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伤寒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983~2004年收治的47例肠伤寒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痊愈44例;死亡3例,其中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肠瘘伴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针对性地加强肠伤寒穿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洪范 《医学综述》2012,(19):3286-3288
目的探讨影响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援尼日尔医疗队工作点玛拉迪地方医院外科295例肠伤寒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95例均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0.7%(61/2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穿孔-手术间隔、穿孔数量和术后肠瘘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孔-手术间隔(OR=4.723,95%CI=1.403~15.897,P<0.05)、术后肠瘘(OR=3.334,95%CI=1.102~10.087,P<0.05)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穿孔-手术间隔、术后肠瘘是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 治愈153例,并发切口裂开7例,均发生于2001年以前;肠穿孔修补3例,肠切除行Ⅰ期吻合38例.术后24 h内死亡2例,余全部治愈,无发生肠瘘.结论 上腹偏右侧横切口可明显减少切口裂开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有效的肠管减压、正确手术操作及积极的术后处理,是Ⅰ期吻合成功的关键,能有效预防吻合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在贝宁治疗肠伤寒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贝宁64例伤寒并肠穿孔病人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53例做单纯肠穿孔修补术,1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术。结果 63例治愈,死亡1例。并发切口感染41例4,0例经引流及伤口换药后治愈,1例经二期缝合治愈。术后再穿孔1例,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伤寒的临床特点无地域性和民族差异,早诊断、尽早手术是治疗肠伤寒穿孔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全组病例男58例,女14例。农村人口及少管所劳教人员较多,占总数77.8%。该病肠穿孔多发生在病程第二~三周。肥达氏反应对诊断有辅助意义。肠伤寒穿孔手术死亡率低,全组为6.67%。作者主张手术切口直采取右胆直肌切口为佳。强调腹腔彻底冲洗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术式如穿孔单纯修补术、肠切除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等。不能耐受大手术者,可行造瘘术。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肠伤寒穿孔72例分析@曲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86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8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均治愈出院。术后无切口感染、无腹腔脓肿及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术后能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并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肠伤寒穿孔9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 92例肠伤寒穿孔的诊断及手术术式选择 ,其中 32例行单纯修补术 ;48例行肠切除吻合术 ,其中 19例于吻合口近端回肠加插管造口术 ,12例行肠外置术。结果为 :全组共死亡 6例 (6 .5 2 % ) ,其中 3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死于中毒性心肌炎 ,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认为肠伤寒穿孔早期诊断 ,尽早手术 ,以及选择恰当术式 ,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对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穿孔修补术。结果2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30-85min,平均52min。全部病例无肠瘘、梗阻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结论腹腔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即可诊断又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患者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头位难产行剖宫产惠者的类型、手术切口和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预后.结果 胎头位置异常73例,占58.9%,脐带绕颈引起胎头不衔接及产程延长15例,占12.1%;宫缩乏力病例中共发生21例,占16.9%;软产道及骨产道异常3例,占2.4%;109倒为子宫下段切口,15例为子宫体切口;术中出血>400mL10例,术后24h内出血>400mL 4例;患者无术后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产妇死亡,胎儿死亡2例,其中1例重度窒息,36h死亡,1例死于肺不张.结论 胎头位置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胎头位置异常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程异常为另一重要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采用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患者于出血后24h内进行显微夹闭手术治疗(24h组)、其余47例患者于24~72h内进行显微夹闭手术(72h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远期预后情况.结果:24h组患者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率0%显著低于72h组的12.77%,24h组与72h组患者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完全夹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组术后3例患者发生脑梗死、4例患者发生脑积水与72h组的6例脑梗死、8例脑积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组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6例、72h组预后良好的有31例,24h组患者预后良好率83.72%显著高于72h组的65.9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采用显微夹闭手术应该尽早治疗,24h内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腹腔结核行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急诊手术组31例(28. 97%),择期手术组76例(71. 03%)。分析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急诊手术组31例中,行肠切除+肠造瘘术30例(96. 77%),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3. 23%);术后切口感染11例(35. 48%),肠瘘7例(22. 58%),死亡2例(6. 45%)。择期手术组76例中,行肠切除+肠造瘘手术13例(17. 11%),肠切除+肠吻合术32例(42. 