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种不同卧位对输液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对输液的影响,以确保输液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同一病人,分别变换不同卧位后,输液滴速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平卧位改半卧位后输液滴速减慢5-10滴/min,平卧位改坐位后,输液滴速减慢8—13滴/min,平卧位改侧卧位后,其中15例输液滴速减慢1~3滴/min,另5例输液滴速加快1—4滴/min。结论护士应加强对输液病人的巡视,发现病人变换卧位时应及时调整液体的滴速,同时应重视液体的温度等因素对输液滴速的影响。护士在输液前还应对病人进行有关输液方面知识的宣教,使病人予以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滴速对磷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00例使用磷霉素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快速组和慢速组各250例,均静脉滴注1.6%瞵霉素,2次/d,快速组滴速按常规调节为小儿(≤14岁)20~40滴/min,>14岁的患者60~80滴/min;慢速组根据年龄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将≤3岁患儿滴速调节为8~16滴/min,4~6岁患儿16~20滴/min,7~8岁患儿20~24滴/min,9~14岁患儿24~30滴/min,>14岁者30~60滴/min.观察2组静脉滴注磷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 快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慢速组.结论 严格控制磷霉素静脉滴注速度可以显著减少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速度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滴速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20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快速组和慢速组各60例,均静脉滴注0.1%阿奇霉素,快速组滴速按常规调节为小儿(≤14岁)20~40滴/min,>14岁的患者60~80滴/min;慢速组根据年龄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将≤3岁患儿滴速调节为8~16滴/min,~6岁患儿16~20滴/min,~8岁患儿20~24滴/min,>14岁患儿24~30滴/min,14岁者30~60滴/min.观察两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快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慢速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严格控制阿奇霉素静脉滴注速度可以显著减少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杨翠琴 《护理研究》2005,19(13):1142-1142
临床上静脉输液,必须对输液滴速进行控制。在没有输液泵的情况下,往往借用手表来计算输液滴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简便计数控制输液滴数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此法为匀速数数法,即以每秒作为一个数,匀速数几个数就是几秒,然后用60除以两滴之间相差的数,即为输液速度。如果两滴之间相差一个数,那么其输液速度为60/1=6gtt/min;如果两滴之间相差两个数,那么输液速度即为60/2=30gtt/min。以此类推。如果想使输液速度为10gtt/min则两滴之间需相差6个数,即60/6=10gtt/min。2应用效果此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省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滴速对磷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0例使用磷霉素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快速组和慢速组各250例,均静脉滴注1.6%磷霉素,2次,d,快速组滴速按常规调节为tbJL(≤14岁)20--40滴/min,〉14岁的患者60~80滴/min;慢速组根据年龄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将≤3岁患儿滴速调节为8—16滴/min,4—6岁患儿16—20滴/min,7~8岁患儿20—24滴/min,9~14岁患儿24~30滴/min,〉14岁者30~60滴/min。观察2组静脉滴注磷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X^2检验。结果快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慢速组。结论严格控制磷霉素静脉滴注速度可以显著减少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飞机飞行时对伤员输液速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154密闭舱飞机上进行,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把飞机飞行中的输液滴速按飞机爬升阶段、平飞阶段、降落阶段分成3组,与起飞前地面调整的滴速(70±1.45)滴/min进行比较.飞行中输液架高度、输液手臂位置不变.结果 爬升、平飞、降落阶段3组液体滴速分别为(47±8.14)、(55±4.02)、(59±2.45)滴/min.飞行中的输液滴速与地面的输液滴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中飞行对输液滴速有影响,空中输液时,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手机在调节静脉输液滴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芬香  朱长生吴容 《现代护理》2005,11(15):1265-1267
目的 利用手机来辅助调节静脉输液滴速。方法 设计“滴速计数器”软件。结果扩展了手机功能,帮助护士快速地调节好静脉输液滴速。结论 利用手机“输液滴速计数器”能够简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调节静脉输液滴速,并能随时获得输液时间等相关信息,大大缩短了临床调节静脉输液滴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输液器的孔径对头孢类抗生素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均以40 滴/min的滴速静脉输注头孢类抗生素,分别采用1.2 μm、3 μm、5 μm、15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观察4组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和输液时产生的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4组不同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液滴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输液治疗中控制输液时间和滴速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输液治疗的6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运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运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常规组运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在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速度过快可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后果,过慢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护理人员每日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输液滴速的调节上。