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细胞因子表达谱,探讨IV型狼疮性肾炎(LN)免疫发病机制。
方法: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IV型LN患者及30例肾活检证实为V型LN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均留取
静脉血,分离血清,通过抗体芯片技术同时检测4种Th1细胞因子(INF-γ,IL-1,IL-2和TNF-α)和5种Th2细胞因子(IL-
4,IL-5,IL-6,IL-10和IL-1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淋巴细胞
亚型和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V型LN患者存在明显的贫血(P<0.001)、低补体血症及低白蛋
白血症(P<0.05)。IV型LN患者CD3+细胞比率和计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改变,但CD4+细胞比率和计数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1);由于CD8+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而出现CD4+/CD8+比值倒置(P<0.01);CD20+细胞比率及计数略
高于对照组(P<0.05);但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率及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V型LN患者相比,
IV型LN患者淋巴细胞表型异常更显著,尤其表现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对照组相比,IV型LN患
者体内存在广泛的细胞因子异常,检测的9种细胞因子中有7种明显升高,其中包括3种Th1细胞因子INF-γ (P<0.05),
IL-2 (P<0.05),TNF-α (P<0.01)和4种Th2细胞因子IL-4 (P<0.05),IL-6 (P<0.05),IL-10 (P<0.01),IL-13 (P<0.01 );与IV型
LN不同,V型LN仅有4种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其中除IL-2属于Th1细胞因子外,其余3种为Th2细胞因子,包括IL-4,
IL-10和IL-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多种临床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antidsDNA
滴度、疾病活动性指数等(r分别为-0.781,-0.746,-0.646;P<0.05);IL-5与anti-dsDNA滴度、血肌苷呈正相关
(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P<0.05);IL-10与SLEDAI呈正相关(P<0.01),与尿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均呈负相关(分
别P<0.05和<0.001);IL-13与尿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769,P<0.05);而V型LN患者细胞因子与临床表现之间相关性
小。结论:IV型LN患者体内存在广泛的淋巴细胞表型异常及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性,这可能是免疫抑制剂治疗IV型LN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外源性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IFN-γ+IL-4单抗或IL-4+IFN-γ单抗与脑胶质瘤细胞共同孵育,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用MTT方法检测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脑胶质瘤细胞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强于Th1类(P<0.01),IFN-γ+IL-4单抗可以增强IFN-γ的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IL-4+IFN-γ单抗则使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所增强,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也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结论 外源性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单抗可以调节Th1/Th2平衡,逆转Th2优势,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取前列腺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PCR检测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炎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CD4+,CD8+,IL-17+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前列腺炎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IL-17、IL-23p19、IL-23p40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1例MS患者治疗前(MS组)、泼尼松治疗4周后(泼尼松组)及20例健康者(正常组)外周血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reg(CD4+FoxP3+)、Tc1(CD4-CD8+IFN-γ+)和Tc2(CD4-CD8+IL-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流式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1)FCM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S组Th1细胞和Th17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和Tc1细胞显著下降(P<0.01),Th17/Treg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MS组比较,泼尼松组Tc1、Tc2和Treg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1),而Th1和Th17细胞显著下降(P<0.05),Th17/Treg比值降低(P<0.01);(2)CB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S组IFN-γ和IL-17A含量升高(P<0.05;P<0.01),IL-4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MS组比较,泼尼松组IL-17A含量明显降低(P<0.01),IL-4和IL-10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MS的发生可能主要与Th17上调和Treg下调有关,提示临床上针对MS靶向下调Th17和上调Treg,纠正Th17/ Treg比例失衡,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和CD16+CD56+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CD3+、CD4+、CD8+和CD16+CD56+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危重型病例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16+CD56+百分比均低于重型病例组,且两组均低于普通病例组(P<0.05);危重型病例组CD19+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高于重型病例组,且两组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5),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各组患儿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危重型病例组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重型组和普通病例组,且重型病例组高于普通组(P<0.01)。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16+CD56+百分比与病情呈负相关(r=-0.942、r=-0.953、r=-0.874、r=-0.953,P<0.01);CD19+、IFN-γ、IL-2、IL-4和IL-10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r=0.659、r=0.937、r=0.946、r=0.891、r=0.879,P<0.01)。结论 HFMD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降低是HFM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是引起HFMD不同临床经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青  金洁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300-2303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D4+IL-17A+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率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组初诊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MM组初诊患者血清IL-17、IL-6、IL-23、TGF-β、IL-10水平。