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小板激活因子在妊娠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聚集剂及最强的血管活性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在妊娠期间,与妊娠有关的组织如:子宫内膜,羊膜,胎儿等均可合成血小板激活因子并通过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来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妊娠的多种生理过程,包括排卵,受精,孕卵着床,胎肺成熟及分娩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及其受体(PAF—R)在早产和足月产妇母血和胎盘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2004-05—2005-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早产产妇36例,足月产妇30例以及与早产产妇孕周相对应的正常孕妇36例作为对照组。用EIJSA法分别测定3组孕产妇母血PAF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产及足月产组胎盘中PAF-R的表达。结果 早产组母血的队F水平(2.84±0.58)μg/L,高于对照组(2.17±0.48)μg/L及足月产组(2.51±0.57)μg/L,P〈0.05。足月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胎盘组织中PAF-R表达的免疫组化积分(3.12±1.21)高于足月产组(2.47±0.90),P〈0.05。早产及足月产组母血PAF水平均与胎盘PAF-R表达呈正相关,早产组中相关系数为r1=0.497,P〈0.05,足月产组中相关系数为r1=0.633,P〈0.05。结论 母血中PAF升高和胎盘PAF-R高表达与早产的发生密切相关,母血中PAF的水平与胎盘中PAF-R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1Oalkyl2acet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是由致敏碱性细胞释放的化学介质,能引起血小板凝集,研究证实在某些细胞受刺激后均能产生PAF,这些细胞包括嗜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这个颇具潜力的脂质介质与许多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关。在精子、植入前胚胎、羊水和子宫内也发现了PAF。PAF与许多生殖过程有关,包括受精、植入和分娩,虽然PAF在分娩中的作用目前还未被充分确定,但有资料显示,PAF能诱导子宫肌收缩以及促进前列腺素E2的合成。一、PAF在妊娠的建立及受精卵…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已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89年Richer等人[1]首先发表了PAF对人精子运动影响的文章,以后相继有关于PAF对生殖影响的报道。1992年我们在Richer研究的基础上,就FAF对人精子运动、顶体反应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提出了PAF可使人精子体外获能的观点[2]。以后又就PAF对人精子内游离Ca(2 )含量的影响[3]、精子膜上PAF受体的化学特性[4]、睾丸及精子内PAF受体mRNA表达进行了研究(另文发表)。结果表明,PAF可增加人精子游离钙的含量;精子膜上有P…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海风藤酮对人精子体外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海风藤酮对人精子体外运动的影响余书勤,钱之玉(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室,南京,210009)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由Benveniste等在研究I型变态反应时发现并命名[1]。P...  相似文献   

6.
浓缩血小板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成分输山的重要部分,输注浓缩仇小板已在临床广泛运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患者分娩时易出现产道裂伤出血、子宫出血、内脏出血等多部位出血及感染,并有胎儿及新生儿死产等潜在危险。2004年6月至10月我院产科病房为8例此类患者输注了浓缩血小板,现就其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1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ITP)。分娩方式由产科指征决定。113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及有无症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血小板减少绝大多数均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2年至2002年间11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经验。结果:112例孕妇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7例,占24.1%;子痫前期44例,占39.3%;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40例,占34.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占0.89%。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85例。产后出血13例,产褥感染1例。结论:多种原因可以导致妊娠妇女血小板减少。如无产科指征,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50×109/L时,在血源充足时行剖宫产。不主张采用侵入性检查方法确定胎儿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11.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regnancy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PAT)临床上较常见,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回顾分析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AT的临床特征、处理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围产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6 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1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治疗方法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与成分输血等。早产 15例 ,阴道分娩 10例 ,剖宫产 5 1例。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处理的重点是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 ,加强监护 ,适时提升血小板数 ,防止分娩期出血  相似文献   

13.
14.
妊娠致血小板极度低下分娩三例报告彭萍王山米一、病例报告例1患者23岁。因妊娠36周,皮肤发现出血点1个月,便血、血尿1周,于1991年3月29日入院。末次月经1990年7月16日,预产期1991年4月23日,妊1产0。既往健康。妊娠早、中期顺利。入院...  相似文献   

15.
正常妊娠和重度妊高征妇女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常妊娠和重度妊高征妇女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蒋维洪,毛志华,金志刚近年来,有关血液学的实验室研究不断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可靠的监侧指标。我们采用JT血细胞计数仪,对正常妊娠和重度好高征妇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08例临床资料。结果:208例孕妇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88例(42.3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8例(27.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2例(15.38%),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5.77%),再生障碍性贫血(AA)10例(4.8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2例(0.9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2例(0.96%),Evan’s综合征1例(0.48%),病因不明3例(1.44%)。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是最常见类型。血小板<50×109/L,应在术前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行剖宫产;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如无产科指征,应阴道分娩为主。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癜(ITP)并不少见,该病主要通过排除其它原因作出诊断。ITP 孕妇治疗的重点是预防由于重度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并发症,首先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孕期尽量避免行脾切除术,输血小板只能作作临时性应急措施。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25%,出血者〈10%,颅内出血〈1%。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方法预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ITP产妇的分娩方式尚有争议:①ITP不  相似文献   

18.
19.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最为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通常不会引起母儿不良围产结局,但需与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进行鉴别,以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孕期监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活性因子在精子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血小板活性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炎性介质,已被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对精子影响的研究较少。1989年Richer 首先发现PAF 可以强有力地提高人类精子的运动速度。1991年Minhas报道了在人精子内存在PAF 样的活性。从1990年起我们就PAF 对男性生殖的影响进行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