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8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正中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d时疼痛程度,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时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创伤较小,可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骶棘肌腰方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12例胸腰段结核实施了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1~52岁,平均34.5岁;病变累及部位:L1结核4例,L2结核3例,L3结核2例,T12结核2例,T12~L1结核1例,无跳跃型结核病例.手术前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2例,E级8例;手术前4联抗痨药应用2~3周,采用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手术中显露较好,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2~3 h,手术中出血300-800 mL,未出现胸膜破裂、瘫痪加重等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期内无结核复发及瘫痪加重,末次随访时术前有神经症的4例中1例C级恢复为D级,1例C级和2例D级均恢复为E级.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植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结论: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具有入路简捷,损伤小,出血少,能够最大限度进行椎管内病灶的彻底清除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和胸膜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和内固定操作方便等优点,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好的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后正中椎旁肌肉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23例腰、腿痛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1例,Ⅰ~Ⅱ度退变性滑脱4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8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表面,电凝剥离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显露上下关节突、椎板及黄韧带外侧缘和横突根部,行局限减压;对需要行内固定者则清除髓核,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调整椎间隙,有滑脱者进行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腰、腿痛症状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85分降至术后1.44分;滑脱获得复位,无螺钉植入失误,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并发症。结论脊柱后正中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能够最大可能保留脊柱的原始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创伤的同时,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 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实现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植入及整复固定。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且后凸大于20°和/或椎体前缘高度塌陷大于50%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n=28)及传统后正中入路(n=25)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相同的效果,且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席学义 《临床医学》2013,33(5):37-38
目的分析经后路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浚县人民医院骨科2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后路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49个月,平均(22.5±4.6)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23例骨小梁通过间隙达到上下椎体融合良好,椎体复位满意率为92.00%,剩余2例患者因内固定失效断裂导致植骨失败,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结论经后路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能够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和生物学特征,提高植骨融合率,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入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成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能状态态,临床功能评价采用改良的WHO-OH评分法,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ybex等速肌力测试表明,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力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和初次手术组;棘肌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各种染色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性,坏死和修复反应以及骶棘肌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电镜与光镜表现相呼应,按WHO--OH评分,初次手术组多属轻或中度损害,而再次手术组则多为中度或较严重病损,结论:由EMG和Cybex等速肌力测试所反映的骶棘肌功能状态与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骶棘肌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腰椎后路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RF Ⅱ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RFⅡ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48例腰椎滑脱症经彻底减压、RFⅡ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项目包括:复位程度、椎间融合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48例腰椎中、重度滑脱症患者经治疗后优良率达87.5%。结论:对于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彻底减压、RFⅡ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是经后正中入路髓核摘除、神经根管减压和刚性融合内固定,由此引起相邻节段的退变和腰椎生理活动受限是临床所面对的问题;而非融合固定的传统后正中入路则由于存在切口大、剥离广、腰背肌的失神经支配等缺点。 目的:观察经Wiltse入路腰椎动态稳定植入物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后方入路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分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动态稳定系统固定的患者46例,其中经传统后方入路25例,Wiltse入路21例。 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1个月,平均(13.8±2.4)个月。