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116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9例诊断为VAP。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VAP患者中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达29.5%。发生VAP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日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较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将会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95例机械通气治疗并合并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老年患者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6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3.2%);大肠埃希菌次之(14.7%)。G^+菌30株(31.6%),以肺炎链球菌(10.5%)及粪肠球菌(7.4%)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亦占有一定的比例。合并真菌感染率高,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这几类菌株有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VAP的病原菌复杂,耐药率高,应重视对老年VAP的病原学监测及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我院2000~2003年4月NICU成立以来200例机通气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0例中,痊愈180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8例,确诊相关性肺炎136例,并发气胸8例,肺不张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也有所变化,应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对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ICU收治的23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鼻饲方式、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是导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95例机械通气治疗并合并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老年患者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6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3.2%);大肠埃希菌次之(14.7%).G+菌30株(31.6%),以肺炎链球菌(10.5%)及粪肠球菌(7.4%)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亦占有一定的比例.合并真菌感染率高,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这几类菌株有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VAP的病原菌复杂,耐药率高,应重视对老年VAP的病原学监测及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感染特征,为预防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59例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呼吸机管路、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的菌株种类、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呼吸机管路和下呼吸道病原菌构成比基本相同,依次为铜绿假单孢、嗜麦芽寡养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等.VAP的发病率为37.7%.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与VAP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使用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为控制感染,须加强各环节护理质量监控,同时对呼吸机管路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需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组42例,予以能全力(荷兰Nutrieia公司)每日1000ml鼻饲;对照组36例,予以普通流质每日1000ml鼻饲(250ml,每日4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d2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机参数、血常规以及APACHEⅡ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28d存活率、脱机成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组治疗3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和14d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28d存活率、脱机成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饲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蛋白质合成,纠正负氮平衡,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增强呼吸肌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随着ICu建立与机械通气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机械通气相关的院内感染性肺炎,也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渐增多.VAP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为探索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加强防治,对我院ICU中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MV)期间出现的VAP3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达到早期诊断与治疗,降低VAP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ma,VAP)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原学情况及对转归的影响。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ICU病房近2年来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80例,机械通气(machinical ventilation,MV)≥48h者49例,其中患VAP28例为研究组,同期机械通气未患VAP者21例为对照组,两组针对VAP的危险因素及VAP对转归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VAP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结果进行总结。结果:MV≥48h者49例,患VAP28例,发病率57%。MV时间是VAP的危险因素,VAP对患儿预后有不利影响。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延长MV时间增加了VAP的发生机率,且VAP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首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临床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防措施,为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总医院NICU收治的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00例患儿按机械通气(MV)时间分为2~4 d组(50例)、4~7 d组(30例)及>7 d组(20例)。VAP原发病为肺透明膜病45例,重度窒息3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5例,反复呼吸暂停10例,统计并比较各组VAP的发生率,并就引起肺炎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0例进行MV的患儿中45例发生了VAP,发生率为45.0%。其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90.5%,革兰阳性球菌占7.4%。革兰阴性杆菌以多重耐药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株革兰阳性菌均为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对万古霉素均敏感。45例患儿中混合感染40例,混合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为单独感染。结论 NICU中VAP病原菌均为多重耐药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感染发生主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关。缩短MV时间,注意无菌操作,可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统计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庐江县人民医院ICU治疗的院内感染患者,从检验科收集上述患者的病原菌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比较不同时期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情况。结果:2016、2017和2018年共检出病原菌238株,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2016年前三菌属为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假单胞菌属;2017年和2018年前三菌属为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不同年份菌株类型和菌属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性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占比有上升趋势。结论: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菌属分布存在变化,同时,细菌的耐药性在上升,需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虞萍  黄燕洁  夏菊芳 《全科护理》2011,(14):1263-1263
机械通气是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肺泡通气,减少呼吸做功和改善氧合。现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肺泡通气,减少呼吸做功和改善氧合.现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病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防治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NICU病区6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结果:本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85·2%;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与新生儿成熟度负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三代头孢普遍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仅17·4%,对既往报道不耐药的亚胺培南也有13·1%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严重腹腔感染腹腔开放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做好专职的气道护理,实行良好的手部卫生,每天给患者抬高床头,做好口腔护理尤其是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帮助和协助患者早期活动,使用梯度治疗装置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肠内营养管应超过幽门,营养液由营养泵持续输入等护理预防措施。结果有效的减少了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结论严重腹腔感染腹腔开放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VAP发生率高,通过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创伤患者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ICU严重创伤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者分为VAP组(56例)和非VAP组(86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史、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吸烟史、鼻饲方式、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等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V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VAP患者病原菌分布的特点。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糖尿病史、既往有COPD史、经鼻胃管鼻饲、低蛋白血症、ISS≥16分患者的占比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经鼻胃管鼻饲、低蛋白血症、ISS≥16分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VAP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26%,革兰阳性菌占17.39%,真菌占4.35%。结论 VAP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耐药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方法:相关性肺炎患儿行深部痰培养,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儿中,治愈62例,死亡6例,放弃3例。痰培养共培养出菌株75株,其中G-杆菌占86.7%,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明显,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等少用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治疗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键在于选择有效抗生素,而加强预防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临床上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的规范应用现状,了解护士对半卧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并探讨半卧位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方法]对87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662次床头角度的测量,同时设计问卷对203名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临床上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应用规范的仅占14.8%,能正确回答半卧位床头抬高至30°~45°可预防VAP的护士占27.59%,综合ICU半卧位规范应用及护士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均好于其他科室.没有测量工具、床及床垫不合适,病人容易下滑以及工作量大无法顾及是影响护士对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规范执行的主要原因.[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大多不能规范执行,多数护士对此认识不足和不能应用,因此相关科室应加强护理人员VAP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