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随机选取厦门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150例作为病例组,从“厦门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选取150个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制定统一调查表并进行电话调查,使用SPSS 16.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散居幼儿(OR=6.897,95% CI:2.298~20.707)、近1周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OR=323.879,95% CI:73.262~1432.214)、近1周到过人群密集场所( OR=4.647,95% CI:2.054~10.517)为危险因素;奶瓶消毒(OR =0.273,95% CI:0.111~0.671)、玩具消毒(OR=0.135,95% CI:0.052~0.348)为保护因素.结论 间接接触是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城区网络直报监测聚集性手足口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进行聚集性手足口病监测实现早期预警的效果。方法利用2008-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园所和学校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聚集性疫情调查资料和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开展学校和托幼园所聚集性手足口病例监测,实现早期预警的效果。结果 2008-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和托幼园所聚集性手足口疫情共23起,通过聚集性病例监测实现早期预警9起(9.13%)。聚集性病例监测对本区学校和托幼园所手足口病监测的覆盖率约为90%。实现早期预警事件的预警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间隔比未实现早期预警的间隔短6~7 h。结论通过传染病网报数据开展聚集性手足口病例监测可以实现早期预警,但预警效果受监测覆盖率、网报和监测及时性影响。目前可以通过修改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工作单位"设置、强化接诊人员的报告意识提高监测覆盖率;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监测时间,提高网报和监测及时性。  相似文献   

3.
陈琦  吴杨  胡红灿    王瑞雪    邓少勇    江华平    童叶青  官旭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9,(15):2767-3770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基层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情况和病原检测方法,探讨提高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抽取北部3个地区,中部3个地区和南部1个地区的16所医疗机构的160例手足口病病例,核对分析医疗机构病例信息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病例信息的报告率、及时性和一致性。描述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结果 共核查8所县级医疗机构和8所乡镇级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手足口病病例160例。2018年基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报告率为96.25%(154/160),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报告率均为96.25%;报告及时率为87.50%(140/160),县级医疗机构报告及时率为88.75%(71/80),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及时率为86.25%(6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报告一致率为88.75%(142/160),县级医疗机构报告一致率为85.00%(68/80),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一致率为92.50%(7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层医疗机构中均不具备手足口病核酸检测能力,87.50%(14/16)的医疗机构开展胶体金检测,其中75.00%的医疗机构仅检测EV71。医疗机构ELISA法EV71阳性检出率高于CV1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以其它肠道病毒为主,且CV16阳性检出率高于EV71。结论 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报告情况较好,可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提高数据质量。建议加强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病原核酸检测能力,提高医务人员手足口病诊断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探索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死亡病例特征。[方法]对河南省东部地区2009年春季手足口病131例普通及重症病例、16例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对重症病例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对16例死亡病例信息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出疹部位(OR=1.422)、病前与其玩耍孩子发病数(OR=1.455)及先后就诊医疗机构数(OR=2.606)这3个因素为重症可能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只有先后就诊医疗机构数(P=0.007)1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OR=2.567。死亡病例首诊地点多为村级卫生所,诊断不及时,就医环节多,入院后救治积极但效果不佳。[结论]先后就诊医疗机构数是重症危险因素,出疹部位、患儿病前与其玩耍孩子发病数是重症可能危险因素。减少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发生的关键是首诊医师及时诊断并识别出重症倾向,及时推荐到(重症)收治定点医院进行科学规范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该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海淀区2010-2011年度发生的手足口病例为研究对象,选择重症病例(病例组)和普通病例(对照组)各56例,通过病例报告卡资料数据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毒类型构成、初诊医院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园状态、就诊时间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可能是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是入园状态、就诊时间、就诊医院(P<0.05),与户籍、年龄、感染病毒的类型无关(P>0.05).结论 托幼机构、学校、环境卫生状况等对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起重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家长和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就医,对该病无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应对患儿及时转诊,避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年青岛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 068例,发病率为104.05/10万,报告重症病例644例,占全部病例总数的7.10%,普通病例与重症的比例为13.08∶1,重症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85∶1,年龄中位数为2.75岁,67.32%的重症病例为散居儿童,6、7、8月份是重症病例的高发期,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是重症病例的高发区。结论手足口病防控是一项长期任务,尤其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并落实社区防控策略是遏制手足口病在社区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厦门市湖里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厦门市湖里区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厦门市湖里区共报告手足口病4 659例,其中重症3例,死亡1例,3年平均发病率为153.00/10万。2014—2016年发病率分别为97.61/10万、137.83/10万和222.4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74,P<0.05)。五个街道均有发病,发病率前三位为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分别为217.91/10万、166.52/10万和152.54/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8,P<0.05)。该病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和9—11月,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0.85%和38.21%。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男童病例数高于女童,以散居及托幼儿童为主。对三年内201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共检出阳性病例175例,阳性检出率为87.06%,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者构成比分别为20.57%、21.14%、58.29%。结论厦门市湖里区手足口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其他肠道病毒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而肠道病毒71型为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2008年厦门市同安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厦门市同安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08年现住地址为同安区的手足口病例共230例,报告年发病率为53.46/10万,有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不同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个月至3岁儿童发病为主,男童多于女童,发病高峰季节为5~7月。100例为肠道病毒71型引起,多为轻症病例。[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性别差异,EV71是引起厦门市同安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和人口统计数据,对阜阳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519例,重症占总病例构成比为0.54%;4~7月发现重症病例较多,不同年龄重症病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2岁组儿童重症病例构成最高;以散居儿童为主;不同年度重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58,P<0.01),并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7.823,P<0.01);不同地区重症构成差异有统计学(χ2=138.272,P<0.01)。结论阜阳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差异,仍需要有针对性的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资料,探索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对重症和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红河州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79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2.70/10万。重症病例278例,死亡14例。3岁以下幼儿在重症和死亡病例中的比例分别占89.93%和78.57%。2010、2011、2012年实验室确诊的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的比例分别是96.29%(26/27)、99.13%(227/229)和95.45%(21/22),检测12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阳性。死亡病例中规范治疗延误3天以上者占64.29%,初诊机构为村卫生室者占71.43%。结论红河州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EV71感染、患儿年龄小于3岁和未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诊治可能是当地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江阴市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江阴市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江阴市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4291例,重症370例,死亡2例。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为5-7月且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发病较多,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白细胞升高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患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9(95%CI:1.28~7.00)、1.51(95%CI:1.19~1.91)和4.72(95%CI:2.00~11.10)。结论 做好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医疗机构针对性的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监测,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京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结合实验室确诊阳性样本信息对2011年南京市手足口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5694例,其中重症877例,死亡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3.54/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主城区发病高于城郊区县;发患者群以5岁以下的幼托及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全市共报告实验室检测病例1757例,普通病例以EV71和CoxA16共同主导流行,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结论:南京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差异,5岁以下幼托和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主要致病病原为EV71和CoxA16,深入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防控和治疗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3.