Wilste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内固定中失血和内固定后引流均低于传统后方入路组(P〈0.05);但2组患者内固定后1周和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与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显示所有患者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提示Wiltse入路腰椎动态植入物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疗效与传统后方入路接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棘上、棘间韧带与切除棘上、棘间韧带下应用USS系统加后外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保留棘、上棘间韧带,USS后路复位固定,后外路植骨融合。对照组切除棘上、棘间韧带及棘突,复位固定融合方法同治疗组。结果随访6—32个月,术后3—6个月复查X片评估疗效,治疗组腰痛缓解,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腰痛缓解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0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保留棘上、棘间韧带USS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法,腰痛缓解满意,植骨融合率高,能增强术后融合节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关节突关节形态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是讨论的焦点,但多集中于关节角及骨关节炎CT表现的研究。有研究表明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被认为可能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标志,但既往的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小、研究对象的年龄较小以及测量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结论的准确性。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两侧椎旁肌的MRI影像学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80例作为腰椎滑脱组,选取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两组MRIT2加权像上L3—5椎体下终板水平两侧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并计算相关数据的比值。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腰椎滑脱组同侧并同水平椎旁肌的横截面积比值增高(P〈0.05),同水平左右腰大肌横截面积的均值减小(P〈0.05),同水平左右竖棘肌横截面积的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可导致退行性腰椎滑脱,可考虑其作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椎弓峡部裂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到底是采用短节段固定还是长节段固定争论很多。目的:观察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滑脱患者146例,男36例,女110例,年龄22~73岁,平均53岁,病程1~18年,平均5年。采用腰椎管扩大开窗减压或全椎板切除减压、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与结论:146例患者中采用短节段4枚椎弓根螺钉固定72例,长节段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74例。椎间植骨101例,横突间植骨45例。术后随访134例,随访时间1.5~14年,按Steffee临床疗效分级标准,优74例,良41例,中13例,差6例,优良率85.8%。完全复位77例,其中短节段固定32例,长节段固定45例;部分复位69例,其中短节段固定40例,长节段固定29例。短节段固定者有8例13枚椎弓根螺钉发生断裂,而长节段固定者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分析患者腰椎滑脱的类型、程度、病程长短、是否合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不稳等情况,是选择用短节段还是用长节段置入固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腰椎滑脱直接导致滑脱椎体与下位椎体间接触面积的减少,滑脱椎体间接触面积是决定椎间应力和腰椎退变的重要因素。腰椎椎体截面是不规则的肾形,没有成熟的数学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椎体间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目的:观察腰椎滑脱时椎体间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 25 套 L4椎体下表面和 L5椎体上表面的图像,在二维平面上均分为 14 步模拟腰椎滑脱过程,Image-ProPlus 软件计算每一滑脱点(n)椎体间重叠面积 Sn,取平均值后再换算成百分面积,Sn%=Sn/S×100%,观察 0~100%滑移时椎体间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根据此规律提出新的腰椎滑脱临床分期,并应用其指导治疗 56 例腰椎滑脱患者。结果与结论:腰椎滑脱过程中,Sn%的变化是一个双曲线:滑脱率 0~23%阶段,Sn%降低较缓慢;23%~44%阶段,Sn%的变化明显加快;44%~100%阶段,Sn%的变化再次变缓,拐点分别出现在一维滑脱率的(23±2)%和(44±2)%处。48例腰椎滑脱患者获得随访,临床疗效按 Staufee 标准优良率达 90%左右。提示腰椎滑脱时椎体间接触面积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有助于腰椎稳定性评估并指导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国外与国内研究报道的髂腰韧带形态学特点有很大争议,有关国人髂腰韧带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报道并不多见,尚未见全面详尽的统计资料。目的:探讨国人L5/S1椎间盘突出及L5滑脱与髂腰韧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常体检者28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及L5滑脱患者26例,正常组男9例、女19例;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组男14例、女12例;单纯L5滑脱组男7例、女19例;其中峡部崩裂性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13例;Ⅰ度滑脱24例、Ⅱ度滑脱2例。在腰椎正位片上测量并计算出各病例L5横突的相对宽度(RT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单纯 L5/S1椎间盘突出组、单纯 L5滑脱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正常组 RT值大于单纯 L5/S1椎间盘突出组、单纯 L5滑脱组(P 均=0.000);单纯 L5/S1椎间盘突出组大于单纯 L5滑脱组(P=0.000)。男性、女性患者R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左侧、右侧R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L5滑脱的病例中,退变性滑脱患者 RT 值小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P=0.004)。提示正常人髂腰韧带强度高于 L5/S1椎间盘突出及 L5滑脱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高于 L5滑脱患者;峡部裂性滑脱患者髂腰韧带强度高于退变性滑脱患者。髂腰韧带力学强度可能与L5/S1椎间盘突出及L5滑脱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应用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但目前对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解剖位置的确定仍无精确的标准。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解剖和腰椎MRI影像的观察测量,熟悉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局部结构特点,确定腰椎不同节段椎旁肌间隙的具体位置,为此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采用10具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寻找并钝性分离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测量L2和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采用400例患者腰椎MRI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L2/L3-L5/S1各椎间盘水平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0具尸体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表面均未见重要血管、神经分布,间隙底部可见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L2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2.3±0.3)cm,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3.4±0.6)cm。