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院自2001~2007年共收治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病例2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9~83岁,平均57岁;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疾病21例。伴贫血或低蛋白血症19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痊愈3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7.7%,30例属中晚期,占83.3%;术前有并存病31例,占86.1%;一期切除肿瘤31例,切除率为86.1%;术后并发症16例,占44.4%.结论 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证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特点、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34例60岁以上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并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47.1%,其中切口感染9例,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4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2.9%。33例急性肠梗阻治愈出院。结论在对老年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疾病特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和人口老龄化,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也愈来愈多见。因老年人机体反应性较差,常并发多系统疾病,使得此类结直肠癌经常被误诊。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但对于急诊危重患者可能无法行肠镜检查,此时CT等影像学检查亦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本文将从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结肠癌伴发肠梗阻的诊断等方面逐一阐述,并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总结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误诊及原因,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46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26例,横结肠癌13例,左半结肠或直肠癌7例.结果 46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共3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备Ⅱ期吻合6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结肠造口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87% (5/46),围术期病死率2.17% (1/46).结论 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患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分析1995-2004年60岁以上47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I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4例,I期行横结肠切除10例,I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近端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11例,行双腔造瘘12例;术后并发症32%,围手术期病死率4%。结论重视对高龄老人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是减少老人并发症、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并总结结直肠癌伴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12-2011-07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合并急性肠梗阻的32例患者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者27例,行永久性结肠造瘘术3例,行二期手术Hartmanns术2例.32例患者中31例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5/32).结论 Ⅰ期切除手术是结直肠癌伴发急性肠梗阻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顺行减压灌洗、重视患者基础性疾病处理及术后扩肛等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1月~2006年6月间68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结果68例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5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7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44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14.7%(10/68),围手术期病死率5.9%(4/68)。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995-2005年间64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64例患者,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6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7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关闭远段结肠或直肠Ⅱ期吻合36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1%(9/64),无死亡。结论对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正确认识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89-01~2002-01收治结直肠癌并梗阻4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 ~ 2003年间32例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全组32例,I期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I期左半切除吻合6例,前切除1例,I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14例,转流捷径手术1例,单纯结肠造口3例。结果:吻合口漏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30例(93.4%)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重视围手术的处理,根据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龄患者左半结肠癌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左半结肠癌伴梗阻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6月—2003年6月32例高龄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一期切除吻合19例;肿瘤一期切除结肠近侧断端造口、远侧断端缝闭4例;先行结肠造口,二期行切除手术3例;肠捷径手术2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4例。术后发生吻合瘘2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2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它病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一期切除吻合术后5年生存率31.6%(6/19),未行肿瘤一期切除者5年生存率0%。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高龄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是可行的,而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马晓强  陈红  邓晓军 《华西医学》2009,(6):1410-1412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8年间65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切口感染6例,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结论:结直肠癌致肠梗阻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在本院手术的98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98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男72例,女26例,病变部位以直肠(35例)和乙状结肠(22例)多见,占总数58.16%(57/98)。降结肠最少4例(4.08%)。直肠癌距肛缘平均距离4.5cm.右半结肠15例,占总数15.3%。以大便习惯改变和间歇性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术前合并肠梗阻、肠穿孔、严重贫血等33例(33.7%)。63例(64.3%)行根治术,26例(26.5%)行姑息术。根治术、姑息术5年存活率分别为45.58%和0。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占73.5%;Dukes分期其中C+D期为主,56例,占57.14%。【结论】青年结直肠病人,发病部位以直肠多见。病理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较多,易发生转移与种植,预后差。术式以保留神经的扩大根治术为首选,可达到较高的根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2005年45例结直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45例中右半结肠梗阻8例,左半结肠梗阻28例,直肠肿瘤并梗阻9例。【结果】右半结肠肿瘤并梗阻8例中行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7例,短路1例,左半结肠直肠肿瘤并梗阻37例中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0例,Hartmans手术4例,Dixons术8例,Miles术3例,乙状结肠永久性:双腔造瘘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瘘4例,均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应争取实行一期切除吻合,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应盲目进行,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发现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发生于手术后第1年内,且其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1年以上者。结论:术后1年内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肠梗阻536例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大鹏  王桐  孔棣 《华西医学》2007,22(1):11-12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536例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粘连、肿瘤、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分别占65.11%、20.89%、6.53%。施行手术的239例中,术后产生并发症29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4.29%。结论:粘连和肿瘤是引起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itis,AAC)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AAC并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因急性肠炎使用头孢美唑钠、莫西沙星等抗感染治疗20 d后,出现腹泻、腹胀、高热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影像学检查证实低位性肠梗阻,肠镜检查证实AAC。经胃肠减压、调节肠道菌群等综合治疗痊愈。结论临床医师对于具有老年、禁食、病情危重、抗生素使用多且时间长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警惕AAC的发生。对于病情的确需用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