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食管起搏电极的设计是决定起搏阈值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降低起搏阈值,减轻或消除插管及电刺激引起的痛苦,近年来,在食管起搏电极设计方面作了许多新的改进。 1906年Cremer首先采用食管电极记录一位马戏团吞剑演员的食管心电图,但由于电极太大而未能推广。至30年代改进为小电极后,食管心电图记录始获成功。1952年,Zoll继胸外起搏抢救2例垂危病人后,率先将食管电极用于动物实验起搏心室取得成功。其后,Shafiroff等于1957年将食管内心脏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但早年的食管起搏电极为单  相似文献   

2.
1952年,Zoll首次报导了通过皮下电极而使心脏起搏的情况。1957年在心脏外科手术并发完全性心脏阻滞时直接用电极接触心肌起搏成功。虽然由于电极穿过胸壁而易于造成感染,且电极脆弱易折,但早期的有限实践就已证实,心脏电生理的衰竭是能够治疗的。  相似文献   

3.
起搏治疗     
Hyman A 1930年在纽约用电钟模拟制成脉冲发生器,经胸针刺心脏,引发心脏搏动,启用了人工起搏(artificial pacemaker)一词;到20世纪40年代末Bigelow等人在开胸手术中经静脉途径引入双极电极到右房,采用交流电源制成脉冲发生器刺激心脏搏动;到1950年Zoll用2个胸壁电极成功起搏了心脏,但在清醒的人体是不能接受的;1958年外科医师Furman S经静脉送入电极导管到右心室,仍用交流电源起搏心脏维持了96天。  相似文献   

4.
八、心内电生理技术的问世心内电生理技术是将记录心电活动的电极通过周围静脉或动脉放置在心腔内某一位置 ,该电极可以做记录电极 ,记录心脏的局部电位 ,记录心内电图。也可以做刺激电极 ,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近年来 ,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应用 ,使心内电生理技术更为普及 ,但这一技术的创始过程十分漫长而曲折。Werner Fossmann:心导管技术之父当今 ,心脏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发展迅速 ,挽救着数以万计的各种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这些包括心脏起搏技术、ICD技术、冠状动脉导管成型技术、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导管治…  相似文献   

5.
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术 ( ENCP) ,1 952年由Zoll等首先用于临床。近十年来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发展 ,对起搏电极作了改进 ,大大降低了电极单位面积上的起搏电流密度 ,明显减轻了疼痛和胸壁肌群激惹等不适反应 ,使 ENCP得以广泛应用于各类急诊心律失常的治疗 ,现就我院应用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  1 993年 5月~ 1 998年 4月本院 CCU、急诊科、手术室等资料较完整的 80例 ;男性 50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 6~ 84岁 (平均 64.7岁 )。其中三度房室阻滞 2 6例 ,二度 型及高度房室阻滞 2 4例 ,病窦综合症 1 3例 ,心脏停搏 1 7例。…  相似文献   

6.
左室起搏电极位置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位于心室最晚激动部位并远离心肌瘢痕区域是左室起搏电极的理想位点。由于起搏电极不能置于理想位点导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不理想,左室心内膜起搏、心外膜多极起搏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2例心外膜电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左室起搏中的应用及结果。方法2例均因心脏靶静脉解剖结构问题不能经心脏静脉途径置入左室电极,其中1例为右室双部位(心尖部+流出道间隔)起搏3个月后无效的患者。全麻后气管插管,在左第4肋间腋前线处切口,进胸后切开心包,用缝线将心外膜电极固定于左室侧后下壁,通过皮瓣下隧道把左室电极送入囊袋并与脉冲发生起搏器左室孔相联。结果2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左室同步性明显好转,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改善。结论心外膜导线在CRT左室起搏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短期随访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永久性心脏起搏几乎已普遍地用心腔内电极替代心外膜电极。心腔内电极的优点是手术损伤小,其最大的缺点则是电极移位,发生率为3.1~44%。本文介绍一种“自身锚位”电极,已在63例患者使用近36个月,其结果被认为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模拟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室电极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犬开胸,在其左心室前侧壁心外膜缝上1块含有144(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 mm)的电极板。选取位于电极板对角处的2个起搏部位(左上角靠近心底部,右下角靠近心尖部),采用连续起搏方法,记录起搏周期为300 ms时整个电极板上每个单极电极上的激动恢复间期,通过其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评估不应期离散度。结果:近心底部与近心尖部起搏时起搏阈值及心室激动恢复间期无显著差异[起搏阈值(0.34±0.22)mA比(0.26±0.05)mA;激动恢复间期(144.3±12.4)ms比(147.7±14.8)ms,均P>0.05]。但是,近心底部位起博的不应期离散度较近心尖部起搏的不应期离散度显著减小[标准差(4.3±0.8)ms比(5.8±0.7)ms,P<0.01;变异系数(0.030±0.006)比(0.039±0.005),P<0.01]。结论:在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室电极植入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左室电极植入部位有利于降低不应期离散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特殊病例处理。方法对2例扩张型心肌病因冠状静脉畸形、左心室起搏电极不能达到理想起搏位置的患者采用心外科微创手术植入左心室心外膜起搏电极。结果2例患者三腔起搏器各起搏电极植入过程顺利,起搏器工作良好,起搏心率为80次/min。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均较术前改善。术后1周心功能均恢复至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无并发症。结论对经导管径路植入左心室电极失败的患者应用微创开胸左心室心外膜起搏电极植入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心外膜电极放置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因不适合植入心内膜电极的患者放置心外膜电极,分析心外膜电极的外科手术植入情况、术后随访患者病情以及起搏参数变化。结果 14例共植入18根心外膜电极,其中右房电极4根,右室电极10根,左室电极4根。心脏手术者经胸部正中切口路径10例,采用左侧第4~5肋间切口路径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1例CRT患者死于心力衰竭。所有患者无电极断裂及手术伤口感染发生;起搏阈值、感知参数及电极阻抗均正常。结论植入心外膜电极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报道4例经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失败的患者进行外科植入心外膜电极,3例心力衰竭病人因心脏冠状静脉解剖结构问题不能经心脏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因多次更换起搏器,上腔静脉完全闭塞无法植入右室电极导线。4例均在全麻下成功经开胸手术植入心室心外膜电极导线,术后随访起搏感知参数正常。第1例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于术后3年断裂,第2例术后7个月死亡,改进肋间隙处电极导线固定方法后,第3、4例分别随访29和12个月,均未发生电极断裂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1引言1906年,Gremer首先记录到食管导联心电图,结合1970年问世的心脏程序性刺激技术,最终形成了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至今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已经历了40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对食管心脏电生理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当属Zoll、Monotoyo等心脏电生理大师。1952年,Zoll应用脉冲刺激仪经食管对心脏进行电刺激,首创经食管起搏心脏。1973年,Monotoyo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进行了较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山东医科大学附院心脏内科在国内首次利用心外膜接触电极同时测定犬在体心脏同一部位单相动作电位与有效不应期,观察了在不同起搏心率下两者的正常关系。发现起搏间期250~450ms范围内,动作电位复极化  相似文献   

