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磁穴位疗法是采用我院自制的脉动直流磁头,磁场强度为400高斯,在患者体表一定穴位上进行治疗,并根据疾病的进展及时调整穴位的疗法。据外地经验报导:磁穴疗法对多种非感染性急慢性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我们试用电  相似文献   

2.
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海训士兵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疗法对海训士兵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名士兵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海训前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分别观察士兵海训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士兵海训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心率明显加快(P〈0.01);治疗组士兵海训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量无明显降低(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虽明显加快(P〈0.01),但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海训前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能提高机体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含量,从而延缓士兵海训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STZ-糖尿病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5分钟血糖下降百分率与静注等量胰岛素的降糖百分率作了比较,表明二者无统计学差别,这和正常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所得结果相一致,提示穴位注射胰岛素可作为抢救酮症酸中毒昏迷病人的一个方便、快速有效的疗法。本文并研究了小鼠去臂丛神经后对“内关”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以及“内关”穴注射与静注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的差异,对穴位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进行新医疗法的实践中,发现指压穴位能治愈呃逆(膈肌痉挛)。先后共治9例,均用此法治愈。此法奏效迅速,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现介绍如下:取穴:眉棱骨下,目窝之上(即“攒竹”穴稍下处,相当于鼻针疗法之“胸穴”)。左右共两穴。按压此穴时,患者有显著的疼  相似文献   

5.
耳穴疗法有很多特点和优点,主要表现在: 耳穴跟其他全息穴一样,穴位基本上都是以人体的生理脏器名称命名的,如肝穴、胃穴、心穴、肺穴等.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长沙市艽菜园医疗防治站采用“磁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共总结120例包括慢性112例,急性8例;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40年,病情轻重及部位不同;大部分以前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大。治疗中绝大部份完全用“磁疗”法,未配用其他疗法。方法:将磁铁块外敷于穴位和痛点明显的部位(阿是穴),所用磁铁一种是铁氧体,直径1—4.4厘米的圆形磁片,表面磁场强度500—3000高斯,四肢关节附近的穴位多用小块,腰、腿、臂部位则多用大块。用风湿膏或胶布粘贴,或布带绑扎。选穴主要根据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穴位。凡能用两块磁铁夹住的地方,即以磁铁南极和北极对准,将患部夹在中间固定。初次治疗先用1000高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穴位指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指针疗法,穴位选择足三里、外膝眼、内膝眼、鹤顶穴、阳陵泉,每穴每次按揉5 min,共25 min,...  相似文献   

8.
针灸减肥的穴位埋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氏(任晓艳)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减肥”基础上改良和发展的,过去的针灸减肥法是以小钢针来针灸穴位,而“任氏穴位埋线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完全吸收的一种药物羊肠线(1号清热解毒、2号活血化瘀、3号补气补血、4号滋阴补肾)利用任晓艳穴位埋线专利埋线针具弹入穴道,透过穴位调整机体的内分泌、神经系统及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目的。植入人体内的药物羊线在体内停留15至30天就会自然地被机体溶解或吸收,无需再取出,比起传统的针灸减肥频繁多穴针刺的方法,更适合繁忙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84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注射,4次针刺疗法、1次穴位注射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5次针刺疗法为1个疗程。针刺主要穴位选择百会、风池、颈夹脊穴、大椎、肩井等,穴位注射药物为红花注射液,穴位选择一对颈夹脊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5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痊愈率为76.2%,对照组痊愈率为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根型治疗痊愈率最高,研究组达到89.7%,对照组为64.3%。结论针刺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较好,临床治愈率较高,尤其在神经根型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1974年我科采用新医疗法—穴位埋植刺激疗法(也称埋线疗法)至今共收治百余例,效较满意。现将我们临床的点滴体会及74例有病例记载者加以分析整理。一、治疗方法: (一) 常用穴位:主穴:环跳、阳陵泉、肾俞。备穴:风市、足三里、承扶、承山、殷门。根据病情每次选用3—4穴,主、备穴交替使用。 (二) 操作:病人侧卧位:在选好的穴位常规消毒,将肠线截成1.5—2.5厘米的一段,穿入7或9号穿刺针中,于穴位上90度或45度刺入,并运用提插等手法,待有针感,边退针,边推针芯,使肠线留入组织中。上盖消毒棉球用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11.
自1972年我院应用穴位穿线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症194例,取得初步成效。一、病例选择:1972—1975年4月共治194例,其中男61例,女133例。二、穴位;1.颈椎穴:颈椎三、四节外开五分。2.心俞穴;第五胸椎外开一寸五分。3.肝胆穴:九、十胸椎外开一寸五分。  相似文献   

