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天士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强调的不是“津与汗”的治疗方法,而是重视阴精的理念。温病不同阶段,温热病邪伤阴程度不同,顾护调养阴精的重点亦不相同。邪在卫分,温热之邪结聚,郁遏气机,宣降失常,治以辛凉轻清疏透,兼清热生津,药选连翘、牛蒡子、栀子皮、桑叶、薄荷、淡豆豉,配合麦冬、花露、芦根汁等。卫分不解,传入气分,温热毒邪深入,热伏于里,津伤更甚,当急泻热、补津液,心胃火燔者,选黄连、石膏泻热养阴;心火上炎,舌绛干,津液亏损者,予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胃津亡者,予玉女煎清胃热滋阴。气分不解,热邪深入营血,煎灼津液,脉道不利,津少化血乏源,当“先清营热,勿得滋腻为稳”,药选犀角、玄参、羚羊角等。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药选生地黄、牡丹皮、阿胶、赤芍等。邪入血分,还可能伤及阴精,当“甘寒之中加入咸寒”,选用甘咸寒濡润之品。温病治疗需全程顾护津液,气分强调汗,通过辛凉清解之法,透邪外达;卫分侧重津液,泻热养阴,可战汗透邪;营血之分关注津液,侧重血,清热化瘀凉血并用,脉道通利,津液自行;血分重伤津液累及阴精,则滋厚填精,急以救阴。  相似文献   

2.
3.
浅析温病治疗中"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内涵。认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温热与阴伤常互相影响,治疗时应以顾护津液为重,多汗者宜根据邪正消长以救阴,而救阴在于补益津液以化汗。  相似文献   

4.
综合历代医家对热病阴伤的认识,强调顾护津与汗在热病阴伤治疗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与杂病阴伤治疗相鉴别。提出热病救阴三法:增液救阴,泻火救阴,透汗清解以护阴。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温热论》中言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后世医家对此理解不一,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中将其注释为"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滋补阴血,而是在于生津养液与防汗泄过多而损津液."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够全面."津"与"汗"是温病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必要澄清.  相似文献   

6.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语出清·叶天士《温热篇》 ,是针对温热之邪入人体后 ,容易造成热盛津液耗伤所确定的诊治要诀。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 ,以发热为主症 ,具有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性质和证候表现上均以火热为特征 ,火为热极 ,其性炽热 ,故易消烁津液 ,正如叶氏云 :“热邪不燥胃液 ,必耗肾液”。凡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后 ,伤津耗液的现象贯穿于温病愆变过程的始终 ,尤以中、后期更甚 ;伤阴程度的轻重 ,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与预后 ,吴瑭曾云 :“热病未有不耗阴者 ,其耗之未尽则生” ,王孟英亦云 :“耗之未尽…  相似文献   

7.
综合历代医家对热病阴伤的认识 ,强调顾护津与汗在热病阴伤治疗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并与杂病阴伤治疗相鉴别。提出热病救阴三法 :增液救阴 ,泻火救阴 ,透汗清解以护阴  相似文献   

8.
<正> 清代名医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中说的"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语一样,对温热病的治疗和理论研究都起着积极指导作用,在温病学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叶氏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其实救阴亦非易事,如要真正恰到好处地处理津与汗,但又不明其理,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正>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出于《外感温热篇》,系温热大师叶天士长期反复实践的经验之谈。语言虽简,其意颇深。温病袭人,必致发热,热则伤阴,阴伤则水不制火,其热必炽,炽则更灼烁其阴。如是者,两相因果,其病必剧。故治温病,必用清热养阴之法。清热者,辟温败毒以祛邪;养阴者,补充津液以扶正。虽然清热可以存阴,养阴可以退热,二者相辅相成,但是,两相比较,尤以后者为重。因为人体津液之存亡,直接关系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预  相似文献   

10.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高度概括了温病的治疗重要原则,强调了“救阴”贯穿于温病治疗之始终,与内伤杂病不同的是——温病的“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  相似文献   