杭惠  夏瑜  陈立凌 《现代预防医学》2016,(21):3850-3854
目的 分析苏州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苏州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苏州市2011-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99 298例,重症1 98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52.25/10万;发病高峰在4-7月;苏州市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北部地区,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中部地区;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或幼托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普通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为主要病原体,不同年份间优势病原体有所不同。重症病例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苏州市手足口病季节性明显,发病有地区性差异。当前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是加强农村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加强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苏州市姑苏区2012-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姑苏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076例,年均发病率117.38/10万,其中重症59例、无死亡病例;发病呈季节性双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前后;高发人群以6岁以下的幼托及散居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新城区多于老城区;EV71为优势流行株。结论苏州市姑苏区2012-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差异,6岁以下幼托和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普通病例转成重症病例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龙岩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结果 重症病例以1~3岁为主,夏季多发;单因素分析:就诊不及时、神经系统症状、消化和呼吸系统症状,EV71阳性等为主要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神经系统症状、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死亡病例特点,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使用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开展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监测,以2010年1-1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次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19例,危重症患儿36例,死亡18例;发病时间主要在6、7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42.7%;男∶女为1.8∶1;<3岁者367例,占87.6%;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阳性率为77.4%;死亡患儿均因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进而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与年龄、季节以及环境有关,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及时到定点医院接受规范诊疗,是防止发生重症及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VI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监测的2012年梧州市手足口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该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789例,发病率为199.8/10万。全年发病呈现2个高峰,分别在5和11月。全市3个区、农村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和农村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0~5岁儿童病例为主,年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对751例病例采样检测,阳性557例,阳性率为74.17%;其中EV71型276例,CoxA16型67例,其他肠道病毒214例,构成比分别为49.55%、12.03%、38.42%;一般(轻症)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71.15%)与重症和死亡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82.9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342,P〈0.01),一般(轻症)病例中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为28.14%(157/558)与重症和死亡病例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61.66%(119/19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42,P〈0.01)。结论梧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和年龄差异。手足口病防控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病原体主要为EⅥ1型肠道病毒,易导致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河北省2009-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三年收集的12 482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检测,并将所有277 854例病例的有关信息输入Epidata软件,经过统计学检验,动态分析和比较三年间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三年中以2010年疫情最为严重,表现在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显著高于2009年和2011年。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2010年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提示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发病年龄、男女比例和职业分布,三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农村儿童发病占80%以上。小年龄散居的农村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尤其1岁年龄组是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高危人群。近几年疫情的"拖尾"现象明显,10月份左右的"次高峰"逐年抬高。结论 EV71感染可能与疫情强度有密切关系,但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亦不可忽视,应进一步区分病毒类型。每年的疫情高发地区有所改变,主要的病原体亦有所不同。近几年疫情的"拖尾"现象值得高度关注,有关原因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定西市安定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适宜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8--2012年定西市安定区共报告手足1:7病1141例,死亡1例:2008—2012年分别报告147例、116例、126例、205例和547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1.62/10万、24.87/10万、26.96/10万、48.73/10万和129.73/10万:2008年和2010年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2009年报告重症1例,2011年报告重症3例,死亡1例,2012年报告重症3例。2008年、2009年和2012年手足口病痛原体以CoxA16型为主,2011年以EV71型为主,2010年CoxA16型、EV71型二者均有。结论2008—2012年安定区手足口病疫情基本呈逐年上升态势,病原体以EV71型、CoxA16型为主,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为手足口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果:2010年共检测1238例手足口病例,其中重症病例122例。所有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43.29%,CA16阳性率为11.14%;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75.4%,CA16阳性率仅1.63%;死亡病例均为EV71阳性。5月份病例数最多;城乡结合部为重症病例高发区。3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重症高发年龄段。结论:EV71和CA16是引起深圳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最主要原因,必须加强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