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体外不同诱导方法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骨髓MSCs,分别采用化学诱导剂(2-巯基乙醇 二甲基亚砜)和生物诱导剂,诱导骨髓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和诱导率分析.应用组织学方法显示尼氏体.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MSCs经两种方法诱导48h后,细胞均向神经细胞分化,胞体呈锥形、多角形,由胞体伸出较长的轴突样和树突样突起,且有分支.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能特异性表达NSE、NF,不表达GFAP.化学诱导剂组NSE阳性细胞率为86.9%,NF阳性细胞率为85.6%;生物诱导剂组NSE阳性细胞率为88.2%,NF阳性细胞率为86.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硫堇-伊红染色显示胞体内有大量的尼氏体.结论 体外两种诱导方法均可诱导大鼠骨髓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布法罗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代替重组LIF,建立在不加任何化学诱导剂的情况下诱导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在诱导分化实验前,应用BRL条件培养基来维持ES细胞生长和抑制其分化,并采取将悬滴培养法和聚集培养法结合起来,分三步诱导ES细胞分化的方法。结果:分化细胞中可见节律性收缩的细胞,经超微结构分析和免疫细胞学鉴定为心肌细胞。结论:本法无需添加化学诱导剂,为一种简便、经济的诱导体外培养小鼠E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花生四烯酸(从)和二磷酸腺苷(ADP)的储存条件.方法 随机收集101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血浆比浊法,分别用不同储存条件从和ADP作为诱导剂,上机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A-50℃储存0月和7月诱导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4.
抗坏血酸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作为诱导剂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建立一种体外诱导mES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悬浮培养法使mESC形成拟胚体(EBs),用含不同浓度抗坏血酸的分化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摸索最佳的诱导分化条件。结果:抗坏血酸诱导mES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最佳浓度为0.1mg/ml,约为70%的EBs出现跳动的心肌合胞体,显著高于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对照组。抗坏血酸诱导产生的心肌细胞表达多种心肌蛋白,具有心肌细胞的结构特征。结论:抗坏血酸能够促进mESC向心肌细胞分化,应用抗坏血酸体外诱导mESC向心肌细胞分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力学刺激与成骨化学诱导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I 型胶原(collagen type I, COL I)和骨钙素 (osteocalcin, OCN) 基因表达与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BMSCs,分别在成骨诱导和非成骨诱导条件下应用双轴力学应变加载系统对rBMSCs施加周期性的机械张应变(应变2%,频率1 Hz,每次2 h,间隔2 h,每天加载3 次)。力学刺激作用3 d和6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LP、COL I和OCN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 力学刺激作用后,成骨诱导6 d组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其余各组均无明显钙化结节形成。与相应非诱导组比较,成骨诱导3 d组ALP、COL I和OCN的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0.6、3和11.8倍;成骨诱导6 d组ALP、COL I和OCN的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2.7、3.2和10倍。结论 成骨化学诱导剂和力学刺激均能促进rBMSCs的骨向分化,且二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人α-突触核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婷  陈彪 《解剖学报》2002,33(5):492-495
目的 研究影响人α 突触核蛋白 (α synuclein)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常见因素 ,以提高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量。 方法 将重组质粒ProEXNACP转化进入到DH5α 大肠杆菌体内 ,观察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诱导培养基、诱导初始菌浓度及诱导中pH值变化等因素对蛋白表达产量的影响 ,用SDS PAGE梯度胶电泳分析 ,考马斯亮蓝染色进行比较研究 ,同时检测pH值 ,观察其变化。 结果 诱导剂IPTG浓度对诱导蛋白产生的影响不大 ,诱导过程中pH值变化较小 ,而诱导时间、温度、初始菌浓度和培养基的种类对诱导产生α 突触核蛋白有较大影响。其中 ,以LB培养基 ,37℃ ,180r min诱导 1~ 2h产生α 突触核蛋白的量最大。 结论 诱导剂IPTG诱导ProEXNACP/DH5α大肠杆菌产生α 突触核蛋白的量与诱导时间、温度、初始菌浓度和培养基的种类有明显的关系。初始菌A590 =0 5~ 0 8,LB培养基 ,37℃ ,大通氧量 (180r min以上 ) ,1~ 2h诱导可作为大量提取、纯化α 突触核蛋白的首选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改进的实体瘤间期细胞制备方法应用于荧光原位杂交,为实体瘤间期细胞的制备建立技术平台。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法标记3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分析实体瘤不同间期细胞制备技术对荧光原位杂交效果的影响。结果6种制片方法各具特点,根据其在应用方面有不同侧重,可采用不同制片方法。胶原酶法制片的荧光原位杂交效果最佳。对于冰冻组织或较小的组织,可采用印片法制片。