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风对门诊输液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紫外线消毒前、紫外线消毒后室内未经通风、通风30min后、通风1h后进行空气采样分析。结果通风30min后、通风1h后,输液室空气菌落数可以达到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结论通风是保证输液室室内空气质量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降低急诊输液室空气中菌落数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群花 《上海护理》2005,5(2):31-32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输液室空气菌落数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输液室进行过氧乙酸喷雾和紫外线照射及自然通风处理,然后采样。结果过氧乙酸喷雾和紫外线照射对空气消毒有效,但不能持久,消毒后2h室内菌落数开始超标;自然通风有效降低室内空气菌落数,每天通风2h以上,每次30min,室内菌落数持续<500CFU/m3。结论自然通风是降低急诊输液室室内空气菌落数的有效措施,方法简单、易行和实用。  相似文献   

3.
降低门诊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自然通风、“84”液喷雾、紫外线照射 3种方法对输液室进行清洁、消毒。结果“84”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对空气消毒有效 ,但不能持久 ,房间消毒使用后 4h细菌数基本恢复到消毒前的状态。自然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细菌含量 ,只要每天通风 2h以上 ,室内细菌数就能〈5 0 0cfu m3,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结论自然通风可取代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在普通病室中的空气消毒 ,方法简单、实用 ,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王若乔  桂莉  陶红  厉瑛 《护理学报》2004,11(1):56-57
目的了解急诊输液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2.5d内每天上午10:45~11:00,下午17:15~17:30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输液室(3间)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每个房间放置3个普通营养平皿,分别置于两对角及中央,离地100cm处,每次采样12份。结果输液室合格率44.4%,细菌菌落数679.172±578.813。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急诊输液室内空气的含菌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万福金安消毒剂空气喷雾擦拭配合紫外线照射 30min与单纯紫外线照射 6 0min的消毒效果。方法 :实验组用配制的万福金安消毒液对病室空气墙壁喷雾擦洗后 ,再用紫外线照射 30min。对照组只用紫外线照射 6 0min ,然后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的空气做细菌培养。结果 :实验组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数 (P <0 0 1)。结论 :两种消毒方法联合应用更能杀灭空气细菌数 ,减少医院内感染发生 ,且紫外线照射时间缩短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目前全世界医院感染的患病率为3%~20%,仅由空气微生物引起的就占15%~20%,占医院感染的首位.因此空气消毒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我院是云南省唯一的妇幼专科医院,儿科门诊承担了门急诊工作,每年9月12月为患儿高发病季节,尤以呼吸系统疾病为甚.每日输液总量最高可达490人次,病室病患集中,流动性大.众所周知,开窗通风是公认的改善病室空气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在我区早晚气温变化大,患儿家属多数不愿开窗通风或通风时间不够,使病室空气质量下降,增加医院感染风险.为此,我科在所有病室包括注射室、诊断室、静脉穿刺室等室内安装应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此机型适用于人在环境中的空气消毒,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进行消毒.改变了以往紫外线灯照射和三氧机静态空气消毒机局限于无人环境的空气消毒方式,消毒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b>探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应用于连台手术间隙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b>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连续2台手术且手术时间为2~3 h的择期手术120例为对象,随机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在连台手术间隙对手术间进行空气消毒,对照组不做消毒处理。分别在前一台手术结束后、消毒后30 min,第二台手术切皮时,第二台手术开始后30 min,第二台手术结束时分别对空气进行采样。结果 <\b>两组在前一台手术结束时菌落数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毒后30 min,实验组为73.88±15.76 cfu/m3,对照组为142.75±33.91 cfu/m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应用于连台手术间隙空气消毒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空气洁净度,对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增加病室通风次数对肺部感染的防止效果。方法将1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观察组开门窗自然对流通风,增加病室通风次数,3~4 h通风1次,15~30 min.次-1。对照组按传统通风方法开门窗自然对流通风,2次.d-1,15~30 min.次-1。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标准,对2组患者肺部感染及病室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83%,病室空气培养菌落数为(159.03±84.55)cfu.m-3;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8.04%,病室空气培养菌落数为(406.73±60.81)cfu.m-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适当增加病室通风次数,可改变病室空气质量,有效地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地 了解以纳米光催化为作用原理的空气消毒净化机对综合性ICU空气净化消毒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综合性ICU作为观察对象,病房空间为400m3,选择两间面积大小相同房间,其中一间安装KJ-09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机作为实验组,对空气进行动态循环净化;另外一间未安装空气净化机的房间作为对照组,采用消毒前、消毒开始后30、60min定点进行空气采样的方法对存活菌落数、灭菌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不同时段(消毒开始后30、60min)空气检测结果显示:安装KJ-09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机的实验组存活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杀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能有效的杀灭细菌,且能适用于有人的房间内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空气消毒,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消毒频次对医院电梯按钮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培养的方法,对不同消毒频次消毒医院电梯按钮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体积分数15%异丙醇与2 500 mg/L复合季铵盐消毒湿巾对电梯按钮擦拭消毒。对照组所有电梯每日消毒2次,试验组将患者电梯消毒频次调整至3~4次。患者电梯消毒后4~6 h菌落数低于消毒前和消毒后8 h。试验组消毒前电梯按钮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落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患者电梯按钮污染程度较高,每日消毒3~4次,有利于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科ICU安全、有效、简便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空气消毒,对照组:常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分别于消毒前、消毒开始后30、60、90、120 min定点进行空气采样,比较两种方式消毒前后细菌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消毒60 min时,空气中细菌数[(1 23.5±4.5)cfu/m3]已达到卫生部标准,对照组消毒120 min仍达不到卫生部标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具有极其著性异.结论采用多功能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消毒,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ICU人多环境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2.
普通病室通风与艾叶熏蒸除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对减少病室空气中菌落数的差别。方法 对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前及通风后30min、1h、2h不同时间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2种方法的除菌率无明显差 异。在有人入住的环境中2种方法对于维持空气的消毒有效时间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用于外科ICU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外科ICU安全、有效、简便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观察组 :采用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空气消毒 ,对照组 :常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分别于消毒前、消毒开始后 30、6 0、90、1 2 0min定点进行空气采样 ,比较两种方式消毒前后细菌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消毒 6 0min时 ,空气中细菌数〔(1 2 3.5± 4 .5 )cfu/m3 〕已达到卫生部标准 ,对照组消毒 1 2 0min仍达不到卫生部标准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0 1 具有极其著性异。结论 采用多功能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消毒 ,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 ,特别适用于ICU人多环境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医院产科分娩室空气净化效果与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关系,为加强分娩室空气净化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观察不同方法对产科分娩室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影响。 结果 对照组在分娩室内仅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空气2 h,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减少65.87%,分娩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率为12.36%。实验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与空气净化器联合运行2 h后,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降低80.66%,分娩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率降至2.28%。分娩室空气中检出的主要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 结论 分娩室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与空气净化器联合应用,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吴小燕  李秀莲  李春联  杨美娣 《护理研究》2005,19(14):1276-1277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霍香佩兰煮沸薰蒸在儿科病房空气消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儿科普通病房5间,分别用霍香佩兰煮沸薰蒸、紫外线照射、通风消毒试验31~32次,然后于消毒结束后分别进行空气培养,计算平均菌落数以观察消毒效果。结果霍香佩兰组对儿科病房空气消毒后1h、2h、3h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消毒前,并明显优于通风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霍香佩兰煮沸组消毒后1h、2h、3h与紫外线照射组同时段相比较,效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霍香佩兰薰蒸消毒效果等同于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可在有人房间消毒。  相似文献   

