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景荣 《广西医学》1997,19(2):247-248
鼻腔原发淋巴瘤6例广西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凌景荣恶性淋巴瘤较为常见,但原发于鼻腔淋巴瘤在临床上少见,在病理检查前容易误诊,以致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现将我科从1990年至1996年共遇到的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鼻腔恶性淋巴瘤较少见。作者统计了1993~1998年间原发于头颈口腔鼻腔恶性淋巴瘤148例,其中原发于鼻腔并波及患侧面颊部者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鼻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男3例,女2例,年龄在18-32岁。病理诊断全部取材于鼻腔瘤体,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其病理组织分型:淋巴母细胞性恶性淋巴瘤2例;多型细胞性恶性淋巴瘤2例;透明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均为高度恶性淋巴瘤。1.2临床表现 5例患者在病理确诊前均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误诊为慢性鼻炎或鼻息…  相似文献   

3.
鼻、咽部恶性淋巴瘤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子  李彩萍 《农垦医学》2001,23(3):172-173
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淋巴瘤包括韦氏环恶性淋巴瘤和鼻腔恶性、淋巴瘤,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国内有资料显示韦氏环NHL占结外NHL的第一位,鼻腔NHL占第三位。由于结外NHL在病理形态、临床表现和自然病史方面与原发于淋巴结的NHL有很大的差别,使诊断有一定的难度。现结合我们1989-1999年确诊的32例鼻咽部NHL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鼻腔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一般首发于淋巴结。淋巴瘤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器官中,其中以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最易受累。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恶性淋巴瘤首发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或无淋巴组织的器官。恶性淋巴瘤仅限于一个结外器官或组织,伴或不伴有区域淋巴结的浸润,称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有报道结外淋巴瘤的发病部位最常见的前五位依次为胃肠道、鼻腔、Waldeye环、脾、皮肤。原发性鼻腔及鼻窦淋巴瘤是指源于或者限于鼻腔及鼻窦的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结外淋巴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及误诊。本文就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特点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常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容易误诊。我院耳鼻喉科于2003年7月~2007年4月确诊7例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其中4例均于首诊时误诊为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及鼻窦真菌感染以及面部蜂窝织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4例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 4例临床表现各异 ,缺乏特征性表现 ,首次诊断易误诊 ,5 4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结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 ,缺乏特征性 ,早期易误诊 ,病理检查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反复活检及病理诊断有利于本病的确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Ⅰ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7,32(4):432-432,434
原发于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NHL)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较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中国,除韦氏环NHL外[2],鼻腔NHL是常见的结外NHL之一,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1,3],在REAL淋巴瘤分类中,来源于NK,T细胞的原发鼻腔NHL是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并被命名为血管中心性淋巴瘤[4].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中更名为鼻腔,鼻腔型NK/T细胞淋巴瘤[5].现将42例Ⅰ期NHL的治疗和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腔器官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本海  董科  李波 《四川医学》2004,25(8):910-911
原发于腹腔各器官的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屡有报道,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需要通过胃肠道内窥镜和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来确诊,给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现对我院1995~2003年期间,经手术治疗的145例原发于腹腔内各器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综合治疗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简称PCNSL)较少见,临床报道不多。1993年至2001年作者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于颅内的恶性淋巴瘤12例,现将综合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咽喉恶性淋巴瘤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庆瑜  郑亿庆 《广东医学》1996,17(6):367-369
通过报告23例原发性鼻咽喉恶性淋巴瘤,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何杰金氏病1例,结合临床体会和文献资料重点讨论了NHL原发于鼻咽喉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提出了进一步认识结外淋巴瘤对于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原发于粘膜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探讨胃粘膜相关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36例原发于胃肠,膀胱粘膜的恶性淋巴瘤,按照WHO的淋巴瘤新分类分型。结果:粘膜相关淋巴瘤占全部病例2/5,本组粘膜恶性淋巴瘤男性多于女性,粘膜相关B细胞性淋巴瘤预后比其它类型的淋巴瘤好,小B细胞淋巴瘤比大B细胞洒巴瘤好。结论:免疫组化在淋巴瘤的分型及其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胃粘膜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2.
骨原发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原发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国外文献报道,骨原发淋巴瘤占结外恶性淋巴瘤的5%,国内的发病率更低,据中国医学科学院1958~1990年统计,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0.5%[1].但随着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免疫组化检查的开展,诊断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例有所增加,近期国内报道的骨原发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收治的恶性淋巴瘤的4.3%[2].本文报道我院有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恶性淋巴瘤6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是常见的结外NHL之一。鼻腔NHL可来源于NK、T或B淋巴细胞,中国的鼻腔NH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B细胞淋巴瘤少见。本病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预后比其他结外器官淋巴瘤差,5年生存率在20%~56%。现将1例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并全身转移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王舒宝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为一少见疾病,占胃肿瘤的4.5%,胃肉瘤的60~80%。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各科医生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在X线、内镜及病理检查上仅满足于存在诊断,不重视质...  相似文献   

15.
鼻腔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鼻腔恶性淋巴瘤8例,对其主要临床表现、X线所见、其他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该病的诊断、临床身期和病理分型、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提出在发现鼻腔、鼻霎和鼻咽部位性病变时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极易误诊为胃癌。本文总结分析了13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人的超声和CT资料,探讨其超声和CT表现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淋巴瘤是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可分为脾脏本身的原发恶性淋巴瘤和全身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两种,其中全身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占绝大多数。本文收集近5年来在本院诊治的8例脾脏淋巴瘤患者资料,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比较常见,而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少见。我院近4年来经外科手术并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梁智 《中原医刊》2005,32(1):29-29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淋巴结外的组织器官,近年来结外淋巴瘤有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1990年~2000年收治的128例恶性淋巴瘤中的35例结外淋巴瘤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63年到1986年,我室收集到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12例,其发病率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42%(12/2813)。发病年龄为22~73岁,全为女性。入院时除一人外,当时均诊断为乳腺癌。这12例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全部为弥漫型。其中6例作了超微结构观察,2例作了免疫组化检测。作者对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及超微结构特点作一分析研究,认为乳腺淋巴瘤确易与乳腺癌混淆,但也有其生物学特点,有助于病理诊断时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