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且极易发生肝转移。手术切除是目前为止治疗的最佳方案,但要严格掌握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时,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国际上主要采取的非手术疗法有:新辅助化疗、转化性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早期定量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5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25例行贝伐单抗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化疗治疗(研究组),29例仅行FOLFOX/FOLFIRI方案化疗(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上升斜率(Pw)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差异。两组患者进一步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分别分为治疗有效者和无效者,比较治疗前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PI、Pw和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仅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8例有效,7例无效;有效者治疗前后PI和Pw均高于无效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者治疗前后PI差值和Pw差值与无效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35、4.557,均P<0.05)。对照组中6例有效,23例无效;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TTP、PI、Pw、AUC治疗前后及其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早期定量评估结...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估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 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于术前1周进行超声造影,造影时仪器预设置和造影剂用量保持一致,动态影像经专用软件脱机分析和数学模型拟合,获得基础强度、强度增量(ASI)、峰值减半斜率(a2),上升斜率(a3)、显影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时间(ACT)、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REA)等参数.肝癌手术标本进行CD34抗体染色,由计算机读片记录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统计其与各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病灶区的ASI、a2、a3、AT、TTP、PI和ACT与肝实质相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区参数a2与MVD均值有相关性,肿瘤区标化的ASI和AREA参数与MVD均值有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能客观地显示肝癌微循环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无创评估肝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估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各阶段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抗血管生成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也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已成为重要的抗癌策略之一。因此,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活跃程度。对肿瘤的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预测及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肿瘤医院1995年-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730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临床因素,用Logistic回归(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与肿瘤部位、大小、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CEA等因素有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Dukes分期及CEA与肝转移有关。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与Dukes分期(Spearmaffs法r=0.349、P=0.000)及CEA水平(Spearmaffs法r=0.306、P=0.000)呈正相关。结论Dukes分期及CEA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Dukes分期越晚,肝转移的危险性亦越大。癌胚抗原(CEA)值离正常值越大,肝转移的危险性越大。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与肝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6.
SI)、曲线下面积(AUC)和血流量系数(BF)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峰值减半斜率(a2)和曲线上升斜率(a3)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定量参数与肿瘤体积增长率正相关(P<0.05).a3和ISI与坏死指数负相关(r=-0.54,P=0.008;r=-0.46,P=0.027).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反映肿瘤内血流灌注变化,有助于监测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诊治的86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同时手术和异时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结果 2组肝转移瘤直径、肝转移瘤数目、肝转移瘤分布、术前血清CEA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手术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80.3%、39.7%、13.8%;异时手术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8.7%、38.9%、14.1%,2组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行同时手术与异时手术疗效相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行同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直肠癌局部血流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121例,观察直肠癌病灶局部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能量多普勒(PDI)血流信号的变化、分布及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灶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对血流信号和VEGF表达的阳性细胞半定量分级。结果 CDFI和PDI检查病灶局部血流信号增多,血流信号的增多似与病灶分期无关。uT1和uT2期病灶VEGF表达与CDFI和PDI呈弱相关,uT1和uT2期病灶VEGF的表达与CDFI和PDI显著相关。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灶血流信号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病灶的血管生成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类型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9个斑块进行检测,根据斑块类型分为软斑组(21个)、硬斑组(11个)和混合斑组(17个),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类型之问的关系.结果 49个斑块中共有35个增强,其中19个软斑,13个混合斑,3个硬斑;未增强的14个斑块中,硬斑8个,混合斑4个,软斑2个.超声造影对软斑、混合斑、硬斑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0.47%(19/21)、76.47%(13/17)和27.27%(3/11).超声造影对软斑组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硬斑组(P=0.001),与混合斑组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也常是唯一受累的脏器。在高达50%以上的结直肠癌病员中会发生肝转移,不治疗肯定致命的,其生存期仅数月。但治疗的效果亦常难以挽救病员的生命。因为肝转移的出现是血运播散的结果,是结直肠癌的晚期表现。长期来被视为无法挽救的阶段。绝大多数外科医师采取悲观、消极的态度,至多予以  相似文献   

11.
