGCG)、EGCG3组(I/R+50.0 mg/kg EGCG)5组.Sham组大鼠除不予栓塞大脑中动脉外,其余与I/R组相同.采用干湿重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色法检测MPO活性,RT-PCR测定IL-1β及IL-10 mRNA水平,ELISA测定IL-1β和IL-10含量.另取原代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组、OGD/R+EGCG组(OGD/R+50.0μmol/L EGCG)3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神经元IL-1β和IL-1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PO活性、IL-1β含量、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IL-1β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1).与I/R组比较,EGCG3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PO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IL-1β含量显著减少,IL-10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与I/R组比较,EGCG2组、EGCG3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IL-1βmRNA水平显著下调、IL-10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Control组比较,OGD/R组神经元IL-1β及IL-10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1).与OGD/R组比较,OGD/R+EGCG组神经元IL-1β蛋白质表达明显下调,IL-10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EGCG可抑制脑缺血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这一效应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I/R)及缺血预适应/再灌注(I/P+I/R)模型,初步研究不同的缺血方式后肾脏IκB激酶β(IKKβ)的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相互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摘除右肾、分离出左肾动脉后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缺血冉灌注组(I/P/+I/R组).分别用生化学检测血清肌酐(Scr)的变化,组织病理学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IKKβ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中NGAL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肾脏组织中IKKβ、NGAL的表达.结果:Scr水平及肾小管损伤评分提示,I/R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与sham组比较损伤程度重(P<0.01);与I/R组比较,I/P+I/R组损伤程度则明显减轻(P<0.05).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与免疫印迹检测IKKβ的表达提示,I/P+I/R组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P<0.05);VR+I/P组较I/R组则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与免疫印迹检测NGAL的表达提示,I/P+I/R组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P<0.05);I/R+I/P组较I/R组则明显减少(P<0.05).且IKKβ与NGAL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IKKβ参与了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了肾损伤标志物NGAL的产生,肾脏缺血预适应抑制IKKβ的激活,减少NGAL的产生.与肾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组,缺血再灌注(I/R)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LY294002 (LY)组.厄贝沙坦灌胃一周后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LY294002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p-Akt的活性;TUNEL检测凋亡细胞指数(AI).结果 与I/R组相比,厄贝沙坦组梗死面积、Bax蛋白表达和AI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和p-Akt活性增加(P<0.01);LY组与厄贝沙坦组相比,梗死面积、Bax蛋白表达和AI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和p-Akt降低(P<0.01),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进一步调控Bcl-2、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硫化氢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60~120 min的方法制备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Weistar大鼠(n=24)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H2S后适应组(H2S).Sham组为仅穿线,不做结扎;I/R组为先缺血30 min,再灌120 min;H2S后适应组为缺血30 min后,在再灌注之前经股静脉注射NaHS(15μmol/kg).记录缺血及再灌注时心率、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及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mmHg/s)等心功能参数,并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LVDP=LVESP-LVEDP).应用伊文氏蓝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H2S后适应组与I/R组降低了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评分(P<0.05),使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同时,心功能参数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H25S后适应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在拮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恢复大鼠心功能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n JS  Yan DM  Wang ZW  Zhu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8):555-558
目的 探讨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成3组,每组10只:(1)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 h.(2)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2次缺血再灌注.(3)二氮嗪预适应组(D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给予2次含二氮嗪(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缺血30 min,再灌注1 h.各组取心尖肌做冰冻切片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标本对心肌线粒体行Flameng评分.结果 IPC组、DPC组PGC-lα表达明显增高,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IPC及DP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meng评分:IPC组(0.44±0.13)、DPC组(0.47±0.10)、I/R组(1.78±0.14);IPC及DPC两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心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PGC-1α激活及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粉防己碱处理组(Tel).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的含量.结果 I/R组再灌注1h脑组织中IL-1β表达(4.71±0.73 ng/mg)开始升高,再灌注6h(10.56±0.61 ng/mg)达高峰;Tet组再灌注2 h、6 h、12 h脑组织中IL-1β含量与I/R组相应时间段比较显著降低(P<0.01),仍显著高于Sham组(P<0.01).结论 粉防己碱抑制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IL-1β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对再灌注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