400例患者腰椎MRI影像资料中,L2/L3-L5/S1椎间盘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依次为(19.71±1.93)mm、(23.49±2.49)mm、(27.49±2.84)mm和(31.36±3.15)mm,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实验为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在进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之前常规进行MRI测量,减少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后路开放复位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环状融合术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行腰椎滑脱症采用后路开放复位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环状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访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线片及MRI检查证实为腰椎滑脱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椎间隙狭窄.按Newman 分类:峡部裂滑脱29例, 退行性滑脱7例.按Meyerding 分度:Ⅰ度11例,Ⅱ度25例.[结果]全部病例腰背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为 (7.6±1.3)分,术后d14为 (3.8±1.1)分,同时本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病例达解剖复位即复位率为10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Cage下沉及移位.按侯树勋的临床疗效评定:优33例,良2例,可1例, 差0例, 优良率为97.2%.[结论]后路开放复位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环状融合术有利于神经根充分减压、有利于植骨融合,创伤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GSS复位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对22例老年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松解减压GSS复位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后柱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诊13~36个月。【结果】16例完全复位,6例明显好转,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高度平均增高1.9mm,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9%。【结论】GSs复位固定减压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传统的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存在诸多不足,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为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修复方案。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在常熟第二人民医院行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0例,其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例,Meyerding分型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14例。观察患者融合前及融合后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的改善以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Cage下沉、移位。患者融合后腰背痛症状明显改善,融合前目测类比评分为6.4±0.8,末次随访为1.1±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末次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26.5±1.2较融合前12.9±1.6明显改善,改善率为(83.9±7.9)%,其中优27例,良3例,优良率100%。提示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扩大了适应证,贯彻了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微创理念,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并发症更少,选择性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背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上椎间植骨融合已经从单纯的后路植骨技术发展到植骨融合加内固定融合技术,并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目的:对椎间融合器融合和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两种不同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差异进行系统性评价,并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由计算机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PQDT(proquest学位论文)、Cochrane图书馆、Springerlink(医学全文)、MEDLINE.和EMBASE等电子数据库(时间为1990年3月至2012年12月),并手工式检索《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相关杂志,搜索椎间融合器和/或单纯自体骨移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并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获得的合格文献以质量学方法评价。利用RevMan5.1.5(下载于CachraneLibrary)Meta分析,比较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椎间隙高度变化、融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纳入1个前瞻性研究和8个回顾性研究,共585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椎椎间融合器组融合与自体骨组融合比较,平均手术时间[MD=7.19,95%CI(-34.39,48.77),P=0.73]、平均术中失血量[MD=21.34,95%CI(-139.56,182.24),P=-0.79]、优良率[OR=1.53,95%CI(0.93,2.53),P=0.09]、并发症发生率[OR=0.94,95%CI(0.51,1.75),P=-0.85]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前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小于后者[MD=0.03,95%C,(0.01,0.04)1;前者融合率优于后者[OR=1.87,95%CI(1.08,3.25),P=0.03];前者费用高于后者[MD=0.92,95%CI(0.30,1.82),P=0.004]。椎间融合器融合和自体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可以提高融合率、维持椎间隙高度,但费用高,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自体植骨融合效果相同。由于缺乏关于课题前瞻性研究及样本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尚需更多及严密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结论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