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题  王继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215-215,217
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认知疗法最受重视,也发展最好。许多抑郁症自助手册运用的都是认知理论和方法。因为多数抑郁症患者常常使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和认知,认知治疗就是帮助病人对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帮助病人学会检验自己的看法。并学习新的方式来思维和认知。只有认识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及思维方式是如何造成自我挫败和折磨的,抑郁症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对照组仅给予文拉法辛治疗,治疗12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的认知疗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栏目在过去的一年中以编译的形式为广大读者展示了国际家庭医学的发展动态、目前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家庭医学广泛开展的现状,并且介绍了国外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消化系统疾病等病防治中扮演的角色及采取的措施,同时提出了今后家庭医学继续教育的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2006年将继续关注并及时报道世界家庭医学发展动态,希望同道支持参与。  相似文献   

4.
绘画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绘画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把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继续接受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绘画治疗,共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MRSS和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QOLI-74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绘画治疗能有效地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丙咪嗪配合认知疗法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认知疗法治疗组)30例,B组(丙咪嗪治疗组)30例,C组(丙咪嗪+认知疗法治疗组)30例,疗程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N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在治疗后4周时,A、C两组减分与B组减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周时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O.05),C组效果显著优于A、B两组(P〈0.01),且C组丙咪嗪刺量和TESS评分明显低于B组。结论:丙咪嗪配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采用静滴小剂量舒必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副作用小,疗效显著,依从性高,并与单用抗抑郁药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与抗抑郁药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9月住院治疗的抑郁症男性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抗抑郁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治疗共39例,痊愈22例,明显好转11例,显效5例,无变化1例。对照组完成治疗37例,痊愈13例,明显好转15例,显效7例,无变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整体治疗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抗抑郁药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自知力恢复效果佳,提高治疗依从性,远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与抗抑郁药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9月住院治疗的抑郁症男性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抗抑郁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治疗共39例,痊愈22例,明显好转11例,显效5例,无变化1例.对照组完成治疗37例,痊愈13例,明显好转15例,显效7例,无变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整体治疗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抗抑郁药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自知力恢复效果佳,提高治疗依从性,远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张启林 《大家健康》2016,(12):106-107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进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CBT治疗抑郁症程序的简单回顾,阐述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认知治疗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大坤  吕东惠 《重庆医学》2007,36(15):1529-1531
目的 评价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认知疗法合用抗抑郁药组(合用组)与单用药物组(药物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4周时,除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外,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8周时,两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8周后合用组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合用组痊愈29例,显著好转12例,好转8例,无效3例;药物组痊愈18例,显著好转1l例,好转14例,无效7例,两组显效率(痊愈加显著好转)分别为78.8%和58.0%,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结论 认知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探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特点及进行认知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60例老年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经过认知心理护理后认知障碍、体重减轻和睡眠障碍有显著改善,焦虑、阻滞、日夜变化有改善,抑郁和焦虑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抑郁症病人较好的与医护人员配合及积极的认知心理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认知疗法对10例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认知疗法是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抑郁症的有效的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行为疗法。分别于治疗后半月、1月时予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评分结果差异。结果:对照组半月、1月时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认知行为治疗,可通过纠正其失调认知模式,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际关系-社会节律治疗(IPSRT)与认知行为治疗(CBT)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IPSRT与CBT干预....  相似文献   

16.
认知行为治疗对门诊抑郁症的疗效评定和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心理咨询门诊的47例抑郁症进行治疗,其中39例完成了8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并在一年后进行了随访。在治疗过程中以及在随访时,我们应用BDI、SCL-90和GAF对病人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认知行为治疗有效好的远期疗效并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梅  冉江峰 《重庆医学》2011,40(18):1836-1837
目的观察认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方法将5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认知结合抗抑郁药组(n=28)及单纯抗抑郁药组(n=28),治疗12周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及6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 12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末两组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相似,两组HAMD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12周及6个月后,认知结合抗抑郁药组患者的HAMD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单纯抗抑郁药组(P<0.05)。4周内两组CGI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8、12周以及6个月后认知结合抗抑郁药组患者CGI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单纯抗抑郁药组(P<0.05)。结论认知结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一抗抑郁药治疗,从远期效果上看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缓解期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等进行评定随访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进一步缓解,HAMD-17评分相对治疗前明显或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GAF、WHOQOL-BREF、GWB等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明显改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电抽搐治疗的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定电抽搐治疗对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电抽搐治疗减轻认知损害副反应 ,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 5名符合CCMD 3抑郁发作患者进行了 6次电抽搐单一治疗方式 ,电抽搐采用硫苯妥钠诱导麻醉下 ,右侧电极直流巨形波的有抽搐治疗 ,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验临床记忆量及反应时。结果 电抽搐治疗前后临床记忆量表及反应时测定经配对t检验 ,指向记忆商 (分别为 15 .81± 7.5 8,13 .5 6± 5 .97,P <0 .0 1)及人象特点回忆商 (分别为 13 .78± 8.78,11.41± 6.69)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联想学习商 (分别为 17.3 8± 7.96,19.5 6± 6.17,P <0 .0 1)分值较治疗前增高。治疗后反应时显著缩短 (分别为860 .16± 2 5 6.63 ,679.97± 176.0 0 ,P <0 .0 1)记忆商的减分值与硫苯妥钠使用总量、抽搐发作总时间、HAMD减分、诱发抽搐最低电压及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电抽搐治疗后 ,抑郁患者指向记忆和人象特点回忆的负相作用及联想学习的正相作用受电抽搐治疗和抑郁状态下认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抑郁障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精神疾病,通过VR技术在抑郁症中应用及抑郁动物模型探讨其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机制从而治疗抑郁症,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巨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