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0例按照置管方式分为VPA组(n=50)和PICC组(n=50),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每次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结果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0%,虽低于PICC组9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每次导管维护操作时间(3.49±1.37)min及并发症的发生率8.0%均低于PICC组的(8.03±1.63)min,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X2=6.0;P〈0.01);带管期间生活质量VPA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ICC组患者下降明显(P〈0.01)。结论植入式输液较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减少导管维护的频率,且不影响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乳腺癌患者的静脉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颈内静脉置管方法改良,为外周血管条件差而又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或化疗的患者,选择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行改良式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30例为改良式颈内静脉组;同期行常规颈内静脉置管术(CVC)患者87例为常规颈内静脉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患者158例为上肢静脉组,根据我院自行设计使用的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交接班记录表,分别统计三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利弊。结果三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肢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4.3%,高于其他两组;改良式颈内静脉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改良式颈内静脉组的导管留置时间也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改良式经颈内静脉置管法,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是一条理想的深静脉通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7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依从性差是导致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影响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因素有健康知识缺乏、经济原因、交通不便、年龄大、文化程度偏低等。结论加强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我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可提高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1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长,特别适用于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由于患者带管时间长,治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和指导已成为很突出的问题.袁玲等调查显示,88.8%的患者担心出院后的导管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操作、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以提高PICC的留置时间。方法:回顾性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ICC置管静脉化疗4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5例均成功进行置管,1次穿刺成功42例,2次置管成功3例;平均留管时间(10.5±2.5)月;出现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2.2%,其中穿刺点有血液渗出4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导管滑脱、导管穿刺处感染各1例,经处理后好转等。结论:PICC置管静脉化疗具有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轻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及时发现置管后的各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延长留置管的时间,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为肿瘤患者选择静脉输液治疗通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6例需中心静脉置管给药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2组:PICC组106例采用直视穿刺和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入PICC导管,CVC组100例在麻醉师会诊后按操作规程置入CVC导管。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满意度。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96.2%比86.0%,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6.6%比16.0%, P〈0.01);导管留置时间PICC 组为(140±9)d,CVC 组为(30±11)d,PICC 组较 CVC 组显著延长(P<0.01)。置管满意度PICC组为96.2%,CVC组为85.0%,PICC组较CVC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ICC导管与CVC导管比较并发症少,更安全,留置时间更长,是肿瘤患者化疗和支持治疗较满意的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常规在肘部静脉置入PICC;观察组通过超声影像技术选择上臂中下部的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并结合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术后患者带管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为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3±8.6)d比(89.3±9.6)d;t=5.2,P〈0.01];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1%比10.71%;χ^2=16.39,P〈0.05),而导管脱出、感染、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0%高于对照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结论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增加患者手臂的舒适度,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少。比传统PICC置管术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PICC置管后不同部位、不同静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护理。方法对201例接受PICC置管术的患者,分别按照置管部位(左上肢、右上肢)和置管静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观察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25.9%,左右上肢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87,P〉0.05),不同静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768,1.253;P〉0.05)。结论穿刺左右上肢、穿刺不同静脉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没有差异。严格规范的操作与导管维护对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志洁  陈鹏 《护理研究》2010,(1):237-23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肿瘤病人应用PICC置管可以保证化疗全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03年开始使用PICC,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2005年开展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建立护理管理档案的置管后专业化护理,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治疗,降低了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2007年我科为了满足病人居家带管期间自我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PICC置管410例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41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9%。其中,选择头静脉置管者的白细胞计数低于2500×10^9/L、输注TPN以及置管时间大于60d的肿瘤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16例感染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d内感染症状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穿刺部位、患者白细胞计数的高低、是否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液(TPN)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严格执行PICC操作流程及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等,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对137例2009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经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贵要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优于大隐静脉(P〈0.05),经大隐静脉留置PICC管的异位率较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低(P〈0.05)。而两组在留置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早产儿经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留置PICC导管各有优劣,应根据患儿的血管条件、操作难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三种静脉穿刺途径在肿瘤化疗中的效果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1例行静脉化疔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PICC组56例采用PICC置管化疗,静脉留置针组49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化疗,头皮针组36例采用外周头皮针静脉化疗。比较三种穿刺法在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和自理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自理缺乏方面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而患者舒适度却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穿刺法在局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穿刺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是肿瘤化疗的理想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小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38例化疗患儿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单腔导管,从上肢肘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 经贵要静脉插管123例,肘正中静脉12例,头静脉5例,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2%,平均置管时间125.6±37.2天,最长456天,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 PICC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能有效减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作用,但必须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注意穿刺血管的选择及插入导管的长度,术后护理及带管出院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入式输液港(IVPA)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120例,按置管方式分为IVPA组和PICC组,各60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时间、患者带管的舒适度、并发症和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IVPA和PICC均是乳腺癌化疗患者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IVPA在导管维护、并发症、生活质量方面相对优于PICC,而PICC为护士操作,其操作简单,费用相对较低等,因此IVPA和PICC均能成为乳腺癌患者的安全的静脉输液通路。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技术,且PICC是护士操作,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肿瘤化疗反复使用钢针浅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与此同时也给带管出院患者和家属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至1年)。笔者总结了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本院行PICC置管63例,用于需中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等患者。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具有穿刺危险小、成功率高、留置安全、保留时间长等特点。PICC带管出院尤其适用于化疗间隙肿瘤患者,可减轻周期性化疗反复穿刺的痛苦,但由于肿瘤患者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如果置管后维护不当,会致脱管、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为探索有效可行的出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维护健康教育模式,本科对60例出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导管维护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186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 186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14例,败血症2例,感染发生率为8.60%;其中选择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5F型号导管、置管时间≥60d的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型号、导管留置时间等有关。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管型号,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两种经不同穿刺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和PICC组,每组各40例。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阻塞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组(P〈0.01)。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锁骨下静脉置管均由医师操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部位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