肝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恶性肿瘤超声造影(CEUS)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和声学定量参数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反向脉冲谐波显像(PIH)技术对48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行实时CEUS检查,以声学定量软件绘制病灶的TIC,分析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变化特征。结果 48例肝恶性肿瘤中,16例原发性肝癌(HCC)、23例肝转移癌(metastasis livercancer,MLC)TIC形态呈快上快下型,4例小HCC、5例MLC呈快上慢下型;HCC中,小HCC降支减半时间迟于非小肝癌(P<0.01);MLC降支减半时间早于HCC(P<0.05);20s增强强度比较,乏血供MLC低于HCC及富血供MLC(P<0.01),后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的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变化特征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超声造影检查,造影所见肝内病灶数目、位置、大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2例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肝转移癌灶96个,大小0.3~8.5em,平均(2.6±1.8)cm,每例1~8个病灶;其中21个(21.9%)≤1.0 cm.术前超声造影准确检出86个癌灶,敏感性89.6%(86/96个),对≤1.0cm癌灶敏感性71.4%(15/21个);造影门脉期至延迟期检出的35个癌灶中19个(54.3 %)常规超声未能发现.42例中治愈性手术切除率88.1%(37例),此37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年内肝内复发率32.4%(12例),1年生存率90.0%.结论 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尤其对小癌灶有较高敏感性,有助于术前准确分期,选择合理治疗方案.超声造影可作为术前无创性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诊断肝转移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诊断肝转移癌中的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造影剂(0.6ml)后利用时间一强度分析软件对41例肝转移癌患者(肝转移癌组)和1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动脉峰值强度、肝静脉到达时间、肝静脉峰值时间和肝静脉峰值强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肝动静脉渡越时间。结果肝转移癌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静脉到达时间和肝静脉峰值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提前(P〈0.01),肝动脉峰值强度和肝静脉峰值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动静脉渡越时间较正常对照组缩短(P〈0.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肝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肝脏炎性假瘤超声造影的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2例经超声引导下活检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注射造影剂后病灶的增强情况。结果 2例炎性假瘤均表现为动脉期迅速增强并快速廓清,门脉期与实质期回声显著低于周边肝实质。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可以与肝脏恶性肿瘤相类似,造影诊断为恶性的病灶并不能完全除外炎性假瘤的可能,应行超声引导下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低机械指数灰阶造影对肝VX2瘤动态期相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研究肝恶性肿瘤的动态期相性增强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经耳缘静脉对8只荷VX2瘤新西兰大白兔团注超声造影剂SonoVue(0.1ml/kg),应用CnTI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兔VX2瘤及其周围肝实质造影增强效应。结果在所有造影过程中,肝肿瘤及肝实质内造影剂随时间呈动态增强。VX2瘤动脉期明显强化,呈“灯泡征”,与周围肝组织灰阶对比明显;随后造影剂逐渐退出,肿瘤回声强度从与周围肝实质持平,到低于周围肝实质,最后造影剂完全退出瘤组织,在肝实质增强的背景下呈极低回声。肿瘤强化呈“快进快出”型。结论VX2瘤主要为肝动脉供血,具有恶性肿瘤“快进快出”典型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能完全反映肝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肿瘤的动脉期是超声造影的关键,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肿瘤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螺旋CT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增强螺旋CT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肝局灶性病变患者49例,共54个病灶.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29个,转移性肝癌4个,肝血管瘤11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肝硬化结节1个,肝脂肪浸润不均2个.分别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增强螺旋CT检查,比较肝肿瘤在两种成像方法中的表现.结果 两种成像方法显示的肝肿瘤在不同时相的表现及在动脉相的增强类型相一致.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0.9%(30/33)、90.5%(19/21)和 90.7%(49/54);动态增强螺旋CT鉴别诊断肝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0.9%(30/33)、95.2%(20/21)和 92.6%(50/54),二者鉴别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增强螺旋CT均能反映肝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均有助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肝脏肿瘤不典型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中的不典型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80例肝肿瘤患者行灰阶成像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发现不典型超声造影表现9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组织流式细胞仪DNA干系分析。结果 9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4例、肝母细胞瘤1例,胆管细胞癌2例、血管瘤1例、肝结核1例)中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增强方式不同。3例表现为快进慢出的增强方式,1例仅见肿瘤内一小结节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而其余大部未见增强。DNA分析前3例均为二倍体干系,第4例造影增强部分为异倍体干系,未增强部分为二倍体干系。肝母细胞瘤仅部分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增强方式,其余部分未见增强;DNA分析为异倍体干系。1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周边和内部少许小血管增强,整个肿瘤未见明显增强,另1例则未见增强;DNA分析均为高增殖改变。血管瘤呈快进慢出且其内部呈充盈缺损的增强方式;DNA分析为二倍体干系。肝结核表现为不增强,呈造影剂充填缺损改变;DNA分析为二倍体干系。结论 不同类型肝肿瘤病变超声造影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同一类型肝肿瘤因其分化程度与生物学特性不同,其肿瘤细胞与间质成分构成不同,也可有不同的造影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含氟烷气体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肿瘤血流信号增强的情况。方法5只荷肝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经腹部探测肝脏,显示肝肿瘤的血流信号。经耳缘静脉注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剂量0.1mg/kg,观察肿瘤周围血管及内部血流信号增强情况及持续时间。结果肝肿瘤周边及内部能量多普勒血流信号明显增强,且增强时间较长。结论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经外周静脉注射后血管二维及血流信号增强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