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比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栓皮与未去栓皮甘草中的化学成分,探讨粉甘草净制加工中去除栓皮的合理性。方法:采用TLC法,分析甘草栓皮与未去栓皮甘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结果:甘草栓皮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未去栓皮甘草供试品色谱和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未显相同颜色和大小的荧光斑点。结论:甘草栓皮与未去栓皮甘草中的化学成分有较明显的不同,推测粉甘草在净制加工中去除栓皮是有一定原因的。  相似文献   

2.
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小柴胡颗粒中的柴胡、甘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完善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鉴别小柴胡颗粒中的柴胡、甘草。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小柴胡颗粒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宁夏不同产地野生及种植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甘草中甘草甜素超声提取工艺,RP-HPLC法测定甘草甜素含量,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乙酸铵-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 mL·min-1,对宁夏各产地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宁夏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差异较大,同一产地野生甘草的甘草甜素含量大于种植品,旱地种植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高于水地种植品。结论环境综合机制对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的影响明显,本研究为宁夏甘草的可持续利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胃乐胶囊中甘草次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  黄梦娴  张玲 《广西医学》2005,27(9):1375-1376
目的建立胃乐胶囊中甘草次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正交优选法确定胃乐胶囊中甘草次酸的提取方式,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用30倍供试品量的氯仿,加热回流20 min可以最大限度溶出供试品中甘草次酸,用C18色谱柱(3.9×150 mm),甲醇∶水(用磷酸调pH至3.7)=85∶15,紫外检测波长250 nm,可以使甘草次酸与其它成分有效分离,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5.8%(n=5,RSD=2.0%)。结论本实验确定的方法简便、准确,便于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对照品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对照品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色谱、凝胶色谱、制备色谱等方法分离制备对照品,采用波谱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分离出甘草苷、异甘草苷对照品.结论:该对照品可作为控制甘草总黄酮制剂质量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6.
青梅感冒冲剂中的岗梅和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青梅感冒冲剂中岗梅、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剐方法。方法:分别取甘草药材、岗梅药材、青梅感冒冲剂及阴性制剂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在硅胶板上前者以ψ(苯:乙酸乙酯:水):5:2:0.1展开,后者以ψ(甲苯:乙酸乙酯:水)=5:2:0.1展开,在紫外灯(365 nm下)检视。结果:在两者供试品色谱中与各自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有相同的特征斑点,阴性制剂色谱图中无此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为该制剂增加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梦娴  张玲 《广西医学》2002,24(7):1093-1093
复方甘草合剂是镇咳祛痰良药 ,其处方主要由复方樟脑酊与甘草流浸膏组成。甘草经水煮、醇沉 ,取上清液浓缩、调节含醇量 ,即得甘草流浸膏。甘草流浸膏主要成分为甘草酸 ,常与化痰止咳药配伍使用。用于支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等〔1〕。目前对复方甘草合剂中的甘草只进行显色反应鉴别 ,专属性不强 ,本文建立甘草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 ,可更好地控制复方甘草合剂的质量 ,以保证疗效 ,具有实用性。1 仪器与试剂1 1 仪器 :UV— 8三用紫外分析仪 (无锡科达仪器厂 ) ,硅胶GF2 5 4薄层板 (厚 0 5mm ,自制 )。1 2 试剂 :甘草酸铵对照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 μm), 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为0.3 mL·min-1, 柱温30 ℃。HESI-Ⅱ源正、负离子2种模式采集芍药甘草汤的一级、二级质谱数据。结果  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分子量和碎片离子信息, 结合标准品比对、软件预测分析和相关文献报道对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29个化合物, 包括82个黄酮类化合物,20个萜类化合物,10个酚类化合物, 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和10个其他类化学成分。结论  利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分析鉴定芍药甘草汤中的化学成分, 并初步归纳其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特点, 可为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控制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强力宁注射液及甘草提取物中三种甘草皂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 RP-HPLC法测定强力宁注射液及甘草提取物中甘草皂苷 G2 、甘草酸铵和乌拉尔甘草皂苷 B的含量。色谱条件为 :Shimadzu Shim-packC1 8,( 1 5 0 mm× 4 .6 mm)为色谱柱 ,甲醇 -乙酸铵水溶液 ( 0 .2 mol/L) -冰乙酸 ( 70∶ 30∶ 1 )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检测波长为 2 5 0 nm,灵敏度 :0 .0 0 1 0 AUFS。结果 :该方法简便 ,易行 ,线性关系良好。甘草皂苷 G2 ,甘草酸铵和乌拉尔甘草皂苷 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 0 1 .9% ,1 0 1 .4 %和 1 0 2 .0 %。