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HPV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66例宫颈癌和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92.4%(61/66),明显高于CIN的32.0%(χ2=33.24,P<0.001)。宫颈癌组织中HPVDNA阳性率为78.8%(52/66),52例HPVDNA阳性组织中51(98.1%)例端粒酶阳性(χ2=11.188,P<0.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有病因学意义,端粒酶活性增强可能是宫颈癌转化中的重要分子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方法收集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妇女120例,通过PCR和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分析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结果 CINⅠ患者46人,CINⅡ患者48人,CINⅢ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HPV-DNA检测阳性,其中16型46例、52型22例、58型16例、56型11例、33型10例、18型7例,11型、35型、42型、43型、53型、66型、68型和73型各1例。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中以高危型为主,尤其是16型,占38.3%;其次为52、58、56和33型,分别占18.3%、13.3%、9.17%和8.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人乳头瘤病毒DNA(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PV DNA)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妇科门诊2 61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和HPV DNA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分类.细胞学诊断≥ASCUS或高危型HPV DNA阳性患者建议阴道镜检查并行多点活检,宫颈病理诊断≥CIN1为阳性.结果 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66.9%,TCT检查敏感性为53.1%,特异性为72.3%;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较TCT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ASCUS患者,54.5%出现宫颈上皮内瘤病(CIN),显著高于高危型HP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的敏感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细胞学诊断ASCUS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可提高筛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关系。方法用荧光PCR方法检测54例CIN患者和50例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HPV 6/11、16、18型DNA。结果CIN患者组的HPV16、18型DNA阳性率分别为51.8%(28/54)和29.6%(16/54),均高于宫颈炎患者组(P<0.01)。CINⅢ和CINⅡ患者组的HPV16型DNA阳性率分别为72.2%(13/18)和66.7%(12/18),均高于CINI患者组(P<0.01);CINⅢ患者组HPV18型DNA阳性率为61.1%(11/18),高于CINⅡ和CINI患者组(P<0.05,P<0.01)。结论HPV16、18型感染与中、重度CIN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与电子阴道镜联合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33例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PV检查阳性56例,占5.42%,其中33例低危型(3.19%)、23例高危型(2.22%)。对HPV呈阳性的56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阴道镜图像44例。与病理组织学对照,低危型HPV(慢性宫颈炎18例、CINI8例、CINII5例、CINIII2例);高危型HPV(CINI10例、CINII7例、CINIII3例、SCC3例)。结论采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技术辅助阴道镜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检出率,对于及时发现癌前病变,防治宫颈癌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76-177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早期诊断、处理原则、病情转归和随访复查,并检测此类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阳性表达情况,进一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妊娠合并CIN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整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阴道镜+宫颈活检的"三阶段"诊断。22例均行保守观察处理,妊娠期间每3个月复查1次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期间无明显疾病进展。22例患者中18例于妊娠期检测HPV,其中16例(88.9%)阳性,此16例中12例产后复查HPV,10例HPV仍阳性。HPV感染组织不同,HPVDNA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22例中剖宫产19例(86.4%),胎膜早破2例(9.1%),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1例(4.5%),无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结论宫颈"三阶梯"诊断方式对于诊断妊娠合并CIN是安全的,妊娠期未见CIN病情进展。妊娠期CIN保守观察处理未见妊娠不良结局。同时检测HPV-DNA有助于CIN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取D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38例 ,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 (CINⅠ )35例 ,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 (CINⅡ )27例 ,宫颈上皮内重度瘤变 (CINⅢ )29例 ,宫颈鳞形细胞癌36例和正常生殖道55例。对HPV -DNA进行检测并对HPV感染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尖锐湿疣中 ,HPV -DNA检出率为94.7 %,HPV6和HPV11占其中的86.1 % ,宫颈癌中HPV -DNA检出率为91.6 % ,HPV16和HPV18为主要类型占81.8 % ;而在CINⅠ -CINⅢ中 ,HPV -DNA检出率分别为80 %、77.8 %、82.8 %。CINI中HPV6、11型占67.8 %。而CINⅡ及CINⅢ中 ,HPV16、18分别占52.4 %及79.2 % ;对照组中HPV隐匿感染率为32.7 %。结论 :低危险型HPV6.11主要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CI NI,高危险型HPV如HPV16、18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中、高度瘤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杨炳  孙丽君  刘经伟  肖渝 《贵州医药》2006,30(10):870-87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HPV(16、18型)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1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DNA进行检测,其中鳞癌(SCC)37例、腺癌(AUC)16例、CIN 45例(Ⅰ、Ⅱ、Ⅲ级各15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C)20例。结果(1)在SCC中HPVl6阳性率为75.68%,明显高于CIN(35.56%)、AUC(25%)及NC(5%)(P<0.01,P<0.01,P<0.01);CIN中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NC(P<0.01);(2)AUC中HPV18阳性率为62.50%,明显高于SCC(8.11%)、CIN(4.44%)、及NC(0.00%)(P<0.01,P<0.01,P<0.01);(3)CINⅡ、Ⅲ级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I级(P<0.01,P<0.05);(4)不同分化SCC、AUC相互间HPVl6、1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SCC的发生可能和HPVl6感染有关而AUC发生可能和HPVl8感染有关;(2)HPV16感染可能在CINⅠ发展到CIN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SCC、AU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应晓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937-938,I0001
