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住院时间>2周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集体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一体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测量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情绪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大月月份)和对照组(小月月份)各59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分别于入院48 h内、出院前1 d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明显,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P<0.01)。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8例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地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心理联络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AM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心理联络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SDS评分为(66.4±5.23)分,干预后为(50.2±7.81)分,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t=2.4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住院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荐心理健康,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将符合AMI诊断标准的5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上述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HAMA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HAMD、HAMA的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焦虑抑郁病人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行下,心理干预已经成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相关因素:包括抑郁因素、焦虑因素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以及综合性的心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旭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9):11-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陛心肌梗死患者负f生隋缮及.D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1-12月,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r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旭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7):11-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2月,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2例AM 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干预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调查两组存活患者入院时和2周末的焦虑评分及3个月后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最大长径(LVEDd)。结果:两组除各有1例早期死亡患者不参与观察外,两组存活患者的焦虑评分和3个月后的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AM I患者心理、生理反应,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病人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情况明显改善:即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HAMA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HAMD、HAMA的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焦虑抑郁病人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7月住院的AMI的患者5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存在的问题实施为期3周的护理干预,然后再测评1次SDS,并与干预前比较。结果调查显示住院AMI患者有50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护理干预症状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状况与年龄、有无AMI既往史、性别等因素有关。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的改善AMI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治疗护理的进行,加速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1):48-4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病种之一,不但造成患的身体不适甚至死亡,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精神刺激。青年和老年AMI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特点,为了探讨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AMI时心理状态的异同及相应的治疗干预对策,我们对两组人群的心理状态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该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特定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心理干预、家庭支持、用药宣教及松弛疗法等,比较该组病人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该组病人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其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成功接受支架置入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AMI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及电话随访,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AM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在心血管疾病中以其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备受关注。美国每年约130万人发生MI。据卫生部2000年统计,我国MI发生率约为180/10万。Lane等提出,抑郁和焦虑状态可作为判断MI预后的依据,若患者的心理未获得良好调节,将影响其生活质量及MI的复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