11%),单纯肠黏连松解术31例(40. 79%);术后切口感染8例(10. 53%),肠瘘5例(6. 58%),无死亡。肠瘘(12/107)及切口感染(19/107)患者中,除2例死亡及1例行再次手术外,经抗感染、引流、换药等治疗均预后良好。肠切除+肠造瘘手术(43/105)均在4~6个月后行2期还纳手术,预后良好。8例失访,97例患者随访18~24个月,随访期内36例患者有间断轻微腹痛,其他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是腹腔结核治疗的重要方案,外科介入可提高腹腔结核的诊断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368例7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外科腹部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3.5%,其中急性左心衰4例,心肌梗死2例,心律失常7例,所有并发症均发生在术后24~72 h内,13例患者除1例发生心肌梗死死亡,2例发生急性左心衰死亡外,其余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高龄、基础疾病的存在、术后活动少、感染、便秘均为并发症的原因,根据并发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鸿 《吉林医学》2011,32(22):4649-4650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性采用≤2 cm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113例临床资料。结果:同期阑尾切除术226例,选择小切口切除术113例,各占50%。在113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中,术中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慢性阑尾炎21例。采取腹膜单纯结扎51例,贯穿缝扎33例,间断缝合29例。皮肤外缝1针88例,缝合皮下黏合皮肤17例,缝合皮下蝶形胶布牵拉固定13例。术后6 h后下床,肠功能恢复时间在24 h内46例,48 h内66例,72 h内11例;住院3~6 d,平均4.5 d。无切口感染及腹腔内感染病例,无一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在阑尾炎住院患者中,查体证实具备腹壁厚度≤3 cm,阑尾病变未穿孔,阑尾直径≤1.2 cm,阑尾游离等条件者,可选择手术切口≤2 cm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超  沙娜 《海南医学》2009,20(5):16-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104例病例均于锁骨中线与右侧肋弓缘交点下1~1.5cm处沿肋弓方向作长约4~6cm切口行胆囊切除术,术中不切断腹直肌。术中发现胆囊粘连严重者及时延长切口,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中延长切口1例,无1例出现胆道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和胆漏、大出血、反应性胸膜炎、死亡等并发症。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所有病例均于24h内恢复肠蠕动、进食流质、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7天。术后2年随访1例出现肠粘连,无胆道狭窄(如何确定)、切口疝等并发症,切口疤痕小且美观纤细。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所需设备简单,是基层医院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种类、原因及特点,探讨相应的处理方式和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共318例因良性子宫疾病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对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8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近期近期发生并发症有21例,发生率6.60%。并发症种类主要为皮下气肿2例,皮下出血3例,肠道损伤(肠瘘)1例,膀胱输尿管损伤(膀胱输尿管瘘)4例,盆腔及阴道残端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例,腹壁切口感染2例,阴道残端出血2例,切口疝1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广泛开展且日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容忽视。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主要有皮下气肿、皮下血肿、肠瘘、膀胱输尿管瘘、盆腔及阴道残端感染、泌尿道感染、腹部切口感染、阴道残端出血、切口疝、肠梗阻等。发生原因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的难易程度、手术医生的操作经验、手术器械的完善、围手术期的护理等有均有关。掌握特点,积极预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围术期临床特点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治疗47例患者围术期治疗、预后等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本组4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后痊愈出院,且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肠瘘、肠梗阻、腹腔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是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治疗患者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肠伤寒穿孔是伤寒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我院自1976年3月至1997年2月,共收治肠伤寒穿孔54例,其中采用穿孔处内翻缝合修补术式23例,采用回肠末段病变肠段切除、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式31例,对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4例,男21例,女33例。年龄18~45岁,平均27岁。穿孔时间最长3d,最短15h,多数在24~48h内。入院已出现休克5例。全部病例均以急腹症收入院,急查血象WBC减少,腹穿证实肠穿孔后即行剖腹探查。术中均见腹腔内有淡黄色稀脓液及肠内容物漏出。穿孔均发生于回肠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24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肿瘤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6例,治愈22例(91.7%),死亡2例(8.3%)。术后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膈下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对老年人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年龄大不应成为手术的禁忌证,早期合理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RBE电外科工作站腔镜下百克剪(LAPBISect)在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ERBE电外科工作站腔镜下百克剪(LAPBiSect)在42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愈,其中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55min。术后12~18h下床活动,住院4~8d,平均6d,切口感染2例,术后随访1~18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无出血、肠瘘、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镜下百克剪(LAPBiSect)在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处理阑尾系膜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廉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