17.
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效果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及每个气管内套消毒时间、双氧水消毒持续使用的时间。方法随机将58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3组,实验组A20例气管内套采用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液为连续使用6h);对照组20例采用煮沸消毒法;实验组B18例采用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液为连续使用96h);比较双氧水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消毒效果,以及双氧水消毒后10min、20min、30min的消毒效果,双氧水连续使用24h、48h、72h、96h的消毒效果。结果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时间至少要20min;双氧水连续使用72h可保证物品消毒效果。结论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气管内套管可以替代、更优于煮沸消毒法;内套管每次浸泡消毒时间不可少于20min,而且双氧水可持续使用72h。  相似文献   

18.
空气消毒机用于流动采血车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动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沉降法 ,在同样条件下 ,连续 30次对设置于流动采血车入口处和出口处的空气消毒机 ,分别消毒 1h、2h、3h后检测。结果  3个时间段空气消毒机放于入口处的平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5 0、30、2 0 ;放于出口的平均细菌菌落数为 6 9、5 3、4 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3组均P <0 0 0 1 )。结论 空气消毒机放在采血车入口处消毒效果比放于出口处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紫外线对x光摄片室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自然菌平板沉降法采样,对紫外线不同作用时间照射进行了观察。结果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min或照射60min,均可使X光摄片室空气达到Ⅲ类环境标准的合格率(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为达标)。结论X光摄片室空气紫外线消毒每次30min均能合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控制输液速度对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成人常规的输液速度60gtt/min,当病人出现排尿困难时予以诱导排尿,如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辅助措施。实验组病人术后采用控制输液速度20gtt/min~30gtt/min,术后6h麻醉作用消失后按成人常规输液速度输液。[结果]实验组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控制输液速度可明显减少排尿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