目的检测宫颈细胞病变患者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整合状态,并探讨HPVDNA整合状态与宫颈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18E6基因组插入到人类基因组ALU序列中的随机整合片段,对扩增产物电泳后进行定性分析,判定HPV的整合状态。结果观察组82例中HPV16阳性12例,4例为整合状态;HPV18阳性6例,均为非整合状态。对照组100例TCT结果阴性患者中HPV16、18感染各2例,均为非整合状态。两组受试者脱落细胞HPV感染及整合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18整合状况与宫颈细胞病变有相关性,且16型与宫颈细胞病变相关性更强。HPVDNA整合可能是宫颈癌演变的早期标志。对HPVDNA整合状态进行检测,可早期预测宫颈癌细胞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进行阴道镜检查存在异常的患者177例,对其进行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并比较HPV16型、18型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HPV16或18型感染109例(61.6%),HPV16或18型检测阳性率分别在宫颈炎组为40.2%(29/72)、C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组为64.7%(22/34)、CINⅡ级组为69.0%(20/29)、CINⅢ级组为87.9%(29/33)、宫颈癌组为100.0%(9/9)。结论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率较低,在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HPV16、18型检出率较高,且上皮内瘤变程度越高HPV16或18检测阳性率越高,值得在宫颈癌筛查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本研究探讨吸烟及HPV16/18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消退之间的关系。方法追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长沙市三医院及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期患者并在1年后复检者共385例,其中吸烟者98例,不吸烟者287例,高危HPV16/18感染者242例,无高危HPV16/18感染者143例。1年后复检385例患者中1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消退。对HPV16/18及吸烟对宫颈上皮瘤变转归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年后385例CIN中166自然消退,非HPV16/18感染患者较HPV16/18感染患者有更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消退率(60.8%vs32.6%),而其中吸烟的HPV16/18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消退率最低(27.1%)。结论Ⅰ、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在12月内可自然消退,HPV感染(HPV16/18)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持续的重要因素,吸烟可能促进HPV感染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PV—DNA亚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接受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观察组(68例)和仅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对照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中筛查阳性情况以及观察组患者中HPV—DNA哑型的阳性例数。结果观察组检出阳性总例数54例,HPV—DNA-16阳性率79.41%、HPV—DNA-18阳性率67.65%,其中CINⅠ级7例、CINⅡ11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CINⅢ级17例、宫颈浸润癌20例,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HPV—DNA亚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对早期发现并诊断宫颈癌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原位癌。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高危患者(如ASCUS、CIN、宫颈原位癌)共685例进行HPVl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危患者中HPV16/18感染率为64.2%(124/193),其中宫颈癌、CINⅢ和CINⅡ的HPV16/18感染率为97.2%(69/71),CINⅠ感染率为52.0%(26/50),ASCUS感染率为40.3%(29/72),宫颈炎对照组感染率为11.2%(55/492),宫颈炎和高危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5),高危患者中〈40岁感染率为69.0%(40/58),≥40岁感染率为62.2%(84/135),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病变越重,HPV的感染率越高。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并且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0例HPV-DNA阳性且病理活检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患者进行手术或物理治疗,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行HPV-DNA检测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780例患者中常见HPV-DNA分型分别为16、52、58、18、33、31型;在CINⅠ患者中,HPV-52、58型检出率最高,在CINⅡ、CINⅢ、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中,HPV-16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0例治疗后随访1年,其中432例(83.08%)HPV—DNA感染患者3个月至1年内消退,88例(16.92%)HPV感染未消退,其中细胞学检查为正常或炎症48例(54.55%),ASC.US14例(15.90%),LSIL22例(25%),HSIL4例(4.55%);HPV持续阳性患者中细胞学检查异常均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宫颈病变患者最常见HPV基因型为16、52、58、18、33、31型,尤其是HPV-16型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变化。方法经过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宫颈癌50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58例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取两组病例少量的宫颈上皮组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PV16、18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sTNFRⅠ和sTNFRⅡ。结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感染引起血清TNF、sTNFRⅠ显著升高(P<0.01),而sTNFRⅡ没有明显变化。在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后其血清TNF、sTNFRⅠ、sTNFRⅡ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TNF和sTNFR在HPV感染及与之密切相关的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E6、E7基因载量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关系;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PV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4例宫颈组织(包括宫颈癌和癌前病)和96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早期基因E6、E7和β-肌动蛋白的拷贝数,分析病毒载量.结果 ①β-肌动蛋白阳性标本中,正常对照组、宫颈炎组、CIN组和宫颈癌组HPV16 E6阳性率分别是3.29%、93.3%、75.7%和83.1%;E7阳性率分别是64.8%、86.6%、81%和100%,E6/E7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升高,但宫颈癌、CIN、宫颈炎3组之间E6/E7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6,P>0.05; x2 =0.08,P>0.05).②HPV16 E6载量(均数±标准差)在正常对照:0.00068±0.00、CINⅠ:1.12±1.98、CINⅡ:0.69±1.02、CIN Ⅲ:3.22±7.86、宫颈癌:2.83±4.59.不同病变组病毒载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r=0.83,P<0.01).③HPV16 E7载量(均数±标准差)在正常对照:1.80±5.86、CINⅠ:2220±3894、CIN Ⅱ:11340±21848、CINⅢ:7908±1.02、宫颈癌:9194±20478.各级病变载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r=0.754,P <0.01).结论 采用FQ-PCR检测宫颈组织HPV16 E6/E7结果显示,病毒载量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程度高度相关,其病毒载量可能是预测宫颈病变的理想指标;FQ-PCR方法检测宫颈病变中HPV DNA载量,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对宫颈癌的普查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组织中CDK1的表达及其与HPV_(16/18)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K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进一步寻找有利于宫颈癌诊断的新的分子标志物,以指导其诊断与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 NⅠ20例、CI 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进行CDK1的检测,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①在宫颈癌组织中CDK1的阳性率高于CI 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K1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1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年龄分组无关(P>0.05)。②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 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③CDK1与HPV16/18感染无关(rs=0.145,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CDK1表达的改变以及HPV16/18感染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 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CDK1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宫颈癌筛查、预后判断的有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