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将人放在宇宙中来考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天人相应学说。“天”指整个自然界,“人”指人类,“相应”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能影响人体,并使之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学术思想在经文中有反复论述,  相似文献   

2.
“天人相应”的生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相应”为专业化的中医术语,是古老的命题,是中医学重要的整体观念,是《内经》首先提出的这种观点。《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里的“天”是指整个自然界,“人”是指人类,“相应”是指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可以影响人体并使之相适应。《灵枢岁露...  相似文献   

3.
论人体内生六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生六气说,是以《内经》“天人相应” 的思想为指导,由金代刘河间提出的卓越观点。但后世却罕有阐发,其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现试作阐述。1《内经》“天人相应”思想 天人相应说(天人合一说)源于儒家,是儒家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之一。其以孟子“天人相通”说,董仲舒“天人相类”说为代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说:“人之身,首■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皆当同而副天,一也”。儒家天人相应理论被引用到医学领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内经》人与天地相参思…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干流,与医学的关系被概之为“医易相关”。《周易》和易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三次重要影响:第一次,是医学家们在《周易》启导下编著了《黄帝内经》;第二次,是在汉代象数学派的理论影响下,创立了五运六气学说,由此而导致了中国医学史上的“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第三次是在“太极图”传播后,明代医家们吸收了太极图的思想而提出了各种命门学说并由此而形成了温补学派。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易》中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容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的各种古代思想或是各种古代科学技术都受到了易学的巨大影响。强调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学对医学的影响,无疑有助于深入认识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也是当今中医研究和发展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思路。现就近年来《周易》与中医理论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日阳 《国医论坛》2004,19(3):11-12
“天人相应”整体观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并以此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周易》等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自然界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同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人的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天人相应”整体观汲取了古代先进的哲学、逻辑学的思维方法,今天仍体现了医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又称“摄生”、“道生”。查阅《内经》,深感《内经》中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之丰富。在《素问》的前3篇,即《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中都有比较集中的论述,并可散见于其他各篇。现笔者试就《内经》中有关养生论的运动观的辩证法思想作一粗略的探讨。1天人相应整体观天人相应,又叫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整体观。《内经》理论认为人与外界环境密不可分,人始终生活于外界环境之中,外在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时刻都影响着人的形体和精神变化。人必须根据自然界阴阳消长、寒暑往来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天人相应”思想渊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阴三阳病的欲解时角度探讨,着重探求了十二地支纪时的起源和三阳病的欲解时由寅到戌的时段和夏至日周日视运动的关系,认为汉代历法、天文对《伤寒论》“天人相应”思想有影响;本文从《伤寒论·伤寒例》的内容和三阴三阳病的欲解时所体现的阳大阴小的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周易》和《春秋繁露》“天人相应”思想对《伤寒论》有影响;本文从天人相通、天人同律、地人相关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伤寒论》“天人相应”思想继承了《黄帝内经》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理论,旨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应,讲求人与整个自然界均是由气构成,天人一“气”;人与天地万物又遵循共同的规律,天人一“道”。如《灵枢·岁露》所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在临床工作中,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因湿邪为患者甚多,具体论述如下。1湿邪的致病特点与女性生殖道的解脲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内在联系1·1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水性就下,湿类于水,故湿邪有趋下的特征;其致病也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素问·太阴阳明大论》云“湿邪为病,下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浊湿伤下”,亦云“清…  相似文献   

10.
天人观是中医学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也就是中医的自然人体观.人类生息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下,与大自然浑然不可分离,自然界有昼夜朝夕四季节气之更替转换,生命活动亦有抑起扬落之应合.正如《灵枢·岁露》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张仲景继承发扬了《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之中.下面拟从这几个方而对仲景有关内容加以阐述,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以匡不逮.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发病与气象和时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天人相应学说研究了1182例脑梗塞发病与季节、气温、月廓盈亏的关系。发现冬春季发病高于夏秋委,与气温呈负相关;并与月廓盈亏有一定关系。参照月历发病情况与月廓盈亏关系图看出,其发病犹如潮汐有一定周期变化。这一认识对脑梗塞的防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道地药材是传统中医药的精髓。作为优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道地药材传承创新是一个亟待拓展的科学命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学者在道地药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开展了开拓性的探索。该文以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根据学术思想、形成年代、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著作总结归纳了5大基本理论,包括环境生态论、品种延续与产地变迁论、品质生态学理论、逆境效应理论及本草基因组学理论。环境生态论体现了基于"天药人合一"整体观的学术传承。品种延续与产地变迁论、品质生态学理论、逆境效应理论与本草基因组学理论则体现了传承基础上的学术思想创新。重点对道地药材创新理论进行阐述,陈述了核心学术观点与研究内容,介绍了道地药材现代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解析了各理论间的关联性与延续性。指出创新理论及相关创新研究体系对道地药材成因、创新种质育种等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还描绘了道地药材名称的演化史。并对新时代背景下,道地药材研究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和研究思路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命题的理解有所不同.殷周时代"天人合一"的原始观念起源于巫术礼仪;汉代构成"天人合一"观的核心为"气";宋明时期"天人合一"观的本质则在于"理".在不同的时期,"天人合一"观都深刻影响着中医学,并对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赋予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命题的理解有所不同.殷周时代"天人合一"的原始观念起源于巫术礼仪;汉代构成"天人合一"观的核心为"气";宋明时期"天人合一"观的本质则在于"理".在不同的时期,"天人合一"观都深刻影响着中医学,并对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赋予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象”诊察是中医诊查的关键手段,象思维则是贯穿整个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思维模式.“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而知行合一是象思维的基本要求.象思维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贯穿了中医学诸多方面,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阴阳、五行、藏象病机,还是中医临床基础中的诊断、治则、方药等.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内涵和发展,通过对现有中医病因理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提出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出发探讨中医病因理论的实质。只有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指导下,中医病因理论才能自成一体,提出了基础性病因、继发性病因和发展性病因的中医病因分类方法,使中医病因理论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7.
"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天人问题竟成为当时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因此,"天人"问题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探索领域,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养生理论是用生态学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研究人体健康状况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关系的保健养生科学。其核心价值是养心,确定好自己适宜的生态位,促进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朝医四象医学是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的"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内容,以辨象论治为主要特征的独特医学体系。朝医四象医学,既是一种体质学说,又是一种证型学说。辨象之中又包括寒热分型,即四象人热多型和寒多型。朝医四象人当中,热多型体质者,易感受温热邪气。四象人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的四象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的易感性。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朝医四象人体质与温热病的发生、诊断辨证、治疗及预防保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化"概念主要是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气血生化3个层面加以定义,用于描述"气"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相应变化。气化具有永恒性、普遍性、表象性、方向性、变动性、有序性6个特点。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研究,有助于发掘气化理论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中医原创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