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乏特氏壶腹乳头部癌的局部切除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作者报告了6例乏特氏壶腹乳头部癌采用局部切除治疗。患者平均年龄63.8岁,均因黄疸住院,病程1~2个月。2例经内镜活检明确诊断,4例在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肉眼所见肿瘤直径均在2cm之内。生存时间和肿瘤的病理状况有关。1例低分化腺癌和1例浸润性腺癌分别于术后16和20个月死于复发。2例乳头状癌中,1例生存5年以上,另1例28个月后死于其他病。1例高分化腺癌和1例粘液腺癌分别于术后29和46个月仍生存良好。局部切除只适用于合并高危因素或严重加杂病的老年患者,他们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肿瘤又很小可以局部切除。本文对手术操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乏特氏乳头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5-199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乏特氏乳头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CT)均未能作出该病的直接诊断,而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5例,均发现乳头肿瘤,活检证实4例为乳头腺癌,1例为乳头腺瘤(术后切片为腺瘤恶变),其余病例均在术中切开十二指肠降部行乳头肿块冰冻切片确诊,1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乳头部腺瘤癌变行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 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和ERCP有利于术前明确乏特氏乳头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治疗Vater壶腹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局部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Vater壶腹癌,判定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的可靠性。结果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组21例,平均住院14d。发生手术并发症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9.7%、38.7%。胰十二指肠切除组16例,平均住院21d,发生手术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68.9%、36.8%。手术并发症两种方法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围手术期死亡及1年、3年、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是一种合理治疗Vater壶腹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乏特壶腹部癌局部切除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乏特壶腹部癌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对1988年5月至1999年5月间收治的32例乏特壶腹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行局部切除术,1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局部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和39%,P<0.05.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0.1±2.3)d和(23.1±5.7)d.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6%(12/14)和89%(16/18),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30%(3/10)和62%(8/13),P<0.05.结论乏特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手术创伤相对小、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对于全身状况较差者以及早期肿瘤可用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6.
局部切除治疗乏特壶腹部肿瘤17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局部切除治疗乏特壶腹部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7例乏特壶腹部肿瘤患者实施局部切除的结果。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7)。2例良性肿瘤治愈。15例恶性肿瘤中,5年存活率33%(5/15)。结论 局部切除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胆管下端恶性肿瘤的经典术式,由于解剖复杂,要切除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部分胃、胰腺及空肠,还要重建胃肠、胰肠及胆肠通道,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术后病人恢复困难,常有诸多并发症发生。可否利用电视腹腔镜完成这一手术,以期达到减少创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肿瘤局部切除在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在我院行局部切除治疗的12例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术前B超和CT均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全组均采用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活检结果发现1例低分化、10例中、高分化腺癌。11例(91.6%)患者获1-3年随访。1例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10个月肿瘤复发死亡;7例存活时间分别达13、14、22、26、27、30、36个月,余3例患者仍存活至今。结论 肿瘤局部切除术对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乳头癌5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 198 6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的 15年间共手术切除十二指肠乳头癌 5 3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34例 ,女 19例 ;年龄 34~ 74岁 ,平均年龄 5 4 6岁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全部病例均在术前行B型超声波检查 ,其中提示胆总管下端占位或梗阻 4 8例 ;术前CT检查 4 1例 ,提示胆总管下端占位诊断 38例 ;ERCP检查 12例、MRI及MRCP检查 5例 ,全部提示胆总管下端占位诊断 ,其中ERCP活切病理诊断 8例。 (2 )手术方式及病理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治疗和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5 1例 ,十二指…  相似文献   

10.
乏特壶腹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乏特壶腹部癌(carcinoma of the ampulla of Vater)是指十二指肠乳头内胆管、乳头内胰管、胆胰管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区的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乏特壶腹部癌的症状及其诊治措施均与胰头癌很相似,有时甚至于手术中也很难区别,故临床上将两者统称之为壶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1.
[1]乏特氏壶腹乳头部癌的局部切除治疗黄庭等。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外科[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0):603]作者报告了6例乏特氏腹乳头部癌采用局部切除治疗。患者平均年龄63.8岁,均因黄疸住院,病程1~2个月。2例经内镜活检明确诊断,4例经...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1989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十二指肠乳头癌11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47~76岁,平均58岁。上腹部隐痛7例,黄疸10例。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2~8周,其中4周以内9例,胆囊肿大7例。血清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病例呈波动性改变。B超示壶腹  相似文献   

13.
病灶局部切除治疗老年十二指肠乳头腺癌5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4.
局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实际可行性。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2、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14.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是一种安全而较有效的可选择术式,对大于3cm的肿瘤采用局部切除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风险极大的外科手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肠系膜下血管的探查、显露、分离在手术中有大出血风险;②施行对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部分胃、胰腺及空肠多脏器的联合切除术;③重建胃肠、胰肠及胆肠通道,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术中、术后有诸多并发症发生可能;④最大问题在于腹腔镜是在二维空间下进行的手术操作,缺少手的触摸与辅助,与开腹手术相比大大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与时间。因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直争议较多,国内外只有少数病例报告。2008年3月我院成功对1例十二指肠乳头状癌施行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5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37例,行ERCP检查35例,准确率均为100%.4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姑息性减黄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现胰漏6例,腹腔及切口感染2例,出血2例,肺部感染1例,漏胆1例.患者术后1、3及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50%及29%.结论 纤维十二指肠镜及E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乳头癌根治术后复发再切除1例报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一例高分化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后6年复发,有胰头肿块、胰周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上动静脉血管侵犯,予以再切除,随访16个月,病人恢复原工作。现针对此类腺癌复发处理的态度及再切除的可能性,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8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资料.结果 切口感染1例,无胰漏,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 局部切除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或早期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ISl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放置胰管内支撑管。结果2例顺利完成。病例1:手术时间195min,出血量220ml。术后48h排气,无并发症。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管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基底部切缘阴性。病例2:手术时间300min,出血量400ml。术后72h排气。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伴黏液细胞癌,基底部切缘阴性。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994年2月牙2007年7月间的16例Vater壶腹肿瘤患者经局部切除术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住院为13天,发生手术并发症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93皇%、75%、37.5%。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肿瘤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适合绝大部分的Vater壶腹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