12.
一、针刺对精神兴奋躁动治疗的回顾精神运动性兴奋躁动、毁物伤人,中医称为“狂症”或称“武痴”,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病房管理,古今中外医家除采用药物控制、电休克治疗外便是针刺疗法。针刺治疗“狂症”我国医籍有不少宝贵经验记载可以遵循,例如《灵枢·癫狂篇》“狂始生…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而新发…灸骨骶二十壮。”可见最原始的治疗是采取“放血”和“着尾骶肤灸。”唐代孙思邈总结以往针灸治狂经验,创所谓“十三鬼穴”即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官、上星、会阴、曲池、海泉,后人又加间使、后谿共十五穴(其中双穴有9个、单穴有6个、实际便是24个穴位)。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温  相似文献   

13.
电针刺双侧翳风、听会穴,用于临床诊断,判断面神经有无变性和变性程度、预后情况。(一)电针刺穴位、机器、操作技术、判断标准和注意事项1.穴位:双侧翳风、听会穴2.机器:凡能做电针治疗用的机器都可以用于电诊断。但上海医疗器械厂出产的6805治疗仪,安陆无线电元件厂出产的治疗仪比较适用,该机刻度盘是0—10格指数,上海是0—4格指数。  相似文献   

14.
奴佛卡因,醋酸考地松注射液(或醋酸强地松龙注射液其效果较好),行穴位注射疗法,简称“奴考”穴位注射疗法,本疗法可以治疗许多疾病,而且操作简便,行之有效,任何具简单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疗法是利用直钳弹拔并把羊肠线埋入压痛点(阿氏穴)内的一种新疗法,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本疗法治疗肩周炎36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按摩(又名推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不灭。它的流派众多,却都基于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它对经穴按摩就更加重要了。经穴按摩就是用手按摩经穴。经穴受到刺激时,可以出现循经感传现象①、②、③、④、⑤。另外还会出现一些其它的反应,如经穴发光的变化⑥,穴位肌电的变化,(3)(8)(9)至于郑怀贤伤科经穴按摩引起的肌电反应尚无研究。这是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伤科经验穴的努力;本文拟探讨这种肌电反应。  相似文献   

17.
1 穴位注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穴位注射法 (又称水针疗法 ,以下简称穴注 )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穴注法不仅可以发挥针刺和注射药物的双重作用 ,而且药物注入腧穴后 ,对腧穴局部起持续不断地刺激作用 ;药物循经直入患处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即针刺和药物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这种协同作用可导致疗效的提高。穴注疗效 ,是针刺、药物、针刺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 ,穴注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或药物疗效以及两者疗效的相加 (即 1+1+>2 )。但综观目前穴注法研究现状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发现急性菌痢使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长期使用抗菌素治疗,耐药菌逐渐增长,因而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需要,适应革命生产战备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存,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狠批“洋奴哲学”、“民族虚无主义”,从一九七○年六月至一九七一年十一月收治六十二例菌痢患者,用耳穴注射阿托品治疗,已初获成效,现介绍如下: 耳穴注射疗法一、穴位:取两耳的神门、交感、大肠穴。二、药物:针剂硫酸阿托品。三、用法:针剂硫酸阿托品一支(每毫升含阿托品0.5~1毫克)吸入1毫升注射器内,用4号针头。在两耳选准穴位,每穴注射0.15毫升。注射深度皮下软骨之间,缓慢  相似文献   

19.
赵园园  王颖  马秋娥  王素利  齐建英 《河北医药》2010,32(21):3004-3005
目的观察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妇乐冲剂疗法,治疗8周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和70.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肝炎     
安徽中医学院采用针灸法治疗肝炎,据临床观察,改善肠胃症状、缩短黄疸消退日期和恢复肝脏功能,有良好的疗效。疗法是以肝愈、日、章门、阳稜泉等穴为主,以百会、大椎、尺泽、内关、解谿、太冲、足三里等穴为辅;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病情等状况,适当选用上述主穴一、二个,配以辅助穴位。用毫针刺入穴位后,捻转一下,捻至病人感到发酸时为止,停针五分钟,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