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与溶血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4-01-2006-07本院儿科住院的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一,1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为观察组二,28例门诊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血抗溶血素O(ASO)检测。结果:观察组一中51例有13例ASO阳性,组二中有2例ASO阳性,对照组中有1例ASO阳性,组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5,P〈0.05),组二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76,P〉0.05)。结论:(1)溶血链球菌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无相关性,提示链球菌并非是过敏性紫癜肾炎免疫损伤的感染性抗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过敏性紫癜(HSP)病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黄芪治疗组同时口服黄芪颗粒,每次3~4 g,每日2次,共8周。随访9~12个月,观察两组肾损害发生情况和HSP反复情况。结果黄芪治疗组随访期间11例(22.0%)发生HSP反复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156,P〈0.05);黄芪治疗组HS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97,P〈0.05);黄芪治疗组病儿HSPN出现时间为发病后(68.1±43.6)d,对照组为(115.8±49.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93,P〈0.05);对照组并HSPN者中53.3%的病儿发生在HSP发病后3个月内,而黄芪治疗组并HSPN者中71.4%的病儿发生在起病3个月内。两组病儿发生肾损害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黄芪能有效减少HSP反复,预防或降低HSPN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太彬 《华西医学》2009,(11):2934-2935
目的:探讨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肝素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肝素组给予肝素钠100~150 U加入5%葡萄糖100~20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5~7天,以后每两周查尿常规1次,至少观察3个月或以上。结果: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3例(6.1%),对照组发生肾炎11例(22.4%),肝素治疗组肾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肝素对预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49例(包括8例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天口服泼尼松1mg·kg^(-1)·d^(-1),氯苯拉敏(8mg,每日三次),环磷酰胺(2mg·kg^(-1)·d^(-1));每日静脉注射维生素C4~6g及10%葡萄糖酸钙10ml。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50U·kg^(-1)·d^(-1)4周,其后皮下注射50U·kg^(-1)·d^(-1),时间4周。观察皮肤紫癜复发次数、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时间为2月。结果 治疗组2、4、6周时尿红细胞及尿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皮肤紫癜及血尿蛋白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以明显减少其复发,并明显减少血尿和蛋白尿,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在预防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西电集团医院儿科收治的 HSP 患儿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用维生素 C 、西咪替丁、芦丁片、葡萄糖酸钙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60~80μ/kg 每天皮下注射,连续2周,每日3次口服双嘧达嗼3~5 mg/kg ,连用6个月。在患儿首次治疗后的6个月内每2周观察1次,比较两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结果在随访的6个月中,治疗组有10例患儿发生紫癜性肾炎,对照组有24例患儿发生紫癜性肾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发生紫癜性肾炎平均时间为(78±62)d ,对照组患儿为(36±29)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对肾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英  于力  张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1294-1295,1297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激素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入院后口服CsA,剂量为每天5-8 mg/kg,疗程3-6个月,同时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总胆固醇、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血肌酐(Cr)等指标。10例行肾活检,了解病理类型。结果 35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2例(62.86%),缓解12例(34.28%),无效1例(2.86%)。10例肾活检病理类型为肾小球轻微异常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环孢素A联合激素能有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李兵娜 《临床医学》2014,(1):122-12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嵩县中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儿具体使用泼尼松2mg/(kg·d),双嘧达莫3mg/(kg·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1.0—1.5mg/(kg·d),3次/d,饭后服用。结果治疗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观察组共有32例患儿连续3次RBC低于3个/HP,而对照组只有19例;尿蛋白定量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复查尿常规,观察组共有42例患儿连续3次RBC低于3个/HP,而对照组只有28例;尿蛋白定量检查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于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玉屏风颗粒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门诊收治并接受回访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9例,按收治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mg,口服,每晚1次)及玉屏风颗粒(3~7岁,1,2包;~14岁,1包,口服,3次·d。),3个月为一疗程。2组随访期间有复发者,仍按原治疗方案再次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61.76%)(P〈O.01);治疗组紫癜消褪、腹痛缓解、关节肿痛缓解及肾脏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O.05或P〈O.01);治疗组紫癜复发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O.05);治疗组肾脏症状复发率(1/13)亦显著低于对照组(5/12)(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玉屏风颗粒联用可有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对紫癜复发及过敏性紫癜肾脏症状的出现具有一定预防和减轻作用,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易为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就诊的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7)和对照组(n=53),治疗组口服儿泻停颗粒6个月~1岁每次一袋,1-2岁每次2袋,3次/d,西咪替丁10mg/(k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妈咪爱和蒙脱石散;两组均予综合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排便次数、性状和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服用儿泻停颗粒和西咪替丁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时间为(3.56±3.08)d,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时间(5.25±3.08)d,总有效率为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泻停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可较快改变大便次数、性状。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降低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及紫癜性肾炎风险的疗效.方法:收集2002~2008年我院收治的211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按首次发作是否使用了低分子肝素治疗分为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80 μg·kg-1·d-1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对两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紫癜复发35例,复发率为23.6%;发生紫癜性肾炎20例,发生率为13.5%.对照组紫癜复发34例,复发率为54.0%;发生紫癜性肾炎25例,发生率为39.7%.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方法简单,价格适中,临床早期使用可降低紫癜的复发和紫癜性肾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及尿液中骨膜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紫癜性肾炎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过敏性紫癜组,以及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106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及尿液中骨膜蛋白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及尿液中骨膜蛋白水平。结果紫癜性肾炎组的血清及尿液中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的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紫癜性肾炎组中,重度患儿的血清及尿液中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及中度患儿(P<0.05);中度患儿的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儿(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及尿液中骨膜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38例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分别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口服雷公藤多甙联合福辛普利)和对照组18例(口服雷公藤多甙),观察药物对两组患儿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的疗效,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90%),部分缓解2例(10%)。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61%),部分缓解6例(39%),无效1例(6%)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血尿消失、尿蛋白转阴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雷公藤多甙,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蔡冬雪  刘竹英  张赛容 《全科护理》2013,11(14):1251-1252
[目的]探讨家长综合干预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2例6岁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家长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儿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综合干预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1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与D-二聚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景萍  潘孝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43-1343,1345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D-二聚体的检测,了解D-二聚体与AP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乳凝集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D-二聚体阳性率皮肤型AP占5.1%,紫癜性肾炎占9.4%,关节型AP占6.9%,腹型AP占9.4%,混合型AP占17.8%。89.5%的AP伴器官损伤患儿D-二聚体阳性。结论 D-二聚体检测可提示AP患儿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指导临床用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朱斌 《华西医学》2009,(5):1240-124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和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且治疗组紫癜性肾炎(HSPN)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7%),P〈0.01。结论: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能提高HSP患儿疗效,减少肾损害,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50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同期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HSP组、HSPN组的尿系列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组与HS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BUN、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受损时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HSP患儿进行甲襞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观测;随机分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加激素治疗组(20例)和激素治疗对照组(20例),对比2组疗效,另设24例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对照观察。结果:HSP患儿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愈率较治疗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0%与90%,P<0.01;皮疹复发率(15%)和紫癜肾炎发生率(15%)均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50%和55%),P均<0.05。结论:HSP存在甲襞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异常改变;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中药加激素联合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患儿为分析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的3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参照组。比较分析组和参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比较分析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他部位受累情况。结果分析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非感染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其他部位受累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过敏性紫癜患儿消化道病变的主要诱因之一,临床需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以明确病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