结论适当的制片方法,结合荧光原位杂交,为实体瘤的染色体研究和诊断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背景:不同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功能学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5-氮杂胞苷、血管紧张素Ⅱ、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P53特异性抑制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5-氮杂胞苷组、血管紧张素Ⅱ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和P53特异性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定抗原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4周后Cx43、肌钙蛋白Ⅰ表达情况,fluo3/AM钙离子探针激光共聚焦检测诱导4周后钙瞬变能力。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4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1%,90.4%和1.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诱导组均有肌钙蛋白Ⅰ的表达,P53特异性抑制剂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多(P < 0.05),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少(P < 0.05)。Cx43蛋白在各组之间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较各实验组明显较少(P < 0.05),P53特异性抑制剂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多(P < 0.05),血管紧张素Ⅱ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少(P < 0.05)。钙瞬变功能测定结果显示,荧光强度血管紧张素Ⅱ>P53特异性抑制剂>5氮杂胞苷>骨形态发生蛋白2>正常对照组(P < 0.01)。提示不同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之后,各实验组均能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而不同诱导剂发挥作用的通路不同,从而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的功能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别置于完全培养基和无叶酸培养基中(对照组与无叶酸组)培养四天;采用CCK-8法检测叶酸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Caspase-3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胚胎干细胞无叶酸培养72h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周期在G0/G1期阻滞;②Caspase-3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叶酸缺乏可抑制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叶酸缺乏诱导的细胞周期特异性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成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ADSC,分别采用β-巯基乙醇和以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对ADSC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对2种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巢蛋白(nestin)的鉴定及诱导率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方法诱导出的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体外培养的成人ADSC在β-巯基乙醇的诱导作用下3 h nestin的表达达高峰,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14 d达高峰,且前者的峰值(86%)显著高于后者(23%),但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nestin表达持续时间明显长于β-巯基乙醇组。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诱导剂诱导的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细胞的大体形态相似,但细胞器有差异。结论: β-巯基乙醇或以IBMX为主要成分的不同诱导剂在使成人ADSC向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等不同方向分化时,可使ADSC源性神经干细胞胞浆中细胞器发生不同的超微结构变化,而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膜联蛋白A1表达变化的研究报道各有不同看法。 目的:分析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成骨和成脂过程中膜联蛋白 A1基因的表达变化。 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含成骨诱导剂、成脂诱导剂及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膜联蛋白A1基因在成骨诱导过程中与未诱导细胞相比有明显下调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而在成脂诱导剂中则为上升(P < 0.01)。成骨诱导剂对细胞生长存在抑制作用并增加细胞凋亡(P < 0.01),而成脂诱导剂对细胞生长与凋亡作用较小(P > 0.05)。因此排除了诱导剂对细胞的作用之后,推测膜联蛋白A1基因可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脂肪细胞分化存在一定关系,但尚不能肯定其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方法,但目前仍未找到一种理想的诱导方式。 目的:观察维生素C作为诱导剂对多能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 方法:复苏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传代培养后,采用直接悬浮培养法使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拟胚体,用含10-3,10-4,10-5,10-6 mol/L 4种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分化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以不添加任何诱导剂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出现搏动拟胚体的数量,计算分化比率。 结果与结论:维生素C诱导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最佳浓度为10-4 mol/L,有(57.00±3.20)%的拟胚体出现搏动,显著高于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对照组(5.13%±0.55)%(P < 0.01)。诱导而来的心肌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以及α-actin。