11.
肖国兴 《四川中医》2009,27(1):36-37
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重要治法,至今不但对温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某些病理相同的阴血两虚、汗证等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阴血津汗的生理病理,并结合临床辨证地总结了生津止汗等治法方药,并例举了难治病案,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清代医家叶天士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其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实为经典之语。近日余在1例热病会诊中体会颇深,特记述如下。董某某,女,69岁。2018年12月15日因发热20余天入院。患者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自服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治疗。查体:精神软,慢性病容,贫血消瘦貌,两肺呼吸音偏低,可闻及湿罗音,腹软,腹壁稍凹陷,双下肢浮肿,左上肢肌力V级,右上肢肌力IV级,双下肢肌力Ⅲ级。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邵逸夫医院EB病毒IgG+、IgM+。当日本院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5%,C-反应蛋白135.08mg/L,血红蛋白67g/L,血小板计数351×109/L。  相似文献   

14.
云南因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较其他省份更容易出现燥邪致病,属温病学"温燥"范畴,魏丹霞教授师从于云南省荣誉名中医陆家龙教授,传承陆老"益气养阴生津、清肺润燥"之法,结合叶天士"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学术思想,主张以生津止汗以养阴润燥,因津与汗都属于人体阴液的组成部分,津汗亏则阴伤燥生,生津止汗养阴则燥除,运用这种治疗思路,临床在治疗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琳  曾婷 《光明中医》2016,(4):479-480
目的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16.
叶桂 ,字天士 ,江苏吴县人。是清代著名医家 ,医学造诣极深 ,著《温热论》而被后人誉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他精通多科 ,在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实践中 ,敢于创新 ,勇于取舍 ,史称之“治方不执成见。”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一·咳嗽》中指出 :“肺病 ,辛以散邪 ,佐微苦以降气为治”的论点 ,为治疗肺系疾病另辟蹊径 ,笔者反复琢磨 ,略得其旨 ,陈管窥于下 :1 “肺病 ,辛以散邪 ,佐微苦以降气为治”的本义肺主气 ,为五脏之华盖 ,上连喉咙 ,开窍于鼻 ,司呼吸 ,为气机出入升降之道 ,司清浊之宣运 ,外合皮毛 ,主一身之表。又肺为娇脏 ,畏寒畏…  相似文献   

17.
沈宇清 《国医论坛》1998,13(4):21-22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云:“热病救明犹易,通阳最难,效明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亲还,则有不同也。”此论是在论证湿邪为病及其治疗时述及的,因而对温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及闻发,然多有歧义,如“热病救阴”与“杂证养阴”有何不同,“通阳不在温”是否即不能温等。现笔者仅据个人学习本篇的体会试论述如下。1温病伤阴的特点湿病种类虽多,但就其病性而论,不外乎温热病与温热病两类.其病机与致病因素、机体反应等有关。温热病系感受温热病邪“纯熟不兼湿”见温热病证者,…  相似文献   

18.
"热病救阴"之语,出自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叶氏所说的热病,是指具有温热(燥)性质的一类外感疾病,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温病,包括瘟疫、温毒等。热病救阴,在温病治疗过程中,与清热解毒法一道,组成了治疗温病的两大重要的法则。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同一体。它关系到温病的转归和预后。正确理解"热病救阴"的含义,对指导温病的治疗,阻断温病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寥寥12字,言简意赅,立论精辟,反映了温病的发病和传变规律,被后世誉为温病辨证的12字纲领,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1 理论探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即是说,温热之邪,由上窍口鼻而感受,首  相似文献   

20.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温热论》,其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其主旨的提出上至秦汉,其后历延诸家,最终由明清温病医家明确提出并发扬延伸。立足于《温热论》《温热条辨》等温病专著,结合《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等相关文献,追本溯源,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出处原文进行多层次解读,探讨湿温病中“利小便”作为利湿大法的体现,以就近驱邪、分消湿热,从而恢复气机正常运行,达到通阳的目的,并解读四逆散、当归四逆散、茵陈蒿汤、三仁汤等经典方剂,探讨“通阳利小便”的应用演变,归纳总结出“分消走泄”“因势利导”“调畅三焦”等治则,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