结果 M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升高,Treg细胞比率降低,血清IL-6、IL-17与IL-23水平明显升高;M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含量呈负相关,Th17细胞含量与血清IL-6、IL-17、IL-23水平均呈正相关,Treg细胞含量与血清中IL-6、IL-17、IL-23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MM患者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IL-6、IL-17、IL-23影响两者表达,在MM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8+T细胞分泌的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将随机抽取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对其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变化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并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①Ⅰ,Ⅱ,Ⅲ,Ⅳ期肺癌中CD8+T细胞表达IFN-γ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9.83±11.32)%(、46.28±9.54)%(、35.16±7.51)%、(28.57±5.82)%;IL-2百分比分别为(65.28±12.52)%、(54.27±9.78)%、(46.81±7.86)%(、35.24±6.84)%;IL-4百分比分别为(31.52±4.97)%(、42.28±6.38)%、(53.37±8.61)%、(67.58±10.88)%;与Ⅰ,Ⅱ期肺癌相比,Ⅲ,Ⅳ期小细胞肺癌CD8+T细胞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下降,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与Th1类细胞因子呈负相关,而与Th2类细胞因子呈正相关。结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类细胞免疫功能失平衡,Th1类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发病期及静止期外周血CD4+细胞IFN-γ,IL-2,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CD4+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与RGH的发病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3例RGH发病期患者,16例静止期患者,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的IFN-γ,IL-2,TNF-α,IL-4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RGH患者发病期Th1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明显下降(P<O.05),Th2细胞因子(IL-4)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与RGH患者年复发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RGH患者发病期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与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是RGH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2和IFN-γ)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皮损及正常对照者包皮环切组织CD4、CD8、CD16及CD5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4+-CD4+ T细胞百分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在CA发病过程中存在Th1向Th2漂移.疣体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均增高,但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织;CD16、CD57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说明病损局部NK细胞较正常组织少.结论 CA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失衡及病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CA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下CD3单克隆抗体(CD3mAb)激活的人外周血αβ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用CD3mAb、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CD3mAb激活的T淋巴细胞(CD3AT)的中性条件培养;用CD3mAb、IL-2、rhIL-4和抗人IL-12抗体,作为Th2极化条件.分别收集PBMC和培养后第7、14和21天细胞,加PMA、ionomycin和monensin作用6 h后,用多色荧光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αβT细胞中胞内IFN-γ或IL-4产生细胞的比例.结果:PBMC中IFN-γ 或IL-4 αβT细胞分别为23.6%、2.4%.与中性条件相比,Th2极化条件下培养3周,αβT细胞中IFN-γ产生细胞明显减少(P<0.001),IL-4 产生细胞显著增加(P<0.001);同时产生IFN-γ IL-4 细胞从3.6%增加至6.1%.结论:体外Th2极化条件可以使人外周血αβT细胞分化为Th2功能亚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小鼠过敏性腹泻模型大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的表达和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和OVA-IgE水平,探讨腹泻小鼠大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的表达特点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雌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4及OVA-IgE的水平,取大肠组织HE染色观察大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明显,上皮不规则排列,腺区存在大量白细胞(WBC)浸润,固有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CD3,CD4,CD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肠黏膜固有层可见大量CD3+,CD4+,CD8+细胞.实验组IL-4,OVA-IgE分泌水平明显升高,IFN-γ分泌水平和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过敏性腹泻小鼠大肠黏膜局部CD4+T细胞亚群明显增加,CD4/CD8细胞比例失衡,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向Th2型漂移及EOS浸润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两种细胞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IL-17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数量和比例。结果胃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胃癌组中晚期、T3+T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别高于早期、T1+T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但不同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Th17细胞的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且提示肿瘤进展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相关,但与Th17细胞无明显统计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观察CD4+/CD8+和Th1/Th2比值变化。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PF组患者CD4+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PF组患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过强和Th2型免疫优势可能参与IPF发病,这将为IPF的诊断和细胞因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ACD小鼠模型,分离纯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并和不同浓度的IP-10共培养,RT-PCR法检测与IP-10共同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及IL-4 mRNA水平,2-△△CT法分析结果.