提示最佳的维生素C诱导分化条件能够促进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提高其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方法较多,采用不同诱导方法对骨髓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比例是不同的。 目的:比较化学诱导法和共培养法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差异。 方法:大鼠全骨髓血细胞分离纯化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化学诱导组和共培养组,分别采用加入化学诱导剂β-巯基乙醇和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方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结果与结论:诱导培养1周后从化学诱导和共培养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出现突起,且呈辐射生长,2周后均可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共培养组中第四五天可见星级神经细胞状结构,并形成更多的突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率为(70.82±2.46)%。而在第六七天化学诱导组中神经细胞形态样细胞形成,并有连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率为(52.37±1.83)%。提示细胞微环境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发挥主导作用,且化学诱导法诱导效率低于共培养法。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诱导剂作为治疗肿瘤药物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我们介绍了近年来蒽醌衍生物、皂苷类、类黄酮及萜类化合物作为细胞诱导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归纳。凋亡诱导剂有希望开发为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脆性X综合征的实验诊断研究进行了报道。将细胞培养于缺叶酸(MEM—FA)和低叶酸培养基(TC199)中,或分别加入5—氟脱氧尿苷(FudR)、咖啡因培养细胞,常规制片;之后,进行G带分析,结果诱导法明显优于非诱导法,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作者用TC199双诱导法发现了脆X一个大家系,6例患者fra(X)平均检出率33.3%,最高可达50%。3例携带者fra(X)平均检出率3.1%。用此方法提高了诊断率。本文还对fra (X)表达的影响因素及脆性X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行为障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研究者尝试使用各种细胞因子、中药单体和组织裂解液等诱导剂作用于其分化过程,用以修复梗死的心肌组织。 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培养基定向诱导培养(对照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 72 h,其后换用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4周。 结果与结论:初分离的细胞经纯化培养后,显示CD29阳性、CD34阴性,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生长曲线显示各代细胞生长规律相近。经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诱导培养后,细胞形态狭长,排列紧密、方向一致。分化后的细胞均阳性表达C-TnI、C-TnT 、desmin、α-sarcomeric actin和P38MAPK。空白对照组则基本不表达以上蛋白。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心肌分化的一种新的有效诱导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抗HBsAS单链抗体A-15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增加该抗体在培养基中的产量.方法 改变工程菌的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以观察这些因素对单链抗体表达的影响.另外,加入不同浓度的蔗糖、甘氨酸和Triton X-100,以考察三种化学物质对单链抗体在培养基中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工程菌培养4 h后,加终浓度0.5 mmol/L IPTG诱导表达8 h为抗HBsAS单链抗体A-15较佳的表达条件.终浓度0.3 mol/L蔗糖,2%甘氨酸和1%Triton X-100同时加入诱导时的培养基中,可使培养基中表达的单链抗体亲和活性分别增加16.78倍.经测定抗HBsAg单链抗体A-15在培养基中最终表达量为7.4 mg/L.结论 抗HBsAg单链抗体A-15的分泌表达条件得到优化,表达量明显提高,这为更有效地制备该抗体用于其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肝酶诱导剂对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的疗效及暂停母乳对母婴的身心影响,本文进行了分组疗效比较及暂停母乳喂养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应用肝酶诱导剂不停母乳与暂停母乳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P>0.05)。暂停母乳喂养对母婴有程度不等的身心影响。本文认为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可以肝酶诱导剂疗法代替暂停母乳喂养疗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疑脆性X综合征者,将细胞培养于低叶酸培养基中,加入5-氟脱氧尿苷(FudR)和咖啡因双诱导方法,常规制片,G显带分析,结果检出脆性X综合征147例,经过家系调查发现78个家系,其中7个大家系,家系中27例患者fra(X)平均检出率30.89%,最高达42.0%。17例携带者fra(X)平均检出率4.0%。本文还对其临床特征如从家系调查中统计,该征患者27例中有9例癫痫发作,发生率为33.33%。发作多在晚上睡眠期间歇性发作,以强直性阵挛多见,其次为复杂的部分性发作,发作不规律,多在少年。并对行为障碍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来  崔晶  王中全  王强 《免疫学杂志》2008,24(6):697-699
目的优化体外表达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的条件。方法比较不同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浓度及诱导温度等条件下融合蛋白(rMBP-Ts21)的表达水平,选择适宜的表达条件。结果在诱导剂浓度0.3mmol/L、诱导时间3h及诱导温度在20℃的情况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20%;抗生素浓度对融合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影响。结论获得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体外表达的适宜条件,为大量制备、纯化该重组抗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