为了能快速、准确调节输液滴速,我们研制出一种滴速记录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设计与应用1.1设计原理监护仪能够在感应数秒后实时计算并显示出患者每分钟的心率,其软件程序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的输液滴速换算表应用于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6~9月住院的静脉输液患者1 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试验组应用自制的静脉输液换算表进行输液速度调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滴速遵医依从性、健康宣教效果,同时对两组护士调节输液速度需要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静脉输液滴速遵医依从性和健康宣教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士调节输液滴速需要时间比较,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滴速换算表实施静脉输液患者,患者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提高,节省护士操作时间,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输液滴速的正确调节是保证治疗及护理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对本科室住院的输液患者就滴速调节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心内科输液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采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采用输液泵调整输液速度;常规组采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3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情况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少华 《当代护士》2015,(12):138-139
目的 分析不同输液速度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136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患者静脉点滴速度60-80gtt/min,B组患者滴速40-59gtt/min,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适宜滴速为40-59gtt/min,滴速过快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增,必须规范用药,输液时严密观察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静脉输液滴速的原因。方法 对865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输液滴速,输液滴速与医嘱误差5滴为异常,调查原因并记录。结果 滴速相符占82.77%,滴速过快占14.34%,滴速过慢2.89%;输液滴速不符主要因素是护士因素,其次是病人因素;输液滴速不符发生高危时间是11Am-1Pm,其次是3Pm-5Pm。结论 加强输液流程管理,落实输液巡视制度,对输液病人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减少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临床输液时,常常需要控制输液滴速,如医嘱规定250ml液体6h输完。当输液泵不能满足多个患者需要时,或在没有输液泵的基层医院进行输液时,均需要护士通过控制输液调节器调节滴数,这就需要准确计算输液滴速。而原中专教材《护理学基础》[1]所介绍的公式已经欠准确;而且运算程序较复杂,不太适合临床应用。而殷磊主编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基础》[2]中推荐的方法,实施也较困难。在此,笔者引入较为准确的滴系数值,以原中专、大学本科2本《护理学基础》的输液滴速计算公式为基础,推导出如下的最新输液滴速计算公式:滴速=输液总量(ml)÷(小时数×3),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术后输液速度对急性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02例普外科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术后输液速度为常规滴速(40~60滴/min);观察组术后输液速度为20滴/min,麻醉消失后改常规滴速.观察两组术后排尿困难和急性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2 h内减慢输液速度可降低排尿困难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院根据儿科疾病特点和差异,在输液滴量、输速及给药环节过程中进行科学调节和有效控制,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一、常用计量方法在儿科输液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调节滴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滴速过快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944例(其中婴、幼儿各占一半)门诊输液婴幼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前472例为实验组,后472例为对照组,两组婴幼儿年龄层次、性别组成等均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采用对策后,婴幼儿滴速过快得到明显控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引起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滴速过快的原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患儿家属调快;体位变动和患儿调快。通过采用以下对策: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与输液滴速挂钩;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把输液滴速过快的严重后果告诉家属;注重输液滴速的巡视,滴速过快可得到明显控制。  相似文献   

20.
精神病患者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关系,指导静滴氯丙嗪过程中的护理行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氯丙嗪滴速分A组(20~40滴/min)、B组(41~60滴/min)、C组(61~80滴/min)、D组(81~100滴/min)四组,观察记录不同滴速下出现不良反应的频次.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嗜睡(14.9%)、鼻塞(13.4%)、焦虑(12.9%)、口干(12.9%)及视力模糊(10.3%)为主,在不同滴速下各种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除外)发生频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数不良反应发生频次随滴速增加而增加,而嗜睡则随滴速加快而减少,氯丙嗪点滴速度越快,需接受护理干预的病例越多.结论合理调节氯丙嗪静滴速度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氯丙嗪静滴速度以40~60滴/分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