15.
<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过分别植入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导管和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管(通常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实现双心室起搏,可降低合并心室内/间电-机械失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再住院率,改善其症状和生存质量[1-3]。本文观察植入CRT患者的左心室心外膜起搏电极导管12个月随访参数变化,并与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起搏电极导管进行比较。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选2010-12-2013-04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对儿童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仍存在争议,对于低体重儿,目前心外膜起搏形式仍为主流,但其存在电极易断裂、移位等并发症。随着技术的提高及设备的升级,心内膜起搏形式在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但其在小于5 kg患儿中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体重儿的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仍需要多中心研究及远期随访,以寻求最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镜心外膜电极技术完成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10例心肌病心衰患者经心电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明确诊断心衰伴心脏不同步运动。患者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放射线引导下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右房和右室心内膜电极。然后利用微创胸腔镜和心外膜电极技术,在术中组织多普勒食管监测下测试左室侧壁不同位置,寻找同步化效果最理想的位置,并使用无损伤缝线固定左室心外膜电极。围术期监测心脏结构、功能和同步化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电极放置顺利,一般心外膜电极尝试贴附3~4次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位置均在左室的侧后面。右房和右室电极起搏阈值为0.5~0.8V,左室心外膜电极阈值为0.5~1.5V,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除1例发生肺炎外,无膈肌刺激、电极脱位等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顺利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左室最大收缩延迟时间缩短,左室不同步指数降低,心室间机械延迟。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径降低(P均0.05)。结论应用微创胸腔镜心外膜电极技术完成心衰同步化治疗安全可行,可获得良好的同步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心血管病的治疗技术中 ,最具有“起死回生”作用的治疗是心脏电复律除颤术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极缓慢心律失常 (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三度房室阻滞 )都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急剧恶化 ,使病人处于极其危重的濒死状态。此时医生通过娴熟的除颤或床旁起搏技术 ,迅速遏制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 ,使病人转危为安 ,生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得到拯救。可以看出 ,心脏电复律除颤术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技术对于病人和医生是何等重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技术包括①胸外经起搏电极板心脏起搏 ,这种无创性起搏方法起搏时 ,躯体 (胸部 )…  相似文献   

19.
50年来,随着新装置的增多和患者寿命的延长,电极导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如感染、脱位和断裂,拔除导线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1-2].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临床获益的同时,约30%患者对CRT不反应,原因之一是左心室电极导线位置不佳[3-4],并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并发症[5].研究表明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较心外膜起搏能减少电传导延迟,因此有更多获益[ 6].基于上述原因,无导线心脏起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切口心外膜左心室电极置入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法 6例心力衰竭患者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状窦途径失败后采用小切口心外膜置入左心室电极,同时经静脉置入右心房、右心室电极.术后随访1年,评价心功能和左心室电极参数.结果 经小切口心外膜途径,所有患者均成功将左心室电极置入到理想部位.无术中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无膈肌刺激征.术中,左心室起搏阈值为(1.2±0.5)V;术后12个月,左心室起搏阈值为(1.1±0.4)V.12个月随访时,6 min步行[(327±77)m比(267±68)m,P=0.001]明显增加,纽约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26.1±6.0)%比(38.2±4.7)%,P:0.004],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少[(72.2±6.8)mnl比(84.1±7.2)mm,P=0.001].结论 小切口心外膜置入左心室电极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经冠状窦途径置人失败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