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2002~2004年行乙状结肠代膀胱者10例,观察护理如下。资料与方法10例中,男9例,女1例,55~68岁,均为膀胱多发肿瘤。临床表现为:间歇发作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伴终末加重现象。1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膀胱全切并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手术方法与结果:切除全部膀胱、双输尿管下段、部分后尿道,男性患者还包括前列腺、精囊腺及全部尿道。将双输尿管断端吻合于术中成形的拟代膀胱之乙状结肠上。术中于双输尿管内分别置入输尿管导管,使其上端位于肾盂,下端自肛门引出;并自尿道外口插入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位于盆腔后尿道断端压迫止血。术后病人用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对8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预防肠道并发症, 加强新膀胱排尿机能的训练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膀胱癌21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21例随访3个月至6年,平均11个月.20例白天可控制排尿,19例夜间可控制排尿,2例偶有失禁.3例术后发生输尿管扩张,2例合并轻度肾积水,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0例行膀胱造影仅1例出现右输尿管反流.新膀胱容量260~500 mL(平均330 mL).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代膀胱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根治性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排尿功能的训练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对2例多发性膀胱肿瘤病人行膀胱全切,采用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1.1患者男,65岁,住院号:88024号,因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6个月而入院,彩超:提示膀胱左侧壁占位病变。尿脱落细胞检查:见移行癌细胞。膀胱镜检查:膀胱左右侧壁分别见7.0cm×7.0cm和3.0cm×3.0cm×3.0cm大菜花样肿物,活检:膀胱移行细胞癌。1.22例患者术前通过肛诊、灌肠判断肛门括约肌功能,钡剂灌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排除乙状结肠病变,常规肠道准备3d。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间实施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7例术后能自主排尿,每次尿量约100~300ml,1例时有尿失禁,夜间遗尿,1例出现尿漏、肠漏,引流后治愈,能自主控尿,新膀胱容量300~700ml。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操作简化,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6例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其中脊髓损伤3例,脊髓栓系3例。术后均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结果:6例患者术后B超示肾积水,较术前缓解或消失,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尿动力学示膀胱容量为458.6±37.2m l,充盈期末膀胱内平均压为17.8±4.6cmH2O,无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肠粘液堵管,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有效地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充盈期末膀胱压力,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储尿环境,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最佳选择,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1病例 患者,女,54岁。因右下腹肿块3个月于1998年12月5日以“回肓部肿瘤”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手术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或子宫次全切除。经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行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结果:12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10 h,平均6.5 h;出血量200~1 000 ml,平均387 ml,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 ml,术后4~6周患者恢复控尿功能,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结论: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除视野清晰,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10例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手术的配合,总结该手术术式的护理体会.方法 利用10例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手术,以增加膀胱容量和减少神经源性压力为目的的台上手术配合,总结具体方法的配合步骤及注意点.结果 与结论配合好手术中的各个环节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无菌操作要求和手术用物方面要充足、全面,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手术进程.  相似文献   

11.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全切术后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U型贮尿囊代膀胱作可控性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23例男性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结果:术后18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0.5—8a,经IVP,CT,肾功及电解质等检查,疗效满意.手术时间平均260min,输血平均520mL.2例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2例出现单侧肾积水;2例术后la出现轻度高氯血症;1例半年死于肿瘤复发;3例死于非原发疾病.术后膀胱容量达280—500mL,膀胱静压为18.5—36.4cmH2O.结论:本术式具有贮尿囊容积大,内压低,顺应性好,尿液可控,抗反流效果好,输尿管梗阻及肾盂积水少,无明显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亲乱,原位自主排尿等优点,是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改进的乙状结肠直肠手术临床疗效给于评价。方法 对 19例膀胱肿瘤采用改进式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成形手术 ,在原手术的基础上于乙状结肠直肠开口与低压肠袋进入直肠的交界处上方做双重荷包缝合 ,缩小低压肠袋进入直肠的开口 ,防止粪便返流逆行感染的发生。结果  19例术后尿控均良好 ,无高氯性酸中毒 ,上尿路检查无梗阻、积水、输尿管扩张现象 ,成形膀胱容量 40 0~ 6 0 0ml,排尿后残余尿量为 0~ 6 0ml。结论 本术式对肠道干扰小 ,操作比较简单 ,手术后尿控理想 ,上尿路并发症少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樊耘  唐国民 《四川医学》1999,20(3):303-304
我院自1996年以来,施行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治疗结核性膀胱孪缩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女,40岁,农民,已婚。因尿频尿急4年,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3月入院。尿频次数白天30~50次,夜间10~30次,每次尿量约20ml,尿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Roux-en-Y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膀胱癌患者行Roux-en-Y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距直肠前壁腹膜返折部15~18 cm处切断乙状结肠,将近端拉入盆腔与直肠上段做端侧吻合,输尿管做成乳头分别与远端乙状结肠吻合.结果 术后患者尿控率100%,无尿失禁,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1例63岁女性患者发生盆腔引流管处脓肿,1例80岁患者切口液化、裂开,后并发脑出血,脑疝死亡.其余无明显并发症出院术后随访3~60个月,死亡5例,3例死于盆腔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2例高龄患者死因不祥.6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高氯性酸中毒,口服碱性药物后恢复.1例患者术后发现尿囊内鸽蛋大结石并双肾积水,切开尿囊取石后,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结论 Roux-en-Y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并发症低、尿控效果好,是一种生理干扰小、安全并简单易行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我院自行设计施行改良去带乙状结肠可控原位新膀胱术 8例 ,随访 3~ 2 2个月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2~ 76岁 ,平均5 9岁 ;其中膀胱鳞状细胞癌 1例 ,膀胱移行细胞癌 6例 ,1例为肾盂输尿管癌膀胱多发性转移。病程 1个月至 2年。术后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 ,肾脏 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及排尿情况、膀胱压力测定。1.2 手术方法 :术前置 Foley's导尿管 ,气囊注水 ,取下腹正中切口 ,显露膀胱 ,游离输尿管至近壁段处离断 ,近端接 8F硅胶支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此术式对机体的影响.方法:膀胱移性上皮癌4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治疗.结果:随访患者排尿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储尿功能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效果。结论:该术式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肯定,术后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好的可控性肠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18.
 观察18例改良的乙状结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术后尿控满意。本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低压,可控,是患者和泌尿外科医生容易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可控性膀胱重建术,输出道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术后的效果,为寻求良好的尿流改道方法,使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基本符合其生理要求。于2000年4月至10月对膀胱癌已侵犯膀胱颈的2例患者,施行了可控性乙状结肠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肛管造口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位低压乙状结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1月对1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低压乙状结肠膀胱术。结果术后随访13~35(平均14)个月。新膀胱内压低,容量大。术后1例出现轻度左侧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增加腹压时有尿失禁。结论原位低压乙状结肠膀胱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肠代膀胱术,手术较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在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内压,提高顺应性和调节性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