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对照研究张有年本文收集了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以来应用头针一穴四针加体针与单用头针一穴一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脑性瘫痪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头皮针治疗脑性瘫痪11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76~1989年,采用头皮针治疗118例脑性瘫痪,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18例中,男性72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2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0余天;其中乙型脑炎后遗症60例,脑栓塞性瘫痪52例,球麻痹后遗症1例,脑发育不全瘫痪5例。 二、治疗方法 主穴为运动区,配穴根据病情选择语言  相似文献   

3.
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淑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944-2945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头针留针法。结果:头针是目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有效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4.
李永梅 《中原医刊》2004,31(24):12-13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7例患者采用PT、穴位注射、针灸、按摩手段进行治疗。结果:通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有效率为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P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6.
上田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基础上应用上田法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将脑性瘫痪患儿 82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1例 ,采用综合康复与上田法治疗 ;对照组 31例 ,应用综合康复疗法。疗效以马若飞标准评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5 .0 9,P <0 .0 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加用上田法治疗脑性瘫痪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属的参与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为探讨家属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促进作用,笔者所在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对60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8.
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运用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运动疗法,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进行评定,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儿科从2006年在巴州地区率先开展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工作,现已开展此项目工作近3年,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州各市、县及与之相邻其他州、县到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及儿保科门诊就诊患儿72例.根据1988年7月佳木斯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标准,6个月以下婴儿参照Vojta姿势反射进行早期诊断[1].72例中男44例,占61.1%;女28例,占38.9%.其中汉族31例,占43%;少数民族41例,占57%,其中维吾尔族16例占22.2%,回族11例占15.3%,蒙古族9例占12.5%,哈萨克族5例占7.0%.年龄分组0~12个月13例,占18.1%;12~36个月51例,占70.8%;36月以上8例,占11.1%.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分型: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痉挛型49例,占68.1%;手足徐动型6例,占8.3%;强直型9例,占12.5%;肌张力低下型3例,占4.2%;混合型5例,占6.9%.  相似文献   

10.
痉挛伴手足徐动脑型瘫痪患者 ,主要由脑缺氧引起。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加 ,由于各肌群长期处于不平衡 ,可使肢体产生特殊畸形持续不自主的扭动和蠕动 ,动作不规则 ,协调动作差。自 1998~ 2 0 0 0年我所收治该型患者 13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为 3~19岁。随机分为A组 7例 ,B组 6例 ,合并语言障碍 ,斜视的A组 2例 ,B组 3例 ,膝关节囊挛缩 ,足内翻畸形者A组 5例 ,B组 2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A组患者采取患肢畸形矫正术 :(1)内收畸形者选择性地进行内收肌松解 ,并…  相似文献   

11.
Bobath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性瘫痪,是指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自理和接受再教育的能力。我们采用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5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头针配合Bobath头控训练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患儿运动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训练和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obath头控训练;均以12周作为一个时间点,连续随访2年。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自主行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99.94±4.44)分,治疗后(119.56±2.88)分,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44.03±5.69)分,治疗后(68.63±6.38)分,对照组GMFM-88量表治疗前后分别为(102.16±4.66)分及(113.91±3.68)分,ADL评分分别为(46.50±6.14)分及(57.44±6.31)分,为期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针联合Bobath头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改良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切断术(改良SPR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的方法与途径。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2月间126例采用改良SPR术治疗的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者住院病历及随访资料,并做出系统评价。结果手术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1.2个月。患者术后痉挛状态不同程度缓解,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改善率83.3%,随访12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率91.3%,术后12个月运动功能改善率96%。结论改良SPR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加强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黄向军  钱蔚珍 《广东医学》1996,17(9):591-592
我科自1994年4月-1995年11月共收治小儿脑性瘫痪患儿70例,给予素高捷疗针治疗,每次2-5ml,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4-6周为1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辅以运动锻炼,技能,语言训练,纠正异常姿势,物理治疗,口服抗癫痫药及脑复康,三乐喜等营养脑细胞药物综合治疗,患儿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总有效率为95.7%,无效3例,占4.3%。结果显示:年  相似文献   

15.
陈杰  杨光爱 《广西医学》2003,25(11):2325-2326
儿童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 ,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生后 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 ,对脑瘫的康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我院自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110例脑瘫患儿 ,经综合治疗 ,总有效率达 88 8%。本文主要从护理方面 (如心理、营养、预防感染、医护家庭配合等 )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0例 ,男 80例 ,女 30例。~12个月组 6 0例 ,~ 36个月组 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诊指导下家庭训练对婴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28例患儿为治疗组,由儿科医师在门诊对家长进行"简易十法"家庭训练指导,每1个月指导1次,每次30min.30例不进行家庭训练也未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在训练后的第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运动发育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门诊指导下"简易十法"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可降低治疗费用,方便灵活,而且训练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凌霞 《吉林医学》2012,33(14):3038-3039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9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组46例(即康复组),对照组46例,康复护理组给予功能训练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不配合康复护理。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可提高康复效果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是导致我国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康复需求量占儿童康复的首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社会发展及医疗资源尚不均衡,集中式康复难以解决广大患儿长期康复需求。本文力争以简捷、易懂、易操作的方式简要介绍脑性瘫痪的基本概念及社区康复的相关内容,以供社区康复工作者、患儿家长及有关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50名脑瘫患儿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探讨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组25例,分别采用手术治疗、物理疗法、矫形器治疗、中医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25例,进行单纯肢体被动训练。康复前、中、后分别进行评定,并对康复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6%。结论:对脑瘫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非进行性的脑损害及发育缺陷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的疾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