结论 :本方法为强力宁注射液及甘草提取物中三种甘草皂苷的含量测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酸枣仁汤及各单味药水蒸气蒸馏物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鉴定出该方经水煎煮后产生的新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复方及各单味药的水蒸气蒸馏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全方共鉴定出80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峰酸枣仁占17种,茯苓4种,知母17种,甘草1种,川芎37种,还发现20种不属于任何一味中药,考虑可能为酸枣仁汤经水煎煮后产生的新成分,且以1-苯基-1-戊酮的含量最高,(S)-1-甲基-4-(5-甲基-1-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次之。结论:酸枣仁汤单煎与合煎水蒸气蒸馏物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酸枣仁汤及各单味药的GC-MS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也为探讨酸枣仁汤镇静催眠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草因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确,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20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三萜类化合物被陆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16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是获得甘草有效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主要生产甘草黄酮类成分。综述了近年来从甘草中提取的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方法对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以及毛细管电色谱法、HPLC法、免疫测定法等检测甘草化学成分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抑制IgE抗体形成、抗炎症介质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光甘草定、甘草醇等)、甘草多糖和甘草酸是其抗炎、抗变应性炎症的活性成分。其中对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和甘草酸的抗炎及抗变应性炎症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综述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焦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营卫不和等证;经方中未标注用法的甘草并非一定是生甘草,应根据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甘草在方中的作用而定;经方中的炙甘草应当是“炒甘草”,而非蜜炙甘草;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不同的方剂(可用于散剂、攻剂、温剂、清剂、毒剂)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方中甘草用量较大或与方中其他药物等量时又可明显体现出主治作用,如治疗肺系疾病、心悸、羸瘦、产后虚等,并能很好地缓解躁、急、痛等症状;甘草常与麻黄、桂枝、大黄、桔梗、芍药、干姜、小麦、大枣等配伍,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人参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肉桂等,所属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均较为常见;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有5种,其中,散剂和汤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医方类聚》中人参配伍规律的研究能为其临床组方配伍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快速测定甘草饮片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模型。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的甘草饮片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作为参考值,分别选取2200~2049、1750~1450、1151~1001nm和1795~1475、1395~1293、1125~1030nm波长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结合交叉验证法,建立快速测定甘草饮片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和0.919,交互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184和0.144。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PLS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适合大批甘草饮片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测定,为快速评价甘草饮片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乌鸡白凤颗粒中黄芪等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巧玲  肖志勇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8(3):174-176,F003
用薄层色谱法对由20味中药组成的乌鸡白凤颗粒中的香附,黄芪,甘草,白芍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重现性及专属性好,结果满意,可作为修订质量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及炮制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以指纹图谱软件计算相似度,并进行图谱比较。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大黄炮制品间的成分差异显著。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较全面的反映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龙胆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特征。方法:对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的龙胆进行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通过性状鉴别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龙胆药材在根的粗细及长短、表面特征和断面等方面有差异;经显微鉴别发现,龙胆药材的横切面特征主要通过外皮层、内皮层、裂隙和髓来加以区分,龙胆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在外皮层碎片、内皮层碎片、草酸钙针晶、厚壁细胞和纤维这几个方面有区别,并绘制了清源产粗糙龙胆、玉溪产坚龙胆和河南产条叶龙胆的横切面组织详图、横切面简图及粉末图。结论:不同品种龙胆在外观形态和显微组织上有较大区别,而同一品种龙胆在不同产地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使其外观形态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