结果:IP-10高、中浓度组体外培养的ACD小鼠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IP-10低浓度组体外培养的ACD小鼠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10 3个浓度组之间比较,IFN-γmRNA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IP-10 3个浓度组之间及与对照组比较,体外培养的ACD小鼠淋巴细胞IL-4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10可诱导IFN-γ生成增多,促使T细胞向Th1细胞趋化,使Th1/Th2分化失衡,促进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患者树突状细胞对Th1/Th2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14细胞,联合应用rhGM- CSF、rhIL-4和rhTNF-α诱导分化树突状细胞成熟。在培养的第9天,流式细胞术检测表型,细胞增殖/毒性剂盒分析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L-10的表达。诱导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共培养5d后,佛波酯+离子霉素+莫能霉素刺激培养4h,进行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及胞质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的比例。结果 SLE患者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其CD1a的表达降低(P<0.05),HLA- DR、CD80、CD86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HLA- DR、CD80、CD86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患者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也有所差异(P<0.05)。SLE患者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和IL-10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树突状细胞与对照组淋巴细胞共培养后Th1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Th2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增加,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分泌IL-12降低,IL-10升高。SLE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Th1细胞分化不足,在SLE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益生菌干预对卵清蛋白(OVA)诱导幼鼠食物过敏发生的影响,以及对模型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3周龄断乳雌性Brown-Norway幼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食物过敏组和益生菌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OVA-IgE和小肠内容物slgA水平.体外分离培养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脾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 食物过敏组血清OVA-IgE质量浓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益生菌干预组OVA-IgE质量浓度显著低于食物过敏组(P<0.05).益生菌干预组小肠内容物中slgA水平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食物过敏组脾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益生菌干预组与食物过敏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过敏组脾IL-4和IL-10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益生菌干预组IFN-γ、IL-4和IL-10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食物过敏组(P<0.05);食物过敏组IFN-γ/IL-4的比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益生菌干预组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P<0.05).结论 益生菌干预能够通过调节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起到防治食物过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的变化,分析其与Th22、Th17的关系,并探讨在AD患儿免疫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AD患儿,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调节性B细胞与Th22、Th17的变化,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L-10、IL-22及IL-17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D患儿PBMC中CD19+IL-10+调节性B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对照组[(1.15±0.31)%vs(2.36.±0.82)%,P0.05],Th22、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也低于健康对照组,IL-22与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儿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与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的的下调,以及Th22、Th17细胞上调,可能共同参与了AD的免疫学机制,它们免疫紊乱的调节可为A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魏军  刘岿然  隋丽红  尚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14-2415,242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功能变化.方法子痫前期患者29例,正常妊娠妇女1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72小时,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259.4±90.5)pg/mL,(452.0±122.6)=pg/mL与正常妊娠组(140.3±73.2)pg/mL,(307.5±106.4)pg/mL相比,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28.8±7.7)pg/mL,(178.9±98.6)pg/mL与正常妊娠组(41.9±11.4)pg/mL,(316.1±284.6)pg/mL相比,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增强,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功能状态,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1和IL-6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结肠癌组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早期结肠癌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化失衡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结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h3/Tr1细胞状态,分析它们在AIH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AIHA患者及健康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淋巴细胞。运用FITC-CD3单抗,Cy5-CD4单抗,PE-CRTH2单抗,以CD3/CD4设门作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中Th3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1的含量和Tr1细胞的相关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IHA患者外周血CD3+CD4+CRTH2-T细胞(Th1)百分率、CD3+CD4+CRTH2+T细胞(Th2)百分率均下降(P<0.05),而CD4+CRTH2-T/CD4+CRTH2+T比例(Th1/Th2)均明显升高(P<0.01),Th3/Tr1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的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AIH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Th1型细胞优势,Th3/Tr1细胞因子含量下降,可能与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