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0,他引:51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性疑难病,至今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笔者应用酶化学思想设计中药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病例20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128例,年龄3岁~76岁,病程3个月~19年。1.2 诊断标准①具有类风湿的全身症状或关节炎症状持续6周以上而排除其它疾病者。早期患者病程在6个月以内,中期病程6个月~18个月,中后期病程18个月~3年,晚期病程3年以上。②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IgG、IgM与IgA增高、关节滑膜渗出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增高,蛋白 相似文献
3.
4.
5.
中药配伍与化学关系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药是保健、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中药的化学成分则是中药的组成。中药化学成分包括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化学成分(含微量元素以及两者形成的络合物成分等)。 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多以复方的形式,它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复方的中药配伍是以“君、臣、佐、使”及功效方面的“七情”的组方原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味中药组合而成,并在机体内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即复方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复方中所含中药的综合作用和整体作用。通过配伍,可以提高与促进疗效,减低毒性与副作用,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葛根汤具有解热作用,但组成葛根汤的七种单味药本身均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选用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 ,是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 ,复方药效和临床研究发展迅速 ,复方化学研究已开始起步 ,中药复方已成为人们研究和开发的热点[1 ] 。但迄今为止 ,中药复方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药效方面 ,有效部位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较少 ,尚未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复方研究实例。1 难题要求药物成份具体、用量准确、机理清楚的西医用药概念已深入人心 ,与强势的西药共存 ,人们很自然就会在用药前将两者进行比较进而选择 ,而中药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配伍理论和规律是中药方剂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个中药理论问题,但有关的理论探讨不多,也欠深入、系统。本文的选题很合时宜,至于文中所涉及的思路、方法是否被普遍接受,还有待讨论。在跨入21 世纪之时,刊发此文,希翼能就此引发有关的理论争鸣,从而推动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中药复方药理学、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并以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为指标,试图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实现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2,4(2):1-4, 78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概况,论述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结合研究实践,阐明以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所发掘出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为基础,研制创新药物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4):1-4
应用中药复方进行整体性治疗,是中医学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并经长期的实践检验证明其疗效是确切的。本文所涉及的中药复方,包括传统的经古方,也包括根据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经验所组成的新复方。就前者而言,是在中医药独特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组方法则而形成的方剂,其组方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用药理论(包括复合用药)是不同的。在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中,应当以传统的中医方剂研究为重点。但无论是传统方剂抑或现代中药新复方,其治疗疾病的原理,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的药物作用原理,多是通过多种途径和环节,作用于多个靶点产生整合…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李占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00027)岳雪莲(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10)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具体病证,运用辩证论治及方剂配伍原则组成,体现了中医特色。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从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基于成分相互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中药复方是按照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君臣佐使与西药的加和、协同、拮抗的相互作用模式密不可分。组分配伍遵循了传统中医理论指导,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相对清楚,是多种组分间协同、加和、拮抗的协调统一。组分配伍模式可通过组分间直接发生化学成分变化,或影响其它组分的吸收、代谢、药效、毒性等诸多性质。通过组分间相互作用研究可从复杂体系中理清哪些成分对主要功效有协同增效和加和作用,哪些成分对毒副作用有拮抗作用,并且通过多因素、动态药理模型指导辨证施治的组分配伍及组分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组分间与靶点间的相互联系,这为阐明组分配伍机制、优化配伍组分,从而推动中药复方的现代开发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配伍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回顾配伍的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期望获得组分配伍现代研究的突破性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水煎液中的化学变化,新物质的生成等对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影响。方法:查阅了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多篇并引用了作者部分实验成果。结果与结论:如果复方水煎液中的有效成分以配位络合物、分子络合物的状态存在,而且络合物的药理作用又与游离单体不同,以单体含量作为复方质量控制标准或者药效指标显然不能代表复方。这可能是目前部分中药复方制剂质量不易控制,以及某些以单体含量作为复方的药理指标的药理实验不易重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现状 ,主要重申以下观点 :①复方研究不能脱离中医基本理论和组方配伍原则 ,应防止出现纯粹化学研究的倾向 ;②复方研究也应注意探索疾病未知的病理生理和防治机制 ,更好地发展中医理论 ;③对复方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整体研究水平 ;④把复方作为一个整体 ,注意比较复方化学成分各种研究途径和方法的得失 ;⑤复方药理学从多方位、多层次研究配伍规律 ,有利于揭示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理 ,使临床合理用药更具方向性 ;⑥中药药动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⑦复方研究应重视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对本学科的影响 ;⑧临床疗效是复方研究的依据 ,故应注意甄别、优化、筛选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